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那段时间,文徵回去把所有和张寄有关的东西都烧了。
一些他母亲留给自己的礼物还原封不动以外,其他都丢了,那些曾经阿姨送她的礼,文徵全都寄回了他家里,他父亲或许会知道他们分的事。
但,拔除根本总要有一方先主动。
张寄不会是那个主动的,那就由她先来。
这段时间他除了当时歇斯底里求文徵质问文徵意外顺着了句分,此后完全没直面这件事,文徵猜他还是舍不得的,亦或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但和她无关了。
号游艇聚会。
最大的资本奢侈商会。
宋南津姗姗到达时,大家觥筹交错,还在谈笑。
“宋先生怎么来得这样迟?”有人客套着问。
宋南津随把大衣递给身旁助理:“有点事。”
滨城在下雨,大家都知道前两天资本大腕宋南津前往某重要会议之前临时改道去了南东二中附近街道,不知道干什么,反正那次临时改道令他迟到了五分钟。
事后,他面色平和地向席上众人表示歉意。
宋南津的歉当然无人敢接。
只是他这头一遭的叫人意外罢了。
“别人都宋南津这人公私不分,不论什么人面前也不会太讲情面。可这铁血难抵绕指柔的,就怕,是哪位姐。”
宋南津在桌边坐下,睨他,扯唇:“你很了解我?”
“那也不敢。”
他接过别人递来的烟,在桌上轻轻磕了磕:“尹科在不在,有点事想找他。”
名为尹科的人过来时,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宋先生。”
宋南津弯弯唇,示意对方坐。
“今天过来,有件事想找您了解一下。”
“什么?”
“去年你们专业硕士,是不是按笔试分数补录过一个人。”
对方愣了下,:“补录也正常。”
“是正常,我也只是想问问,是否有一个分数排名第四的人中途退出名额,所以这个专业的最后一个名额,顺延至第十一。”
“好像是这么回事。”对方笑笑:“这个专业很特殊,生物科学这一块您也知道,管控很严,我们要招拢人才,当然不会错过一个可塑之才。”
“你们漏了一个。”
“是吗?”
宋南津淡淡道:“今年你们生物科研组招揽新人才,我觉得很支持,但有一个人作风有问题,且还是去年补录上来的那个,被你们招揽了进去。”
“作风问题?”
“是。”
对方眼神变了:“不可能吧,谁?”
宋南津将桌上的一份资料推了过去,道:“张寄,前段时间您应该有印象,他打过一张证明上去,那张证明可以当做是证据。他在研期间和老师暗约偷期,签订工作协议不全身投入奉献事业,而是瞻前仰后左右逢源。还未进事业单位,就把一些招数玩得比谁都厉害。”
“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如若有,那查出来是万万不行的。”
宋南津弯唇:“就是因为知道不行,所以才向您提出。如果有可能,我想实名举报。”
-
玻璃窗倒映出文徵坐在办公位上发呆的脸。
祝晶递了杯热可可放她面前,询问:“徵徵,你最近怎么老不在神,要去开会了。”
文徵摇头,坐起了身:“没,忙那组新闻进度,有些累。”
文徵前天熬通宵整理资料,昨天,南都大学那场案件的结果发了上去。
传上去的两时就推到热点几百万关注度,他们台新闻部直接炸开了锅,上上下下为突来的热度忙了起来。
可能是提及母校,又可能是触景生情。
她想不到南都大学领头的那几位领导人会做出这种事,居民楼伤者还有个几岁的女孩,他们压着不赔偿,企图息事宁人,现在新闻热度上去了才出面解释公告。
别人这件事媒体占了很大功劳,毕竟能挖出这么深的内幕。
又有人吹捧新闻人的好,因为热度,他们组又拿了部门的a奖,开会时巫姗笑意盈盈地抱着一摞资料站在前头演讲,还拿了他们组的这次新闻案例跟领导面前举证。
底下陈宽颇不平地声和文徵:“外派呢,咱们跑的。”
“别家碰不到的新闻,也咱们挖的。”
“第一情报,第一现场,永远咱们出去直击。”
“南都大学这新闻要是没有文徵,谁还关注那犄角旮旯的,热度被文徵挖了出来,大家都来抢功劳了。”
文徵:“嗯,别了。”
这场操蛋的振奋大家人心的会一直从九点开到快十一点半,之后快到中午去吃饭的时间,陈宽他们却严阵以待了起来,工作微信上给文徵弹私人弹框:“快快,上头领导来了。”
大家群里一互通,才知道台里副厅来了,办公室都严阵以待了起来,办公的办公,坐直的坐直,拿着资料的快步走着。
当然了,文徵在摸鱼。
领导什么的过来跟她又没关系,一般来这个点他们就坐电脑前头摸鱼,混到中午去吃饭就好了。上头的领导么,总有她们的领导迎着。
但文徵没想到会看见两道意外身影。
-
关于生活与化学上的一些知识,大家一致觉得对外的宣发很重要,起码有些该科普的该给大众知道。所以电视台联合邀请了科技大分院的老师学生临时开了这么一档长达四十分钟的科普栏目,会分到下午两点档的黄金休闲频道。
向荷作为这次的负责人带底下学生来办事,领导是熟人,她认识。
两边笑意盈盈打招呼时,一瞥眼,就那么看见站在走廊边的女人。
文徵里拿着资料夹,温和无声,路过一些同事领导什么的也颔首示意。
她很礼貌,也很温柔。
是跟自己很不一样的那种温柔。
那是有些青涩的,还年轻的,也沉默缄然的。
“向老师,今天很感谢您能带学生来到我们节目,向公众展现这一场化学科普,灯光设备也调试好了,到时候啊您这边要背的稿子什么的就”
向荷是化学骨干教师,年不到三十,带出过学生若干,有些学生甚至达到比她还高的成就,海外留学或者是现任职知名单位。
对于这位参观的外客,巫姗全程很客气。
只是到达演播厅时发生了一些错误,今天他们节目中要向大众演示化学与生活中碰撞会产生的反应和结果,为了和主题相衬,演播厅背景板都早已调试好蓝色光效,等节目一开场,背景板会是一大吸引人的亮点。
结果临开场前二十分钟,整片背景板出现重大失误。
如果没有灯光,摄制将无法进行。
如果光效平庸,板块设计将没有任何吸睛亮点。
巫姗很头疼,旁边台里副厅看着,眼里有些责怪的意思。
巫姗知道这很难办,:“维修组重要人员请假,没人能及时过来。有一个,在挤地铁路上了,半时后能到。”
副厅脸色有些难堪:“今天人家科技大的人都在这,你们就这样,往后传出去怎么,我们地方台,关键时刻连一个能顶上的人才也没有。”
向荷过来柔着声问:“灯光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么?”
巫姗微笑:“不,您等我十分钟,录制时间,我们保证灯光效果会完好如初。”
巫姗回到办公室问了,:“有没有能处理好背景板bug的?偌大一个程序组,连个bug也处理不好,这要是关键时刻怎么办,要是连线时刻,黄金频道,出了bug是想全国人民笑话?”
办公间没人敢作声。
文徵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视频剪辑界面,鼠标认真点着。
陈宽看了眼仿佛事不关己的文徵,主动:“巫姐,可这个也不能找我们啊,搞程序的那些家伙一个个干什么吃的,再,我们也就这能力了”
巫姗:“平时工资白给你们发了。”
陈宽嬉皮笑脸:“那工资也是我们该拿的。”
巫姗瞪了他一眼,拿着对讲指了他一下:“下周晨会再收拾你。”
巫姗还在拿对讲解释,文徵忽然站了起来,:“巫姐,这个,我想我或许可以试试。”
入职这半年来,文徵在大家心里是个什么印象呢。
实习生,平庸色,进来半年还是默默无闻,平时不突出,开会不发言,做什么也都慢慢吞吞的。
可能她在她们办公室同事里颇受喜欢。
因为新人里头就她最热心,谁会不喜欢这么一个平时不话不作妖,关键时刻组任务还能帮大忙,剪辑、数据、外派、甚至程序bg了也能偶尔搞搞的全能妹子。
对外,因为功劳都是巫姗揽了的,领导不想着重推一个人时,别人都不会知道她底下人都是些什么款。
二本出身,碌碌无为,这或许是大众对普通记者的刻板眼光。
所以文徵过去时,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巫姗:“别闹了文徵,你会这个。”
演播厅,张寄看到她时呼吸有些滞泄:“徵徵”
他是跟着向荷老师来的学生。
他来时路上听到这个地方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文徵,却不敢想真的有会在工作中见到她。
文徵目不斜视,经过他过去。
背景板全关,此时演播厅内只有平常的顶灯亮着,再或者,就是打光板,非常平庸的光线。
文徵招呼了下灯光师:“劳烦您,把台下所有灯光都关闭,只留一盏顶灯。”
巫姗看了眼边上的副厅,微微咬牙:“你最好是确保你的办法有效”
文徵置若罔闻,仍旧坚持关闭灯光。
灯光师照做,场上镜头前所有灯光关闭,唯独,留下展台上展览着一束绿植。
就像博物馆展览只留那么一个众矢之的,又像光线下所有人眼中的目光焦点。
文徵站在台前,:“今天节目的主题是化学与生活,我觉得很好,科技大来的老师自己便是化学老师,那么,应该更懂得这门学科与生活中的一些美妙,运用到其中。”
被点到的向荷不自觉挺直身。
“其实我真的觉得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可以推动很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生活上,它一些简单的调试碰撞又能出现许多浪漫和美好的反应。不知道大家在场的有没有理科生,或许会听化学老师过蓝瓶子反应。”
只见文徵拿过旁边的透明烧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试剂。
“少量葡萄糖和氢氧化钠,加水,可配置成碱性葡萄糖溶液。”她捏着试剂在其中搅拌,大家看着其中水波横荡。
“那么之后,我们在其中加入了一点亚甲基蓝呢。”
摇晃,大家看到烧杯中的液体转变为清浅的蓝。
已经有人开始惊讶,不懂的人发出低声惊叹。
而文徵,接着往里倒刚才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褪色,瓶中的液体变为透明。
那一刻她回忆起学校时学过的,她记得那年她和张寄做实验,研究心电、研究自然静电,当时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试,电流导过,仿佛触电。
她到现在仍记着老教授在课堂第一节课过的话:生物制剂,主要是对于我们传统的化学药而言的一类生物大分子蛋白,用来拮抗人体内的一些异常免疫物质
如果回到今天,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她还记得多少?
“如果回到今天,有盐接触到高温或许确实会燃烧产生气体和固体,但如果,利用aspt作发光层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呢。那么,可以稳定地让它们发出红色光芒。”
“就像丁达尔效应一般的光芒。”
“蝴蝶接触到花蜜,水接触到空气,化学与我们,会绽放出无限反应。”
如他们预料的那般,当文徵摇晃起透明杯子时,里面的溶液碰撞,再次变为克莱因一样的蓝。
文徵拿电筒在烧杯底部照亮。
演播厅的顶部忽然如射线一般闪出整片蓝色,整个台上如水波荡漾,所有人眼中出现光芒。
整个办公室如放飞一般崭亮出天际一般的紫。
那就是他们学校团队想要的背景板光效。
如今却在文徵,他们办公室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中,放飞照亮。
大家看呆了。
那一刻他们看着台前的文徵,仿佛看到的不是出入社区的平凡记者,而是一位穿着白大褂站在科学化验室内,知性优雅的工作者。
她的身后像站着无限未来。
而这个宣传节目,仿佛她才是最适合的主讲人,正为她量身定制。
张寄望着这样的文徵,也失了神。
有一刻好像回到他们还上大学时,偷偷躲在实验室在黄昏午后捧着盆中昙花,只想等着看,能不能以人工段使它盛开。再或者调整试剂,想看看各种溶液能不能碰撞出奇妙思维。
他们玩过蓝瓶子实验,因为那是上课老师讲过一个很平平无奇的反应。
张寄:“可葡萄糖到最后还是会耗尽,就像一段感情没有回应,到最后对方还是会放下。”
文徵:“不。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想呢?”
“什么?”
“即使新鲜感过了,我也依旧爱你。”
光效消失,转眼办公室内又只剩自然光,回到现实后的大家良久无声。
向荷首要发声:“可你做这些有什么用意呢?这种光效也不足以支撑节目录制,况且就短短几十秒。”
文徵把东西放下,:“所以,无须调试什么,你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向大众宣传化学与生活,那么,为什么不能从最实际的出发呢。想宣传、想制造,很多段都可以,没必要在一些背景板上那么纠结,再不济也可以摆放一些你们做出的实验到台后,用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吸引观众眼球,而不是在这里用嘴,实际上什么最基本的也忘了。”
向荷看看周遭,哑口无言。
他们团队从来之前就向他们台布置提出了许多要求,刚才还强调没有背景板,就无法完美地体现出科学感,巫姗就是为此头疼不已,要真的,真是化学专业者要来做宣传,哪在意那么多旁的呢。
刚才向荷还表示没有背景光就暂缓录制。
这里的工作人员老早憋了一大口气。
现在看他们不出话,办事的人都不知道多畅快。
很快,演播厅各忙各的,大家拿打光板的拿打光板,像文徵那样玩刚才剩余液体的也有。
副厅惊讶地叫住她,:“等等,你叫什么?”
文徵停住脚步,报了姓名:“姓文,名徵。”
对方眼里有些惊奇:“你一个记者,怎么会懂这么多。”
文徵却觉得这正常无比:“也不多吧,都是化学课很平常的东西。”
对方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你这么厉害怎么待在记者岗,还是个实习生,再不济,去做程序?”
文徵笑了笑:“领导,我不会程序,而且软件和化学不是一码事,我是搞生物药的。”
文徵走后,对方眼里也仍有些赏识,点了点头,:“可以啊,想不到你们部门还有这种人才。真是想不到,刚才可是在那群什么科学工作者面前扬眉吐气了,巫姗,你怎么办事的,底下这么藏龙卧虎你自己不知道?”
巫姗悻悻笑,:“是。”
那场危,因为文徵而化解。
之后文徵一战成名,甚至全办公室都知道了,知道文徵一个记者,当众打了那群趾高气昂双一流专业人士的脸。
大家都:“他们牛啊,来了台里还要求屁多的,到头来关键时刻能想出来的学校知识还不如咱们一个记者多呢。”
“主要还是文徵厉害,之前这种事,严红去对接的,处理得可不好了,就知道拿关系来压,上头来检查,台里后继无人,没有人才,大家什么水平那不是都见底了。”
文徵:“没有。”
其实她是看巫姗当时处境太尴尬了。
上对科研团队组,下患副厅级领导。
感觉要是这事不妥善处理,到时候她职业生涯都能出个什么差池。
反正大家就:“以后做你弟啦,快,趁早顶了巫姗位置做我们领导。”
文徵笑笑,:“算了。”
摄制结束后,学校的人准备离开。
刚好文徵下去,走廊上和他们碰着了。
向荷站电梯口看她:“你很厉害。”
文徵面不改色:“混个日子。”
向荷:“我跟阿寄,真的什么也没有,我只把他当弟弟。”
“老师,您是人师,不该把他当弟弟这种话,对于你们这种体制内的人来,言酿大错,得失你们看得最重,如果因为一点事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怕是得不偿失。”
“你不该是什么生物系,该是中文系,这么伶牙俐齿。”
“不管我是什么系,反正人品注意得细,不像一些人,如果品德都不顾,那才真是沆瀣一气。”
几番来往,向荷被文徵给气到了,下了一楼,扭头就走。
张寄过来,递水给她,文徵没接。
他自知话无立场,没敢看她:“你和她见识什么,别管了。”
文徵没理,去前台拿快递,准备回电梯。
张寄又:“你能来演播厅帮我们,我很高兴,但我要解释一句,上次的事,我真和老师没什么,没发生关系,没怎么样。真的,那天晚上我和同事一起你可以去问,我承认那天晚上和老师出去吃饭可能聊天间一时是没注意,我”
“张寄。”她打断他:“你觉不觉得这里很吵?”
他愣住。
文徵:“我还愿意听你话的时候,你很好,可不想听了,你什么也不是。”
没再讲,文徵乘电梯上去了。
在她心里,原则就是原则。
哪怕她和张寄曾经在一起过,关系有多好,可文徵不会回头,分,那是真的分,不管张寄当时是生气,不舍,还是怎么样。
这不是他可以触犯边界的理由。
文徵那天回去时天蛮晚了,有些累。
回去,扶着墙换鞋,听见里头动静。黎纤在跟朋友聚会,带了一些人回,客厅里这会儿正闹腾,也有文徵认识的人,大家打招呼,文徵跟人笑笑,转而也就上楼回了房。
文徵有点累,却也有点兴奋,能重新尝试自己曾经喜欢的事物,她觉得有些难以平静。
到二楼走廊,她准备拿包进去,经过宋南津房间时他房门忽然开了。
男人陡然出现在面前时文徵心下意识紧了紧。
他穿着平常的衬衣,袖口有些微挽,头发有些凌散,看着漫不经心像刚睡醒。
突然碰到,好像他也有些意外的。
握着门把,看她的眼微微讶异。
文徵抱着包的紧了些,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