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才女之名天下传

A+A-

    上午的课刚结束,侄儿狄崈就找了过来。

    如今狄崈和韩世忠都在武学里。

    “姨,我们哥们几个约好了在长明楼吃酒。我知道您在太学闷,所以叫您一起!”

    李清照拍了拍狄崈的肩膀:“伙子有前途啊,吃酒都知道叫上我一起了。忠儿呢?”

    狄崈道:“叔已经在长明楼点好酒菜,就等您到呢!”

    李清照等不及:“那还废话什么,还不快走!”

    李清照跑得比狄崈还快,急得狄崈还身后大喊:“姨,马在前边胡同里!”

    上马、飞奔,一切都一气呵成。

    到了长明楼,等候的厮把马拉去了后槽。

    李清照本来就是个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豪气干云,划拳喝酒比谁都厉害。

    眼瞧着喝得差不多了,韩世忠抢了她的酒杯,道:“阿姐,你一会儿还要回太学念书呢,可不能喝醉。”

    李清照贪杯:“这老板娘的梅花酿就是好喝。忠儿,你姐姐我的酒量你还不知道?这点酒醉不了我!”

    又喝下好几杯,在众人的劝下李清照才郁闷地放下了酒杯。

    下午,众人都在学堂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只有李清照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老师本来也习以为常,只是她今日有些过分了,浑身都带着酒气。

    太学生吃住都是在太学里,唯独李清照是例外。

    而且太学严格规定,念书期间不能饮酒。

    老师生气喊道:“李清照!”

    回答老师的只有鼾声。

    老师更加生气:“李清照!”

    赵明诚推了推李清照:“老师叫你呢!”

    李清照睡得迷迷糊糊:“谁叫我?”

    赵明诚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师已经冷冷道:“是我叫你!你是魏王家的千金,所以我叫不动你了是吗?”

    李清照站了起来:“夫子,您教训我可以,但不要连带着讥讽我爹。”

    老师道:“你还知道维护你爹的面子呢?你爹不顾祖宗礼法把你送进全是男子的太学来。但你只是人来了,心却没有来。你成天睡大觉,把你爹的人都丢全天下去了!”

    李清照的自尊心被刺痛,道:“老师,那你出题尽管考我。若我做不好,是我自己丢人,若我做好了,明你的课我不必听了。”

    丫头口气不,老师吃了一惊,同窗们也纷纷向她投来错愕的目光。

    老师道:“好!我国朝诗词繁荣,你就即兴写一首出来我们瞧瞧!”

    “好!”

    李清照毫不怯场。

    只见她拿起笔,趁着醉意,挥笔写下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明诚就坐在李清照身边,读了这首词已然觉得妙不可言,遂大声朗读了一遍。

    众人纷纷点头,就连老师也惊呆了。

    酒触诗情,李清照又挥毫写下第二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果方才众人是被震慑住的话,这一下就完全变成了佩服。

    即兴之作本就难得,她还一下子写下了两首,而且这两首都意境深远,韵味独特,当属上乘之作。

    可作者才十多岁,而且还是个女子!

    李清照道:“夫子,请您也写一首,让大家评判个高低。”

    老师摇头,而后躬身作揖道:“老夫甘拜下风,确实教不了您!”

    李清照赢了,学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清照志得意满,安慰道:“夫子,你也不用觉得难过。毕竟我祖翁是苏老泉,我伯父是大苏,我爹是苏,我师爷是欧阳公。当年我师爷还是文坛领袖之时,三苏就已经名动京师。”

    老师感叹:“是啊!三苏才名无人能出其右。你家中就有最好的老师,你又有才情,实在不必来太学。”

    李清照无奈:“我也不想来,是我爹娘非要我来。所以夫子,就请您把我当空气,不存在好不好?”

    老师道:“老夫可不敢答应您。若是魏王知晓,恐会怪罪。”

    得,多无益,李清照又继续和她的周公相会去了。

    ******

    垂拱殿。

    苏辙正在给皇帝赵煦讲课。

    是的,赵煦年幼登基,教授他的帝师里就有苏轼和苏辙。

    苏轼负责教赵煦学文,苏辙负责教导军事和政治经济。

    “官家,如今我大宋的疆域足够广阔,经济和人口都在蓬勃发展,而我们的官员体制却是滞后的。”

    赵煦问:“魏王的意思是,我们要进行官员的改革?”

    “是的。古往今来,党派纷争会大大削弱王朝的统治力。之前新旧两党的纷争,不仅让官家左右为难,更让百姓深受其害。因此老臣建议在中枢成立内阁,由内阁行使立法和政令,并且对官家直接负责。”

    今日的赵煦对什么改革不感兴趣,因为他的心思都被另一件事情吸引。

    发现皇帝心不在焉,苏辙问道:“官家是哪里不舒服吗?”

    赵煦摇摇头,从案牍的一本书里拿出两页纸来。

    “魏王,最近京城风靡两首如梦令,您可知?”

    苏辙当然知晓。

    想当年他还背过,默写过呢!

    李清照在酒醉后写的两首如梦令,经过太学生的宣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巷,成了她的成名作。

    没想到这两首诗就连官家也听了。

    赵煦拿着纸念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才情不输魏王和苏卿家。”

    苏辙躬身道:“多谢官家夸赞。”

    赵煦道:“犹记得几年前,您的千金弄坏了佶弟弟的画作。当时她即兴创作的花鸟贺寿图我还记忆犹新。”

    苏辙道:“那丫头乖张了些,都是老臣太过纵容。”

    赵煦道:“魏王不必过谦。你教养出如此出类拔萃的女儿,当高兴才是。长公主时常回宫看望祖母,让李清照跟着姑姑也时常进宫来走动走动罢。”

    苏辙心中生疑,不知官家为何突然要阿照时常进宫走动?

    难道是要和她切磋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