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贾迎春出嫁

A+A-

    王熙凤听林黛玉那么, 想想也是那么一回事情。只是她到底是瞧不上薛蟠的,薛蟠就是一根纨绔子弟, 只是没有惹出大祸而已。那也是因为薛家没有能力给薛蟠处理大事情,否则看看薛蟠会不会惹出大事情。

    要阮静姝嫁给薛蟠,到底, 还是委屈了阮静姝。可是阮静姝不嫁给薛蟠,又能嫁给谁呢, 继母必定不可能让她嫁给好人家, 只怕日后选择的人还是更阴险黑暗的人。

    到那时候,只怕阮静姝的日子更加不好过,更别保护她的亲弟弟。

    在剧情书里,贾迎春不就是嫁给了孙绍祖了么, 就是一个悲剧。阮静姝有继母,又有要保护的弟弟,即使淮安伯府的老夫人护着,又能护到什么时候, 未出嫁的女子又不能随意出去,弟弟又笑,外祖父家又没有什么人能帮衬得上她的,只怕等到以后更加难过。

    王熙凤叹息,她们女子的命运真是坎坷。在这个时代,她们无法自己独立生活下去,只能成为依靠别人生活的菟丝花。想到这儿,王熙凤就觉得要是阮静姝有本事, 死死地压住薛蟠才好,干脆管着家里的生意。

    “要是薛蟠不省心,公主就给她做主便是。”王熙凤不可能站在薛蟠那边,自有了剧情书之后,又学了律法之后,她的脑子就越发清醒了。而且,她认为她们这些女子在男人那边,就不是重要的人物,他们更注重他们自身的利益,女人没了一个还有其他的。

    别看贾琏对她这么好,那也是因为要做给长宁侯看,做给外面的人看。好在贾琏一直坚持着,没有给她添堵。

    王熙凤最是明白这些事情的了,不过就是看事情有没有利益可图,女人又能不能压得住,缺一不可。有的女人就是比较傻,丈夫还没有去睡其他女人,就贤惠地给安排通房了。

    三从四德,这就是对女人最大的迫害。可是在这个时代,她们这些女人又不得不学习这些。

    “她,立得住!”一个不得宠的原配女儿,能在凶残的继母手中护得住亲弟弟,这就明阮静姝本事大。林黛玉相信,只要阮静姝狠一点,就能把薛家控制在手掌心里,只要阮静姝没有盲目到把薛家的东西都给了她弟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希望是吧。”王熙凤道。

    在王熙凤这边待了一会儿,林黛玉才去贾迎春那边,给贾迎春添妆,给是银票,还有一套首饰。

    “等嫁过去了,也别因为原本是庶女,就自觉身份不好。”林黛玉见着贾迎春便道,“你虽然是庶女,但现在是记名嫡女,对方也是早早知道的。既然愿意娶你,便是认可了你的身份。”

    “只是有些害怕罢了。”贾迎春难免有些紧张,怕处理不好那些事情,因为婚后哪里有婚前那么简单。

    “别怕,你的姐妹,可都不是无能之辈。”林黛玉开玩笑道,“我的公主府的大门为你敞开,要是遇见不舒心的事情就过来。”

    “他们必定早早知道这些事情了,哪里敢让我不舒心。”贾迎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外面的人,可都知道我跟公主的关系不错。”

    贾迎春的是实话,她之前出去赴宴的时候,人家还她跟安乐公主的关系不错。也有人因为这一点而跟她走近一些的,贾迎春心里都清楚,那些人不过就是看着安乐公主的面子,多跟她走近,否则以她自己的身份,不可能跟那么多人走近的。

    “知道就好。”林黛玉道,“不过我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管,你们都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像贾迎春这样的记名庶女,别看对方总是再内宅里,又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可是对方心里也清楚,她是庶出的,周围的人待她总是不大一样。以前,一等将军府还是荣国府的时候,贾迎春的待遇可没有现在这么好。

    两天后,贾迎春顺利出嫁,也算了了贾家的一件事情。

    “又一个金钗成亲了。”简浩又在林黛玉的面前了这样的话,他看着别人一个个都成亲了,而他呢,还单身一个人。

    “她们成亲好。”林黛玉道,“总不可能继续孤苦吧。”

    简浩坐在林黛玉所住的院子里,他隔三差五就跑过来,有时候天天跑过来,就是为了刷林黛玉的好感度,让林黛玉多喜欢他一些。

    而林黛玉早就习惯简浩了,有时候还让多准备一些吃食,想着他会过来。要是简浩没有过来,还想着他是不是去鬼混了,还是跑去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又或者是洪荒大陆那边有事情。

    “我都是掰着手指头数着这些事情的。”简浩就在那里一个个算,想想《红楼梦》里的那些金钗,适当的时候搭把手,让那些金钗嫁个合适的人家。省得林黛玉这边天天瞅着,能早一点解决一些事情,便早一些,那么他们就能早一点成亲,早一点愉快地跟她在一起。

    “这才只是成亲呢,等他们成亲之后,婚后的事情才重要,要是她们遇见麻烦呢?”林黛玉可是知道的,凡人嘛,闺中的生活最自由自在,要是嫁了人,问题也就多了。

    公公婆婆的问题,姑子的问题,妾室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一大堆问题就跑出来了,别看他们那些人,现在有的人一对一,但是日后呢?万一出现爬床的妖精呢,再有外面有女人怀孕跑上门要名分的呢?

    即使没有这些事情,也可能有人跑去找她们的麻烦,比如看不过他们幸福生活的人,比如她们夫君的爱慕者,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简浩忽然觉得眼前有一个大坑,可是他不跳又不成。算了,不过就是凡间几十年,对方要帮着那些人处理那些破事情,就处理吧,就让黛玉当当别人的靠山。

    “我们成亲后,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简浩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他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每次都看着林黛玉关注那些女子,那些女子仿佛比他还要重要似的。

    成亲后,回去洪荒大陆后,他们相处的时间多着呢。不在乎这么一点时间,不过就是几十年罢了,可是简浩还是不开心,还是想着林黛玉多关注他。

    那么多个人,那么多事情,要是真管起来,这些年可就是没完没了。

    “他们都是聪明的人。”林黛玉明白简浩的意思,她并不需要一直管着那些人那些事情,他们都很聪明,知道该怎么做。

    “是啊,他们聪明,我傻!”简浩咬牙。

    五天后,薛蟠便迎娶了阮静姝进门,阮静姝带着她的弟弟阮明一块儿嫁进来的。虽然阮明跟着阮静姝,但是阮明依旧是淮安伯府的嫡子。

    即使外面盛传是阮静姝要带着阮明出嫁的,但是阮静姝不管这些事情,她想的是淮安伯府的世子之位不能落入那个女人之手。她得一步步地来,首先就是得先护住弟弟,老夫人在伯府倒是还好,有余威,其他人不敢对老夫人不好。

    只是老夫人身体不大好,顾不了那么多人和物了。

    这一次,阮静姝带阮明一块儿到薛家,那也是老夫人应允的。老夫人不想大过年的又出现落水的戏码,再不然就是下了乱七八糟的药,阮明从到大就是多灾多难,有几次险些熬不过来。

    因此,老夫人想着要是阮静姝带着阮明,反而能让阮明保下一条性命,至于世子之位,再慢慢谋算。阮静姝出嫁前一夜特意找了阮老夫人,想着薛家跟安乐公主有一点关系,她便利用这一层关系,日后好求到安乐公主的面前。

    淮安伯夫人当日应下亲事的时候不是没想到这一点,只认为薛家是商户,给公主送过一些东西,那不过是看在薛家是贾家亲戚的份上。薛家跟安乐公主本就是隔了几层了,要是等阮静姝嫁进薛家,阮静姝跟安乐公主更是隔了几层,再到阮明,隔了那么多层,兴许安乐公主根本就不愿意搭理阮静姝。

    最重要的是淮安伯夫人舍不得薛家出的那些银钱,要是薛家不娶,她去哪里找这样的冤大头,赚那么多银钱。有了那些银钱,他们这个年也好过了,也好给她儿子一门好亲事。

    阮静姝也是无法了,才抓着这一根救命稻草,同时也是在自我安慰。她想着即使薛蟠再一无是处,总有些能用的地方,就看她自己怎么做了。

    因着薛蟠一直立不起来,薛宝钗就外出走商了,薛夫人的心态变不少,想着只要家里有人能立得起来就好。至于薛蟠,该束缚的还是得束缚,不能任由薛蟠为所欲为。

    在阮静姝嫁进门前,薛夫人敲了后院丫鬟奴仆一番,让他们不能不尊敬少奶奶,得听少奶奶的话,至于少奶奶带进门的阮公子,也得好生招待,切不可没了规矩。

    不仅如此,薛夫人还把薛蟠身边的那些莺莺燕燕收拾了一番,遣散了那些通房丫鬟。

    要是搁在以前,薛夫人必定不可能这么做,还会想着儿子身边缺不缺女人。可是想到薛宝钗外出,又想到薛家的处境,便下了狠心,一定要里里外外收拾一番,只有狠下心来,他们薛家才可能立得住,不能再让薛蟠继续无能下去。

    阮静姝是她特意挑选的,那么她就得做好准备,支持阮静姝,不能遇到事情就站在儿子这边,就想着儿子不过就是要个女人。要真是那样的话,这个薛家只会继续落魄下去。

    薛宝钗的事情触动薛夫人,薛夫人年纪大,经历的事情多,明白的也多。触动后,便能坚持下去,而薛蟠这样的人触动了,只怕是一时。

    为此,薛夫人自然就想着要是阮静姝能为薛家生下子嗣,能撑着薛家,那么薛蟠被压一压也无妨。至于阮静姝会不会把薛家的东西给她弟弟,这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他们薛家也不是没有靠山的人。

    在多番因素之下,阮静姝进了薛家后,便发现薛家的丫鬟奴仆很是尊敬她,新婚之夜,薛蟠倒也敬重她,不像是那种酒肉性质的纨绔。

    第二天,阮静姝去跟薛夫人敬茶时,薛夫人没有给阮静姝脸色瞧,反而极其满意地看着她,让她好生管教薛蟠。

    “宝钗出门了,等她明年回来,便也不管家里的生意。”薛夫人道,“我们薛家是商户,也不管女子抛不抛头露面的,薛蟠是个撑不起来的,若是你能管,便管着家里的生意吧。”

    阮静姝没想到薛夫人出这番话,她原本以为薛家就只是想娶个官家女儿。

    “若不是看着你好,我又怎么可能花那些银钱娶你进门。”薛夫人见阮静姝有些迷茫,便又继续道,“只要你撑得住,又为我薛家生下儿子,这薛家就是你当家做主,薛蟠也听你的。”

    薛夫人不是在给阮静姝划大饼,而是有的事情就该在前头了,那么阮静姝才会更加为薛家着想。

    “既然母亲这么了,那么静姝就不推辞了。”阮静姝不可能傻傻地把好事情往外推,不管这里面是不是有陷阱,反正再差也不可能比她在淮安伯府的时候差了。

    敬茶认亲后,阮静姝便去看阮明,她终究放心不下这个弟弟。昨儿因为是她成亲,她又不好过来看,不知道薛家的人会不会善待她弟弟。

    等到了阮明所住的院子后,阮静姝才稍微放心一点,这个院子不算大,但也不了,很干净,也有奴仆丫鬟。不但如此,这边还有书房,书房里头还有不少书籍,笔墨纸砚也都准备了。

    阮明在淮安伯府时,东西时常缺少,哪怕老夫人了淮安伯夫人都没用,淮安伯夫人总会府里没有多少银钱,只是表面好看而已,还她当初要是知道府里是这个状况,指不定就不进府了。

    老夫人要是了淮安伯夫人,淮安伯夫人就又跑去跟淮安伯哭诉,阮静姝和阮明合起伙来坑她,后娘难做,即使她已经尽心尽力了,还要被人闲话。到了后面,老夫人就只能自己贴补阮明了。

    在阮静姝看到书房的东西后,又见着阮明身上的新衣裳后,心情方才好一些。

    “衣服可都还好?”阮静姝是怕了,以前在伯府的时候,那个女人表面是给她和弟弟做新衣服,可是那些衣服表面是新的,内里的棉花都是烂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

    因此,阮静姝才有此一问。

    “都很好。”阮明已经十四岁了,明白不少事情。他看过了,那些衣服都是新的,还有好几身,都是好的。

    这个院子里的东西也都不差,他还看过那些笔墨纸砚,也都是上等货,不像他在府里用的那么差。昨天晚上,还有奴仆给他送夜宵,就是夫人吩咐的,让他安心在这边读书,缺少什么就一声,他们都会给他办妥的。

    “那就用着。”阮静姝道,既然薛家愿意给他们姐妹好的,那么他们就用着。她也不会白用这些东西,薛家对他们好,她自然也会对他们好。

    他们刚刚上话,薛蟠便过来了。薛蟠想着不能在做那些乱七八糟的错事了,不想让妹妹一而再再而三为他这个哥哥付出,他既然要做好,那么也得对妻子好,对妻弟好一些。

    阮明是淮安伯府的嫡子,又是个读书人,他们薛家对阮明好一些准没有错。

    前两天,薛蝌还找了薛蟠,了一番。他们薛家如今已经没落了,他们不能时时靠着别人,应该靠着他们自己,该懂得人情世故,不能再一再以为家里有点银钱,就能肆意妄为。

    有钱能使鬼推磨,那都是外面的夸张话,万万不能当真。

    薛蟠也知道自己是个浑人,做了不少错事,不能一再错下去,只能努力改。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有时候有些事情是换不回来的,所以他只能尽力做好后面的事情。他更加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原本是配不上伯府的嫡女的,要不是淮安伯府落魄,他们薛家又出了大笔的银钱,否则阮静姝也不可能嫁进薛府。

    薛家是花了那么多银钱,那么他们就更要好好对待阮静姝,而不是薛家花了那么多钱,那么阮静姝就在他们面前低一等。

    薛宝钗以前时常跟薛蟠那些话,薛夫人也,薛蝌也,这让薛蟠不得不再一次认清他自己,他就是一个依靠着家里的银钱过得逍遥的人,要是薛家倒下了,那么他就只能任人宰割。

    “弟弟在这边安心住下吧。”薛蟠走进院子,到了阮静姝和阮明的面前,“回头,家里府库钥匙就给你姐姐,你有什么缺的,找你姐姐就好,不用客气。”

    阮静姝没想到薛蟠竟然会过来,她还以为薛蟠要去看账呢。薛蟠原本是算去看账,可是走了一半,又想起他还没过来看阮明,便又过来了。

    薛蟠想他现在是有家室的人,得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不能总在外面插科诨。

    “妈妈刚刚不是跟你了么,我薛蟠娶你,就是要真心待你的。”薛蟠轻咳,想起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的,配不上阮静姝这样钟灵毓秀的人物,“虽然有些匆忙,但是……回头,我那边有些东西,就添进你的嫁妆单子里头吧。之前,你还没过府,不好这些。”

    阮静姝的嫁妆很少,她母亲当年的嫁妆早就被淮安伯用得差不多了。老夫人的嫁妆这些年不是贴补府里,就是贴补给他们姐弟,也没有多少了。因此,阮静姝的嫁妆极少,都是放在表面,摆摆样子。

    这收进自己手里的东西,和府里的东西,这可不一样。

    薛夫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阮静姝的嫁妆少,要用些东西,都得从府库里拿。哪怕薛家不在意,可是阮静姝日后年纪大了,老了,手里嫁妆少,也不是一回事情,即使阮静姝后面赚了银钱放起来,那也不大一样。

    倒不如一开始,他们薛家便给阮静姝一些,也好让阮静姝对薛家感恩,更好地待在薛家。

    薛蟠完这些话后,又有些不大好意思,他以前跟那些女的不一样,基本都是那些女的讨好他的,哪里需要他讨好别人的。

    “你们姐弟话吧,我先走了。”薛蟠有些紧张,不知道什么好,便先走了。

    阮静姝瞧着薛蟠有些慌乱的脚步,不禁笑了。薛蟠纨绔就纨绔吧,慢慢来就是了,她都已经嫁进薛家了,还能如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姐姐。”阮明看向阮静姝,他替姐姐委屈,要不是有他这个弟弟在,姐姐也不用如此委屈。

    “傻瓜。”阮静姝看着阮明红着眼睛,如何不知道弟弟心里在想什么,“先看看,看他们日后还会这般好不。”

    有的人对人好,只是一开始,长长久久的好,那才是真实的。

    “嗯。”阮明点头,“我一定努力读书,参加科考。”

    “这就对了。”阮静姝道,“伯府那边的世子之位,你得要,科考也得努力,如此这般,日后才能立得住。”

    阮明都明白,他得多努力,要是他是姐姐的兄长,不是弟弟,那该有多好。那么他就能护着姐姐了,而不是让姐姐护着他。他是男子,晚几年成亲无妨,可是姐姐呢,拖到了二十岁,还不是被继母给卖了,卖了那么多万银钱。

    在来薛家之前,阮明就担心薛家因为花了那么多银钱而对阮静姝不好,又想着阮静姝还要带着他,就更加怕了。

    “别担心,至少在这边,他们的手伸不了那么长,害不到你我。”阮静姝想着继母一定不可能轻易放弃,继母一定想到阮明还是府里的嫡子,只是阮明没在府里,继母就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外头都在传,是她阮静姝要带着阮明出来的,伯夫人再三挽留都没用。那个女人就是这么爱做面子,把错误都归到别人的头上。

    快过年了,袭人还待在荣庆堂里,她的日子渐渐大了,只是贾宝玉来看她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让袭人有些着急,生怕等自己还没生下孩子,贾宝玉就已经忘了她。

    袭人便跟贾老夫人提议,让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

    贾老夫人确实希望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可是大房那边的人必定不高兴,不想贾宝玉到府上。她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人都把贾宝玉当做是晦气的存在。

    他们好不容易让贾宝玉搬了出去,又怎么可能让贾宝玉过来府上过年。哪怕是在荣庆堂,只怕大房都会不高兴。

    别,当王熙凤得知贾老夫人有意让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的时候,她没跑到贾老夫人面前不让贾宝玉他们到府上,而是让人给贾宝玉和史湘云送去一些过年礼品,只道贾老夫人又心疼贾宝玉了,担心他们第一年在外头过年过得不好。

    史湘云倒是听出那个奴仆话里的不喜,也听出了不屑,因此,她便定主意不去一等将军府过年,也不让贾宝玉去。

    “你都成家了,怎么还好去别人的府上过年。”史湘云见贾宝玉有意去荣庆堂过年,便直接跟贾宝玉了,“没瞧见那边过来送礼的人怎么的,话的好听,实际上,就是拿东西发我们,让我们别过去。”

    “老祖宗那边清冷……”

    “府里有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清冷。”史湘云断贾宝玉的话,“堂兄、堂嫂他们都不是人了吗?还有你的侄子侄女他们,你过去做什么,你要真去,那也不是去那边,而是去你父亲母亲那边。”

    “以前都是在荣庆堂那边的。”贾宝玉叹息,住在外头后,他就发现很多事情不如从前了。现在的吃食也没有那么精细,要是精细些,都要花银钱,而他写诗作画之类的,也要花费银钱买笔墨纸砚。

    这些东西都要花银钱,贾宝玉很惆怅,怎么都那么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