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孩子长得像谁?

A+A-

    聂怀远进屋,程颂宁正在喂孩子。

    见到聂怀远进来,程颂宁把身子侧到一边,留给聂怀远一个背影。

    程颂宁不喜欢在喂奶时有人看着她,

    聂怀远知道程颂宁的习惯,

    他站在门口,等着程颂宁喂饱六斤。

    程颂宁看着低头吮吸的儿子,奶嘟嘟的一张脸,肉肉的无意识的拍着妈妈的胸膛。

    看着这张脸,程颂宁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见六斤吃的不错,程颂宁回头看了一眼聂怀远,

    “怀远,刚刚和妈在外面聊什么呢。”

    她窗外就是院子,

    坐在屋里,隐隐约约能听到聂怀远母子话。

    刚开始聂母的声音挺激动,

    程颂宁以为两人吵起来了。

    后来声音变,程颂宁知道又没事了。

    见程颂宁喂奶没什么问题,

    聂怀远往屋里走了几步,

    把包裹放在茶桌上,

    “我把刚买的自行车带回家了,咱妈责备我乱花钱,了我几句。”

    程颂宁轻轻的拍着六斤的背,

    “这么快你就把自行车买回来了?二的?”

    新车要自行车票,这东西不好弄。

    聂怀远点了下头,

    “嗯,我把门卫大爷的车买了。”

    门卫大爷从前参加过抗战,这自行车就是他从二狗子里缴获来的。

    原本聂怀远想买时,大爷还不卖,

    老爷子想把车留在跟前,留个念想。

    后来,聂怀远自己在省城上完学后,会把车子再卖给大爷,大爷这才答应把车卖给聂怀远。

    其实,以聂怀远的本事,搞辆二自行车不麻烦。

    也不一定非要买门卫大爷的。

    为什么要买他的呢,

    一是因为聂怀远真的要用自行车,门卫大爷头有一辆。

    二是因为门卫大爷不需要,他的腿在战争中受过伤,脚一蹬脚蹬子腿就疼的打颤。

    门卫大爷和聂怀远一早就认识,又因为程颂宁生产那天,大爷就和聂怀远借过车。

    所以聂怀远想买下门卫大爷的车。

    聂怀远和门卫大爷买车,

    这在经济上叫融资性租赁。

    他先买过来用上两年,等聂怀远和程颂宁回村里了,这车再卖给大爷。

    程颂宁想到门卫大爷的样子,

    “我记得那大爷的腿脚不太好来着,是吧?”

    “嗯,这自行车是大爷打仗时缴获的战利品,我费了一番口舌买下来的,等咱们毕业回村,这车还得卖给大爷。”

    程颂宁失笑,

    “还能这样啊。”

    “嗯。”

    话的功夫,六斤吃饱了。

    程颂宁收拾好衣服,把六斤抱起来。

    “我来吧。”

    聂怀远伸,把六斤抱过来。

    他把六斤轻轻抱在肩膀处,一只在六斤的背上轻轻拍着奶嗝。

    程颂宁活动着自己的肩膀,

    喂奶时怕呛着孩子,她刚刚一直保持一个姿势没有动。

    “那是什么?”

    程颂宁看着聂怀远刚刚放在桌上的包裹。

    聂怀远看了一眼,

    “这是爸他们从沪市寄来的东西。”

    想到聂母刚刚叮嘱的话,聂怀远看看程颂宁的脸色,又低声了句。

    “刚刚妈问,有没有给西北我岳父那里寄信。”

    程颂宁垂下眼眸,语气淡淡,

    “你怎么和妈的?”

    聂怀远轻轻拍着六斤的背,

    “我跟妈,西北的事让她别管,也别胡乱给你拿主意。”

    “你真这么和妈的?妈没不高兴吧?”

    程颂宁紧紧的盯着聂怀远,

    “没有,我跟妈解释过了,她心情挺好的。”

    程颂宁听话松了口气,她摆了一下枕头,整个身子舒服的靠上去。

    聂怀远担心程颂宁胡想八想,在月子影响身体恢复,

    他抱着儿子往程颂宁身边凑了凑,

    “颂宁,你别想太多,妈也是一片好心。”

    程颂宁好笑的看着聂怀远,

    “我知道妈是为了我好,你别紧张。”

    从她待产到坐月子,

    聂母是什么样的人,程颂宁心里明白。

    聂母人不错,对程颂宁好,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聂怀远。

    程颂宁愿意敬着聂母,也是因为聂怀远。

    日常婆媳相处中,也有互相看不惯的地方,

    但互相客客气气,忍忍让让,就过去了。

    而且中间还有个会左右逢源、事事周全的聂怀远。

    聂怀远身上有一点其他男同志没有的,

    他心很细,

    一发现程颂宁婆媳俩之间有问题,聂怀远马上解决。

    有事情从不和媳妇瞒着。

    就比如现在,

    聂母想让聂怀远联系一下程颂宁的娘家。

    聂怀远知道程颂宁对西北那边家人的态度,

    为避免聂母无意在程颂宁耳边提起,惹得程颂宁不快,所以聂怀远提前把事情出来。

    程颂宁看着桌上沪市亲戚寄来的东西,

    她嘴上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讽刺和薄凉。

    “怀远,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等找时间,我和妈解释。”

    前些天上牙榙村寄信,里面夹带着一封来自西北的信。

    这是程颂宁下乡快两年头一次收到同胞姐姐程颂安寄来的信。

    信的开头,劈头盖脸就是对程颂宁擅做主张在辽省结婚的事大批特批。

    程父发了好大的火,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家里商量。

    信纸短短两张,

    里面充斥着自私,自作主张等字眼。

    程颂宁冷笑,

    这样的人也配叫做家人?

    这封带着责备语气的信被程颂宁仍在信匣子里。

    和其余的西北寄来的信放在一起。

    程颂宁就存着,就放那,

    等到有朝一日她考回北京,

    若真有一天她再次碰到程家人,她一定会把信狠狠的摔在他们脸上。

    这种自以为是,自私薄凉的亲情,

    她程颂宁不稀罕要。

    聂怀远在月子期间经常抱儿子,六斤很熟悉聂怀远身上的气味。

    程颂宁和聂怀话的功夫,

    六斤就在新爹的臂弯里睡着了。

    是新爹真的不为过,

    毕竟六斤和聂怀远认识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聂怀远看着六斤睡得香甜的脸,

    “六斤长得像你,鼻子像,眉毛也像。”

    程颂宁听后,险些笑出声。

    看着程颂宁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聂怀远纳闷,

    “怎么笑了?”

    程颂宁伸摸着儿子的脸蛋,

    婴儿的脸如花瓣一样柔软。

    “孩子生出来时,妈也是这么的,六斤长得像怀远,鼻子像,眉毛也像。”

    聂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