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 28 章
那名工作人员简直像是给江澜送钱来的,提了价格后直接跟她买了十个萝卜,一共六十七斤,三百三十五块钱。
要不是江澜来这里谁也没,她都要以为这是哪个亲戚想给她一点照顾,特意花钱来了。
否则谁家萝卜一买就是几十斤,三百多块钱的?
江澜本以为十元每公斤的价格写上去后会无人问津,只能等那工作人员给她介绍的采购过来。
然而她忘了,现在的日子过得好了,不乏有想要提高生活水平的人,这么高的就价格写上去后,勾起了不少人的猎奇心。
第一个过来询问的就是一位头发乌黑的老婆婆,穿着深色纱裙。
江澜估计她是县城哪个单位的退休职工,否则不能这么精致,年纪大了还有心情染头发。
“姑娘,你这萝卜怎么这么贵啊?别人家施农家肥的萝卜都才五块呢!”
江澜废话不多,直接道:“您随便挑一个,我开了给您尝尝。”
听她这么,那名老婆婆反而有些犹豫:“要是不好吃我可不买哈!”
她有这个顾虑也很正常。
尝都尝了,脸皮薄的多少都会买一个回去,可这么大个萝卜一斤五块怎么都得二三十,要是不好吃,那可不亏死?
二三十买斤肉回去不香吗?
“您光尝不买都可以,不甜不要钱。”
江澜来得早,选摊位的时候特意挑了一个边上菜色较多,东西新鲜的地方,这会儿其他没想买萝卜的人听见这边的动静都关注了过来,七嘴八舌道:
“嚯,这萝卜五块一斤?上那什么水果萝卜都没这么贵!”
“别家都是个头越大越便宜,这家倒是反着来了。”
江澜一边削萝卜一边笑着推销:“这是省农大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口感好,里边的营养物质是普通萝卜的5倍,因为是第一批上市,价格自然会高一点。”
如果城市里的人不太清楚,跟农村相接壤的县城人多少都知道一些跟农作物有关的消息。
省农大之所以在全国排名数一数二,就是因为他们改良许多农作物。
虽然这些改良后的作物产量不像江澜种出来的翻了一番那么恐怖,但为本省的农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短短五年内,农民因作物增长的年收入达到了过去的6倍。
“农大的新产品啊那我可得尝尝,前几年改良过的米是真的香!”
“也给我来一块。”
“我不要中间的。”
听江澜这么,阿姨奶奶们乐得凑热闹,纷纷捧场。反正这里这么多人,总有那脸皮薄的会买,她们尝了就算不买也不会怎么样,回去还有了谈资。
不过在场的都是经验老到的人,大家都知道大萝卜的芯不好吃。
但江澜种出来的萝卜跟别的萝卜能一样吗?
她就是要把芯给她们,这才能表现出她的萝卜与其他萝卜的区别来。
价格已经摆在那里了,与其跟其他人一样哄着客人买,不如一开始就摆高姿态,就算没人买也不会显得那么难看。
“我们的萝卜就连芯都是好吃的,不然也不敢就这么给你们尝。而且保证不糠心,但凡你们买的糠心的萝卜,一周内都能带着萝卜来找我退货。”
江澜把萝卜散给大家后,在剩下的那半截萝卜上切了一刀,轻轻一掰,萝卜便成了两半。
在场的人还没看过谁像切西瓜一样切萝卜的,都看傻了。
最开始找江澜问价的老婆婆低头咬了一口到的萝卜,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萝卜,帮我称这三个!”
“阿姨,这萝卜生吃虽然好吃,但是脾胃虚的人最好煮熟了再吃,特别是孩子,萝卜性凉,孩子吃多了容易拉肚子。”江澜一边帮她称一边交代道。
白萝卜的情况大家肯定是知道的,但她这萝卜太好吃了,不定就会有孩贪嘴。
“知道的,知道的。”阿姨一边回复一边又搭了一个个头一点的上来,“你这是第一次来这卖吗?一前怎么没见过你的摊子?还有没有其他的蔬菜啊?”
江澜把称好的萝卜交给她,打开收款二维码,继续帮其他也要的人称。
络支付普及之后,找零都不用了,而且还十分方便。
“第一次来卖,其他的蔬菜还有,不过可能要过段时间去了。”
“那我们加个微信呀?下次你来卖东西的头天群发一个消息,我还来买。”
这时髦的老婆婆倒是给江澜出了个好主意。
她之前担心自己频繁卖菜被固定合作人发现农场的异常,但如果购买的是散人的话,他们很难会发现农场的情况,以后甚至可以作为农家乐的预备客人。
不过农场现在这种情况,以后还要不要经营农家乐江澜还没想好。
最开始她的计划是把农场往农家乐靠的,毕竟那时候与农家乐比起来,作物的那点收益是九牛一毛。
而现在不一样了,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农场就能成熟一批作物,一亩地的萝卜按十吨,单价十元每千克来算,那就是十万块钱!
嘶!
有那么一瞬,江澜想把现有的作物都铲了,全部种上萝卜。
当然,现在的农场还是有限制,不可能以最大利益化地情况赚钱,农场的收入局限于人力。
现在地里的活儿只有江澜一个人在干,就算加上大个儿和四两,还有她爷爷,也不可能天天这么干下去,身体根本吃不消。
实际上农场中能用石头催生的地也就一亩的样子,还不能频繁这么干,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如果开办农家乐,那亩地就选择偏远一点的地方,根本不会与客人有冲突,而且在休息的时间中还能赚一笔。
想到这里,江澜把微信切了个以前打游戏时建的号,用这个号创建了一个群聊,群中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个人。
本来围观的人就只有四五个的,但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爱看热闹的基因让其他人也围了过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大家都加了,他们也加一个,万一有什么好事呢?
江澜租的摊位一下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她搬来的两百斤萝卜也马上就卖完了。
“大家稍等一下,萝卜还有,在外边的车上,如果还想买的话,可以跟我到门口自己选!”
在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胖子自己拿起刀在刚才开的萝卜上切了一块,放进嘴里,脸上一下子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老板,你那萝卜还有多少,我全要了。”
他一句话让旁边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婆婆阿姨们并不并不吃这一套,嚷嚷道:“我们先来的,凭什么你全要了?”
“就是,我们刚才就买了,你一个后来的凑什么热闹?就算有钱也得讲个先来后到!”
眼看场面又要乱成一团,江澜大声喊:“大家不要急,萝卜还有,我肯定等是按照先后顺序供大家买的,等我把这里收拾一下就带大家过去。”
等把那群战斗力极强的婆婆阿姨们送走,江澜流了一身的汗。
打发他们简直比种地还累!
有些人明明一开始没有想买的意图,结果看有人要包场之后,也加入了购买的队伍中。
这会儿江澜才有时间跟这个刚才表示要收购所有萝卜的大客户交流沟通。
“十元一公斤,您真的要全部买完?”江澜再次向对方确定,“我这萝卜没打药的,常温最多存放一周,之后口感肯定会有变化。”
胖子比江澜更加干脆:“我现在就能付订金,不过你得帮我把萝卜送到店里去。”
“那是肯定的。”
江澜这边肯定是没问题,她只是觉得这人看着比她还点,居然有这么大的权限。
车上这些算下来怎么都得要两三万,要就要了。
“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那里还有这种品质的蔬菜的话,有多少我要多少。”
对方递了一张镶着金边的名片过来,江澜新奇地打量着,这还是她第一次接到别人送的名片。
名片上左上角写着“御膳居”三个字,而胖子的名字则叫明贵。
这个御膳居,不会是她知道的那个御膳居吧?
h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有不少百年以上传承的老店。
像江澜这样什么都不怎么关注但爱吃的人来,御膳居绝对是h市吃货们绕不过去的坎。
只可惜御膳居位次有限,价格极度不亲民,让她一次也没舍得去吃。
没想到这会儿居然在农贸市场与他们的采购遇上了。
如果御膳居的食材都是这种品质的东西的话,价格高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