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
陈生微微一笑,那张平凡普通,甚至带着久晒后一层层蜕皮而导致的沧桑黝黑的面庞上带着的笑容,如同泛了光一样。
方才已经神隐的庄头这时候也走了过来,赔笑道:
“的来帮陈生,这事儿他一人做不得。”
胤礽做了一个请便的势,与康熙退出了田地。
庄头看了一眼憨厚朴实的陈生,抿了抿唇:
“这等出风头的事儿,你叫我作甚?”
“耧车我一人不行,我能让皇上大老爷帮忙?”
庄头:“”
“真憨!”
要是个聪明的,这会儿都能让自己欠他一个大人情了!
庄头心里嘀咕归嘀咕,但还是一丝不苟的推起耧车来,对于陈生藏了一的事儿,庄头也没有放在心上。
能让太子爷那等贵人都重视的事儿,他一个庄头有什么资格掺合?
庄头一面想着,一面推着耧车,随着那层丑陋且枯黄的地表皮层被耧车轻而易举的划破后,里面翻出来的黑黢黢的泥土让庄头不由瞪大了眼睛,随后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我没看错吧?这,这么肥的田我怕是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啊!”
庄头一边着一边跪下来,颤抖着指抚摸着那寸寸黑土地,整个人激动的有些腿软。
陈生看到庄头这样,就想起自己方才到处打洞的黑历史,不由有些脸热,粗声粗气道:
“快别趴着了,皇上大老爷和太子爷还看着呢!”
“是,是是!”
庄头连忙爬起来,认真干活。可是每当耧车所过之处,庄头都忍不住屏住呼吸观察:
“真的是黑土地!这样肥沃的土层,一定可以种出好庄稼!”
“当然!这都是太子爷的功劳!”
“嘶——”
庄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愣愣的看着陈生:
“你,这么大一片的地肥起来,都是太子爷的功劳?可是太子爷才来了多久”
陈生一丝不苟的忙碌着,随口道:
“因为太子爷给地吃了丹药啊!昔日太子爷一颗驱寒神丹可医百人,如今,太子爷以丹肥千亩良田,也属正常!”
“天爷哎!这怎么可能呦!”
“眼见为实!”
陈生指了指脚下,随后不再话。
而庄头也不敢再走神,认认真真的和陈生协同种植,只是,一直埋头朝前的两人没有看到,在他们的后面,一条神来之笔般的绿毯,滚滚而来。
那是怎样的绿毯?
生嫩的麦苗只吐出了尖儿,碧色遥看近却无,可是,陈生他们前脚刚迈出步子,下一刻,它们都一个挨一个,蜂拥蝶舞一般,挤挤攘攘的长了出来。
那样的迫不及待。
那样的茂盛。
让人只觉得眼前仿佛是一张会动的农耕图,浅浅的绿色晕染的田垄。
康熙直接疾步走了过去,他俯身去看,认真的看,那一棵棵嫩嫩的麦苗,生长在希望的田野之上。
康熙突然有一种预感,在这样的条件下,海晏河清,国富民安将不是一个期盼,
它将成为未来。
康熙屏住呼吸,他几乎忘记呼吸,痴痴的看着那绿毯滚滚向前的一幕。
他多么希望,这绿毯将绵延千里。
“保成啊,你做了一件足以改变大清未来的事,你应是大清最伟大的功臣!”
康熙用了好半天,才缓缓的,郑重的出了这一句。
可听到康熙这话的胤礽,只想起了现代那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超市货架上堆积如山的食物。
胤礽忍不住撇了撇嘴:
“汗阿玛,这才哪到哪儿啊!您且等着看,以后还有更好的!”
钱有了,粮有了,也该修路了!
胤礽看着远处的农田,眼神渐渐变得悠远而绵长,他似乎越过了眼前的一切,去看那万里山河。
始皇的长城绵延至今,那么,他胤礽的水泥路,也将如天路一般,永留存!
“宿主冲鸭!水泥路建成后,各地的通信会变得极为便利,宿主可以收割多多的信仰,我们就可以还完债啦!”
系统激动的在胤礽的意识里跳上跳下,胤礽安抚了一下它:
“都会有的,玻璃有了,高产粮有了,水泥路也会有的。”
“芜湖,起飞!”
陈生和庄头终于走到了田垄的尽头,陈生的种子也已经彻底用尽,等他们回过身,却直接愣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陈生,我是不是在做梦?我怎么看到咱们才种下的麦子就冒尖儿了?而且,我掐我自己都不疼!”
“庄头!你掐的是我!”
陈生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庄头蓦然回身,讪讪的笑了笑:
“对,对不住”
随后,两人直接趴在地上,去看那冒了个尖儿的麦苗。
“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土地!这吃丹药的地,就是不一样!”
“麦子才种下去就发了芽,那明年岂不是要早熟一个月?”
陈生和庄头都无法掩盖自己的震惊,但恋恋不舍的看了一会儿那麦子幼苗后,两人忙匆匆去见胤礽和康熙。
“太子爷,您看到了吗!麦子发芽啦!它一种下就发芽啦!”
陈生激动的不能自己,胤礽倒是很稳得住,的人儿站在那里,已经有一国太子的风范了。
“冷静冷静,方才所有的一切,孤已经尽收眼底,辛苦你们了。”
“为太子爷效死,的等心甘情愿!”
胤礽不由摇了摇头,看着同样眼神狂热的康熙,他对陈生道:
“孤随后会把这万亩良田都变为肥田,但是陈生,你的良种孤希望你可以在普通土地上单独种植一亩。”
陈生有些不解:
“太子爷,这是为何?有您点地成肥,这么肥的地的不种,简直太可惜了!”
“非也非也!”
胤礽背着,绕着陈生转了一圈:
“因孤的丹药而肥的田自然可以种你的良种,但是孤之所以让你单独在种,则是希望不会埋没了你在其中的作用。
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一在地力肥贫,二在良种,而这两者都是重中之重。
孤愿意相信你的良种,但是孤更不愿意埋没了你的良种。你的良种和孤的丹药,应该并存于世,各自辉煌。”
胤礽的话,如同一记重锤,一下一下的敲打在陈生的心上,过了许久,陈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的,多谢太子爷提点!”
胤礽扶起陈生,不过他人,使不了多大的力气,幸而陈生顺势起来,这才没有让胤礽尴尬。
但即使如此,胤礽背在身后的也无所适从的缩进了袖子。
“咳,总而言之,倘若你的良种当真如你所的那样,孤会亲自向汗阿玛替你讨个封赏!”
胤礽轻咳一声,随后眨了眨眼,一抹狡黠的笑容显得方才还很老成的太子多了几分灵动,也多接了几分地气。
等此间事了,康熙临走时还有些依依不舍。
胤礽直接无语,要出来的时候,百般不情愿的是汗阿玛,要回去的时候,百般不情愿的还是汗阿玛!
真真是难伺候极了!
要不是康熙一点也舍不得破坏那如同神迹一般的麦田,只怕他要摘下一片麦叶留念了。
而现在的康熙,心里就是后悔!
当初保成要万八千亩地的时候,自己怎么就没给个十万八千亩?!
要是这样,何愁国库不丰?!
康熙心中悔恨难当,但是却不好直言,只逼的自己每回看到胤礽都要来一出欲言又止。
而后,康熙也在心里决定,以后对保成的信任应该在拔高一个等级!
时间如流水,很快就到了中秋佳节。
这些日子,胤礽除了炼炼丹外,没事儿就是折腾御膳房。
大概是因为康熙的雷霆段,御膳房如今老实的厉害,素日里对于普通宫人,不得宠妃嫔的克扣也没了。
一时间,宫中之人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随之便是让胤礽的信仰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毕竟,当初揭穿御膳房跟筛子一样的是胤礽,救下端嫔的也是胤礽,至于最后下令处置御膳房的康熙,则是被大家华丽丽的忽视了。
对此,胤礽只能表示,这真是一个美好的误会。
而胤礽这些日子也算没有白折腾御膳房,往日里的御膳房都是些五仁,莲蓉,椒盐,豆沙等较为普通的馅儿料。
直到胤礽去了御膳房后,一整日御膳房里都会飘满了香气,里面充斥着咸蛋黄,鲜肉,梅干菜的味道,多种揉杂在一起,那叫一个令人食指大动。
等所有做好的月饼回油后,正好是中秋当日。
康熙这些日子一直听保成在御膳房好一通忙碌,做出来的月饼连宫人们都赞不绝口!
这一下子就勾起了康熙的好奇心,偏偏那臭子嘴紧的厉害,不到中秋,连块月饼皮都摸不到!
不光康熙期待,就连妃嫔们亦是如此。
“娘娘,娘娘您慢着些,心腹中的主子!”
端嫔却步履匆匆的冲出宫门:
“你方才怎么不叫我!也不知道大宴可曾开始?要是开始了,我是不是吃不上今年的月饼了?”
端嫔一想到这个事实,就忍不住沮丧的低下头。
另一个宫女听了端嫔的话后,一脸茫然道:
“可是娘娘往年最不喜欢宫里的月饼,它又甜又齁,狗都不吃,唔唔”
端嫔连忙让人捂住她的嘴,并冷哼一声:
“往年是往年,今年是今年!听,这次的月饼乃是太子爷自个钻研出来的,本宫就等着今个皇上分月饼了!”
端嫔到的并不是很晚,只是她才到,就看到了不远处摆着月饼山,月饼阿玛(三斤大月饼),月饼玛法(十斤超大月饼)。
端嫔看的不由咽了咽口水。
“贪吃惹祸,端嫔竟还不长教训么?”
和端嫔挨着坐的惠嫔一边喝茶,一边讥讽着。
而端嫔自从停了虫粉后,原本发面馒头一样的身体也终于停止了长胖。
甚至,端嫔在胤礽的联系下会多去御花园走走,这么一个多月下来,端嫔身上的肉也变得紧实起来,倒是没有了当初的夸张。
端嫔听了惠嫔这话,原本收在袖子里的指不由攥的紧了紧,她狠狠的刮了惠嫔一眼,冷笑:
“怎么,惠嫔眼红了?也是,太子爷年纪便惊才绝艳,岂是一个打养在宫里,普普通通的阿哥可以相提并论的?
呦,若是我没记错,五阿哥(未重新序齿)早已经过了六岁生辰,可还没有开蒙呢!”
跟谁不会扎心似的?
“你!”
惠嫔气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端嫔端起水,冲着惠嫔微微一笑:
“今个可是中秋,这大喜的日子,惠嫔可要冷静冷静,否则啊,可不好收场呢!”
而就在端嫔和惠嫔言语锋间,康熙与胤礽款款走来。
康熙这会儿那是难耐好奇之心,看着中间的月饼,飞快地完了场面话。
如果大清的中秋宴会可以直播的话,那么将去岁和今年的中秋宴会对比一番后,一定可以发现进度条“嗖”的一下,少了大半截!
在乐师高超的琴技之下,再一次以热烈欢快的乐声将殿中的气氛烘托到了极限。
“保成,今年你与朕一同切月饼!”
“这不合规矩吧?”
胤礽愣住,这分月饼向来都是汗阿玛的差事,好端端的
但是康熙没有给胤礽拒绝的会,直接掐着胤礽的胳膊提起,让胤礽坐在自己的臂上,旋即,康熙大握住胤礽的:
“切月饼喽!”
康熙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胤礽的耳边响起:
“保成这一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无数朕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儿,这样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次的分饼,保成与朕同行,上无愧天地,下无愧祖先!”
多年以后,史学家根据这日的记载,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日,清圣祖与太子礽合力分饼与中秋大宴之上,开启了一场令人至今看来,仍觉得瞠目结舌的盛世之始。
无人知道,第一次分饼结束后的胤礽,只觉得累!
明明他只是被汗阿玛带着去切月饼,可是因为汗阿玛早在心里确定好各宫该如何分割,于是那把银刀就如同尺子一样,分毫不错,
康熙每分一个,就会告诉他这块月饼是属于谁的,为什么。
一个分月饼,分了整整半个时辰。
胤礽都佩服那些妃嫔一个个都能坐的住。
汗阿玛简直魔鬼的令人发指!
他曾记忆中的汗阿玛,令行禁止,威武无比,可是这时的汗阿玛,却要步步衡量,事事心,真难以想象啊!
不过,或许是因为记忆中的偏差,胤礽觉得自己似乎和汗阿玛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等所有的月饼都分发给了各宫后,康熙终于可以坐下来尝一尝胤礽坐的蛋黄鲜肉和梅干菜月饼了。
“这味道”
康熙顿了顿,随后大口的又咬了一口:
“朕竟不知,以蛋黄入馅儿竟是这般美味!妙!妙!妙!还有这里面颇有嚼劲儿的这是肉块?咦,这个梅干菜的味道更加醇厚,虽然比不上蛋黄金沙咸香,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啊!”
康熙一边吃,一边狠狠的赞美着,整个人一气吃了四个月饼!
当即吓得胤礽赶紧让梁九功去煮了消食茶来。
可康熙吃过了月饼后,竟然直接拉着胤礽去殿外赏月,清冷皎洁的月光平等的笼罩着每一个人,宛如一位高傲的神女,静静的投下视线。
静谧的夜,如水的光,一切美好的如同画一样。
康熙让人取来酒助兴,看着胤礽看过来,康熙连忙护住酒壶:
“这杯中之物,保成太,不能尝!”
胤礽无语:
“保成是想问,汗阿玛让梁九功都带人退下了,可需要保成倒酒?”
青年帝王摆了摆,眼睛灿亮的看着月亮,随后直接提起酒壶,待一缕银丝和着月光,入了喉肠。
“哈哈哈!痛快!痛快啊!!!今年中秋,朕终于有脸面在先祖的牌位前一句,大清的江山,以后有朕担着了!
保成,朕登基为帝至今数载,从未有一载能如今年,遇难成祥,潜水化龙!
姚启圣已经带着水军将政经残部打的落花流水,姚启圣,再给他两年,必克郑经于琉球!
吴三桂死在了他的登基大典之上,还未坐上帝位,便没了气息!叛军士气大跌,我军又进一步!
国库终于有了存银存粮,官员们也都比往年勤勉的多(被康熙卷的)。
今年,真是一个好年景啊”
康熙慢悠悠的着,一壶酒已经不知不觉被他喝光。
胤礽有些担忧的看着康熙:
“汗阿玛,您醉了。”
“朕没醉!朕清醒的很!”
胤礽:“”
哪个醉鬼会自己醉了?
“是吗?那汗阿玛告诉保成,床头柜里从左数第三个丹药瓶里是什么丹药?”
“是,是美容丹?”
康熙沉思片刻,试探的道。
能在这个时候出美容丹,可见康熙对于美容丹的怨念也是很大了!
胤礽随即面无表情,直接叫来梁九功:
“乾清宫什么时候有床头柜了,汗阿玛?”
康熙:“”
等康熙被梁九功带人掺着回到乾清宫的寝殿,脱靴去衣,又被胤礽喂了一碗醒酒汤后,整个人只是沉静的抱着被子,偏头去看胤礽。
“你是保成。”
“朕最喜欢的保成了。”
“保成时候一团,一落地立马就像大人了!”
“朕的保成可厉害了!朕要好好治理江山,给保成稳稳当当的龙椅。”
“朕”
康熙思路清晰的碎碎念着,但是眼睛却呆呆的看着顶上的双龙戏珠洒金帐子。
喝醉的人就是这样,一半清醒一半醉。
胤礽听了一会儿,突然觉得鼻子微酸,他忙吹熄了灯,爬上了床,脚的缩进了康熙的怀中。
龙涎香混着淡淡的酒香,好闻的紧。
月凉如水,屋内的两人头挨着头,呼吸平缓,已经陷入熟睡。
康熙带着他的太子分了月饼就跑了,太皇太后看了都忍不住摇头。
“这个玄烨啊”
皇太后笑着道:
“太后,今年格外顺当,皇上这是高兴!”
太皇太后也想到科尔沁的来信,开心的笑容浮现在脸上,眼角的笑纹愈发明显。
“呦,今年这月饼好吃的紧!保成这家伙还真是厉害,做什么成什么!”
皇太后看了一眼,笑吟吟道:
“太子爷的命数好,咱们大清也将绵延不绝!咦,今年花好月圆的牡丹,皇上还是给您,也难为皇上每回都能算那么准!”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开怀一笑,然后取来月饼大快朵颐起来。
“好吃!我就喜欢这味道,可惜苏麻喇姑听保成我吃盐吃的身子肿了后,这御膳房每日给我做菜都要先称盐!”
太皇太后有些埋怨的着,但是眼中的笑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而下面的妃嫔看到太皇太后动了后,这才开始纷纷动筷。
端嫔这次运气不错,分到了一个圆字,虽然端嫔觉得皇上这是在内涵自己。
因为当初虫粉事件后,康熙还特意去看了端嫔一眼。
他挺好奇这个被虫粉喂胖的妃嫔,究竟能胖成什么样子。
端嫔:“”
不过,一个圆字,既有团圆之意,也有圆满的意思,也算是康熙侧面在安抚端嫔吧。
因为这个字意头极好,端嫔也不让人再切,自个拿起来一口一口的吃掉。
蛋黄沙沙咸咸的口感让她欲罢不能,蛋腥味被完美压制,只有那带着颗粒感的咸香在味蕾之上绽放,端嫔整个人吃的头也不抬。
太子爷简直太太太懂她的心了!
这种咸口的月饼她能一口气炫三个,不,四个!
端嫔吃的喷香,而隔壁的惠嫔看着自己盘中的花叶,抿了抿唇。
往年,她是如今仅存阿哥中,年纪最长阿哥的生母,享用一个花苞也是绰绰有余。
可是今年,她一下子沦为了陪衬。
惠嫔嗅着月饼那诱人的香气,没有一丝食欲,只慢吞吞用银勺将那花叶的图案刮的模糊不清,这才一口一口吃掉。
明明是美味无比的鲜肉,可是惠嫔却味同嚼蜡,环视周围,所有人都那样开心笑,嘻嘻哈哈。
只有她,莹莹孑立。
惠嫔心中尽是怨气,可是她却不曾深思,宫中妃嫔的和谐,有一部分是因为康熙的勤政,大家一起凉,也有一部分是大家都会私下开丹药座谈会。
也就是惠嫔因为丹药是胤礽之处,死活不愿意花费丁点金银,所以和所有人脱轨了。
既然是惠嫔自个先封闭了自己,那就怪不得旁人不搭理她了。
宫中的中秋宴会,圆满落幕。
宫外,徐府。
徐元珙高兴的从传旨太监中,欢天喜地的接过了一个食盒,心里别提多美啦!
这可是宫中御赐,听还是得了太子爷亲自指点的月饼,意义非凡啊!
“老爷!快来敬月亮娘娘啦!”
娇美动人的陈氏今日穿了一件特意掐了腰身的雪青牡丹锦缎的衣衫,沐浴在银白的月光下,整个人清艳脱俗,让徐元珙都看呆了。
这料子乃是芸娘特意送给陈氏的,芸娘现在也是个富婆了,整个人掌管半个桃花楼,每月除了月银还有分红拿,不过半年多,已经可以在京城买一套房子了。
不过,芸娘一届孤女,一人独居难免会有些不好,所以只能厚着脸皮继续住在姐姐家,没事给家里买些肉食糖果,再给姐姐送些玩意儿。
陈氏性格敦厚温和,也投桃报李,不管外头风言风语如何,也没有让妹妹回府待嫁。
缺过银子的她,才是最知道没有银子的可怕。
姐妹二人倒是相得益彰。
徐元珙喉头动了动,然后笑着上去:
“哎!来啦!娘子,这是宫里送来的月饼,听还是太子爷亲自指点的,等敬过月亮娘娘,咱们就分吃了吧!”
徐元珙一打开,就看到里面摆成品字形的三块月饼,这是宫里按照大臣的家眷分发的。
只是徐元珙座师的一双儿女与芸娘不在其列。
徐元珙挠了挠后脑勺:
“月饼有点少,到时候咱们一人一半!”
陈氏却笑了笑,也取出个一模一样的食盒,里头摆了六枚月饼,端的是六六大顺,吉祥如意。
“芸娘,太子爷也给她们发中秋福利了,让咱们一起分吃!这么一来,这样子也够分啦。”
徐元珙瞪大的眼睛,看着自己可怜兮兮的三块月饼,又看了看属于芸娘的整整六块月饼。
徐元珙:太子爷下的人福利就是好!
幸好陈氏还没有芸娘得到的中秋贺银,丹药组合大礼包,宫中贡缎等多样节礼。
不然,徐元珙怕是连跳槽的心都有了!
桌上摆满了瓜果,送来阵阵清香。
印着“宫廷御制”字样的月饼被供奉给了月亮娘娘,徐元珙夫妻二人冲着供案长长一拜。
“愿,花好月圆人平安!”
“愿,海晏河清开太平!”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随后相视一笑。
“娘!爹!”
学人的奶音清脆极了,芸娘含笑抱着学人过来,陈氏连忙上去接住:
“学人现在可沉了,姑娘家身子骨弱,可别累着你了!”
“姐姐的哪里话,学人很乖,抱着也软软的。”
芸娘抬抿了抿鬓角,抿唇一笑,整个人看来起来气定神闲,和曾经那个局促的姑娘判若两人。
陈氏笑吟吟的看着,一抱着学人,一牵着芸娘:
“来,先坐,萱儿和林儿即刻就来!”
终于,人齐了,徐家一家六口人在月下共同举杯,连学人都有一只装着牛乳的杯子:
“干杯——”
“娘!月亮漂漂!”
“是漂亮不是漂漂,不能指月亮娘娘,对娘娘不敬晚上会被割耳朵的!”
“呜呜呜,学人不要!”
学人捂着耳朵缩进了陈氏的怀里,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今年的中秋,真是一个美妙的节日。
等过了中秋,胤礽晨起出门也要披上织锦缎的斗篷,否则那细细绵绵的寒意也让人很是不舒服。
而有系带的斗篷对于孩子来,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行动不便是其一,若是在奔跑的时候被人踩了斗篷,那一瞬间的力道定会勒伤脖颈的。
胤礽开始记挂起了来自大草原的羊毛。
天冷啦,该穿羊毛衫了!
胤礽等不及了,于是开始每三日写一封信的去催,虽然汗阿玛的很好,但是朝廷的官员办事效率极低!
要是他桃花楼里的萦絮和芸娘随便去一个,早就在半月前回来了!
更不必算数天才何梁儿了。
胤礽郁闷极了。
他准备好的羊毛线作坊已经饥渴难耐了!
终于,在胤礽的期盼下,第十三天的时候,车队回京了。
“太子爷!回来了,回来了,车队昨夜里就回来了!”
胤礽直接眼睛一亮,一边朝外走一边对何柱儿:
“当真?羊毛可是已经入库?”
“入库了,漏夜时分皇上亲自下令让羊毛先入库了,后头也已经拉了一车去羊毛线作坊了!”
到这里,何柱儿也不由啧啧称奇,胤礽也是脸上露出了笑容:
“孤这就去找汗阿玛!”
康熙比胤礽还能早一点收到车队回京的消息,这会儿整个人也是长舒一口气。
终于不用再听保成在自己耳边念叨什么羊毛做成的衣服有多么保暖了!
有什么用?
除了让他眼馋,有什么用?!
“汗阿玛!”
胤礽像是被弹射的那只鸟一样扑了进来,康熙直接奏折一合,站起身来:
“出宫是吧?朕早就安排好了!”
胤礽愣了。
欸,不用他撒娇了?
汗阿玛这是想通了?
康熙能不想通吗?任谁出宫一遭,直接营造出万亩沃野,他这个当皇上都得服!
更何况,胤礽从来不是为了出宫玩耍,都是忙正事,忙对大清有益的大事!
康熙如何能不支持?
羊毛线作坊内,这里汇聚了京中大部分的纺织能,桃花楼时隔半年再次招聘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她们只要擅长纺线的女子,可是看看桃花楼现在那些女子,一个个每月月钱拿到软,回到家里也是丈夫体贴,婆婆温和,孩子乖巧。
一整个家庭大和谐!
不知道有多少女子都在深深的羡慕着,或许她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物质基础决定婚姻质量,但是她们心中已经有了萌芽。
赚银子。
可以解决绝大数的麻烦!
“孙旺家的,你怎么也来了?你这日子不是过的挺红火的?”
孙旺家的可是远近闻名的纺织能,在屋里不一言九鼎,也是没有谁敢随便为难。
毕竟,贫苦百姓家,先知温饱后知礼。
孙旺家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战绩,就是嫁过来没多久,婆婆故意磋磨让她用一双织绸缎的去打猪草。
结果,孙旺家转头就给了隔壁瞎眼老婆子送了一贯钱,让她给家里送了一个月的猪草。
婆婆气的在院子跳脚,孙旺家的却:
“我十天织一匹绸,一匹绸我净赚纹银二十七两,我这一双,贵过千贯钱!”
周围的女子们看到孙旺家的,都忍不住酸溜溜道:
“桃花楼竟然让孙旺家的劳动这双千贯来和我们抢纺织娘的位置,也是有大本事。”
孙旺家的长这么大,什么酸言酸语没有见过,她只冷冷道:
“有能者居之罢了,你若行,我自己走!”
可孙旺家这话一出口,其他姑娘就不敢多了。
她们,确实比不过孙旺家的。
等到胤礽和康熙到达羊毛作坊的时候,里头无形的销烟已经消失殆尽,所有女子都低着头,心中忐忑着。
胤礽人好话,他只现在最前面,用还带着奶音的声音:
“诸位都是远近闻名的纺织能,孤有幸请到诸位,乃是一大幸事!
而今,羊毛已经入库,接下来咱们羊毛作坊能不能做大做强,就看诸位了。孤期待你们中有人可以成为萦絮或者芸娘那样的人。”
胤礽的声音虽然带着奶音,可是他的气势十足,寥寥几句下来,让所有人都不由燃起斗志。
萦絮姑娘!
芸娘!
那都是女子们之间传颂的巾帼!
她们真的有朝一日可以如她们一样得到太子爷的赏识,执掌一个作坊吗?
她们不知道。
但是,她们期待着。
“羊毛纺线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她们真的可以吗?”
胤礽摆摆:
“汗阿玛放心,这些女工都是培训过的,羊毛线也没有那么难。”
至于为什么以前没有,那应该是生产力受限。
而这个问题,胤礽有办法解决。
“宿主,看到了吗?那个女工的纺织,您慢慢走过去,只要轻轻一绊,大清第一个珍妮就诞生啦!”
胤礽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装作巡视的样子,转悠着随后,他终于走到了目标的纺织前。
突然,胤礽一个踉跄,纺织应声倒下。
这一下吓得那个女工魂飞魄散,中的羊毛都被她扬了,落得满头满脸,好不狼狈。
“孤无事,你不必紧张!”
胤礽深吸一口气,装作身体一震,随后叫道:
“汗阿玛!您过来看!”
飙演技的时候到了!
康熙已经跑了过来,把胤礽提起来看上看下:
“怎么样,有没有摔到哪里?”
“保成没事,就是闪了一下。”
胤礽着,随后抱住康熙的脖颈,声道:
“汗阿玛,你看那纺织”
康熙有些不解,但随后目光落在纺织上的那一刹那,康熙就不由凝住目光,直接道:
“梁九功,带着那个纺织跟朕走!今日之事,所有人不得传扬,否则以欺君之罪论处!”
等康熙带着胤礽离开后,那个被拿走了纺织的女子这才哭了出来。
孙旺家的抽了一条帕子给她:
“太子爷不是没事儿?哭什么?”
“可是,可是皇上让人拿走我的纺织,不就是要让我走吗?”
“应该不是。”
孙旺家的想起自己方才的无意一撇,在脑中飞速模拟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如同大梦初醒一样,睁开了眼睛。
孙旺家的克制住自己想要推到纺织的想法,在心中不由扼腕。
她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呢?
不过,想起自己双纺线的本事以及太子爷的承诺,孙旺家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野心。
她必要成为第二个芸娘!
而另一边,康熙带着胤礽找了一个安静的屋子,和胤礽一起蹲在地上,将纺织扶起,推到,扶起,再推到。
胤礽:“”
“汗阿玛,这样好幼稚的!”
康熙却激动道:
“保成啊!你可真是大清的宝藏啊!若是纺锤这样子可以排列的话,那么再上面多加几个,岂不是,岂不是”
康熙兴奋的话都不出来了。
胤礽也在一旁板着白嫩的算着:
“如果女工们每二十天可以织一匹布,只要多加几个纺锤,那么这二十天就会获得翻倍的布匹!”
古代的纺织品之所以价值不菲,其中生产力占大头。
一匹精密保暖,制作工时长的布料与粗制滥造,耗时短的粗布,价格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现在这些耗时终将被弥补。
“汗阿玛,这种纺织我们需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百姓学会。”
康熙听了胤礽的话后,犹豫了一瞬:
“这样的大发现,保成就这样公之于众了?你可知,倘若你好生利用,会赚到更多的银子。”
“可是,保成不需要那么多的银子。保成只想让更多的百姓有粮吃,有衣穿。
去岁的寒潮有多少百姓是死于寒冷?他们没有银子买衣服,那就让衣服的价格降下来!”
他希望这个生他养他的土地,能如同那个瑰丽多姿的现代社会一样,所有人都可以安居乐业,不会冻死街头。
他也一直在向这个目标而努力。
康熙听到这里,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保成每赚到的银子,必然会开拓新产业。
桃花楼后,他开了玻璃作坊。
玻璃作坊后,他开了羊毛线作坊。
他,确确实实是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朕会派人去传播的。”
康熙深吸一口气,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不如保成多矣。
胤礽却摆摆:
“还是算了吧,汗阿玛,保成自己想办法,你的人办事太慢了!”
康熙:“”
这种被儿子嫌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儿?
可是,还不等康熙抗议,胤礽就开始碎碎念道:
“本来,保成算过羊毛在中秋前就可以到,到时候上架玻璃养羊毛线作坊,结果呵,太慢了!”
康熙当胸中了一箭,他平时里用的就是这样的大臣啊!
胤礽拨弄了一下纺织,随后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汗阿玛,我决定了!等玻璃赚一笔后,桃花楼便会开分楼了,到时候新式纺织将在桃花楼供所有百姓参观!”
一个时代的改变,也将在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