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看上唐大夫
像这种事情,要是在以往,肯定全大队的人都会去看热闹,可惜现在各家都忙的很,除了他们家挨着的几户邻居,根本没几人在场。
“就招娣她奶那样的人,她大女婿早就该和她家断绝关系了。你看招娣她姑多清醒,自从出嫁后就和娘家断了来往,只为家奋斗。就招娣大姑傻不拉叽,自己家饿着,也要拿粮食帮衬弟弟一家,夫家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宁招娣家的情况,大队里的人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宁兰也是清楚的。
虽然宁招娣姑被大队里的人闲话,但宁兰却觉得她做得很对,对于为了换彩礼,把自己卖给一个30多岁,死了老婆还带着孩子的鳏夫的娘家人,有还不如没有。
那男人的几个孩子,最大的比宁招娣姑不了几岁,但那男人不是个混蛋的,日子过得可比大闺女家强多了。
“我娘招娣大姑从就是个脑子不清醒的,啥都听她娘的,天天就想着帮衬自己弟弟,好让弟弟以后帮她撑腰,在婆家站稳脚跟,出嫁后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家里有点啥东西,都往娘家送,好像她弟弟家离了她,就活不成了一样,好在她一结婚就分了家,不然非被婆婆磋磨死不可。”
“就招娣他爹那样的人,咋可能给她大姑撑腰,不然当初招娣二姑被赶回娘家的时候,就不会直接把人赶走,根本不管她死活了,要不是她二姑死皮赖脸地回了婆家,保证以后不和娘家来往后,又被婆家留了下来,就等着无家可归吧。”
“我听招娣二姑之前就算自己不吃,也要把口粮省出来拿回娘家,现在在家里做饭,她婆婆都要一直盯着,分的饭也要当着一家人的面全部吃完,才能离开饭桌,一点不给她帮衬娘家的会呢。”
“要我是她婆婆,我也这样,看着是她把自己的口粮补贴了娘家,等饿出问题,还不是婆家担责任,别人还以为婆家不给她饭吃呢,家里又不是富的流油,哪有那么多东西天天帮衬她娘家。”
就算宁红瑶不了解情况,听她们两个这你一句我一句的话,也把事情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我哥也快要亲了,我娘到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好好选选,绝对不能找个这样的亲家,给自己添堵。唉!也不知道我哥能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回来,到时候会不会也这么帮衬娘家,会不会嫌弃我和我姐,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
“放心吧,有你爹娘把关,你们家肯定不会娶个这样的媳妇回去的。”宁红瑶见宁艳秋一脸的惆怅,笑着安慰。
“希望这样吧,等我哥给我娶个嫂子回来,我挣的钱我娘肯定就不能全部给我了,不然嫂子肯定不乐意。要是我哥一辈子不娶媳妇,我和我姐也不嫁人,一家人天天这么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就好了。最好你们两个也都别长大,别嫁人,咱们三个还一直做最好的姐妹。”宁艳秋天真的道。
“真羡慕你,我就只想快点找个人家嫁了,离开现在的家。”生活的环境不同,宁兰和宁艳秋的想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你家里人不是不敢虐-待你了吗?万一到时候你奶和你后娘给你找个不好的人家咋弄,不定日子过的还没有现在好。”宁艳秋口无遮拦的道。
“是不敢虐-待我了,但对我也没见多好,要不是我天天和他们斗智斗勇,我和我姐肯定会吃亏的。以后他们要是敢擅自做主,定我和我姐的亲事,为了换彩礼,给我们找些不靠谱的人家,我肯定让他们悔不当初。”
宁兰完全不担心自己姐妹两个的婚姻会被家人操控,她也绝对不会像宁招娣的三个姑姑一样,逆来顺受,让嫁什么人,就嫁什么人。
也因为很了解自己家的情况,宁兰才那么的早熟,在宁红瑶和宁艳秋还没完全开窍的时候,就早早地有了中意的人,只等着长大后表明心迹。
“我相信你,到时候你后娘要是敢给你找不好的人家,你就和我,我肯定帮你。”宁艳秋拍着胸脯保证。
“我也可以帮忙!”
别的忙帮不上,帮着打听情况还是可以的,怎么也不能让宁兰被男方的表象所骗,跳进火坑。
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光,三个姑娘聊聊八卦,女儿家的心思,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有爱护疼惜自己的家人,有能聊得来能交心的姐妹,宁红瑶觉得日子很是舒坦。
她虽不舍得前世的爷奶和大姐,但不得不,现在的日子才是让她感觉最幸福的。
可能也是在这个年代生活的太过舒坦,宁红瑶都好久没有想起前世的家人了,只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过得开心。
过两天县供销社的车就要来收草帽,一些做好了的人家,就陆陆续续的把草帽送到了自己亲戚家,一起售卖,而这些人中,也包括宁老太太的娘家亲戚。
“三娘,我听你们大队来的那个唐大夫,和他前面的媳妇离婚了,现在还是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你知不知道他有没有再娶的打算?”
等一群人奉承完宁老太太后,宁老太太一个堂叔家的嫂子沈青草,叫着她的乳名,很是亲切的打听。
“这个暂时没听,咋了,你想给他亲啊?”
“不是我给他亲,是想麻烦你帮忙给桂玲牵个线,你也知道我那家闺女,丈夫病死之后,婆家待不下去,就回了娘家,她哥嫂不待见她带着2孩子在娘家白吃白喝,天天就想着咋把她早日嫁出去,我又不想随便给她找个人家,以后受苦。”
“听你们大队的唐大夫是从京城来的,家里日子也好过,就想着让你帮着下试试。你侄女要是嫁到五星大队,和你也能相互有个照应不是。你是大队长媳妇,是这大队里最有名望的人,你要是去提,肯定能成,等成了,我全家都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