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两家之争 拿出来秀一场
不吵架是不可能的,两人甚至为了道维的最终归宿,发展到了大打出的地步。
最终还是观主略胜一筹,原因是道维奉旨出家,陛下指定了他的出家地点,非正一观莫属。方丈强行让道维去千佛寺出家,便是怂恿道维抗旨,良心大大的坏。
住持虽然表面落败,可他临走时看道维依依不舍的眼神,欲还休的表情,都表明了他不会善罢甘休。
观主气坏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将道维收归门下。
可道维虽然出家了,但他身份特殊,不是谁想收他做徒弟就能收的。普世意义上而言,成了道维的师父,和宫里的陛下就是同辈中人,一个是道维的师父,一个是道维的父亲,两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平起平坐的资格。
这个师父,可不是宫里上书房那些成日教皇子读书的夫子,意义完全不一样。
再直观一点,将来陛下没了,道维虽然要披麻戴孝,可他前头还有二十个兄长,有皇后贵妃,有宗室长辈,道维都不知道他能排哪儿去。
可若将来观主没了,道维这个唯一的亲传弟子,就是天下道统执牛耳者,肯定要第一个为观主着素服,风风光光送观主下葬,谁都越不过他去,皇帝来了也不行。
此时此刻,观里道长们已经不在意宫里那位对道维究竟是什么态度了,也不再想凭借道维皇子的特殊身份,让正一观的地位更进一步。
他们甚至更希望道维与宫里完全没关系才好,大家伙儿行事也不必如此束束脚,让观主早日将这个徒弟收入囊中,好让他们安心。
但是不行。
道维虽出家了,可他的名字还好端端挂在皇家玉牒上,他还是陛下承认的皇二十一子,所以他想正儿八经拜师,就得通过陛下的认可。
观主打从跟方丈吵完架,仅剩不多的头发大把的掉,还得耐下性子认真跟道维讲道理,就像俗世间第一次见面相亲的青年,笨嘴拙舌的询问对方意见:
“我的师承你也清楚了,正一观所有的典籍藏书全部对你开放,观里所有道长都认可你的天赋和努力,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道维摇头。
观主绞尽脑汁儿想措辞:
“那你觉得我咋样啊?要觉得还行,我这就给宫里陛下递折子,你拜师这事儿啊?”
道维想了下,在观主期待,忐忑,心翼翼的眼神中,缓缓点下了脑袋:
“还是我来写吧。”
他主动要求拜师,和观主主动要求收徒,在皇帝那儿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观主听闻此言大乐,抚掌而笑,没忍住摸摸乖徒儿的脑袋瓜子,心里已经去方丈跟前念了两部道德经,面上只露出慈爱又温和的笑,拦下了道维的好意:
“不用,此事为师自有计较。”
提前过了一把师父的瘾,观主心里不可谓不得意。
徒弟的好意他明白,但此事由他,由他们正一观打头,就不能把一个孩子推到前面去面对疾风骤雨,陛下有什么不满,往后便都朝他这个做师父的来吧!
道维全当没听出观主暗搓搓的得意,顺着他的话头应下:
“是,师父。”
果然,这声师父出口,观主的表情管理当场失败,之前的慈爱温和再也无法维持,嘴角直接咧到耳后根上。为了不给新鲜出炉的徒弟留下一个奇奇怪怪的印象,强装镇定挥将人打发出去。
道维当自个儿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八岁孩子,迈着短腿离开观主院子。
虽然才走到门口,他已经听见类似于“咯咯咯”的诡异声音了,但他是个见多识广的道士,可以坚强的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出宫不到三月的皇二十一子,快速获得了正一观观主的喜爱,决心要收他为亲传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并为此亲自上书,请求皇帝的同意。
这事儿对陛下而言,颇受震动。
陛下拿着观主送上来的折子,瞧了又瞧,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几次三番后,终是想不通问身边大太监:
“朕没记错的话,二十一出宫才三个月吧?”
不是三年,更不是三十年,怎么拿下那个牛鼻子老道的?想当年,若不是那老家伙倔的跟头驴似的,什么都不肯有半点妥协,护国寺也不至于轻易压住正一观几十载啊!
二十一究竟做了什么,竟让牛鼻子老道亲口出要将衣钵传给一个皇室子弟的话?
他就不怕交给皇室,将来天下道统成了为皇室所用的一把刀了?想当初,牛鼻子老道拒绝他的时候,的可是义正词严,眼下自抽嘴巴算怎么回事?
皇帝是个日理万的大忙人,儿子的事情之前确实叫他愁了几日功夫,后来他想通了,干脆放儿子出宫追求他的梦想后,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想起儿子。
近日更是因南部首领进京,朝廷欲以公主和亲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后宫有适龄女儿的妃嫔都快把他的太和殿门槛儿给踩烂了,心背都是肉,皇帝忙着应付老婆和闺女,已经好几日没休息好,更没空想起儿子。
起这个,皇帝此时想起前些日子老大提起的,叫女儿郭云去和亲一事,便气不打一处来。
这也是二十八年来,皇帝第一次对大儿子生出失望之情来。老大行事未免过于凉薄,注重利益没错,可看重利益到了拿皇家颜面扔在地上踩的地步,着实叫皇帝没法儿忍受。不论是皇室还是宗室,适龄女儿那么多,老大就盯住一个出家做居士的郭云不放,打的什么主意当谁看不出呢?
他前头已经下令叫女儿郭云出家安心做居士了,老大又来提议叫一个出家人去和亲,这是打谁脸呢?
“哎,一个二个,全都是债啊!”
皇帝扔下里的折子,问大太监:
“在正一观的人怎么?”
大太监眼皮子一跳,想起那位从不走寻常路的二十一皇子,声音里多了几分谨慎,躬身道:
“下头人回禀,二十一殿下自打入了正一观,便潜心修习,因天赋出众,很快得到观主的认可,三日前因显露出非同寻常的佛学天赋,令护国寺方丈与正一观观主发生了口角争执。观主因此迫不及待想坐实他与二十一殿下之间的师徒名分。”
皇帝听罢轻嘶一声,觉得十分魔幻。
听着他那儿子竟是个能引起佛道大战的主儿?想想那个面无表情怼的他哑口无言的子,往后可能成为高坐明堂,满口无量天尊,俯视芸芸众生的道祖,便觉一阵恍惚。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可谓相当复杂。
道维要成为正一观观主唯一的亲传弟子,是一件大事。不管是从政治意义来讲,还是从俗世人情世故来,皇家都得重视。抛开私人感情不谈,皇帝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令钦天监择吉日,届时朕亲自去正一观观礼。”
此话一出,这事彻底成为定局。
大太监都能想到,外头又会有多少因二十一皇子闹出的乱子来,最起码曾提议让二十一皇子的胞姐云湘居士去和亲的大皇子,肯定少不得被人口诛笔伐,有好一阵子无法安稳度日了。
不管外头闹的多凶,正一观里却一片喜气洋洋,观内开始张灯结彩,扫撒除尘,送帖子广邀天下道家名士,于两月后前来参加正一观观主的收徒大典。
观主有亲传弟子,对天下道家来,相当于皇帝有了太子,稳定人心的作用不可觑,收到消息之人皆表示惊喜与惊讶。
唯有观主,笑的眼睛都眯成缝儿了,还要假做不满的抱怨两句:
“钦天监的柳公举,算起来还是贫道师侄呢,叫他尽量择一个最近的良辰吉日,答应的好好的,谁晓得他一杆子就给支到两个月后了,早知如此,贫道便不私下去寻他了!”
这话道维听了都替柳公举老先生委屈的慌。
算得上皇家和道门联姻的大事,只给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哪里够?
道门想办的风风光光,宗室明显不想叫人压了风头,这种暗戳戳的显摆和比拼,不知要花多少心思和时间,两个月都是柳公举老先生瞧在同出道门,避免夜长梦多,顶着皇帝压力,择出来的好日子啦。
偏观主这话还有一群道长跟在身后附和,这个:
“别的不讲,择个黄道吉日,难道咱们会比钦天监差?早知如此,咱们自个儿选了日子呈上去,叫陛下从中挑一个岂不美哉,悔之晚矣!”
那个讲:“早在三十年前,咱们便备好了观主收徒大典所用的一切器具,之后每年都在不停更换增加,哪里还用得着两个月时间准备?多此一举!”
便有人状似打圆场道:
“事已至此,咱们还是想想回头谁去给隔壁护国寺送请帖吧?咱们两家邻居这么久,当年方丈喜得弟子,观主带着咱们师兄弟去贺过喜。我想想,当年咱们一共去了十二人,此次为了好事成双,咱们干脆邀请他们个二十四人过来观礼吧!”
这话简直到众人心窝子上了,当下也不嫌弃两月时间太过长久,便开始盘算起来:
“德春师兄一定要邀请,当年他可没少在我面前显摆他们的佛子有多聪慧,也叫他来瞧瞧咱家维!”
“这么德凌师弟也不能少,他每年佛诞日都要带佛子来我们山门前祈福,是为了佛道两家万古长存的友谊,回头我也带维去他面前念念经,祈祈福去!”
“还有德化师兄,他家佛子十三岁穿过的百衲衣都收起来在我跟前显摆过一回,一定要叫他来瞧瞧咱家维八岁时穿的都是啥!”
道维:“”
现场已经逐渐脱离原本的讲经方向,开始往奇奇怪怪的地方发展,他默默降低自个儿存在感,溜了。
莫名有种被家长拿出去秀的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