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童谣杀人案》

A+A-

    童谣杀人案开篇讲述了治安官邀请钟先生去参观一个古董飞船展览。

    导游介绍道,这艘古董飞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出过一桩悬案。曾经的船主曾邀请十位客人上船进行星际航行,结果当这艘船自主返航时,这十位客人死了九位,其他乘客不知所踪。

    最诡异的是,乘客的死法都是按照一首童谣的顺序。这首童谣在船内到处可见,全文还翻译成不同本镶嵌在餐桌中心,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十个朋友九张椅,出局一个趴地底;

    九个朋友八张椅,出局一个去倒立;

    八个朋友七张椅,出局一个烟囱里;

    七个朋友六张椅,出局一个在演戏;

    一个朋友一张椅,独占椅子思谜题。”

    这首童谣源自蓝星一个古老游戏“抢椅子”,当音乐停止,没有坐到椅子的人就会出局,然后按这个歌实施相应惩罚。

    治安官道:“怎么样大侦探?带你来对了吧。我猜你一定感兴趣。”

    钟先生却:“我早知道这桩案件的谜底。你要是想知道,我可以跟你分享。”

    治安官:“什么?这么快就推理出来?”

    “并不,这是我人生第一件推理失败的案件。”

    钟先生道出一个惊人秘密,

    “我就是那个不知所踪的乘客。”

    钟先生陷入回忆:

    “那年我十六岁,某一天抽奖抽中了这趟旅程。我以后才知道,我不是太幸运,而是被选中了。

    我抽中奖太开心,就让我的好友偷偷上船。

    所以人们并不知道,真实里比传闻中多了一个乘客”

    十六岁的钟先生,叫做钟;他的好朋友,叫做时。

    两人天不怕地不怕,常在一起合作破案,是远近闻名的少年侦探组合。这次钟收到一封邀请函,立刻让时跟着一起去,理由是他俩在旁人眼里本应是一体。

    于是两位少年上了这座华丽的古董船,同行的还有因为各种原因受邀前来的乘客,他们似乎都藏着各自的秘密。

    大家上了船,才发现邀请他们的船主不在船上,只有仆人前来招待他们。仆人船主会另行乘坐飞艇上船,先让古董船出航比较重要。

    于是包括仆人在内的十一位乘客,进入了在太空中孤立无援的状态。

    因为乘客们性格不一,所以稍有摩擦。一行人吵吵闹闹地坐在餐桌上,结果一道电子声音彻底打破平静:

    “我是正义的法官,我将对你们实施审判。你们自以为处在黑与白之间,但正义的光芒会将你们凌迟。

    高树,你曾于虎年大年初一犯下谋杀吴丽之罪。

    卡飞,你曾于兔年大年初二犯下谋杀查夜之罪

    当然,你们之中存在绝对无辜者,欢迎我们的侦探,钟。

    你将直接审判我的罪行。

    愿正义的光环加冕于我们。”

    永夜的名声加上荀命的引流,童谣杀人案一经连载,就引起爆炸性的讨论。

    忠实的侦探迷们马上做出人物关系图。

    xx是物理学家职业,被一个名为xx的业内好友邀请过来,但xx似乎失约了,电子音里,他杀的人叫做xx。

    个人物关系都列好,甚至钟本人也被列为未来的嫌疑犯。读者们所有细节一条条做好笔记,就等着自己比永夜先猜出结局。

    而且这次钟先生亲口承认,年少的他推理失败了。

    那自己要是推理成功,岂不是比钟先生还厉害?

    抱着一点点虚荣心,读者们开始地毯式

    搜索书中细节,把每一行字句都盘包浆了。然后期待明天的更新。

    这时,一些围观的好事者特意翻去读本论坛,想知道荀命的反应。

    荀命和永夜什么都没留言,似乎暗中已有默契。

    但是荀命没有更新混沌疾风了!

    读者在他的评论区狂他,并且打出一连串问号。怎么回事,旧疾犯了?还没更新过半就想坑?

    荀命这才在混沌疾风评论区回复:

    “正在看戏,等他写完。”

    真实情况自然是席余烬正在加速码字,分/身乏术。

    而在读者看来,这是两人过招的文斗礼仪,你更一段剧情,我再更一段剧情,我们谁也不抢谁的热度,纯靠实力吸引读者。

    这样看,荀命还有点礼貌?

    荀命的形象逐渐在宇宙读者心中立体起来。他本质是个目中无人的狂妄家,明明看不起任何人,明明也能写爽文,偏偏喜欢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偏偏对好友还有一点礼貌。人类可真复杂啊。

    因此荀命坑底的读者,不是分流去看真假豪门,就是来围观这个传中被荀命指导的永夜。它们看了好几章更新,才发现这个童谣杀人案,怎么越看越惊悚?

    故事以钟的视角出发。

    他被指定为无辜人,所有乘客都争着向他自证清白。钟还是个少年,压力十分大,幸好旁边有时在帮忙分析。

    这个时在之前的幽灵杀初登场,与钟先生颇有渊源。读者们都很好奇他们的故事,看见他俩的互动,有些意外——原来钟先生以前并不果敢干练,推理时仍十分生涩,面对外人的夸赞还有些形象包袱,时先生则外向热情,总是无意间以最短的话戳破对方内心防线。

    这对好友一开始推理船主就在船上某个地方藏着,可他们怎么都找不到藏身的地方。

    很快,第一位乘客死去,他僵直地躺在最底层的地板上,契合了童谣的第一句。

    众人以为是被勒死的,但钟发现是被毒杀。钟这才想到,或许凶就在他们之间。

    读者们在评论区开盘赌凶。反正只有个人物,除去钟时,还有9个,凶应该就在这9个之间,总有猜对的会。

    现在读者们已经不会认为有个精神力极强的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一切都在客观唯物世界有迹可循。

    可书中的乘客竟然不这么认为,一个神神叨叨的乘客竟然整日有隐藏的杀,他亲眼看见过。

    钟心理压力大,推理过程有点犹豫,真是急死读者们了!

    一些没看到钟大杀四方的读者,转头去读了荀命的混沌疾风爽一下。

    然而后面接二连三又死了两位乘客,还都是按照童谣的方式死去的。书中的氛围更加凝重紧张。

    钟提议所有人不分开,一起睡在餐厅,然后亲自把餐厅里的所有椅子砍了。

    因为之前每当有一个乘客死去,就有一个椅子被损害。钟为了破坏童谣顺序,也为了安抚,直接毁掉所有椅子。

    读者们读到这段都惊呆了:

    “哈哈哈,钟先生以前这么猛的吗?”

    “读到这段总算轻松点了,接下来钟要开始推理了吧!”

    但是意外依旧发生,一位老先生掉进了极窄的木偶戏橱窗里,似乎是被里面的尖刀所伤。等众人发现他,他的血迹都把橱窗弄脏了一大半,尸体也一动不动。众人甚至没办法把尸体捞出来,只能盖上一块布。

    还活着的众人开始崩溃,大声指责钟,又相互指责各自都在撒谎,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凶。神神叨叨的乘客所有人都犯下了真实的罪行,都注定被惩罚。

    “已经死了四个了,还有七个乘客,除去钟时,就剩下五个。”

    读者们依旧热烈地讨论。

    “五选一,这个猜中凶的几率很大啊。”

    “看到这些乘客的相互指责,我觉得他们确实挺活该的。还那么骂钟,把过错都堆到钟身上,真不爽。”

    众人分开行动。

    钟消沉过一段时间,被时鼓舞起来继续寻找真相。他的推理能力似乎瞬间进步了,思路更加冷静清晰,读者们又看到找到真相的期望。

    钟重返案发现场,重新推理。

    读者在书外摇旗呐喊,一些着“我也想到了”,一些着“我居然没想到”。纷纷指认剩下的乘客里谁是真凶。

    又有一个乘客惨死了。

    但钟获得了更多线索,这下一定能找到真凶。

    一个刚过话的乘客转眼间惨死了。

    只剩下三个嫌疑人,钟已经锁定了真凶。这次他的推理十分完整,凶采用了心理盲区来作案,法诡异无比闻所未闻,所有读者都信了。

    读者们大喊:“冲啊!快来一段精彩的推理缉拿真凶!”

    可等钟走到餐厅,那位嫌疑人已经惨死在餐桌上,鲜血流了满地。

    钟愣住了。

    读者也愣住了。

    怎么回事,这个也死了?

    它们回看自己的笔记,居然一条都没用上?

    推理过程难道全错?

    对了,案件开头,钟推理错误。所以是这个意思。没关系,钟比较年轻,可他们很熟练。

    真相只有一个!二选一!绝对能猜对!

    剩下的两位嫌疑人愤怒地指责钟,还把他推到楼梯下,时冲出来保护他。

    读者们更加愤怒,居然推一个孩子,要不要脸,你们之中肯定有凶,到时候还要求着钟推理呢。

    然而下一章的更新再度反转。

    两位嫌疑人骂完钟后,忽然骂起对方,指责对方是凶。争斗之下,他们的其中一个被杀了!

    读者们的瓜都掉了。尤其是信誓旦旦被杀的那一位是凶的那一派。

    那那那,活着的这位乘客是最终凶?

    最后活着的乘客浑浑噩噩地来到钟面前,尖叫:“有鬼!有鬼!我们错了!我们错了!”

    然后吐血大笑着、浑身抽搐而亡。

    全死了。

    无人生还。

    读者们完全懵了。

    钟回到餐厅,发现餐厅中间有一张完好无损的椅子。它如此突兀地出现在那里,仿佛是命运的戏剧。

    他明明损坏过所有椅子,但这张椅子如此干净、整洁,像刚出厂的一样。

    钟觉得耳边有幻听,似乎身边有谁在唱那首童谣

    “两个朋友一张椅,出局一个笑嘻嘻。

    一个朋友一张椅,独占椅子思谜题。”

    是了,这是给他准备的椅子。

    钟浑身冰冷地坐上去,捂着脑袋失声痛哭。

    “啊啊啊童谣杀人案就这样完结了?到底谁是凶?怎么我怀疑一个死一个,到底是谁!”

    “还有下一章,别慌。但我是真的猜不出凶了,谁,时?可他一直在钟身边啊?”

    “靠该不会真的有鬼这是我看的最害怕的一个案件,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无数读者留言快出下一章。

    读者们都是跟随钟视角看这个案件,钟心理压力逐渐增大,读者也自然觉得焦虑,还看着钟被骂被打,读者们的内心都要爆炸了。

    偏偏文里时不时出现一些细思恐极

    的描写:“走廊传来一连串脚步声、推开门却没有人”、“忽然响起音乐的留声,可留声之前早坏了”。

    读者们纷纷表示:“哪怕这不是侦探,也一定是个精彩的惊悚!幸好是在唯物文库连载,唯物主义保护我!”

    读者们对里面的压抑氛围感同身受,连夜学习唯物主义。永夜写的其他案件,都没有童谣杀人案推动唯物主义观念的效果大。

    他的热度也逐步升高,再次打破自己的记录。

    席余烬观察到飞鸭又给人参精下推广了,想了想,派出其他马甲来搅局。

    荀命:永夜,勉强可读,结局呢

    沧海:熬夜都在看!突然想在新卷增加一点鬼神内容。

    永夜回复荀命:勉强在写

    永夜回复沧海:感谢,万分期待

    读者们爆发出新的吃瓜热情。

    “哈哈哈我怎么觉得永夜对上荀命有种阴阳怪气的风味。他跟别人都不这样。”

    “该不会童谣杀人案的凶真是鬼吧!”

    “啊?地球真的有鬼??我知道了,地球一共生活着两种智能生物,一种是人类,一种是鬼。现在我有点害怕,这个地球鬼,它会来到外太空吗?”

    飞鸭的热度被压得看不见。

    童谣杀人案在万众期待下连载到完结章。

    忽然一只递到钟面前,钟抬头看,是时。

    时:“一个人思考太累了,幸好我偷渡上来。别担心,有鬼我也保护你。”

    钟愣愣地看着他,目光逐渐移向时的身后,瞳孔逐渐放大。

    时的身后,是那个藏着老先生的木偶箱子,现在已经被布遮盖上了。

    钟离开椅子,走上前去,揭开布。里面的尸体与前几天毫无分别。

    钟端详尸体片刻,抬敲了敲玻璃。尸体毫无反应。钟突然愤怒地砸向玻璃,像是一个失智的疯子。

    突然,尸体动了。

    老先生在狭窄的木偶橱窗里睁开眼,道:“我输了,侦探”

    读者们此刻大气不敢出,看到最后一句话更是浑身过电般微微颤抖。

    真的有鬼!尸体诈尸了!

    不对唯物**好,这是假死的意思。九个嫌疑人只剩老先生,所以凶竟然是你!在中途死去的老先生!

    老先生一步步诉他的雄心壮志。

    他已行将就木,唯一夙愿就是制造一桩悬案。所以他最先邀请了钟,为的是确保连侦探也无法破解他的迷局。

    其次他不想伤害无辜的人,所以邀请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有伤天理的人物,要在这艘古董船上一一制裁。

    他以船主的身份,用乘客的秘密威胁他们,要求他们在某一时刻经过走廊、拿起叉子、发现秘密通道,布下疑阵,给予所有乘客精神压力,让其他乘客认为第2人真的存在。自己则利用他们的遮掩去解决某个乘客的性命。

    他身形佝偻,只需关键时刻躲在这个狭窄的木偶橱柜里,就能骗过所有人。没有人能想到尸体会起来行凶。

    最后,他只需要利用冰锥刺向自己的心脏,就能使凶器消失,制造出被船主杀害的假象。

    而钟一无所获地走下飞船,向世人宣告这桩悬案,认定这个案件无人可破。

    可是在最后时,钟居然醒悟过来,揭开了真相的幕布。老先生功亏一篑。

    中途死去的死者才是凶。

    居然还有这种可能!

    居然还能这么写!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模式在地球已经被仿写多次,或许地球读者不太惊喜,但对第一次接触侦探的宇宙读

    者来,这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一路迷雾重重、悬疑惊吓,都为了给最后的结局制造出惊天大逆转。这种豁然开朗的明悟感,无疑是终身难忘的体验。

    读者们先是惊讶,后是无穷的窃喜!

    读到一本好书,除了治愈精神混乱外,还有一种徜徉在新世界的快乐。书籍里是第二人生,第二人生的旅途当然越精彩越好。

    回想这一路的体验,为乘客的所做所为愤怒,为钟同情,为书里的氛围担惊受怕,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让生物头皮发麻,回味无穷。

    “永夜先生真的太强了”

    一些生物反复翻阅全文,越看越心惊。平心而论,里面作案法有一些明显的bg,例如老先生怎么算准乘客的心理?但以书中紧张刺激的氛围来讲,还能勉强自圆其。

    如果是自己站在钟的位置,不定根本一头雾水。

    如果自己只是一位是看到古董船归来的路人,船上只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孩和九具尸体,根本就想象不到如何解开谜题。

    老先生差点就完成了完美犯罪!

    老先生疯狂而心思缜密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他的做法,到底属不属于正义呢?

    那被害的八位乘客,到底是罪有应得,还是罪不至此,读者们更是众纷纭。

    人性、心理、犯罪永夜几乎写到了极致。

    但想到还有钟的结局,众人又抱着好奇看下去。

    老先生:“但我的迷局依旧骗过了所有人,我还是成功了。只剩下我的死亡。侦探,你能保守这个秘密,完成我的遗愿吗?”

    钟:“不可能!你根本不是什么算无遗策的大师。你太过懦弱,想给案件找个旁观的侦探却只找了我。你担心找更强的人你就会暴露。你太过傲慢,以为自己能主宰他人的命运,实际不能!你嘴上着是自己实施正义,实际根本毫无同情心,他们的罪行只是你玩弄人心的借口。

    我偏偏要毁了你的谜题,让你接受法律的制裁!”

    老先生:“你、你们明明是一起的,却作出了相反的抉择”

    老先生的计划当然有疏漏,他没有料到还有时会上船。

    其实时亲眼看见过他“死而复生”,却什么都没。

    老先生大力咳嗽,似乎喘不过气来,他断断续续地念出那首童谣:

    “十一个朋友十张椅,出局一个趴地底

    三个朋友两张椅,出局一个笑嘻嘻,

    两个朋友一张椅,出局一个葬火里。

    一个朋友一张椅,独占椅子思谜题”

    老先生的新童谣。把时也算上了。

    他似乎还想什么,时就操作关,使冰锥从天而降,给予老先生最后的制裁。

    时对震惊的钟:“我发现,比起解开谜题,我更喜欢制造谜题他启发了我钟,我们来完成最后的童谣吧。”

    时扑上来,一个毛巾捂住了钟。钟立刻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他已经在港口,时不知所踪。而古董船的九人悬案,已经名声远扬。

    古董船展览里,人来人往。人们对新鲜刺激的谜题非常感兴趣。听到夸张处甚至会开怀大笑。他们并不关心真相,也不关心逝去的生命。

    治安官第一次听到真相,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钟先生道:“我知道时和我一样聪明。老先生的谜题,放出一个恶魔我不该带他上船的。我没有解开老先生的童谣,所以我一定要阻止时先生。”

    “现在,我要去赴约了。”

    钟先生走到餐桌旁。不知何时那里钉着一张名片。来自犯罪心理医生,时先生。

    钟先生拿走名片。

    “等等我和你一起去!万一你被那子弄死了怎么办?”治安官终于清醒,连忙追上去。

    童谣杀人案的最后章节名,叫做“赴约”。

    钟先生无法解开的第一个谜题,与他不知所踪的年少伙伴,成了他最大的心结。

    读者们在感慨之余,也开始期待这两人的交锋。那个童谣真的会实现吗?钟先生和时先生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太好看了,我甚至想收藏实体书。”

    “我好期待下个案件!感觉很刺激!时先生居然是这种变态人设,钟先生能赢吗?”

    “别了,我好像又发现了一个细节,这些乘客的死亡顺序,也和自身犯的罪行有关。我刚刚查到在蓝星有个叫做地狱的地方”

    大量的讨论话题蔓延至书友论坛的每个角落。甚至一度成为旁石星系限定星的热议话题。

    大家津津乐道里面的反转,多重人物关系。

    由此还衍生出一个话题:

    “我听童谣杀人案好久了,但一直很忙没去读。为了避免剧透,我甚至不看唯物文库。只在飞鸭来点狗血文看看。

    谁知今天作者更新后还附上一段话:大家看过童谣杀人案,那个老先生假死杀人的案件。

    我直接炸开!!这都能被剧透?”

    “被剧透确实很惨,楼主好可怜,丧失了一个看到好书的会。但真相还是很有趣的,看看钟和时的互动吧,很甜哦!”

    “我认为应该出个防剧透礼仪。不在侦探前剧透凶应该是常识。楼主可以期待一下永夜的下个案件。”

    大家正期待永夜出下一个案件,却发现永夜挂上了假条。

    怎么回事,你们蓝星文坛喜欢轮流当鸽子吗?

    读本留言区里,有大量读者在这里捕捉水留言区的作者,所以很快发现了永夜的留言。

    永夜:已交卷,请评阅余烬

    沧海:我也交了!余烬

    荀命:我还没写完,再等等吧,我们这么熟了,怎么会拖更呢?余烬

    “永夜他们在不同站写,数据计算有不同,确实让他们蓝星人来评比较好。这个余烬似乎很受尊敬。”读者们愉快吃瓜中,“突然有点羡慕余烬怎么回事,他平时一定能读好多文章,还能尽情当面催稿。”

    “我愿意花钱买当面催稿荀命的会。”

    “我也愿意!!”

    潮平号里,席余烬则在想办法提高沧海的热度。他有个很大的计划,舞台此刻还没搭好。沧海热度还缺一点。

    “看来只能让你蹭荀命永夜的热度了。”

    席余烬狠下心,无情地对马甲沧海,

    “来个真正的文坛三角恋吧。”

    万幸的是,一个消息拯救了沧海,让这三位家不至于来个我的爱人爱的不是我。

    闪光帝国发出邀请,它们把古墓密码复原了一部分,诚邀外星生物前来观赏。它们打算把这个当做实体书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