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昭昭,来。”低沉轻缓的男声从上方传来,格外耳熟以至于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双好看的递到她面前,他俯身站在假山外,修长的指隔着衣袖握住了她的腕。
顾昭满脸讶然的抬头看去,眼前头戴玉冠、身着玄色常服的男子,竟然是那位“九爷
他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这里可是后宫,再位高权重的朝臣怕也不能进入——
顾昭一时没回过神来,愣愣的任由他牵着自己走了出来,只见他蹙着眉问:“可是吓坏了?”
实话,被关在假山中的那点恐惧,远比不上在这里见到他的震惊。
“张卓英,传太医过来——”李翾见顾昭不话,只看着自己出神,疑心她被吓出了毛病。
她头上的伤虽是已痊愈,难保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顾昭终于回过神来。
“不、不必了。”她忙摇了摇头,轻声道:“我没事。”
姑娘红着一双眼,脸上仍是有未干的泪痕,发鬓上的珠钗也歪掉了,看上去有些狼狈。
李翾端详了她片刻,吩咐道:“带姑娘收拾好,再送到沁芳园去。”
虽是对张卓英话,他的目光却没从顾昭身上移开。
“您、您到底是谁?”顾昭仰着头,直直的望向那张俊美的面庞。
能在后宫中出现,任意走动的人——他今日身着玄色常服,近看时才能发现上面繁复的暗纹,华贵又低调。
顾昭记得,他衣摆处绣的仿佛是龙纹。
眼前的人至少也是位亲王,又或者就是天下人都要仰望的尊贵的那位——
她感觉自己的心“砰砰”跳得极快。
“姑娘,你这么聪明,还没猜到么?”李翾挑了挑眉,反问了一句。
原本今日李翾想等太后当众宣布后,再将暗中将顾昭接过去,告诉她自己的身份,免得日后见了她措不及。
自顾昭进宫后,张卓英已经派人暗中留意她的动向。
直到长乐郡主一行人进了这青桐园后,再出去时独独不见顾昭,宫人才立刻跑去通报。
正巧她回话时张卓英就在天子身边,听此事天子就亲自过来了。
李翾想到这里有的一处关,先走过去查看,果然隐隐有哭声传来。
这才有了方才那一幕。
顾昭心中有了答案,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确认顾昭没有大碍,李翾淡然了句“去罢”,示意张卓英安排好,自己转身先走了出去。
张卓英给两个宫人使眼色,又对顾昭施了一礼,跟在天子身后离开。
“姑娘,奴婢服侍您。”身着青色宫装的宫人引着顾昭走到了另一处院落,一人去准备温水和胭脂香粉等物,一人帮顾昭整理衣裳、梳头。
哪怕破天荒见到天子如此关照一个姑娘,她们看向顾昭的目光也没有丝毫好奇,只是脚麻利的做好头的事。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她又恢复之前的光彩照人。
顾昭对镜细细看了一遍,并无不妥之处,起身轻声道谢。
两人还礼后,一人引着顾昭从后院的门出去,引着她走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看起来像是又回到了沁芳园。
“姑娘稍侯片刻,会有人来接您的。”青衣宫女轻声细语的道。
她训练有素的气质让顾昭一下子想到了怀霜。
顾昭微微颔首,青衣宫女行礼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待到只剩她一人,顾昭终于能静下心来消化那个令她目瞪口呆的消息。
将她带在身边一段时日,还让她叫了“九叔”的人,竟是当今天子?
天子御极十二载,今年已十二岁。
可“九爷”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天子高居庙堂,对她来是太遥远的存在。在顾昭想象中,天子该是凛然威严的中年男子模样、令人望而生畏,不可亲近,而不是这般年轻俊美。
他事先就知道自己会进宫么?所以特来告诫自己不要出在别庄的事——
顾昭简直要惊出一身冷汗,她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窥到天子的秘密。
整个皇宫中人都不知的秘密。
“昭昭,昭昭——”忽然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正陷在自己思绪的顾昭悚然一惊。
她定了定神,缓缓转过身去。
“昭昭,我吓到你了?”来人兴冲冲的跑来,看到脸色苍白的顾昭,忙牵住她的。
看清来人,顾昭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当时没有猜错,歆歆果然是哪家的贵女。
“歆歆姑娘好。”顾昭重新露出笑容来,温声道:“没有,我只是在想事情。”
福安长公主早就盼着见到顾昭,只是她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出现,才没去沁芳园等。本想让人将顾昭带到永寿宫,却听到宫人顾昭自己在映雪轩附近,她等不及自己赶了来。
“昭昭,你教我编的兔子,我还是没学会。”长公主从袖中拿出已经变得枯黄的草编兔子,有些苦恼的对顾昭道。
“歆歆姑娘,你的家人知道你在这儿么?”顾昭柔声问道。
歆歆声道:“嬷嬷知道。我不想去那儿,太吵了。”
平日里连宫妃们她都几乎不见的,大家早都默认了这一点。
顾昭表示理解,她也头疼。
卫媞和长乐郡主明显对她有敌意,还有别的贵女打量的目光,最要紧的是她又不想来选皇子侧妃——
“九叔”,不,天子必定也不愿见到她与宫中人牵扯过多。
顾昭这才意识到自己究竟招惹了多大的麻烦。
“歆歆姑娘,我的表姐也过来了,她还不知道我在这里。”她耐心的解释道:“我教你再编一次,就得走啦。”
今日是太后设宴,她是人物自然不会被太后想起来,可宫中也不是她能随意走动的地方。
长公主目露失望之色,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
当卫媞等人重新回去找顾昭时,发现假山的关已经打开,顾昭却不见人影。
几人里梁蓉最为着急,倒不是她多关心顾昭,只怕顾昭在宫中失仪,到时候倒霉的可是安阳侯府。
“难道是她走去了别的地方?”梁蓉不知长乐郡主有意捉弄顾昭,还以为是顾昭自己走丢了,脸上闪过一抹不耐。
若不是她攀上了定国公夫人,这次来宫中的就是她自己,也不会有这些麻烦事。
“梁姑娘不必着急。”既是人已经出来,想来并无大碍。长乐郡主轻描淡写道:“我命人找找顾姑娘便是。”
长乐郡主是养在静妃身边,自幼长在宫中,若她肯帮忙最好不过。
梁蓉松了口气,连忙道谢。
一行人回到沁芳园后,长乐郡主和卫媞身边又围上来相熟的贵女,头一次来的卫嫣和梁蓉不觉被挤了出去。
虽然平日两人关系算不上亲密,此时莫名有种同病相怜之感,倒也没分开。
“你看,那是不是顾昭——”忽然,卫嫣发现一道纤秾合度的身影在不远处出现,身边还跟着个人。
两人忙跟了上去。
“你跑到哪儿去了?”梁蓉见到顾昭,总算松了口气,她本欲抱怨两句,见到还有不认识的人在,才勉强咽了回去:“让我们好找!”
顾昭神色从容的道:“出来时迷了路,恰好有宫人路过,送我过来了。”
她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梁蓉这才没再计较。
她们这边着话,卫媞转身时眼尖的发现了顾昭,忙在长乐郡主耳边轻声提醒。
“怎么会?”长乐郡主见到她衣冠整齐、神色如常,心中起了疑惑。
被关在那狭窄的假山中,必会形容狼狈才是,且她的人也听到了哭声——不过长乐郡主也只是想吓吓顾昭替表妹出气,原就准备一炷香后放了她。
那假山的关要从外面开启才行,顾昭是如何出来的?
她微微蹙着眉,正凝神细看时,顾昭身边的人让她眉梢一跳。
从不见外人的福安长公主,怎么跟顾昭到了一处?
“过去看看。”长乐郡主淡淡的道。
她这一走,身边的围着的人也跟了过去,顾昭等人所在之处顿时成了焦点。
“见过福安姑姑。”长乐郡主一来,就点破了福安长公主的身份。
长公主年龄不大,辈分却极高。
不单顾昭心中一惊,卫嫣和梁蓉等人也都吓了一跳。
这个安安静静挨着顾昭的姑娘,竟然是周太后最宠爱的福安长公主!
长公主见人多,下意识的往顾昭身后躲去。她感觉到长公主的紧张,暗自缓了缓神,并没表现出惊讶来,还微微侧过头,报以安抚的笑容。
见她并没因自己的隐瞒而生气,长公主神色也放松了些,朝着长乐郡主点点头。
在场的人连忙都给长公主行礼。
“顾姑娘是怎么跟福安姑姑走到了一处?”长乐郡主似是随口问道。
顾昭主动站了出来,道:“方才民女险些迷路,遇上了长公主殿下。”
她神色自然,丝毫看不出是才知道长公主的身份。
长公主今日因是偷跑出来的,穿着低调,不如长乐郡主华丽,看起来与寻常贵女无异。且身边又没有宫人陪着,自然想不到她竟是天子的妹妹。
自从知道“九叔”就是天子后,已然没有什么事能让她感到惊讶。
京中一直都有长公主的传言,许多人头一次见,各种好奇打量的目光落在长公主身上,让她很不自在。
长公主幼时烧坏了脑子,传已然痴傻,先帝不喜,与今上也未见亲近,如今十六岁了还未亲。
不过见她承袭了先帝贵妃的美貌,倒是出乎众人意料。
顾昭借着话,不动声色的挪了下位置,替她挡下了大半。在长乐郡主问话时,也是能帮就帮。
有顾昭在一旁帮忙,长公主话虽慢,却也慢慢少了慌乱,从容了许多。
长乐郡主的眼神微微闪动,旁人也觉得顾昭似是在攀附长公主。
平日里这种出风头的事情,顾昭是绝对不会做的。可今日看到心智如孩童般的长公主足无措的在众人面前,那些探寻的目光里有鄙夷、有嘲讽,她做不到视若无睹。
好在没过多久,长公主身边的嬷嬷赶来,接了长公主回永寿宫,大家这才散了。
殊不知暗处已有人将这一切如数记下,呈送到了周太后面前。
“歆歆看人的眼光不错。”周太后对旁人未置评论,只对身边人夸了顾昭。“昭昭是个好孩子,哀家也喜欢。”
听周太后称呼她为“昭昭”,身边人立刻意会。
长公主的伴读人选已经有了。
***
沁芳园。
临近午宴开始,太后才驾临沁芳园。
这次妃没有随侍在侧,让前来的贵女们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太后到底是天子生母,纵然再不合,天子自己尚且要顾全孝道,前来的贵女们也不敢有半分怨言,力求姿态做足。
顾昭的座次靠后,只能远远望见周太后。
她低着头做出恭谦柔顺的模样,心中只想着快些结束回家。
“太后娘娘今日邀请诸位姑娘们入宫,是要为长公主挑选伴读。”待午宴即将结束之时,周太后身边的掌事嬷嬷公布了太后用意。
饶是贵女们修养极佳,也不免露出惊讶之色。
身份高的贵女顾及太后和天子的关系,会有些顾虑,但在宫中有个好处,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位皇子尚且未出宫开府,又未娶正妃,总是个不错的会。
身份低些的贵女则是更想争取,她们的父兄不得重用,若得太后懿旨赐婚,总是一份荣耀。
福安长公主又是个痴傻的,也不必费心服侍。
大家各自盘算起来。
此时她们不免有些后悔,在遇到长公主时应该表现得更和善些。
“安阳侯府的顾昭姑娘可在?”掌事嬷嬷再次开口。
顾昭一惊,忙起身站了出来。
“民女在。”
听了她的自称,在场的人不免暗自发笑。
她甚至不是官家出身,听着就像是依附于侯府的穷亲戚,只有一张脸罢了——
早在初到沁芳园时,她出众的容貌已经引起大家的关注,当真是眉黛春山,秋水剪瞳,面若芙蓉色,如同明珠朝露般夺目。
众人此时又不免庆幸,这并不是选皇子妃。
“哀家属意你为长公主伴读,你可愿意?”这次周太后亲自开口,慈眉善目的问。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顾昭身上。
有不屑、有羡慕、有意外的顾昭顶着莫大的压力,垂首行礼道:“多谢太后娘娘、长公主的抬爱,民女才疏学浅,恐不能服侍殿下。”
出乎众人意料的,顾昭竟开口婉拒了。
顾昭身份低,安阳侯府也并不显赫,若能有太后的关照,对她自己来是百利无害的。
周太后闻言也并不生气,微微笑道:“这样罢,你先试一试。若果真不合适,哀家也不勉强你。”
话已至此,再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了。
顾昭站出来行了大礼,恭声道:“民女谢太后娘娘恩典。”
答应太后倒是容易,可她如何在天子面前交代?
顾昭欲哭无泪的想着。
与此同时,沁芳园的事也传入了天子耳中。
李翾听顾昭帮了长公主还出了些风头时,就知道太后的人选不会再有别人。
若连最基本的友善都没有,怎么给长公主当伴读?
在别庄时他就看出顾昭虽是性子柔,却很有主意。她认定的事情,因心里的善,反而让她在某些事上无比坚定。
那日提醒他是一次,救了狼崽又是一次,还有今日的事
“召怀霜回来。”李翾没别的,只淡淡的吩咐了一声。
张卓英猜到天子意思,立刻答应着去办。
只是他还没离开,又被天子叫了回去。
李翾若有所思的道:“待到太后那边散了,将顾昭接过来。”
***
直到登上安阳侯府的马车,顾昭还如同在梦中一般。
随她一起的梁蓉碍于外人在,沉默着没有话。等车帘落下后,她正要开口,就听到车夫在外面:“两位姑娘,马车出了些问题,已经抓紧在修了。”
听到不能立刻离开,梁蓉心浮气躁的往外看了一眼,见果真有人拿着工具在修,只得将帘子摔下。
“顾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梁蓉压低了声音,听起来竟有些咬牙切齿。
还不待顾昭想好理由搪塞,只听外面又有人话。“顾姑娘可在?”
顾昭将侧面的车帘掀开一角,应了一声。
“长公主有话想跟您,还请您随奴婢过去一趟。”马车外的宫女顾昭没见过,许是永寿宫的人。
这样的要求顾昭自然无法拒绝,只得先下了马车。
一乘软轿已经在宫门前准备好。
在宫女的指引下,顾昭上了轿子。可越走她越觉出不太对,这好像并不是去永寿宫的方向。
等轿子停下时,她终于确认了自己所想没错。
“姑娘安好,主子在等您。”张卓英正站在门前,笑容满面的道。
天子定然已知晓她被选为长公主伴读的事,顾昭按捺下心中的忐忑,随着张卓英走了进去。
“民女见过皇上。”顾昭进门后,回忆着前几日学过的规矩,跪地行了大礼。
舅舅找来的嬷嬷教得全面,若在宫中遇到贵人该如何应对,全都讲了一遍。
她生得貌美、身段又好,行礼的动作由她来做极为赏心悦目,可随之而来的生分之感,让天子感到些许不舒服。
“平身。”李翾没表露出来,神色淡淡的道。
虽是君心难测,顾昭还是硬着头皮先解释今日的事。“皇上,民女着实不知长公主选伴读之事。”
见天子似是不为所动,她连那日在云觉寺发生的事情都毫无保留的了出来。
“民女才疏学浅,自是配不上给长公主做伴读。”顾昭咬了咬牙,道:“请您放心,民女会想办法尽快离开的。”
听到她妄自菲薄,天子不由微微蹙起了眉。
“难道在你心中,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他语气虽平淡,顾昭却莫名听出了不悦。
她忙摇头,语气诚恳道:“皇上您当然是英明之主。”
看姑娘认了真,李翾心头的一丝不快如轻烟般散去。
罢了,自己又何必跟她计较?
“福安长公主只比你大一岁,虽是智力上有些缺陷,却也非传言中那般。”李翾出言提点她道:“她是个好相处的,你不必刻意陪心,真诚相待便是。”
顾昭下意识的连声应下。
等回过神来,她才意识到天子这是在教她与长公主的相处之道?
李翾见她如鸡啄米似的点头,颇有几分孩子气,唇边微微牵动。“等你正式去陪伴长公主时,将初丹换下来,带怀霜和落蕊进宫。”
顾昭愕然。
“太后知道你身边贴身侍女一人沉稳一人活泼。”天子特意多解释了一句。
原来她的事情,天子已经一清二楚。
“民女记下了。”顾昭心情复杂,轻声应下。
让怀霜到她身边,怕是要监视她罢?
李翾看姑娘低落的模样,知道她误会了。
“若怀霜在你身边,今日假山之事,便不会发生。”他没有特意解释,只随口提了一句。
顾昭有些茫然的抬起头,一时拿不准天子的心思。
李翾看着她懵懂的神色,不由想起她喝醉那夜,如猫儿般依偎在他怀中的乖顺模样。
“请您放心,民女定会谨言慎行,不给您添麻烦。”顾昭将情绪都敛在眸中,再次对天子保证道。
李翾挑了挑眉,道:“姑娘,朕相信你。”
他特意点出的“姑娘”字,顾昭蓦地想起那日她离开别庄前天子过的话。
若她果真出去,这辈子的就别想再嫁人了。
顾昭一时忘了这茬,登时俏脸飞红,甚至连耳垂都浮现出淡淡的绯色。
好在天子见她面皮薄,没有继续逗弄她的意思,放了她离开。
顾昭几乎落荒而逃。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天子的唇角缓缓勾了起来。
***
当两人回到安阳侯府后,顾昭被选为福安长公主伴读的消息在侯府不啻于惊雷炸响。
若这事落在梁蓉身上,自然要阖府庆祝。可被选中的人是顾昭,张氏脸上的笑容就勉强了许多。
“既是太后指了你,安心进宫就是。”梁宗行宽慰顾昭道:“以你的才学,陪着长公主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昭昭,你先前就认识长公主?”张氏最关心的不是她在宫中的生活,而是她为何会有这样的好运道。
顾昭不好出云觉寺的事,只得道:“今日我在宫中迷路,正巧遇上了长公主。”
听到她迷路,梁宗行立刻看向自己女儿。
“我没有丢下顾昭!”梁蓉急了,连忙解释道:“是帮长乐郡主找狗,大家才走散了。”
梁蓉怕被父亲误会,难得这次又不是她的错,竹筒倒豆子般将发生的事都了。
她才完,梁宗行和张氏都有种感觉,郡主在针对顾昭——可两人是头一次见面,似乎并没有理由。
“昭昭,你入宫后要万事都心。”梁宗行叮嘱道:“太后娘娘不是严苛之人,你做好分内事即可。”
不能不尽心,更不能有逾越之举。
起来容易,这分寸却是不好拿捏的。
两人这大半日在宫中都累了,梁宗行让她们回去休息。
“侯爷,大姑娘给长公主当伴读,会不会影响咱们阿遂?”张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道:“要知道天子和太后的关系若知道阿遂的表妹是太后的人,他如何能进羽林卫?”
梁宗行简直被脑回路气笑了。
“定国公夫人与周太后沾亲,是国公府被冷落了还是世子没得到重用?”他皱着眉道:“阿遂不能入选羽林卫,是他的能力不足。”
张氏心中不满丈夫的辞,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得讪讪的闭嘴。
“更何况昭昭只是暂时去当伴读,能不能长久还不一定。”梁宗行不愿妻子再动歪心思,半是告诫的道:“无论太后和天子关系如何,都不是我们能议论的。”
“若你不想毁了阿遂的前途——”
提到儿子,张氏终于服了软。“侯爷放心,妾身知道轻重。等会儿妾身派人帮着大姑娘打点入宫带的东西。”
梁宗行这才点点头。
等张氏走后,梁宗行眼底到底还是透出一丝忧虑。
昭昭这一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
景和宫。
过了晌午,太后给长公主选伴读的消息已经在宫中传开。
德妃得了消息,借着要商议宫务的理由,将淑妃和贤妃都叫到了自己宫中。
“好端端的选什么伴读?”德妃头一个不信,她皱着眉道:“上次去你们也见了,长公主那个样子,是能读书的人么?”
淑妃和贤妃回想起那日的情形,也觉得这个理由牵强。
“太后娘娘是想给长公主找个玩伴罢?”见淑妃还是若有所思的模样,贤妃这次倒先开了口。“长公主已经十六了,总不好一辈子不跟外人接触。”
虽然这是个理由,可还是不够充分。
“听被选中的姑娘生得极美。”淑妃缓缓道:“满园子的正经世家贵女,太后偏挑了个寄居安阳侯府的表姑娘。”
虽然长公主不是太后亲生,可太后待她比亲生的都好。
按理,长公主身边也该选个出身显赫世家的贵女。
可被挑中的人身份低微却貌美——她们人不得不多想。
顾昭生得绝色,德妃和贤妃也有所耳闻,况且上次中秋前她们去见周太后,太后告诫的话还言犹在耳。
向来不过问后宫事务的太后,也要开始插了么?
“光好看也没用,后宫里从不缺美人。”贤妃沉默了片刻,又道:“叶修仪进宫有四五年了罢?至今都还没侍寝。”
安国公府嫡女,家世显赫,又生得貌美,正经选秀入宫,并没有打动天子。
“近些年皇上在后宫的心思愈发淡了。”德妃神色稍霁,缓缓的道:“也好,正所谓修身养性么。”
她们个是有皇子的,自然不希望皇上临幸后宫,再生出皇子来。
“贤妃娘娘,五皇子有事找您,正在宫里等您——”还不等人得出什么结论,延福宫的宫女先寻了来。
“去罢。”德妃知道她向来也没什么主意,让她先回去了。
贤妃起身,微微福身道:“两位姐姐先聊,妹妹告退。”
“她倒是个有福气的,当年她和静妃同时被刘庶人下药,静妃肚子里的公主没保住,她的皇子却堪堪保住了。”
待她走后,德妃又提起了旧事。
淑妃听出她话中的遗憾,微笑不语。
若五皇子没保住,储君之位的竞争者就少了一个。
“姐姐才更有福气。”淑妃微微笑道:“在个皇子里,皇上还是看重大皇子的。”
德妃虽知道她是假意恭维,眼底还是闪过一抹得色。
两人不再提皇子和宫妃的事,转而起了宫中的事务。
只是二人心中都各自盘算起来,明年开了春便到了选秀的日子。她们也该早做打算,免得到时措不及。
她们心中还抱着一丝侥幸。
宫中暗地里有个传言,后宫未再有皇子公主出生,是因为天子在边关扬名、受重伤的那一役中伤了身子,怕是失了生育能力。
因之前皇上已有位皇子,朝中大臣也没人敢自讨没趣,上折子些该丰盈子嗣的话。
可这毕竟是传言,不可尽信。
尤其是眼下立储风波才过去没多久,谁知道正值壮年的天子会不会有别的想法?
这个念头让两人心头盘踞起阴云。
“长公主新伴读入宫,论理你我姐妹该有所表示。”末了,德妃似笑非笑道:“到时备上些礼物送去,别让人挑剔不是来。”
她倒要看看太后挑中的人有多好看?能不能让天子动心?
“妾身听德妃姐姐安排。”淑妃笑得温婉。
***
闻溪院。
顾昭回去后,立刻将落蕊和初丹叫到了身边。
“姑娘,您要进宫?”落蕊目瞪口呆的重复了一次:“给长公主当伴读?”
皇宫对她们来是太遥远的存在,进宫更是未曾想过的事。
顾昭略去了天子一节,只了当初跟长公主的偶遇、在宫中的重逢。
“原来是这样。”初丹听了,先安慰顾昭道:“这也是您跟长公主的缘分,别人还求不来呢。”
平心而论,顾昭不讨厌长公主,喜欢甚至还有些心疼她。若她只是普通的贵女,便再没这些烦恼。
“您累了一日,奴婢替您准备了热水,您去泡个澡解解乏?”初丹贴心的道。
顾昭点点头。
泡在浴桶中她才感觉自己真正的松懈下来,熬过这一日,已是精疲力尽。
“姑娘,您受伤了?”忽然落蕊惊讶的叫了一声,就要去找初丹来。
顾昭连忙制止了她,发现自己腕上有一圈淡淡的淤青——那是她不慎碰在假山的石壁上,有轻微的擦伤,又被天子隔着袖子握住腕时留下的痕迹。
“我不心嗑了下。”顾昭摇了摇头。
若不是天子及时发现她,今日她在宫宴上就要出丑了。
那样的话,太后还会选她长公主的伴读么?
顾昭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是别庄时是那个温和可亲近的“九叔”,一会儿是威严冷峻的天子。
他还特意将怀霜送到自己身边应该是好意罢?
顾昭闭上了眼,轻轻撩了些热水。
目前看来,天子对她还是信任的,也并没有要她命的意思,这就足够了。
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无论心中有怎样的忐忑和担忧,日后顾昭还是带着落蕊和初丹坐上了侯府的马车入宫。
这是太后对她的特别优容,允许她带自己的贴身丫鬟入宫,免得在陌生的环境中不适应。
在半路上,马车停了片刻,等到再次行驶时,顾昭身边的人已经换成了落蕊和怀霜。
“姑娘安好。”怀霜含笑见礼。
果然如她所料,并没用多少时候,她就又回到了姑娘身边。
“怀霜姐姐。”顾昭还有点难为情,当时是赌气,如今那点子邪火早就烟消云散了。
她将两人互相介绍了一回,让她们先熟悉起来。
对于这个决定,她回府的当夜就告诉了初丹和落蕊。
一个谎言的开始,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
从京郊回来时,顾昭联合落蕊瞒住了初丹没,如今要解释怀霜的来历,便不得不提起旧事。
好在落蕊和初丹体谅她,并没有深究。只要是对她有利的事,她们都会照办。
初丹没有不满被丢下,反而叮嘱落蕊要好好服侍姑娘,自己会等她们回来。
落蕊对怀霜也没有排斥,她甚至自己的能力有限,主动对怀霜道:“若我哪里做的不对,还请姐姐多多提点。”
虽然她平日里跳脱活泼,可在大事上从不含糊。她看得出,怀霜的能力远在她和初丹之上,能更好的帮到姑娘。
怀霜见状,也暗自松了口气,她肯配合是最好的。
“妹妹不必自谦,咱们都是为了姑娘。”怀霜笑吟吟的道。
在两人试图尽快磨合的交流中,马车缓缓驶向了宫门。
永寿宫的人已经在等她了。
“奴婢见过顾姑娘。”来人是太后身边的嬷嬷,见了顾昭十分客气。
顾昭忙还礼。
“长公主早就念叨着您来呢!”那嬷嬷笑道:“若不是太后娘娘拦着,只怕殿下就亲自过来了。”
顾昭心中一暖。
长公主是很好的,给她做伴读顾昭并无不愿。
等一行人到了永寿宫时,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竟是福安长公主迎了出来。
“民女见过殿下——”顾昭话音未落,之前长公主欢喜的牵住了她的,不让她行礼。
“昭昭,我想你了!”长公主笑眯眯的看着她,纠正她的称呼。“我叫歆歆。”
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她眼熟的人,都称呼她为“殿下”,只有母后会亲亲热热的叫她“歆歆”。原先昭昭也这么叫,可后来就不肯了。
顾昭有些犯难。
“殿下,私下若是有会,我再称呼您的名字可好?”她不忍拂了长公主的好意,柔声道:“有别人在,我还是称呼您殿下。”
长公主歪头想了片刻痛快的答应了她的提议。
两人像是有了秘密,这感觉不错。
等走到正殿时,顾昭的心中再次忐忑起来。
“民女顾昭见过太后娘娘。”她想着教导嬷嬷的话,上前给周太后见礼。
周太后含笑点点头,温声道:“昭昭,起来罢。”
上次离得远没看清楚周太后容貌,这次顾昭抬起头时,方才发现周太后保养得极好,看着不过四十来岁的模样,年轻时定是个大美人。
周太后看上去通身尊贵、气度雍容,她没想到周太后私下是这般外平易近人。
“歆歆,这下可高兴了?”她望向长公主的目光始终都是温柔的,也格外有耐心。“以后可要乖乖的喝药。”
长公主下意识皱了皱鼻子,因舍不得顾昭,还是点了点头。
顾昭莞尔。
“好了,你随昭昭去收拾东西罢。”知道长公主对新朋友正心热,太后也没有留她,让人好生陪她们去顾昭的住处。
然而两人还没离开,只听殿外响起通传声。
“太后娘娘,德妃、淑妃、贤妃位娘娘派人送来了贺礼。”
周太后闻言,微微蹙起了眉。
人倒是乖觉,今日不是她们该来请安的日子,若过来会显得刻意。让人送来贺礼,就不那么显眼了。
长公主的新伴读到了,她们作为宫妃有所表示也正常。
只是她们窥探的心思,是怎么都藏不住的。一旦接受了她们的礼物,顾昭就没道理不去各宫谢恩。
“让人进来。”周太后淡淡的道。
这次妃都毫不吝啬,既然是伴读的名义,她们都准备了价值不菲的笔墨并书房用具。
因着收礼物,又耽误了片刻。
“太后娘娘,皇上到了。”
通传声再次响起时,顾昭不由身子轻颤了一下。
不同于妃,天子若无要紧的宫务,是每日都会来给太后请安,这是避不开的。
原本周太后安排中是让顾昭先去休息,缓一缓再见天子,给她个心理准备的时间,没想到因妃送来贺礼,反而撞倒了一处。
“昭昭,见过皇上再走罢。”太后温声宽慰道:“不必害怕,如平常一般就好,皇上只是瞧着面冷些。”
周太后这话已是缓和着了,她甚至自己儿子冷峻严厉的气场,着实吓人。
姑娘本就瞧着是胆的。
顾昭乖巧的应了一声。
很快随着蜀锦的帘子掀起,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英俊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