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渐少的信件

A+A-

    “来,这是秋天刚长出的青菜,涮锅子最好了,程你快吃。”

    “哎,好,谢谢聂妈,”

    聂家屋里,

    程益和聂怀远一家人正在涮锅子。

    秋风起,天气凉,现在是最好的涮锅子的时候。

    今天程益不知道怎么想到,非要赖着聂怀远一起回家蹭饭吃。

    聂怀远想今天也没什么事,就和程益一起回了家。

    回家的时候程颂宁还没放学。

    聂母本想做几个菜让程益尝尝。

    聂怀远担心聂母累着,于是提出晚上吃锅子。

    省事,还好吃。

    程颂宁喜欢吃火锅,

    为了让程颂宁吃的开心,聂怀远还特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给程颂宁淘了一个铜火锅回来。

    铜金色的锅身像一个塔,

    中间开着口,下面放着炭。

    外围一圈加高汤,可以涮菜和肉。

    聂怀远和程颂宁都是无肉不欢的类型,

    就连开始吃辅食的六斤也是。

    最喜欢奶奶剁的鲜肉丸子。

    等到聂怀远和程益把菜和器皿收拾好,

    程颂宁拎着些青菜从外面走进来。

    程益看着程颂宁拎的青菜呲牙笑了笑。

    “想什么来什么,颂宁,我刚想准备的青菜不够多,你就带着菜回来了。”

    程颂宁冲程益笑笑,

    “可能是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吧。”

    程颂宁一回家,火锅就端上了桌。

    六斤提前被聂母喂饱了,

    坐在聂怀远的腿上看着程颂宁他们吃。

    蒸腾的锅气带着好闻的食物的味道在房间里弥漫。

    程益把肉用麻汁一拌,筷子一夹,大口的肉塞进嘴里。

    这个时候的肉是纯肉,不掺一点科技与狠活。

    等肉下了肚,

    程益满足的叹了一声,

    “这才是人间烟火啊。”

    程颂宁看着程益的模样,完全没有前一阵子失恋的颓废状。

    看样子程益是从那段感情中走出来了。

    几个人着话,吃着饭。

    聊学校的事,也聊他们共同的朋友。

    原本程益也想让代金玉一起来吃饭的。

    代金玉最近参加了学校的策划部,

    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比起程益和聂怀远,人家才是真正的工农兵学员的样,

    上进、好学、有劲儿头、不知疲倦。

    不知道聊到哪儿了,

    程益提起上牙榙村的朋友,

    “怀远,颂宁,你们最近有收到村里的信吗?”

    程颂宁给六斤喂了一点碎肉。

    “有收到啊,程益,你怎么这么问?”

    程益把青菜放进锅里,

    他有些纳闷道,

    “我怎么感觉爱国淑芬他们给咱们寄信的次数变少了。”

    程颂宁给六斤擦嘴,

    听到程益的话,程颂宁没吭声,

    昨天她还收到魏淑芬从上牙榙村给她寄来的信。

    里面聊了些村里的八卦,还有淑芬最近看的书。

    张爱国是男人,心大,有事的时候才写信。

    平时程益还有程颂宁他们收到的信,大部分是魏淑芬写的。

    自从上次六斤满月,魏淑芬从村里来看到程益带着张依依给六斤过满月。

    魏淑芬就很少再给程益写信了。

    一是知道程益有对象,怕张依依误会。

    二来,魏淑芬曾经暗恋程益,

    原先给程益写信还带着一点情愫。

    后来为了克制这段感情,

    魏淑芬就不给程益写信了。

    魏淑芬虽然是感情付出的那一方,

    但魏淑芬是独立的,自爱的,她不会在喜欢的人都对象的情况下继续恬不知耻的和人攀谈下去。

    她有自己的自尊。

    今天程益提起魏淑芬,

    程颂宁没别的,

    只村里的农活多,可能淑芬他们忙不过来。

    程益要是有时间可以主动给村里写信。

    程益点了点头,没往别处想。

    程颂宁看着程益,

    失恋后的程益似乎智商重新回了高地,

    变得和原先一样从容稳重。

    吃完锅子,

    程颂宁和聂母把吃完的狼藉收拾下去,

    聂怀远和程益在屋里聊学校的事。

    原先聂怀远上的交易程益有参与,

    后来程益恋爱,心思全不在生意上,聂怀远就自己干。

    等到程益醒悟过来时,

    他对聂怀远上有多少销路、据点全然不知。

    聂怀远也不傻的什么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你没参与,我也不会主动拉你。

    不过现在程益智商在线了,

    聂怀远又拉着程益聊别的买卖。

    比如给国营钢厂跑业务。

    就算是计划经济,钱也是越多越好,

    终于想起来要干正事的程益和聂怀远在屋里聊着。

    程颂宁对这些事不感兴趣,

    抱着六斤和聂母在另一间屋子聊天。

    聂母给六斤缝了个毛茸茸的皮球。

    外面是用兔子皮做的,里面充填着棉花。

    在缝合的边角处,聂母还做了个把,方便六斤拿着玩。

    球在炕上滚,

    程颂宁和聂母一人一边,用球逗着六斤来回跑。

    来福躺在炕的正中央,

    看着主子追球的模样,爪子捂着猫脸没眼看。

    连它这样的猫咪都知道两人是在逗主子玩,

    可惜六斤不知道。

    玩了一阵,六斤玩累了,

    脚一步一步的往程颂宁处走,

    扑通一下扑进程颂宁怀里,

    现在的六斤像个肉球,

    别看着人不大,冲过来的冲击力也不少。

    程颂宁把六斤抱在怀里,

    “儿子,轻点,你妈可不经撞啊。”

    回答程颂宁的是六斤咯咯的笑声。

    聂母在旁边看着六斤,

    自己看大的孙子,怎么看怎么好。

    “一转眼六斤都这么大了,昨天收到你爸的信,还问六斤现在什么样呢?”

    远在沪市的聂家人都很关心家里新鲜出炉的最一辈儿。

    因为六斤的出生,全家人都升了一级。

    当了爷爷的聂爸一有空闲就跟他的老伙计炫耀他的宝贝孙子。

    就是被人笑话连孙子的面没见到,聂爸也不生气。

    程颂宁一边用球逗着六斤,一边笑着看向聂母。

    “妈,车票怀远已经订好了,等再过一个周,咱们就能回家和爸他们团聚了。”

    聂母高兴的点头,

    她知道,

    她现在一有功夫就看墙上的挂历,

    恨不得把挂历盯出个窟窿来,

    日子一天一天数,

    一转眼她都离开沪市大半年了。

    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