第30章 买块子石

A+A-

    谢军木着脸直接剥开一块含着,觉得不过瘾又塞进嘴里一块嚼得咔咔响,审视着俩兄弟口袋。

    糖是谢炀昨天去糖厂买糖渣时候买的,几分钱的糖渣赔进去一毛钱的糖块。

    都是蔗糖糖分特别足,樊幼娟就把敲下来的碎块给两兄弟带着上学吃。

    谢家宝正想着回学校和大哥一起用陶茶壶泡了喝,所以糖块一晚上都没动,就忍不住舔了舔糖渣。

    “叔,就几块。”谢解放从谢军里拿回来,递到弟弟衣服前的肚兜里放着,笑嘻嘻地站在谢家宝前面。

    “气劲,我是你叔还能白吃你的。”见二侄子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揪着大侄子袖子,谢军无语。他眉毛一挑,眼珠子不住的转,“你爸在家吗?是不是工厂给发福利啊,要不怎么舍得给你买糖块吃。”

    “爸爸不在家。”要赚钱盖大房子,两兄弟都异口同声不想告诉他要盖房子的事。

    “军在楼下磨蹭什么呢,快上来,咱吃完饭上你姐家睡觉去。”游银凤见谢军迟迟不上来,骂了句。

    “这俩兔崽子。”谢军回头回了句话,转身哥俩就跑了,他吐了口唾沫颠颠地走上楼。

    屋里有瓜子,谢军抓起来边磕边往地上吐瓜子皮,躺在床上瘫着。

    “他叔,地上有垃圾桶。”县城里的筒子楼都是土石铺成的,屋扫地特别难扫,樊幼娟实在看不过去,拿过陶盆放谢军脚旁。

    游银凤瞥了眼谢军没什么,看着樊幼娟欲言又止,“娟子,老大啥时候回来。”

    “妈,桂圆他刚去上工,得下午五点钟回来。”樊幼娟搞不清这俩母子的来意,试探道“您要有事,给我,等下工再让桂圆拿主意。”

    樊幼娟尽可能突出谢炀在这个家庭的地位,省得婆婆心里不高兴。

    “啊,也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瞅瞅你们两口子住的好不好。”游银凤听完这话背着,站起来四处走打量屋里的环境,就是不开口。

    俩兄弟的草鞋不耐穿老是鞋底磨穿,樊幼娟就拿起草绳编鞋,把鞋底编厚点,就这样樊幼娟陪着母子俩做了大半天,以游银凤领着谢军去大姐谢青花家住结束。

    “妈就没什么话?”谢炀晚上下班的时候听游银凤母子俩过来,好奇的问。

    樊幼娟让谢炀换上新鞋试试码,闻言摇头,除了一地瓜子皮,母子俩嘴严的紧。

    谢炀看着给自己的鞋,立马放下里活,把脏了的鞋脱掉试。草鞋舒服又凉快,谢炀简单洗漱第二天穿着新鞋吃完饭就去上班,刚来厂里就要季度审核每个人都忙得要死,谢炀也没空纠结这事。

    没想到下午在拖拉厂门口看见了游银凤,她蹲在地上,热得脸通红,正和保安话。

    他凑近一听,才听清她和保安吹牛。

    “我儿子在这上班,刚进来的,就是长得最高最俊的。”

    “行,有什么事找我,不行找我儿子。”

    谢炀:“::::::”

    游银凤见儿子过来,往裤子上抹抹汗,拉过谢炀在保安面前亮了相,听到保安夸完才拉到角落,不悦地看着他。

    “桂圆,你可得和妈实话,你是不是要盖大房子,是不是你那个媳妇怂恿你盖的。”

    这都哪跟哪,谢炀反驳,“妈你这听谁的,我确实是要盖房子,不过这和娟子没关系。”

    “那妈怎么听,你不盖土屋还要盖大房子,还要盖红砖盖红砖房子哩。”昨天晚上她听大嫂子话里话外都是儿子出息了,让她帮问厂里还要人嘛,让她几个儿子也去,咋这么赚钱,这才几天就能住上大房子了,而且是专门买的村东口一块大地皮。

    十里八村就没一个红砖大房子,都是土屋,准是城里来的儿媳妇鼓捣的,听大伯哥的意思地皮都搞下来了,在村东头三四亩的荒地,还给了钱充当宅基地。

    关键那地方周围就没几户人家,乌漆麻黑都听不到动静,钱白扔了,游银凤觉得儿子好不容易不浑了,人又傻了。

    谢炀可没打算盖红砖房子,红砖特别难买,他得去市里,而且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县里的房子红砖的都稀少。

    再他故意选这么偏僻的地方也不能和游银凤他打算投倒把吧,只好附和她。

    儿子没有向着媳妇,游银凤心里舒畅不少,从兜里掏出钱来,果不其然又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看起来有十来块,这老太太才出来她来的目的。

    她想让谢炀房子盖好后,让双胞胎谢军谢茜也能住进去。

    “你也知道军,男孩性子不定,还没长大老瞎闹腾,上回弄完那出事,几家闹腾,村里拖拉就换别人开了,他整天没个事,要是再不着家,我可真没法管了,你大你得帮衬帮衬你弟弟。”游银凤着着就要哭出来。

    住在他这里他就要担责任,谢茜还好,这段时间老实上学,谢军就是个不定时炸弹,尤其是听前几天还欺负两个儿子。

    谢炀没答应也没拒绝,把钱收了一半,只告诉谢军盖房子的时候来帮忙。

    提到房子,游银凤来了精神,立马让谢炀去找二女婿。

    怕谢炀不记得,游银凤提醒他,“你二姐夫他爹以前木匠,他也学了一让他弄个家具容易很,打个柜子,自家人也不用什么钱。”

    而且县城里太不方便了,两个孙子和儿子儿媳一起住,什么时候儿媳妇才能怀孩子,游银凤这方面倒是思虑周全。

    自从谢炀开始建房子,就得找材料,他打算盖石头房,这附近没有,拖拉被生产队拉着上工,他便趁着周末休班去村里找窖车拉。

    土墙都特别矮,谢炀刚过去,就有一个虎头虎脑地汉子伸头,见谢炀一直瞅着院里东西便问,“你是隔壁新来的吧,俺叫周宁,你来借东西的?”

    “是啊,我想借你窖车去拉石块。”看来未来邻居人不错,谢炀回他。

    周宁翻过墙,汉子大概一米七,虎背熊腰,就脸有点浮肿,他没问借多少天车子,反而问了句,“借人不?”

    谢炀玩味地看着他道,“要是不借人呢。”

    “那俺就不借车,你要借窖车子拉石块,就得借人。”着周宁又要翻过墙去。

    “这是什么道理。搬石块是力气活,我不让你累着,你怎么还非要给我干活。”

    周宁摸着肚子,“当然是给你干活管饭,白借车子俺啥也捞不着,俺有力气不怕使,只要你管饭,不要钱的。”

    见谢炀答应,周宁高兴地进去拉人转眼四个半大子出来,看模样应该是周宁的孩子,大夏天都只穿了一个裤衩,晒得黢黑,谢炀本想让他们穿上衣服,转念一想估计也没衣服穿,就作罢。

    谢炀接着又在新房子附近找了另一户人家,都是先问要人干活吗,接着才是高兴的借车子。

    这户人家姓孟,男主人孟坤领着两个儿子高高兴兴推着窖车走。替人干活意味着能省粮食吃饱饭,两家人对视一眼都从眼中看出了喜悦。

    早在谢炀去之前,就回了趟新房子旁,新房子地基旁边搭了棚子,樊幼娟特意去把今年的粮食领了,分别是一扁担玉米棒子和一扁担地瓜,除去过年的面,这就是村里一年给社员发的粮食了,不管你够不够吃粮食只有这么多,不够吃的自己找。不乏饿的去地里薅草吃的。

    谢炀比了比多少人,樊幼娟正忙着收拾从县里搬过来的东西,抬头擦了擦汗,看见谢炀动作笑着点点头,两个儿子下学也在帮忙。

    西村离红旗渠十几里路,盛产大石块,盖房子用的那种方方正正地块子石二十厘米厚,二十厘米宽,一百厘米长。一块两分钱,都是谢炀找了西村生产队队长和他交了红旗渠生产队的盖房批条,之后才有交钱的资格。

    会计一见谢炀买块子石,拿本子记账,眼皮都不抬,“你买多少。”

    “围一圈地基多少块。”谢炀给他了下房子的尺码。

    周宁他们本来以为垒三圈块子石就够了,没想到谢炀打算直接垒到房梁,全用块子石,会计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是盖什么房子啊,婚房啊,这么费钱。"

    “不是婚房,就普通盖个房。”

    “我卖了这么多石头蛋子,你还是第一个买这么多的,绝对是你们生产队独一户。”

    谢炀又买了几块长条的石头做门框这几块石头尤其沉,得有二百多斤,等运到家天都黑了。谢解放拿着菜刀切了肉,樊幼娟特意拿了四五斤的猪肉放里边,的谢家宝蹲在地上洗碗,碗都是村里生产队烧的陶泥碗。

    切成片的五花肉放临时支的锅里呛,肉发白的时候放上冬天腌的白菜,然后加上地瓜粉条,樊幼娟又添了几瓢水,满满的一地锅菜冒着香气,她也没闲着让大儿子烧地锅,她和了玉米面加杨树叶地瓜粉,弄了窝头粘在锅里,等菜的蒸汽把饼子蒸熟。

    众人过来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谢哥,这是肉吧,我怎么闻到是肉味。”特别是见到樊幼娟拿大陶盆用勺子弄出来后,几人都看着谢炀不知所措。

    “愣着干什么,大家吃啊。“谢炀见大家都不动,让两个儿子递筷子。

    “谢谢侄子,就是俺们没干什么活,不用给肉吃。”周宁是第一个开口的,他带了四个半大子,没有孟坤家的两个年轻力壮伙子干的多,他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