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挡不住有心人
坐三哥的马车回到村里,四个孩子匆匆与他道别就抱着自己的包裹朝着阮家飞奔。
财不露白,新衣最好也别在人前过份显露。
这是冷千语的叮嘱,阮家一穷二白村民可以接受,若阮家突然变有钱了,不见得人人都会高兴。
四崽关上门,在房里试新衣,每换一套还要角色扮演一番,从风骨无二的侠客到曼妙多姿的姐,学得四不像还一本正经,逗得冷千语都快笑岔气去。
从阮家门前路过的村民都不禁停下脚步,站在篱笆墙的垛堆上往里边瞅,他们怕不是听错了,阮家整天哭丧作死,怎会有孩童嬉笑声?
屋里几人玩闹了一阵,兴奋劲过去,阮枝枝便抱着畚箕喊着兄弟们做正事去。
拉开大门就跟门口三个婶子撞个正着,大眼瞪眼,彼此错愕不已。
“你们你们这是要上哪去啊?”身形敦实的李婶盯着他们里的工具先开口问道。
阮邵忆呵呵一笑,“我们准备去山边的松唔”
话还没完,就被随后赶来的冷千语一捂住。
她笑眯眯抢断道,“带他们去劳作,兔崽子,还不快走。”
佯装凶巴巴地低吼一声,将人撵了出去。
见阮家人走远了,李家婶子才露出一脸鄙夷,“劳什子作,太阳都要下山了还劳作,骗鬼呢!”
“可不是,我还奇怪怎么屋里笑得一团和气,估计这寡妇又拿什么谎言骗得他们团团转。”王婶附和道。
王婶的妯娌将瓜子皮往地上一丢,阴阳怪气道,“我怎么觉得阮家这几个孩子今天看上去有些不一样啊。”
“哪里不一样了?”
妯娌一笑,“就感觉哪儿不一样,好像干净了很多。”
旁俩人听着,再想去求证,几道身影早不知跑哪去了。
仨妇人着要走,李婶蓦地拉住了王婶,特意落在王家妯娌几步,凑到王婶身边咬耳朵,“你家大秉不一直想找个儿子过继吗,我看阮家老三是越长越清秀了,乖巧伶俐,年纪上也合适,要不你回去跟大秉?”
王婶低着头走路,不置可否。
李婶不厌其烦道,“我知你想自己生,可岁数大了生不生得了儿子还得看天意。再,找个继子过来又没不让你再生,要个男娃来旺旺运势,不定再怀上就是儿了呢,你总不希望王家祠堂分猪肉,次次都是大秉兄弟去接吧。”
王婶长长叹了口气,家族里长辈的白眼也就罢了,这靠天吃饭的农户人家哪能少得了个儿子,做起农活来,一个儿能抵十个女,为了帮夫君生儿子,她都搏了六胎了,可老天爷就是不开眼。
“你是不是担心大秉不愿意?我跟你,这男人啊,当着你的面是一套背后又一套,你若是主动提起他还高兴呢。”
“我只是担心阮家就在村里,儿养不熟过继有何用?”王婶磨叽了半晌才道。
李婶眸子一转,笑眯眯道,“阮家的情况谁不知啊,寡妇根本不把孩子当人看,又不是要他家老大老二,那两人长大了能做事还舍不得,你只要人情上给足了,她自然乐意把老三过继给你的,你多与阮家老三接触接触,平日里多给他些关爱,到时起事来孩子才不会抗拒你。”
王婶又沉默了下去。
李婶走到自家门口不见王婶表态,又催促起来,“你还有什么顾虑?”
王婶正想开口,前边的妯娌回过头来,插来一句,“你们在聊什么呢?”
“没,就聊阮家那寡妇,指不定现在怎么作践四个孩子呢!”
“阿嚏——”
什么人在骂她?
冷千语搓了搓痒痒的鼻翼。
“二娘该不会染了风寒吧。”阮枝枝瞟了眼身边大哥一眼,声问道。
阮邵青不免冷嗤一声,“做作,整天躺在炕上,出一天门就感染风寒,千金大姐啊?”
阮枝枝急忙拽他衣袖,“大哥,你可别忘了今天若没二娘我们可挣不来钱,二娘还给我们买了新衣,还赚了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我知道,我又没今日不是她的功劳,但她身子差是事实,穿得比我们厚还打喷嚏,不是千金姐的身子板是什么?”
阮枝枝朝他丢去一根茅草,气道,“反正这种话不许你再。”
“行行行,不就不,只要她不欺负你们,我才懒得跟她计较。”
猫在一起的俩人话声极低,可惜冷千语有挂,不用凝神也听到了大半。
阮邵青跟她不对付她也习惯了,倒是阮枝枝是真纯善啊,能第一时间接纳全新的二娘这点让她忍不住扬唇,心里泛起沉沉的涩味,像感动像释放了某些压力。
原来得到一个人的信赖居然是这种感觉。
视线穿过松树林望向外,雪霏霏,忽生冷雾。
她急忙站起身来,拂了拂裙上的雪,“今天就摘这么多吧,回去啦。”
阮枝枝闻言,看着畚箕里才得三分之一的量,忙加快了速。
阮邵青也不愿走,今天的菌子轻轻松松就赚了快一吊钱,依他的想法,就算是在山里过夜,也要把松树菌摘完明天好多卖些钱才是。
下一秒,冷千语似能听到他的心声的话传了过来,“明天不是圩日,去镇上赶集的人少了许多,今天摘多了也没用,放三天都不新鲜了,过两天再来就是,这些晚上吃就行。”
俩人也不纠结了,各自抱着畚箕准备离开。
阮邵忆带着乐乐从山坡赶过来会合,近了,才看见乐乐一脸不高兴,扭捏耍赖不肯走。
“妹,后天咱们再来,别闹脾气哈,姐姐回去给你做好吃的。”阮枝枝柔声哄着,直觉阮乐乐的不开心是因为今天的菌子摘的没昨天多。
乐乐嘟着嘴不依,阮邵忆跨前一步,一副认真的模样望着冷千语。
“二娘,我和乐乐去土坑里瞧了眼,居然什么都没有,为何什么都没有?”
这
冷千语尬笑,她还以为什么事呢。
“来来来,”她将俩人一左一右地拢着,“回去路上,娘跟你们俩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