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探访茶楼

A+A-

    “先生不在府上?”

    王安妤被迎进年宅,才从管家那里知道先生正巧出去了。

    前段日子,王淑宁跟张毓来府上寻她,被白氏知道后,请安时受了好一顿冷嘲热讽。

    她虽然不怕,但被盯得紧了,要做事也不方便。

    在府中又呆了几日,才寻着会出来。

    车夫也跟着,她先去了铺子,将车夫甩下才来的年宅。

    “回姑娘,主家一早就出了门。具体去处,的也不清楚。”

    管家请她进大堂等着。

    王安妤犹豫片刻还是提步离开。

    铺子那边她不能离开太久,车夫会起疑。

    如此,只能下回再来看先生了。

    “姑娘。”

    韩铁柱见王安妤这么快回来,有些惊讶。

    王安妤无意多。

    “脂粉都制好了么?”

    “按照姑娘给的方子做了一批,的已招人试过,效果奇佳。”

    王安妤点点头:“那就尽快安排下去。铺子能早一日开张,也能早一日有进项。”

    为着制胭脂,铺子都关了好些日子了。

    花销全由她出,先生送的那些银钱也用了七七八八,可耗不起。

    韩铁柱记在心里,他也着急着开业。按照姑娘给的方子制成的脂粉那样好,不愁卖不出去。

    没见着先生,王安妤心情低落,也没心思久留。安顿好事务后,就准备离开。

    “姑娘。”

    一直未曾出声的韩燕叫住了她。

    对上王安妤探寻的目光,她又有些羞怯的垂头。

    “姑娘那日的事,可还算数。”

    “自然是算数的。”

    韩燕闻言一喜,忙行礼道:“姑娘,我愿意跟着您。”

    王安妤去看韩铁柱,这事还要他同意了才行。

    韩铁柱也点了点头。

    “燕跟着您我也放心。姑娘心里有成算,燕若能跟着您学到一星半点,也是她的福气。”

    王安妤本以为此事不成了。

    她并不是非燕不可,只是把人留在身边,韩铁柱做事也能更尽心,也不怕日后有人借此拿捏韩铁柱。

    “好,我会安排。”

    府里到了年纪的姑娘嫁出去一批,正是缺人的时候。她让大成去办,将燕插进新选的这批丫鬟里,不是难事。

    上了马车,她松了口气。

    事情都在朝着好的地方发展!

    “姑娘这就回了?”

    “回吧!”

    王安妤正准备将掀起的帘子放下,视线不经意扫过街道旁,一时呆住。

    见马车动了起来,她忙出声让停下。

    记起车夫的身份,才掩饰着急切问道:“这是何时开的茶楼,先前未曾见过。”

    车夫看向她指的方向,牌匾上“瑞草魁”三字龙飞凤舞,肆意洒脱。

    “哦,”车夫恍然,“这家啊!怪不得姑娘不晓得。这家茶楼才开了半个月,生意很是红火。”

    他听一起的,这家茶楼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里面一壶茶就要十两银子,最便宜的点心也得一吊钱,比望江楼更像销金窟。

    贵是贵,抵不住公子贵女们喜欢。

    “我也正好饿了,去瞧瞧吧!”

    车夫听她这么,有心劝。四姑娘口袋里的银钱,怕遭不住这一回。

    可转念想,便是遭不住,也有老爷挡着呢。

    他犹豫间,王安妤已经跳下马车,往茶楼去了。

    门口的跑堂笑得很热情,丝毫没有因为王安妤穿着朴素就挡着人。

    “姑娘几位,大堂还是雅间?”

    王安妤被入目的场景惊到,一时呆住了步子。

    一层的大堂,搁着零星的桌子,用屏风挡了半边,若隐若现。

    台上有艺伎在抚琴,琴声悠扬曼妙,令人轻松。细嗅,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浓浓的茶香。

    穿行在茶楼里的跑堂有男有女,穿着统一白底绣花的衣服,跟茶楼的装饰融洽如一幅水墨画。

    跑堂耐心地候着,头回来茶楼的人,大都是这副表情,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王安妤回神。

    “方才进来的公子,去了哪里?”

    “姑娘见谅,客人的行踪人不好随意透露。”

    问不出什么,王安妤就想在大堂坐着等人下来。

    她才要开口,就见穿着更考究些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先冲跑堂挥挥,示意他离开,才向她行了礼。

    “少东家,东家让人带您去西江月。他稍后就到。”

    王安妤在看清牌匾后生出的猜测,有了答案。

    她轻轻颔首,道:“有劳。”

    “不敢,不敢。人姓钟,单名恒。”

    “恒叔。”

    “哟,折煞人了。”

    两人交谈着上了楼。

    这番场景落在楼下众人眼中,多少有些惊奇。

    钟掌柜可是个软硬不吃的主,前两日金金卫副统领家的公子来雅楼闹事,被他亲自扔了出去。

    许多人以为才开没几日的瑞草魁怕是要完了,隔日就见京金卫副统领跟钟掌柜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一同喝酒。

    这样的钟掌柜却对一个女子低头哈腰,她到底是何身份?

    只可惜对方戴了帷帽,看不清长相。但看身型,年纪应当不大。

    一路跟着掌柜到三楼,王安妤又长了见识。

    整个二楼也只有九间雅阁,三楼更少,只有五间,但几乎每间都坐了人。

    门口守着的侍女,有几人她瞧着眼熟。

    不愧是先生,不出则已,一出就俘获了京中权贵们的欢心。

    “这里就是西江月,少东家稍等,东家正在旁边会客,稍后就过来。”

    钟掌柜安排妥当就退了出去。

    王安妤这才有会打量雅间的装饰。

    对窗摆着茶桌,上面一应茶具齐全。一边放着多宝架,隔着瓷器摆件。另一边是双面翻转屏风,后有软榻,供客人休息。

    墙上挂着写意画,月下斜枝,几只鸦影。

    还有一幅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看笔迹,应当是先生亲自写的。

    看过后,她来到茶桌前,点上红泥火炉,将白瓷茶壶搁在上面。

    百无聊赖,她往墙边靠了靠,试图偷听先生在旁边跟谁话。

    也不知这瞧着薄薄的墙壁,是怎么做到半分声音都不泄露的。

    她气恼地抓了把墙面,怏怏回到茶桌前。

    跑堂端来点心,敲门进来时闻到满室茶香,识趣的没有将带来的茶水放下。

    掌柜带上来的姑娘这样年轻,也不知是哪家的贵女。

    她不敢多看,放下东西就退了出去。

    王安妤捏了块梅花样子的点心,心尝了尝。味道不错,比她做的也就差了一点点。

    先生肯定吃不惯,她还是亲自做些给先生吧!

    正想着,外面突然有了动静。

    她忙起身去看。

    透过门缝,隐约看见隔壁门里走出一位男子。她将门缝又开大了些,定睛去看。

    待看清那人的样貌,她心中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