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捞哥哥(一)
苏轼被逗笑:“弟弟,这是开封府大牢,天子脚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苏辙卖起了关子:“老哥,你要是觉得鸡蛋好吃,干嘛非得去找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我真是太好奇了!我弟弟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居然可以在开封府大牢来去自如。”
“总之,我把你弄出去不成问题。”苏辙叮嘱,“只是你先耐心在里边待着,至少目前这里比外边安全。”
苏轼还是半信半疑:“真的如你想的那样吗?”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苏辙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我困了,睡觉!”
苏轼还想话时,弟弟已经闭上了眼睛,真像是睡着的模样。
苏轼靠着弟弟肩膀,身体暖,心也暖。
如果今晚弟弟不来,他是一粒米也不想吃,也根本无法入睡,整个人都会被伤感所笼罩。
弟弟是他的光,是他的温暖和依靠,想着想着,他也沉沉睡去。
苏轼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好久好久他都没睡过一个好觉,没想到久违的好眠居然是在大牢中。
第二天早上,苏辙陪着哥哥吃了早饭,才离开牢房。
临走时,还留下了不少书,文房四宝更是必不可少,这样哥哥就不会觉得闷了。
从牢房到苏家,苏辙的脚步并不轻松。
一进屋,全家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二爷出了事,三爷彻夜不归,所有人都跟着一夜无眠。
可他们不知道,被担心的两个主角却睡得香呢!
终于等到了丈夫,文姬对众人道:“你们都下去罢!我会和爷谈。”
苏辙冲着妻子微微一笑,文姬也对丈夫点头微笑。
苏辙拉起妻子的走进了书房。
文姬道:“三郎,一切我都安排好了。但凡苗头不对,我和莫愁就先带着孩子们离开,我们在泉州港口等你!”
苏辙欣慰点头:“文姬,一路走来,多亏有你!我苏辙感谢你!整个苏家也感谢你!”
文姬红了眼眶:“三郎,我相信你!这最后的一步绝不会到来!”
苏辙的脸色有些沉郁:“无论如何我都会保护好你们!只是,蜀商会是你多年的心血,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保不住了。”
文姬道:“没有你这个顶梁柱,我一介女流又能做什么呢?只是三郎,你的那个马六甲是个怎样的地方?”
苏辙道:“那里永远温暖,没有冬季。我们可以在那里重新开始!”
文姬笑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没有跨不过的困难!”
“这段时间,我会很忙,家里和蜀商会就全靠你了!”
文姬打趣道:“的好像平日里,你就管过蜀商会和家里似的。你放心,我永远支持你,也永远做你的后盾。”
苏辙感怀万分,抱住妻子:“文姬谢谢你!除了谢谢你我不知该什么。”
文姬道:“不用你,我只要你爱我!”
苏辙亲吻文姬的鬓角:“我当然爱你,这世上我只爱你一人。”
对于男人来,他们最大的成就是征服世界;而对于女人来,她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夫君深爱自己。
为了这份爱,她们果敢无畏,可以撑起一切。
监牢里的日子很平静,自从弟弟来过,苏轼就能豁达看书,甚至还在狱中写起了诗词和奏折。
相比监牢里的安宁,监牢外的世界却是动荡。
农民上访事件后,赵顼第一时间召见了王安石。
“王相国,如果变法真的好,为何百姓在农忙时节不种地,偏要跑到几百里外的京城来闹事?”
王安石冷着脸道:“这分明是苏轼、苏辙兄弟故意陷害我的诡计!”
赵顼道:“我已经着人问过了,这些农人是怨气已久,路上遇到苏轼,所以苏轼才领着他们一起前来!”
王安石反问道:“官家因为宠信苏辙,所以就连苏轼做出离经叛道之事也要替他话吗?”
赵顼气结:“好,我们暂且不此事。单韩琦和富弼两位老臣为何也要指责变法?他们宁愿降职削爵也要冒死进谏,拒不推行青苗法等变法条例?”
王安石直直给皇帝顶了回去:“成大事者不拘节,有所成就必定有所牺牲。作为大宋的臣民,为了大宋的昌盛和富强,有时候就得牺牲和付出。官家,您看看现在的国库盈余庞大,您想要造兵器也好,养战马也好,都不必再担心朝廷拨不出银两!”
赵顼需要钱,最大的目的就是有一支强大的军士,可以同西夏、辽国作战的不败之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准确的是银钱就得准备好。
军队就是一只吞金兽,每一个时辰,每一日都在消耗无数的银钱。
王安石抓住了赵顼的痛处,尽管让赵顼无言以对,可他毕竟是皇帝。
臣子竟然这般狂妄,赵顼的抵触和反感是与日俱增。
可王安石全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不,他注意到了皇帝不高兴,可他依旧我行我素,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二天他就称病不朝,逼着皇帝严惩苏轼等人。
王安石府邸。
管事匆匆走到了王安石面前,道:“相国,苏辙在外边求见,还带了不少珍贵药材。”
“把他打发走!”
王安石不耐烦道。
管事正要出去,又被叫住:“等等!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他要些什么。”
很快,苏辙就来到了王安石的床榻边。
苏辙拱道:“苏辙拜见相国,望相国病体早日痊愈。”
王安石摆,下人就立刻送来了凳子:“苏大人不必客气,快请坐!你可是官家面前的红人,若是怠慢了你,传到官家耳朵里,又要我刚愎自用了。”
苏辙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这些话暗带讥讽。
可他远比哥哥沉得住气,微笑道:“若论讨官家喜爱,非王相国莫属。变法阻力重重,官家哪怕清空御史台也要支持相国。”
王安石假笑一声:“苏大人今日若只是来瞧我这个病人,那我就多谢你的药材。若是来为你哥哥情,那你就找错人了。审理你哥哥的是大理寺,你该去找大理寺卿,或者去求官家。”
苏辙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是轻是重不都得看王相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