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请吃饭
复康送上来早饭,又在旁边摆了一个桌子,苏辰过去吃了早饭,继续过去看保成的条陈。
一二三点的,两人着写着,不知不觉靠墙放着的那自鸣钟就敲响了。
一瞧时辰,竟然都巳时末了。
正该去乾清宫和阿玛去吃饭,梁九功派来叫的人便到了,太监还提醒道:“梁总管,万岁爷等着看王爷和太子爷的条陈呢。”
幸亏昨天熬夜写好了。
苏辰取了自己的,和保成也没坐轿子,直接跑着来到前面主殿,在西暖阁见到了已经换上一身帝王常服的康熙。
“给阿玛请安。”
俩孩一起半跪下来见礼,一直没有对从外面回来的大儿子做过多的礼数要求,连带着太子的礼数这些日子有些宽疏,今儿个他们一进来就见礼,倒让康熙有几分不习惯。
“起来吧,”他垂眼看看俩儿子,侧身调整了个闲适的坐姿,“条陈写好了?”
“写好了。”
苏辰和保成异口同声,两双臂同时伸出来,里捧着的就是从阿玛这儿拿走的空白折子。
康熙往前接过来,顾着太子的尊位,先看了保成的。
本来保成和保清这差事就是糊弄孩子玩的,没想到家伙还真给他写得像模像样,康熙越看越欢喜,最后合上这字,评价道:“条理清晰,步步可依,保成写得很不错,阿玛就给你批二百两银子的椅凳安装钱。”
这一番话可把保成高兴坏了,差点跳出来,想起自己是太子该稳重,才马上跪下来道:“儿臣谢皇阿玛。”
随后便是苏辰的,已经通关的保成比他哥还紧张,乌溜溜的眼睛一直看着阿玛的脸色。
康熙看了长子写的这条陈,却是更欣喜,虽然儿子没有写得多有文采,但却足够清晰明了,每条前面都有一二三四的标序,可行性也很高。
更重要的是,儿子还给他大致算出了一尺长一尺宽的路面铺上水泥,需要多少钱。
实话,康熙在看这道条陈的时候,心里是遗憾的。如果承祜一直好好的,该多好。
“不错”,康熙合上折子,对儿子予以肯定,“辰儿写得很好,下午阿玛就把这道条陈,拿给户部、工部那些官员看一看。”
他儿子不仅写明了建水泥窑的注意事项,还在人事上给予提醒,言道水泥窑建起来,可以招京城外的那些流民做工。
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孩子都给他操心到了。
康熙抬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把折子放在了一边,“吃饭去。”
因着太子的关系,长子这么优秀,他却也不好过份的夸奖。
下午申时,懋勤殿聚集了一批官员,有内阁的索额图和明珠,还有工部尚书冀如锡,吏部左侍郎勒德洪。
一群加起来超过二百岁的人,拿着苏辰的条陈看得眼眶发红。
明珠似乎比索额图都激动,直:“臣恭喜皇上,辰亲王就是上天将给咱们大清的福星啊。”
索额图嫌弃得看了明珠一眼,声道:“又不是你外甥,何以如此作态?”
就是自家这个大外甥,完全继承了康三的这一份儿励精图治,当初要是他好好的,当了咱大清国的太子爷,自己这个二姥爷只怕是没什么用处的。
所以还是保成好啊。
不过明面上,索额图也是一副十分感动的样子,对着康熙将大外甥好好地吹了一通。
然后君臣商议之后,此事就交给了工部主办。
“先把京城四面的官道都修起来,”康熙如此吩咐,“尽量多造水泥,待朕选出合适的河道总督,可以立刻投入使用。”
工部尚书连连答应了,对于水泥这个新鲜物件儿,他有着十二分的喜爱,皇上叫工部主管这个,工部不是也多了一个进项吗?
“只是,这水泥,搅拌桶,都要怎么做,还需要辰亲王亲自去教导。”本想叫皇上派内务府的人去教的,但那样不是没辰王什么事了吗?
皇上怕是也想叫辰王显一显名声的。
康熙却直接拒绝了,祖母跟他提过,不能叫辰儿的名声大过太子,他决定在太和殿给辰儿行册封礼,且一切程序都比照太子册立,已经是尤其特例的了。
于是水泥交给工部安排生产,苏辰便很快从这一件事中隐去,只有当朝的几位大佬看过他的那份条陈,不敢看了这位在外面流落几年又回来的阿哥爷。
苏辰闲了,保成和保清两个又投身在御花园,但是他现在有了两门功课,每天要跟着阿玛学习满语、蒙语,做完了功课才能去给两个孩帮忙。
今天早晨起来,吃过饭归宁就把笔墨纸砚摆好了,依然拥有一颗想玩之心的苏辰,只得坐下来先把昨天学的几个词语写下来。
前些日子的抗学之心,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太天真。
因为苏辰从前世就习惯做一个乖孩子,又是阿玛亲自布置的作业,心里有着两份抗拒却也要学的。
正写着,复康进来声:“王爷,一等公府上递来了拜帖,察岱爷和常海二爷想进宫求见,万岁爷了叫您自己处理。”
苏辰放下笔,道:“请进来吧。”
肯定是前两天他们出府去找察岱被他知道了,这是以为有事吧。
现在有了自己的地方,苏辰就是在昭仁殿招待的表哥和二舅,上的糕点都是他喜欢吃的,还有御膳房近来做出来的q弹软糯的金黄红薯条。
察岱一进来就拉着苏辰看,注意到这殿里的奴才都怕他伤到人的样子,才后退一步站好了。
常海是个病弱的美男子,话之前先不自觉的咳了两声,“前天也是不巧,我出去诊病了,察岱跟他的朋友出去了,承祜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他额娘后来知道承祜身边的奴才去找察岱,担心的左思右想,还让他阿玛去隔壁问了二叔,确定承祜好好的还是不放心,今天用了阿玛的帖子叫他们进来瞧瞧。
苏辰到宫里后很久没有听到承祜这个称呼了,不过猜到自己很可能是胎穿在这皇宫里长大的,对于这个名字他也不觉得别扭。
“我是想逛琉璃厂,出宫了顺便叫上表哥,没什么事的。”苏辰将他们让到里边坐了,“不进府里,也是觉得我一过去让一个府里都跟着动,挺不好的,没想到反而叫你们担心了。”
察岱道:“你没事就好,担心不算什么的。对了,我给你带了两条花鲢,是跟外面的打渔人买的,胜在一个新鲜,叫人炖汤给你喝。”
苏辰一听到鱼就想起来,自己自从离开师父离开山里,已经好久没有吃过酸菜鱼了。
“好,表哥二舅,中午你们留下来吃饭,我做酸菜鱼给你们吃。”他很有兴致道。
“你会做饭?”察岱看看表弟的身板,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常海叹息了一声,道:“你现在到家了,不用自己做饭。”
苏辰:好像被误会了什么。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从就喜欢做饭。”他笑道,“和师父在山上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做饭给自己吃的。”
完了,看表哥和二舅的眼神,似乎是更心疼自己了。
御花园,保成指挥着内务府的人,把他们刚做好的一个长椅安在地面上,用什么安?现在还没有铁钉,就用坚硬的木楔子。
营造司多的是苏辰想找的那种工匠,三两下敲敲打打的,一条原木色的长椅就安放在路边,因为后面的花太多,竟然像是镶嵌在花海里似的。
站在伞盖底下监工的保成保清豆丁都十分满意,椅子安好了,就指挥侍卫坐上去试试是否结实。
两个侍卫坐上去,还按照太子爷的吩咐左右晃了晃,纹丝不动。
结实的。
保成更满意了,自己跑过去坐着,叫内务府的奴才们继续安装。
凳子除了那种花瓣的需要现做,别的内务府就有现成的拿来用,一会儿功夫,隔不远的地方便多了三个圆凳。
保清过去坐了一个,仰头看看天上的蓝天,周身都是花朵,比坐在凉亭里舒服多了。
“大哥的想法就是好。”他对长椅上的保成道。
保成得意,“那可是我亲大哥。”
保清:这家伙就是这点讨厌,不就是被阿玛立为太子了吗?整天一副比他高贵的样子,谁还不是皇阿玛的儿子了?
保成看看天色,问道:“都这个时辰了,大哥怎么还没有过来?”
现在跟在保成身边的,已经换成了一个太监,名叫平湖,还是前天马嬷嬷在他耳边念叨的烦,随指一个换了的随行之人。
平湖是个很会抓住会的灵人,两天来办事话都叫保成很满意。
就听他弓腰回道:“刚才王爷那边的连山过来,察岱爷进宫来了,王爷要给他们做什么,酸菜鱼。叫奴才给您一声,王爷不来了,还叫您和大阿哥早点回去。”
保成一下子皱了眉,“叫大哥下厨?御厨都不干活儿了吗?”
平湖声道:“应该不是这样的。”
保清听见了两句,喊着问道:“什么下厨?”
想到自家大哥要和保清好好相处,保成道:“大哥请你去吃饭。”
张英正低头站在下面,康熙将御案上的册宝看过,不合适的地方指着叫张英记下,拿回去改了。
又问光禄寺卿,册封当日的席面可准备好了。
宫里的一应宴席,都由光禄寺主办,其中在太和殿的宴席,是最高等级的,用到的席面也有定制。
光禄寺卿满汉官员两人,主办过帝后大婚宴席、公主出嫁宴席,为封王准备的,这还是第一次。
属特例,因此一切的东西,都要提前请示过万岁爷,席面用的就是比帝后大婚宴席低一级的。
此时皇上问到,两人分别出列回答了。
康熙满意点头,这时候又传来前线的战报,应该是好消息,康熙面上明显露出了喜色。
叫光禄寺的下去了,康熙问张英:“听你和王士祯关系还不错,对他印象如何?”
张英只觉得自打入了翰林院,万岁爷这通身的威严越发慑人,去年三藩之乱扩大伊始,连一些老臣都慌了,进宫去找老祖宗求解法,有叫万岁爷退让的意思。
唯独这位年轻的万岁爷,在那样的时候还经常去景山,外人都皇帝年轻,只知道玩乐。
但随着前线局势的变化,谁不知道万岁爷是真正的将才,前线将军的各种调度,军粮的筹措运送,都是万岁爷在调度。
现在想来,当时还能看出来万岁爷几分的战兢的,而现在即便战局还不算特别明朗,万岁爷这儿却是越发稳了。
此时被这一问,张英头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自己的人际关系犯了皇上的忌讳,随即才反应过来,不是的。
皇上这些日子都很关心词臣,且有正式将南书房纳入正轨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这寻求文人,是为了给王爷和太子爷找师父,还是要扩充南书房。
张英的心思都只在一瞬间,回道:“子真兄诗才极高,微臣着实佩服,便诗酒唱和过两回。”
康熙微笑点头,“那行,明日叫他进来,咱们考一考他的诗文。”
张英闻言着实惶恐,忙低头称是。
梁九功凑过来低声了几句话,康熙对张英道:“朕的长子要做一道比较奇怪的菜,叫做酸菜鱼?”
询问的看向梁九功,梁九功点头:“是要用到酸菜,以及川蜀地区的一种极辣的果子。”
康熙接着道:“敦复,你一起来,去见见朕的两个儿子,顺便尝一尝朕长子做的酸菜鱼。”
完了觉得儿子要做的菜也是那么可爱,忍不住自笑了声。
张英有种擦额头虚汗的冲动,恭敬道:“微臣遵旨。”
去乾清宫正殿的路上,康熙就和张英闲话,“你都不知道孩子脑袋里想的都是什么,别人不爱吃的,朕的长子都喜欢,还能鼓捣出来别样的味道。”
万岁爷想闲话,不能不接茬啊,张英硬着头皮道:“微臣家中的二儿子,也是经常做一些叫臣摸不着头脑的事。”
完了又觉得不妥,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和辰亲王相提并论呢?忙描补道:“但肯定不如辰王,能开常人之先的。”
康熙点着张英笑了笑,道:“朕又不是三头六臂,爱卿不必如此战战兢兢。朕打算扩充南书房,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文人相伴,于你们,朕有很多地方需要请教的。以后咱们便是亦师亦友,私底下不必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