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1 章

A+A-

    第九十一章

    元春让人赏了端午节礼来,黛玉和林珝还特意去了一趟荣庆堂领赐赏。去了以后林珝还回忆了一回原著里元春都赏谁了,都是怎么赏的。

    老太太是头一份,太太,老爷,姨太太次一等;宝玉,宝钗一样的赏赐;黛玉与三春又次一等。

    除了他们这些人外,还有凤姐儿与李纨也得了元春赏下来的端午节礼。

    看原著时,林珝想着元春不给宁国府也没毛病,到底只是亲戚。可不给大老爷大太太那算怎么回事?

    现在才知道原著中袭人与宝玉的话是涵盖了大老爷和大太太的。

    也是,元春再脑子进水了,也不可能只给亲姨妈赏赐不给亲大伯。

    这会儿听着太监念名字和赏赐,林珝发现这次的端午节礼元春也是用了心的。

    宁国府那边,贾敬与赦政一人一样都得了赏赐,尤氏婆媳也另有一份赏赐。

    不过尤氏的与凤姐儿李纨一样,夏金桂的则跟三春等同,而宝玉,宝钗,黛玉和林珝四个的则又是一样。

    元春想将宝玉和林珝放一个等位,可她又不敢做得太明显,因此便只能带上黛玉。可带了黛玉仍旧有些明显,最后又将宝钗也带了进来。如此一来,仿佛她们三个会和宝玉拿同等赏赐是因为她们是客居的亲戚姑娘,而夏金桂和三春得的最少,则是自家姐妹本家媳妇。

    夏金桂看了一眼赏下来的宫扇和数珠儿,非常嫌弃的丢到了一旁。

    还没她家常用的精致呢。

    别,林珝也有这样的想法。

    和原著一样,林珝四个分别等了两柄宫扇,一串红麝香珠,一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元春赏赐下来的宫扇真的不咋地,还不如今年黛玉让人给她弄的龚扇好呢。

    前两年罗宁给了黛玉一把龚扇,一下子就将黛玉给迷住了,那龚扇是用贡竹细丝编出的扇子,晶莹光亮,宛如纨绢,精致非常。可惜好的龚扇师傅难寻,黛玉找了成师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编出两把团扇,工艺复杂,又费工费时,别提多难得了。

    这会儿姐俩里拿的就是这种扇子。

    至于宫里赏下来的宫扇是真的不好还是被比下去了这么吧,好多上用的东西都不用官用的。就跟皇帝喝不到真正的新茶一样。下面的人不敢将太好的东西进上。除此之外,就是‘供应商’和吃回扣的问题。管事的人回扣吃的越多,供应商们或者皇商们为了降低成本,采买的东西也就越差了。

    久而久之,除了一些不能克扣薄待的几个人,其他人用的东西自是越来越不如外面的了。

    红麝香珠是以麝香为主要材料又加了些其他药材做成的红色珠子穿成的串。虽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之功效,但其也有其他用途。比如夏天在身上戴上这么一串,可以范围内的驱除蚊虫。

    古代蚊虫蛇蚁比现代多得多,这东西绝对是超级实用的物件了。

    不过黛玉早就让人给她和林珝准备了更好的了。那些红珠子被缠成了花,固定在绣鞋上,又精致又好看,行动间还能驱除蚊虫。

    除此之外黛玉还让人打了几串络子系在扇柄上当坠子。抛开这两样,她们还有一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一端为半匹,两端为一匹。一端凤尾罗就是一匹凤尾花样的料子和一块编了芙蓉花的竹编凉席。

    凉席没什么可的,直接放在了榻上与原来的凉席替换着用。而那匹凤尾罗,林珝想拿来做床帐,黛玉点头也觉得可以,不过做床帐也用不上一匹布,又让人给林珝栽了条百褶裙,一件齐腰半臂出来。至于剩下的那一匹,黛玉让人收起来了,准备过阵子再。

    黛玉回头去清虚观的时候穿,特意让人加急做出来。好在这样的料子也不用绣花,只要栽剪缝纫就得了。顺带脚的,黛玉又给林珝配了件圆领的白纱中衣,一双绣梧桐花的绣花鞋。

    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尾裙配梧桐花的绣鞋正正好。再找出一对烧蓝凤钗,一支珍珠珠花

    转过来,黛玉打扮完林珝又让丫头将四串香麝香珠都拆了,然后混在门上的珠帘里。门帘就是挡蚊虫的,加上可以驱蚊的红麝香珠,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至于新得的那四把宫扇,便随便摆在屋中,大丫头和嬷嬷们谁愿意用谁用去。

    元春一共就赏了四样东西,如今到是全都用上了。叶向两位嬷嬷对视一眼,都觉得这姐俩都不是一般的败家。

    以黛玉的出身和林家的家底,她骨子里就不会太看重这些身外物。加之这两年黛玉还一直领着内务府发放的郡主份例。内廷的东西见识过不少,眼界也开了,自是淡定。而林珝呢,她的眼光更刁钻。没有灵气,还不能助她修行的东西,在她眼里都一个样。本着用是物尽其用,不用也是占地方的想法,林珝比黛玉还不将这些东西当回事呢。

    林珝一屁股坐在芙蓉簟上,看着丫头穿珠帘,突然想到了什么的对黛玉道:“咱们和宝玉都是一样的赏赐,除了芙蓉簟外,剩下三样都是女子用的吧。元春,”

    “咳咳!”林珝刚念了‘元春’两字,一旁的叶嬷嬷就轻咳了两声。

    林珝见状直接改了用词继续道:“贤德妃送她弟这么多女子用的东西做什么?”

    刚刚放赏的时候,她就扫了一眼,发现宝玉那份赏赐里的宫扇也不是男子折扇而是跟她们一样的团扇。想想吧,宝玉骑着高头大马,拿一柄团扇的穿街过巷对了,对了,腕子上再戴两串香麝香珠

    黛玉被林珝形容出来的画面囧到了,不由将视线看向叶一人。

    “贾家的大姑娘虽贵为贤德妃,但到底也不过是宫妃中的一员。她想要赏赐娘家人,能动的也是她自己份例里的东西”

    皇后赏外命妇时,身边的人还会问一回皇后从哪个库房赏。一是内务府的,一是皇后库房的。但妃子,哪怕做到了贵妃,皇贵妃,想要赏赐娘家人和外命妇都得走自己的私房帐,除非有一天你代替皇后行使中宫权利。

    内务府给宫妃的份例肯定是挑女子能用的往上送,元春又不多得宠,也不可能派人去内务府你给我换一换,我要赏我爹,我大伯,我兄弟。

    启恒帝满身槽点,还是个能力出众的鉴茶大师,皇后更是个最看重这些规矩的。因此内务府虽然不会克扣元春份例,但元春为了端午节礼也过了一回省吃俭用的日子呢。

    林珝想皇家真抠门,后来又觉得事情不能这么想。换个角度来吧。皇家和荣国府也差不多,荣国府会给王夫人和凤姐儿的娘家王家准备节礼,却绝对不会给赵姨娘和平儿的娘家准备节礼是一样的。

    妾就是妾,别管什么时候都要低妻一头。

    是呀,妾就是妾,就算母凭子贵成了圣母皇太后,也要在任何场合下礼让母后皇太后。

    就是被打了脸,也只能先低头。

    后妃们让人往娘家送端午节礼,太后太妃们也差不多是这样。因太后和皇后的那份都从内务府走,内务府将单子呈上来的时候,母后皇太后见她和圣母皇太后的那份是一样的,当即就不高兴了,对比着划掉了三四样东西才作罢。

    不光如此,这位继后升上来的母后皇太后还让人将皇后那份跟她的齐平。

    内务府送上来三份赏赐明细,两宫太后是一样的。皇后是晚辈,所以她那份又比太后次一等。这会儿叫这位母后皇太后一搞,不打了圣母皇太后的脸,还间接的离间恶心了一回人家亲婆媳的关系。

    这么热的天,直接将圣母皇太后气中暑了。

    当儿子的哪有不心疼自己亲妈的,但母后皇太后是嫡母,启恒帝也不敢明面上做些什么。但他不能对嫡母做什么,还不能对嫡母的娘家做些什么吗?正好前阵子嫡母和娘家商量的那点破事他还没腾出来回敬一一呢。

    要启恒帝,都已经这样了,就消消停停的做你的太后不就得了。该有的尊重和体面,咱还能差了你的?因为不是你亲生的,咱不得比亲生儿子还要做好面子工程?

    哪怕是做给天下人看,也会一直捧着敬着你,不是吗?

    要不怎么启恒是真狗呢,他做的那些事狗都不想承认自家队伍里有这么一号缺德到冒烟的。

    他连着挑了太后娘家兄弟和侄子好几天的毛病,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对这一家子生了厌弃之心。这还罢了,更过份的是他将太后和太后娘家的姑娘们都夸成了一朵花,在众人以为他要再纳个太后娘家的姑娘为妃时,他又没动静了。

    没错,就是到高/潮兴致大起时,这位突然偃旗息鼓不了。

    不夸人了,也不贬低谁,就好像之前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世人都喜欢上行下效,揣摩上意,启恒帝搞了这么一出那家姑娘再别想嫁入高门了。皇后听了这事,气得差点拿棒槌捶一回启恒帝。女人的事就让女人来处理,你特么一个大老爷们瞎掺合什么?

    “你当朕不知道太后一直想再接两个娘家侄女进老爷子的后宫?”启恒帝一听这话就委屈了,“让她们进宫了,朕就可以提前驾崩了。”

    朕已经坐上了龙椅,就绝不会将龙椅拱让人。

    皇后见启恒帝还委屈上了,她那口气憋得不上不下的,“那现在怎么办?”

    启恒帝笑得贱兮兮的凑了过去,“朕让人盯着呢,承恩公府的太太们都已经递牌子求见太后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经了这事,太后的娘家人应该会学乖了,回头他这边出两道赐婚圣旨,皇后再赏两抬嫁妆,这事也就过去了。不过启恒想到本朝的三位承恩公,不由问皇后,“明铙也老大不了,亲事怎么?”三位承恩公,一个是启恒帝的嫡母兄弟,一个是他嫡亲舅舅,还有一个是皇后亲弟他亲舅子。不过能用得上他关心的,也就他那可怜巴巴的舅子了。

    皇后摇头,“已经让人给那边去了话,明铙的亲事不许他们插。”至于旁的,皇后还需要再看看。

    “朕皇妹怎么样?今年也十岁了,长的还行哈。”

    皇后斜了启恒帝一眼,“这你跟我不着。”有本事你找太上皇提亲去。

    启恒帝一噎,悻悻的道:“朕想了想,觉得皇妹还呢,亲事的事也不是那么太着急。”

    皇后:“”

    草,姑奶奶怎么就嫁了这么个玩意儿。

    为了点端午节礼的事,宫里宫外都是波涛暗涌。荣国府这边,得到的高兴,没得的失望。而赵姨娘那,又是好一通的不满。

    “家里遭了事,我们环儿跟着一块倒霉。什么都是兄弟,怎么有了好事,就没想到她们环儿。”

    此时的赵姨娘早就忘了前阵子贾环为什么会跟着贾政宝玉几个一块受难了,她满心想的都是她的贾环又遭受了不公平对待。

    除了贾环外,贾兰也没得什么。

    旁人还能想着宝玉到底是元春胞弟,自被元春教养着,所以才比旁个不同。要知道贾家一辈的男丁里,也就只有宝玉得了赏赐,旁人都没呢。

    可惜能这么想的并不多。

    相较于不甘不忿的赵姨娘等人以及并不将这份赏赐当回事的黛玉姐妹,刚刚丢了脸面的宝钗却异常珍惜这份端午节的赏赐。

    来的太及时了。

    仿佛就是为了给她解围的一般。

    薛姨妈向来溺爱儿女,宝钗这事薛姨妈也只问了几句便过去了,娘俩个一同看元春赏下来的东西,一边元春这么赏的用意。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事,会有人觉得元春不应该将姑娘们分成两份,可叫薛姨妈等人来看,元春会这样也不算多稀奇。

    纵是一家子骨肉,可自古以来嫡庶之间就很难真心相待。探春是赵姨娘之女,她又只比宝玉了一岁,她出生时元春还没进宫呢。

    都爱屋及乌,反之亦然。赵姨娘得宠生育,元春看在眼里心里能没点想法吗?先生探春,再育贾环,元春怕是比忌惮大房更要忌惮赵姨娘母子三人。

    至于迎春和大房,元春是嫡女不假,可女子的出身尊贵与否不仅看生母还要看父亲。迎春虽是大房庶女,可她老子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是一等将军。元春呢,五品员外郎的女儿。

    那么问题来了,若元春不进宫,结亲的时候,姐妹俩都是先荣国公之孙女,一个是一等将军之长女,一个是五品员外郎之嫡女,孰轻孰重?

    薛家在省亲之事上出了大钱,黛玉不光在省亲之时出了份贺礼,林如海还出使海外也给黛玉挣了一份郡主份例,而林珝不元春当日的失态,就是之后贾母等人对林珝的态度变化就瞒不过薛家母女。

    “珝丫头那性子好一时坏一时的,最是难以琢磨。林丫头到还罢了,虽然也是伶牙俐齿,嘴上不容人的,却是个心软的。赶明儿你去给她赔个不是,姐妹们都在呢,她总不会太过的。”

    最好是挑宝玉在的时候。

    薛姨妈完,宝钗就在心里接了这么一句,随后又想到她今年已经十五了,进宫的事再没有眉目,年纪就大了。

    她进宫的门路并不多,即便这会儿越过姨妈走了旁人的门路,进了宫也要面对元春的。元春如今是贤德妃,她初入宫廷若得罪了姨妈和元春,即是进了宫,也走不远。可若不得罪她们母女,这么长时间了,姨妈那里也不给个准信真的不能再耽搁了。

    许是还对进宫充满了期待和幻想,虽然在知道自己陷害黛玉那事被人传扬开来,可宝钗在最初的慌乱后,又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进宫这事上。

    宝钗这种心态就像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或是面对某些人和事时,觉得换个学校,换个公司,换个地方甚至是换个国家生活就可以重新开始,将来时过境迁衣锦还乡一般。

    另一种上进式逃避现实的做法。

    没像夏金桂和林珝一般嫌弃宫扇不好,但宝钗也没准备用就是了。将红麝香珠戴在腕子上,宝钗抿了抿唇,不知道是应该嫌弃珠串太还是自己胖了。

    减肥这种事,宝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她瘦下来没有胖的时候好看。

    再一个,若满后宫的宫妃都是纤细身形,她也是独一份的丰腴,不是吗?

    用着这种角度看问题,宝钗又觉得自己胖得刚刚好。

    将两串红麝香珠都戴在一只胳膊上,宝钗又仔细欣赏了一回,觉得满意了便又摇着团扇与薛姨妈起了家常。

    咱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姨妈这里,一舅舅那里也应该用些心思。“王家那边只有仁表兄一个,宝玉又是那般性子,不妨叫哥哥常去那边请安,有什么事也能帮衬一把。凤丫头与鸾姐儿是堂姐妹,我与鸾姐儿也是嫡亲的表姐妹,也应该多亲近些。妈,这样安排可好呢?”

    姐妹和嫂子总是不一样的,可宝钗这么了,自是有利可图,薛姨妈想了想,觉得也应该多走动走动。

    另一边,叶嬷嬷悄悄找上林珝,了一回清虚观打平安醮的事。

    “他想见我,我就得见他呀?想什么美事呢?”听太上皇那天也会微服出宫,林珝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