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
赵青竹负气离开,但刘如却抓紧姜蓁给的会,下午就带着自己的著作,来和姜蓁交流。
“这本书花了我十余年的时间,还望太女斧正。”
各家学的大佬,只要愿意来,至少都能混个博士的职位,而且他们身上担负着发扬自家学的重任,能会道是最基本的要求。
趁姜蓁看书的间隙,刘如就关心的问道:“太女为了新法,付出良多,这段时间推磨辛苦了吧?”
赵青竹就只会关心姜国律法,不像我只会心疼太女。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吧?
怪不得赵青竹在郑国玩不过儒家的人,瞧瞧儒家的宝贝们,话多贴心啊。
赵青竹确实该去进修一下话的艺术。
可能他们法家对外都是那个人设,故意的。脾气不臭一点,万一别人觉得他好话,犯错的时候求上门来怎么办?
姜蓁低头翻着书,抬头看了刘如一眼,笑着回道:“不算辛苦。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是该遵守。”
“我听赵大人前段时间弹劾了一百多人,还有几个人偷偷离开姜国。只靠严苛的刑罚逼迫大家改正,怕是不长久,只有大家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德行来约束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如举列道:“姜国光是去年,就有两位起兵造反的君侯。可郑国过去十五年,没有一位君侯敢对君王不敬!”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和对君王的忠,对君王非常的拥护,完全不允许下面的人去推翻君王的统治。
郑国以此为基础去教化百姓,不管对外怎么样,但内部的统治却非常稳定。像宋国那样为了争位发生争执的事,郑国很少发生,谁要是敢乱来,会被其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听着刘如见缝插针的推销着自家学,姜蓁问道:“你这书上书‘夏服天命’,‘武王受命于天’,君王都是受天命派遣,管理人间百姓”
就知道这些东西会引起姜蓁的注意力,刘如隐晦勾了勾嘴角,伸捋了捋胡须,内心有些的骄傲。
只要是个君王,就希望自家百姓老实一点,该种地种地,改经商经商。法家能用律法达到这个效果,是拿刀架在所有人脖子上胁迫,而儒家却是温水煮青蛙。
刘如自觉儒家的方法更好,但他听完姜蓁接下来的话,表情一下就僵住了。
“我曾经读过儒家的其他著作。有位儒学大家的是‘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自己不变的规律,与其迷信天地的权威,不如‘制天命而用之’,刘博士觉得呢?”
儒家那么多人,思想不可能完全同意,同一件事情,哪怕是同一学派的人,见解也不一样。
刘如反问:“太女觉得哪一个好呢?”
“我更相信‘制天命而用之’,找到天地中的规律,并好好运用,也是强国的办法之一。因为敬畏鬼神,而不敢去破解天地的奥秘,我觉得这是一种损失。”
如果姜蓁是一个纯粹的封建统治者,那‘天命神授’的法,她会很喜欢,洗脑多了,敢造她反的人就少了,不仅能够稳固自己的统治,还能替自己的子孙稳固江山。
但是姜蓁是后世来的穿越者,比起统治一个封建王朝几十几百年,她更希望姜国能科学的发展。
哪怕以后她去世,王位换别家的人来坐,她也无所谓,只要这片土地上的国家,是世界最强就行。
为了咱们科技的萌芽,就只能先委屈这些鬼神了,虽然这些思想听起来还挺有趣的,但运用到实际中,还是算了吧。
阿蓁的不错。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能够永恒,但历史的车轮是向前滚动的,工业文明如果到来,就不会被农耕文明替代。
牛顿三大定律,电磁感应,量子力学这些都是天地之间一直存在的规律,只要研究透了,阿蓁和我们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
就是,与其指望阿蓁死后给我托梦,还不如指望阿蓁研究时空旅行理论。
‘天命神授’是刘如为了获得上位者支持,特意弄出来的。
刘如之前和姜王也聊过,哪怕不喜欢儒家的其他学,对‘天命神授’这点,姜王是喜欢的,但刘如没想到,姜蓁居然这么叛逆。
刘如非常委婉的道:“太女和王上的想法,有些不一样。”
姜蓁忍不住笑了,“我父王对法家富国强兵的理念很感兴趣,对道家的无为而治也很喜欢,墨家的兼爱他也很赞同,当然,他也很喜欢儒家的天命神授。”
姜蓁这个解释,把刘如都给干沉默了。
姜王如此博爱,儒家想获得姜王的支持,难如登天,还不如就盯准了姜蓁这个太女,年轻有冲劲,会为了自己的想法付出实践。
阿蓁不,我还真没觉得,父女俩渣得如出一辙。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权术,什么有用就拿来用。而不是被某一学绑架。
到了后面的某些朝代,都不是帝王把儒学当成治国工具,而是儒家把帝王给绑架了。
刘如感觉也没憋好屁,先用天命神授来忽悠百姓和君王。不定下一步就用天人感应去束缚君王。
被弹幕提醒了一下,姜蓁又接着补充道:“你后面这段,君主施政的态度,会影响到天气变化,我不同意这个法。在我看来,水灾旱灾之类的灾害,都是自然变化,与人无关。”
以后科技发达,人能影响自然,但现在嘛,人力渺,只有被大自然磋磨的份。
“太女,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皆依五行之性相生相克,正常情况下这天地间是不会发生灾祸的,只有五行失序才会”
看着刘如已经谈到五行上去了,姜蓁头疼的叹了口气,制止道:“刘博士,你不用费尽心思服我。我只是提出我的建议,并没有强逼着你做什么。若是你不愿意,你可以不删改。”
当然,不删的话,姜蓁就不会帮他印刷。
刘如老实的闭嘴,微笑点头,“太女得有理,是我的不是。我应该以大局为重,这些不太适合姜国的一部分,删去也不影响什么。”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如还是很有眼色的嘛,那咱们就不客气了。
孝顺可以,但愚孝不行,这个得让他改。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个也不行,不能因为对方身份尊贵,就替他掩盖罪恶,这点还得史家的人好,记录的都是真实的历史。
姜蓁把刘如的书从头翻到尾,嘴上的挑剔也没有停过。
最开始的时候,刘如还想劝姜蓁接受,到后面,刘如就只能妥协的记录姜蓁所的话。
等刘如停笔,姜蓁才客气的道:“需要改的东西有点多。您这边没问题吧?”
太女府里的印刷作坊,之前印刷的都是姜蓁自己的东西,从来没有替外人印过著作。她愿意替儒家的人印刷,就代表姜蓁对儒家还算和善的态度。
哪怕需要改的东西再多,刘如这个时候就只有顺杆爬的份。
“没问题,我都能改。但我要先给几位好友去信,征得他们的同意,然后才能把书交到太女府上。太女喜欢的有些理论,是我好友提出的,不是我的东西。不过太女放心,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这本新书不单单是刘如的事,是整个儒家的事。哪怕以前和刘如不对付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闹幺蛾子。
姜蓁友好的笑笑,“你别着急,慢慢来,现在我府上的工匠还不得空呢。”
刘如非常真诚和姜蓁道了一番谢,然后就抱着自己的书稿离开,抓紧时间回去修改。
简化字和批量印刷的书籍一出来,天下的读书人必然增多。
若是市面上流行的,仅仅只有法家的书册,天下大半的读书人就会变成法家人,他儒家可不敢吃这个亏,既然姜蓁愿意给他们这个会,他们必须要迎头赶上。
知道刘如得偿所愿,从姜蓁这里得到了印书的承诺,赵青竹立马就坐不住了,当晚就去找郭凡谈话。
“亏你还住在太女府上,也不知道阻止一下那个刘如。”
郭凡一脸无奈,“太女做事,心中有数,是我能拦得住的吗?”
“你是太女信赖的重臣!姜国的新法可是你起的头,你跟我你拦不住太女?”
“拦不住的。太女早就想用儒家之人。只要太女不弃用法家,我就没什么好急的。而且儒家的一部分东西,确实有用,太女拿来用用也没什么大不了。”郭凡也读了不少儒家典籍,虽然是竞争对,但他也承认别人的优秀。
他现在的身份不止是法家人,还是姜国的右相,并没有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法家的框框里。
郭凡这副轻慢的态度,弄得赵青竹忍不住哼了一声,一甩袖子走了。
等回到自己的府上,赵青竹就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徒弟,吩咐道:“你们回一趟郑国,把你们大师兄叫来,再让他把我府上的书,都送来。”
“老师,你府上的书好几车呢,都送来?”
赵青竹点头,道:“都送来,我要用竹纸再誊抄一遍,以后更好携带。而且把这些竹简都带来,在姜国办学堂也容易一些。”
“老师想辞官,继续教学生?”
“我不行,我现在是御史丞,事情还没做完,暂时不能辞官。你大师兄来做学堂的老师正好,他得了我的真传,又喜欢为人解惑。”赵青竹淡定的安排道:“等你们大师兄来了,我就举荐你们几个去做御史。”
“那郑国的学堂怎么办?”
“放那儿呗,还能怎么办,只要太女一日不卖竹纸,郑国那边的学堂就只能用竹简。你是用过纸,看过书的,你该明白这两者的优劣。”赵青竹笃定的道:“以后郑国的学堂,很多都会搬来姜国。”
“可咱们把学堂办在姜国,也没纸啊。”
赵青竹狠狠的拍了一把徒弟的脑袋,骂道:“你蠢不蠢!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都邑缺纸用,到了现在,你看公主府缺纸吗?太女都有闲心帮刘如印书了,她能缺纸?她只是不想让竹纸外流而已。”
只要姜蓁拿捏住竹纸,就拿捏住了天下大半的文人。
在赵青竹安排人回老巢摇人的时候,大学这边的医者培训班也按时报名开课了。
“明早开学,公主要不要去两句?”医丑提前安排道:“若是公主去的话,我就把开课时间定在巳时。”
姜蓁还在被罚苦役,不能因为培训班开学就坏了规矩,拒绝道:“一日之计在于晨,第一天开学,让他们好好上课就行,我得闲了会去看的。”
一共有六百名学生,让医丑亲自去教,那不现实,他每天就上那么一两节课,剩下的都是他的弟子代劳。
开学第一课,医丑还是很重视的,亲自给学生们发书和衣服,然后非常郑重的和大家道:“大家里的这边姜国基础医学,是太女和我一起呕心沥血编著而成,还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编写这本书的时候,姜蓁倒是轻松简单的随意了几句,医丑却是熬了好几个大夜,可以他的毕生所学都在上面了,由不得学生们轻慢。
医丑拿着装订好的医书,提醒道:“不管你们以前的身份是巫者还是庶民,商人还是奴隶,应该都感受过学本事有多难。而今太女免你们的食宿费用,还让我倾囊相授,你们应该感恩和珍惜,好好爱惜这本书,以后这本书会陪伴你们许多年”
培养班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只能给各位医者打个基础,真到治病的时候,他们估计还需要翻书照着治。
“如今我大公无私的教你们,你们都要拿纸笔好好记下来,以后到了县里乡里,也要大公无私的教给你们的学生。五年之后,诸位能否升调,能否获得太女的嘉赏,你们带出来的学徒数量,至关重要。当地人口数量的提升排第一,你们带出来的学徒数量就排第二!”
事关大家的未来,学生们都听得非常仔细。
医丑的眼神扫视一眼众人,提醒道:“你们的年纪都不。男女宿舍虽然是分开的,但挨得近,我不希望这三月的时间,你们把心思放到别的地方去。能从三千人中脱颖而出,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应该不需要我多吧。”
“学生明白。”六百个学生齐声回答。
医丑满意的点点头,道:“行,我就到这里,给你们半柱香的时间去换衣服,我在这个大教室里,给你们上第一课。”
经过他和姜蓁的商议,医学生是白衣配蓝腰带,医官是白衣配红腰带,这样能分得更清晰一点。
几百人统一穿上制服,看起来气势都不一样了。
这六百个学生,都会识字,也会一点医学的常识,所以医丑第一课,就是带他们熟悉上这本姜国医学册。
“大家先看到目录页,上面写了各种症状,后面对应的是页码”
“很多病人生的病,和书上的不一样,一个人身上,可能会糅杂几种病症,这个时候,你们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相克”
姜蓁下朝完,来围观的时候,正好就看到医丑在黑板上徒画药材的轮廓。
黑板和粉笔果然是教学生的一大神器,光是照着书念,一点意思都没有。
之前那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巫者呢?穿上制服我怎么就找不到人了。
右边有个脸上带刺青的的姐姐,中间还有个寸头带青铜耳环的女孩儿,这么明显你没看到呀。
那么多人头,我一时没注意。
他们都听得好认真,咱们就别进去打扰他们了。
医丑这个时候已经看到姜蓁了,正准备放下里的粉笔,就被姜蓁摆示意他继续上课。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医学生们的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姜蓁不想去打断他们,围观了两分钟,就换了个教室。
医丑教的都是大孩子,大学这边,还有一群孩正在上课,他们学习的课程,都是仿照后世的语数外理化生,教材正是姜蓁提供的,老师也都是姜蓁找的。
现在他们上的是生物课,由农家的人教导,现在上到了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需要时间积累,估计还有好多年才能看到成果。
你咱们的课本都流传那么多出去,怎么就没人折腾出什么动静来呢。
不热气球,怎么连孔明灯都没一个。按理现在的人都挺有创新精神的,不应该啊。
估计他们还没把这些内容吃透,吃透了应该就会运用起来了。
要不咱们去偷墨家的人才,或者再教几个成年班,给大家加加速?
定向医生培养计划都出来了,定向老师我觉得也可以培养起来。每个县弄一个县学,能方便法家学习。
姜蓁无奈提醒,“竹纸供应都邑还行,供应全国还有点难。虽然纸坊在不断的加大产量,但要供应全国的话,估计得下半年去了。”
但老师可以先培养起来嘛,等纸够了的时候,就能让他们出场了。
按照全科老师的标准来培养算了,一门课一个老师,那咱们得养多少人啊。
“先别急,过段时间我还要召集农官进行培训,后面再老师的事。反正都邑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时候去挑人,都能挑到。”
在姜蓁眼里,人口比文化更紧要,所以她最先培养的是医者,其次是农官,再然后才是老师。
姜蓁放缓了脚步,但别人却撒腿狂奔了起来。
刘如从姜蓁这里得到可以印书的确切消息之后,立刻就在大学外头置办了一个宅子,办了一个学堂,广收门徒。
他的博士就是一个虚职,作用就是偶尔和姜王聊聊天,传授一些知识,平时闲得很,所以这学堂他很快就办了起来。
刘如是儒学大家,他一出头,儒学的其他人就都自觉的来帮忙,他新办的这个私学,立马就去声势浩大了起来,吸纳了不少在大学免费认字的勤奋孩。
“这子动作怎么这么快?!”赵青竹在家愤愤的踹了一下桌子,对自家徒弟道:“你大师兄估计还有十来天才能到,咱们不等了,直接把学堂开起来,就先用我的名头。不能让他们把风头全抢了。”
名师弟子这招牌还是很好用的,刘如那个学堂刚一办起来,就有许多贵族和豪商,带着一大笔金银来替自家孩子拜师。
赵青竹那边也不逞多让。
怪不得刘如让阿蓁帮忙印书的时候,开口就是一千金,原来他是真的很有钱。
古人有句诗,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没骗人啊。教书是真的太赚钱了。
那得名师才行吧。这些大佬都是有招牌弟子的,当然挣钱了。
要是郭凡的老师还活着,别人要是想拜师,估计也得送个几车金银吧。
赵青竹和刘如两个在都邑杠上了,火药味浓重,但没过几天,双方就熄火了,因为其他学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阴阳家、道家、墨家都来凑这个热闹了。
姜国俨然成了第二个郑国,再熏陶个十几年,姜国都邑估计遍地都是读书人。
这下不用愁人才了,一家偷几个应该就够用了。
就是有点担心他们夹带私货。
怕什么,谁还能没点自己的心思呢,只要控制好主流思想就行,咱们也不能遏制其他学的发展。
姜蓁暗中观察了一下,发现诸位大佬收的多是姜国子弟,隐身一段时间之后,就体贴大方的给大家伸出援。
“诸位先生需要识字的教材吗?太女府可以提供大学里用的教材。只需要成本价。”
“竹纸也能酌情提供一批,但这纸的去处要受监管。”
“或者各家想把自己的著作印刷成册,太女府也是支持的,只要内容不违反姜国的原则。”
姜蓁承诺其他东西还好,但等她承诺给大家印书的时候,刘如和赵青竹就不淡定了。
赵青竹连和刘如别苗头的心思都没了,心里暗暗想道:合着自己的竞争对不止儒家,而是诸子百家,那他还和儒家斗个什么劲?还不如两家联,把其他人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