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齐国

A+A-

    既进国都,靖亲王的全副仪仗便都支棱起来,浩浩荡荡,威不可挡。靖亲王也弃了自己的战马,单独坐在车撵上,由齐国文武百官簇拥着进城,这是皇家威仪。

    天色已经微明,永邑城街道上已开始热闹起来,百姓们看到这么大的仪仗队伍,慌得赶紧撤出官道,跪在街道两头迎接这队华丽的车队进城。

    李承景作为皇长子,皇上赐他的封地是所有皇子中最大的,齐国自古以来便是大周的富庶之地,又在大周腹地,所以可想而知这位齐王的日子过得多滋润。

    永邑城和京都差不多大,因为百姓富庶,街道两旁修建的房舍华丽漂亮,商铺林立,看上去比京都还要繁华。

    姜雅琴前世的母亲便是永邑人,她幼年常随母亲回永邑外祖家,所以当这一世,有一次踏上永邑的土地时,她忍不住有点激动,不住撩开车帘向往张望一眼。连娇娇也学着她,一再从窗帘缝里往外偷瞟。

    姜雅琴笑道,“既然想看,就大大方方地看。来人,把窗户打开,纱帘蒙上”

    车外伺候的春婵一脸惊诧,略有些迟疑,虽姜家风气开明,可这毕竟是在藩国,女子抛头露脸的,合适吗?

    姜雅琴看出她的心思,微微一笑,“是不是觉得这样不合规矩?可女子活这一辈子,能有几回肆意纵情的时候?趁着娇娇还,有些规矩不守也罢。真要是成天活得跟书本上似的,再好也只是个木头美人罢了。”

    春婵听着觉得有理,便按姐吩咐做了。民众中有些大胆的百姓,抬头刚好看到马车纱窗上依稀可辨的女子头像,都暗自稀奇,心想这是哪里来的贵人,女眷竟不避嫌。

    然后,在娇娇满心的敬佩里,姜雅琴还指着窗外景致,饶有兴致地讲解起永邑典故。

    “琴姨,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娇娇一脸崇拜地看着她。姜雅琴摸了摸她的脑袋,不好自己曾经来过,只是模棱两可地了句:“因为琴姨爱看书,永邑的县志都有记载呀。”

    若娇娇心志再成熟几分,估计会刨根问底,她一个京城人士去翻阅永邑县志做什么,可娇娇毕竟还是孩,没想到这层,只觉得她的琴姨很有学问。

    “那琴姨您时候,也常出城来玩吗?”娇娇又问。

    姜雅琴笑得颇有几分骄傲,“岂止出城?我十来岁时,祖父母已经带我游遍江川社稷了,连家里兄弟都没我走的地方多。”当然她的是前世的家庭,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漏嘴。

    魏元良走在靖亲王的车驾右边,看着这气派恢弘的永邑城,也是啧啧称奇:“主子,您看,这永邑街道上铺的这石板好生整齐,京都也没有这么平整干净的地面,齐王富甲天下,看来所言不虚。”

    车中传出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清朗动人:“这是主街,永邑也不会所有的街道都能用云石铺地,官报上这条街道是文丞相亲自游齐国各家商号东家出资铺建的,不是出自府库。齐王有钱是不假,富甲天下就过了,若你到了中山,那里才叫富甲天下呢。”

    魏元良咂咂嘴:“这还不叫富呀,好家伙,几个商号出钱就能修一条贯穿整个永邑的云石路,可见齐国商贾也不简单啊。”

    “王爷,您看,双阙!”那边福宽指着前方巍峨耸立的宫殿,惊喜地叫道,不是他没见过世面,实在是那宫殿修得太漂亮了。

    “双阙?”李承昭早有耳闻,却只不动声色问。

    “是啊,永邑王城双凤阙,进城后第一眼看见的建筑。”福宽欢快地叫着,这是先帝时修建的,当时可是名震一时的建筑,而今亲眼得见,如何不让人激动。

    车中人不接他这个话茬,只是叫了一声:“让文丞相到孤马车上叙话。”

    一个中年精干,穿着红官袍的儒雅男子低头弯腰上了靖亲王的车辇。

    “听齐国民富物丰,今日所见果然不虚,文丞相辛苦了!”靖亲王双眼噙笑地望着坐在自己下首的中年男子。

    文征博心里一热,果然什么都瞒不住靖亲王的眼睛,王爷“辛苦了”这三个字时,还特意加重了语气,自然是知道了齐王不理事,举国上下都是他这个丞相在张罗,于是他略略欠身:“此乃臣之本分也。”

    靖亲王微微一笑,扭头看向车窗外:“这双阙修得真不错。”

    双阙是先帝为纪念其生母章慈太后所建,章慈太后是永邑人,生前只是后宫一个不起眼的贵嫔,儿子继位后,她也不像其他深宫妇人那样想着母凭子贵,而是不争不抢主动要求回永邑养老,先帝孝顺,于是在永邑修了气势磅礴的行宫,供母亲养老,又在行宫前修了两座宫阙,遥望京都,丁贵嫔在永邑晚年日子满足终老,死后被儿子追封为章慈太后。

    大皇子受封后,捡了这位黄祖奶奶的现成,齐王宫比京都皇宫都要豪华。

    文征博暗忖,靖亲王如此,想必是双阙修缮得太过招摇,他虽不赞成齐王做法,但也不得不替他话:“皆因齐王感念先帝一片成孝,故在修缮只是,处处追求尽美,想着务必重现先帝时期风采,以彰显皇家天威”

    原来齐王未到齐国之前,行宫已空置好些年月,尤其是飞鸾、栖凤双阙都已陈旧,是以齐王到后,大兴土木,命人重新修缮,并力求还原当年盛况,是以而今双阙比先帝时期还要华美,殿内焕然一新。

    靖亲王没话。他早在京都时就看过邸报,齐王重修行宫和双阙,大大超过了以前的规制。沉香为梁,金丝楠为柱,各处贴金与金漆共用了黄金数千两,珍珠数百斛,还有犀角、宝石、珍珠等等。不仅将齐国国库存银悉数花光,还拆了东墙补这个西墙,至今还补不上。

    “双阙修缮好后,齐王曾邀陛下到行宫住,圣上一看到双阙,睹物思人,当场落泪,想起亲祖母在世对自己疼爱种种,而今章慈太后不在,难得齐王将行宫修缮得这么好,如同新制一番”文征博又道,这虽是闲话家常,却相当于告诉靖亲王,这行宫虽然修得高调,也逾制了,但好歹是过了皇上那边明路的。

    靖亲王微微颔首,心中对文征博多了几分好感,据锦翅卫的情报,这丞相与齐王并不合,丞相多次进谏齐王,多是规劝其勤勉、节俭,本以为他会趁发几句牢骚,没想到文征博却处处替主公话。正直敢谏又处处维护主家的忠臣,哪个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