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沈庆之领命杀人 傅弘之怀恩故主
王镇恶施施然回到帅位上坐下,也不话,只是冷眼看向几个未曾杀人的。那几人不知做错何事,恐惧之极。
其中一人,看到杀人者滴血的刀锋。忽然间心有所悟,抽刀上前在已死绝的三人身上胡乱砍了几刀,躬身向王镇恶道:“禀将军,乱党余孽,已伏诛于我等之!请将军示下”。
王镇恶这才露出满意之色,连声赞扬。
余者恍然大悟,皆抽出腰间杀人刀,分别上去胡乱砍了几下。
现在大伙儿都是沾了血,交了投名状的,方真正算是一条船上的了。
王镇恶见人人沾了血,虎目露出欣喜之色,和颜悦色道:“以后我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日奉太尉之令者,富贵可期!”
王镇恶安慰完众人,又道:“沈庆之听令!”
那率先杀人的青年校尉,忙上前一步,抱拳待命。
“作乱校尉麾下的兵马便交由你统领。命你速召集三校人马,神策门与我汇合。但有违令者,皆斩之!”王镇恶抽出一道令箭递给他。
“庆之领命!”青年校尉沈庆之肃然领命而去。
“诸位各回本部,点齐兵马与我同赴神策门。捉司马休之,保太尉,勤王驾!”王镇恶对其余诸人下令道。
众人忙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王镇恶乃是铁血腕服人,不服不行。站者死,跪者亦死。顺者昌,逆者亡。
风高月黑夜,正是杀人时。
建康外城,神卫军大营。刘穆之冷然看着营帐中的刀光剑影。毕竟他不是刘道规,突然来此掌控大军,总会跳出一两个跳梁丑阻碍。乱刀砍死的两名将领,一乃谢家之人,一乃王家之人。
经此一乱,王谢两家若不能及时站队位置,怕是会有个凄惨下场。王谢两族本就树大招风。
刘穆之感慨不已,王导、谢安、谢玄等呕心沥血,为王谢两家这样的参天大树扎下了粗壮而庞大的根须,无惧朝政风雨。江左豪族把控着江南根基之地。不论是南渡的司马家也好,还是篡位自立的桓玄,执政根基都是江左豪族,绝不会自掘坟墓。王谢这样的参天大树,可屹立不倒。
但再大的树又怎受的起换天之风的摧残。如今天已然变了,刘裕乃寒门草莽之辈。
王谢这等豪族若不识天时,便是阖族俱灭的下场。
刘穆之轻轻咳了一声,营帐中数十名将领、校尉皆肃然而立。神卫军将领本就是刘道规的嫡系,亦乃太尉嫡系。太尉有令,何人敢不从?
不从者,惟死!
“诛杀奸佞,为大将军报仇雪恨!请军师下令!”神卫军参军、宁远将军傅弘之拱请令。
傅弘之咬牙切齿,心中暗恨。敢害大将军者,便是他生死仇敌!大将军刘道规乃其救命恩人,如同再生父母!今日大将军遇害,傅弘之就是拼上这条命,也要为大将军报仇雪恨。
这傅弘之,年近四旬,生于官宦世家,长的风流倜傥,仪表不凡。当年放荡不羁,任性而为。在其任雍州主簿期间,新野人庾仄起兵作乱。他因与庾仄的侄子庾彬交好,便打算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响应庾仄。结果事不密败露,傅弘之遭捕入狱。
当时刘道规正任青州刺史、征虏将军桓弘的中兵参军。刘道规极为赏识傅弘之的才干,又认为傅弘之并非主谋,下亦无兵众,苦求桓弘。终由桓弘向桓玄求情,救了傅弘之性命。
后,刘道规随刘裕起兵伐桓玄,又征傅弘之为参军。傅弘之自此对刘道规感恩涕零,死心塌地。自认门下忠犬,奉其为主。
主死臣何独活?若不能为大将军复仇,他傅弘之有何面目活于世间。
“神卫军当值将官,严守城门不得放任何人出城。其余皆由傅将军统领,随我共赴内城,捉拿奸佞司马休之、谢混等人。”刘穆之见军心可用,抚须肃然下令。
众将轰然应诺。神卫军诸将有兴奋不已者,求保太尉得从龙之功;有心怀伤痛者,求杀仇人报将军血仇!
诸将各点兵马,随刘穆之、傅弘之出了大营。只见那黑夜之中,铁骑滚滚,刀枪林立,彷如洪流蜂拥涌往内城而去。
内城守军猝不及防下,城门立即失守。城门守将陈三皮乃神烈军左军校尉,忙遣人急报左军将军王弘和谯敬王司马休之。陈三皮报了军情后,便令城门的兵士全部放下了中兵器。任神卫军的兵士缴械,占领城门。
外城神卫军突然异动,便是傻子也知道神卫军必是奉太尉之令入城。他这个的城门守将,何必让兄弟们枉送性命。
司马家的皇帝本就是太尉保的。若不是太尉扶保,皇帝不是老死浔阳平固王王府之中,就是早死于桓玄中。
陈三皮不去求那从龙之功,也不愿枉送性命。且坐看这帝都风云变幻,王旗更易吧。
不这城门守将的心思。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