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人间正道 生死时空

A+A-

    书房内烛光昏黄不定,飘忽不明,书桌上磨好的松墨香味闻来很是沁人心脾,但此刻沉默的二人显然都没有心情去试笔墨。

    “师伯,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张玄心中有些不忍,思索片刻后忽然道。

    “但问无妨。”朱显之疲惫的坐在椅上,心情难复。

    “师伯是要保刘毅还是要保荆州百姓和西府兵将?”张玄低声问道。

    朱显之霍然抬起头,目中意味难明:“此话怎讲?”

    “若是要保刘毅,师侄亦无办法。但是若是要保荆州百姓和西府兵将,师伯若是同意,我到是觉得尚有一法可行。”张玄话里有话道。

    朱显之默然。

    张玄虽然没有明言,却是将刘毅和荆州百姓、西府兵做了区分。朱显之并非昏聩之人,自然明白张玄是何意思。

    “我朱显之先是投桓氏,刘毅西来,我叛桓氏而降之。如今刘裕西来,我若再叛刘毅而降刘裕,岂不便是那三姓家奴。与吕布、刘牢之二人有何分别。”朱显之沉默许久后,终于还是拒绝了张玄的劝降之意。

    正在张玄心下失望之时,耳边又听得朱显之道:“但若师侄为西府兵的统兵将军,为护荆州百姓安全,率领西府兵投向刘裕,则实属仁义爱民之举。”

    张玄愕然望向朱显之。只见刚才还是一脸悲色的朱显之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这老家伙,怎又绕了回来?”张玄挠头不已,似乎这是最好的选择。

    既可轻易利用西府兵完成对王镇恶的诺言,救丁乙性命;又可不与师门长辈为敌,免荆州百姓和西府兵士的兵戈之难。朱显之亦无须背上反复无常的骂名。

    “最多十日!十日里我只名义上代师伯领西府兵,十日后师伯离开荆州前务必安排部属接替我。”张玄瞪着眼睛望向朱显之郁闷道。

    “哈哈,师侄答应便好。明日我召集众将,当众将西府兵的虎符传你。之后便向卫将军请令任你为西府兵统领。”朱显之欣然大笑两声,暗里心情极为舒畅:我朱显之吃过的盐比你喝过的水都多,你这子再是狡猾还不是进了我的圈套。

    张玄站在边上,见到朱显之面露微笑,脸上亦是露出傻笑,心中却道:老狐狸啊,老狐狸,明日陪你去趟西府兵大营。嘿嘿,落个几日统领的名头后,俺是再也不会管的,虎符再还给你便是。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像极了两只奸计得逞的狐狸在对望。

    稍后,朱显之犹豫下又道:“师侄,刘毅此人虽然有些刚愎自用,但亦是忠义勇猛,护国安民。他在荆州行了许多仁政,百姓得了很多实惠。如果可以,你们得荆州后,请师侄尽力保全他的性命。”

    张玄犹豫片刻后,方点头应允下来。

    刘裕和王镇恶要的是荆州并不是刘毅的性命。待打下江陵后,找个时偷偷将刘毅放了便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二人大事完,又随意聊了一些闲话。张玄乘请教了一些修道上的疑问,朱显之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个时候张玄才开始对修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巫妖横行,两族数次大战。共工和祝融大战,共工败而怒触擎天之柱不周山。天穹破裂,大地塌陷,天河之水泄入人间,生灵涂炭。

    女娲不忍生灵受难,于是在宇宙深处采集混沌石炼成五色彩石修补天穹,折神鳌之足支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

    女娲因此成圣。但神鳌之四足却不足以长期支撑天地,以致天倾西北。这时诸天圣人与女娲用无上道法重定天地四极,人间正道。

    立天地四极的支柱由于被女娲和诸天圣人加持天道之力,柱子上便天然留有诸圣成圣之道,此为道基,根本的大道法则。诸天圣人和女娲在重定天地四极之时,又开坛讲道,教化生灵,在四大道之下衍生出无数的道。

    每一衍生的道亦是一道支撑天地的柱子,皆为天道之柱。

    生、死、宇、宙四大道基法则支撑天地四极之外还有无数的道在支撑天地,天地由此极为稳固。如今世间时光不逆,空间难破。

    四大道基法则便是生之金,死之黑,宇之灰,宙之白。正代表了生、死、空间和时间。生死时空四道无形道基法则,乃天地之间最大的道。

    据,只有得到四大根本大道法则的修士才最终有会修得圣人的大道之果。

    当然无论大道还是其他之道,如果修成皆可长生。

    张玄之前在江岸顿悟时,偶然看到的那些天地之弦实际上就是诸圣立下的天地之道,支撑天穹的天柱。

    天道之柱形如琴弦,上入九天仙宫,下入幽冥黄泉。这些天地之弦肉眼不能见,见者全凭缘。

    据龙汉大劫之前,经常有修士在缘下见过天地之弦,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