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新政剧变
初夏,天一放晴,狗就开始吐出舌苔来,往树荫里钻。人也只能待在屋内,把书来翻阅,把曲来听,以消长昼。唯独在应天府的这一天,同样是天晴云淡而炎日高照时,一群青年子倒是满头是汗地正排队进入新设的应天工业学堂。没错。在朱翊钧同意应天巡抚孙玮设学堂培养技术工匠时,就特别赐名所设学堂为应天工业学堂。徐民式也没拖沓,为了尽快增加官利,一得到准予的旨意后,就立即招募考核了一大批青年进入工业学堂。这些青年多是江南平民子弟,读了些书,认识几个字,但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基本上只读了一些书且在考科举上没有显示出多大潜力后就没再读书,而沦落为了家里的闲置劳动力。之所以是闲置劳动力,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江南本来人多地少,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可耕地面积也就很,所以家里有几兄弟的,如果不是去城镇里打工或给大户当长短工,那就只能造成劳动力被闲置。然后因为安土重迁的思想,所以除非是生存压力很大的底层贫困者,否则大多数宁在家乡做无业游民,也不会出去谋生。如今工业学堂出现,自然又解决了一些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尤其是读了一些书的。朱翊钧没有中断张居正时代的改革,甚至以皇帝的身份,在让改革从经济领域衍生到军事和思想领域,如此情况下,大明这艘巨轮就仿佛真的在朝着一个与原历史不同的方向快速前进着。官办实业开始出现工业化萌芽,民办的工场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在前进。“数性至诚,放之四海而皆准!”“故你们欲要会理织造工效就不能不学,哪怕是家中理财也不能不通。”上元县。刘家宗祠旁的女子学堂。一名身着天香色对襟衣的女子顾清莲正持着一把木棍教着眼前的一屋女孩,而着一些自己对算学的见解。原来,朱翊钧在蒙古开矿,在关内大搞基建如建了望关台和官路这些,在九边给军户增加补贴等一系列措施,让大明的棉业市场一直在高速增长,也就使得刘确贤家的水力大纺车一直在迅速增加。而因此,刘家并没有因为水力大纺车同历史上的珍妮纺纱一样,由于是多个纱锭同时纺纱,而导致家庭大量靠纺纱为生的妇女破产,也没有因为市场不够,放弃大纺车技术,而回归到对人技术要求更低但更适合自然经济的单锭纺纱模式上来。如此一来。刘确贤的妻子来娣也不得不亲自培养更多文化与技术水平更高的女子,好替自己管理纱场与操作大型纺纱,以解决高级技术女工与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于是,来娣因刘确贤已是朝廷官员而自己已封诰命,也就在刘氏宗族内颇有地位,便在宗族内开设了明德女子学堂,专门教授族中与亲戚女子读书,也会招收外族女子读书,但是要付费。不过,因为来娣教这些女子本质上是为了自己和刘确贤的纺织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所以教授的内容不是以女德为主,而是以算学和文学为主。因为工场经营需要许多计算与统筹,更需要有准确的表达,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需要在文学上有更强的能力。现在,来娣就请了王长庚收留的六姑娘顾清莲任学里的老师,教这些年轻女孩读书。这顾清莲本身原南都仕宦之家顾家的千金,后因家被抄而被王长庚收留为妾,自杂学旁收了不少知识,也就能在教刘家织坊的女孩们时出自己对算学的见解来。来娣这天因昼长夜短,也就于午后来看见了这一幕,且于学堂内的报亭里取下了一份官报来看,而准备看看有没有刘确贤的消息。结果,她却看见,有官报报道,朝廷将作寺设立了蒸汽动力研发馆,而一时起了兴趣,暗想何为蒸汽动力,如果用蒸汽动力带动大纺车会比自己家的水力大纺车更有效吗?来娣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用水力大纺车的江南大织坊已经不只刘家一家。许多豪绅大户虽然因为刘确贤已是朝廷命官而不敢夺了刘家产业,却也还是通过各种段搞到了刘家棉布便宜的原因,也开始造出水力大纺车来,而刘家要想在纺织业继续做大做强,是需要技术上进一步革新的。不过。对于刘家而言,现在技术上革新的动力还没那么大,主要是因为棉布市场还在迅速扩大,内部各大织坊主要精力是放在了扩大生产规模上,还没有精力去提高生产技术,毕竟后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棉业市场的确一直在扩大,每年大明商贾都要从内地订购大量棉布出关或出海。尤其是在濠镜为大明官府接管且通过王锡爵的改革,使去果阿和吕宋的贸易航线由大明市舶司名下的本国商贾来经营后,直接就进一步扩大了大明的棉布的出口量。因为这些地方的棉业完全不能跟大明竞争,他们自己生产的棉布既没大明的棉布便宜更没有大明的棉布质量精湛,所以,当大明商人能够比西夷番商这种二道贩子去与海外土着贸易时更敢把价格压得更低后,这些地方的棉业市场基本上就可以被大明的棉布直接占领。话转回来。正因为此,眼下来娣在只是瞅了一眼最新的官报消息后,就把这个想法抛在了脑后,而只对自己的大丫鬟吩咐:“吩咐织坊,多招些贫家女孩训练为新的织工,可以不用买断卖身契,只雇五年,每月可以休四天,受训期间也给工钱,照织工一半工价给!以免到时候又来打单子,结果织工不够用。”这大丫鬟拱称是。“凡来我汪家织坊的外省织工,愿为十年以上工的,给安家费十两银元,五年以下给五两安家费!”“如果有家人需要谋份差事,我们汪家必帮其解决。”浙江这边,织造大户张家更是夸张,为抢人扩大生产规模,不惜出高价安家费去外省拉人,致仕的吏部尚书张瀚亲自下的决定,因为他很清楚,他张家如果慢一步,新政带来的棉业宏利,只会被别的富贾巨商夺走。本章完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