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A+A-

    朱祁钰懵懵看着大臣们,脑子重新运转后,他几乎忍不住脸上笑容。

    这些大臣并非铁石心肠,他们会被我打动——我们终究还是有情分在的!

    朱祁钰心思细腻,并未立刻应下此事,而是遵循自己的仁厚,认真道:“且先按下,今日天幕尚未结束,也不知太上皇复辟之后,是否于国政上有所建树。若要议其功过,需得一览全貌才好。”

    这是什么好人啊都知道自己被谥个“戾”字,还被太上皇派太监去勒死,还能忍住报复心理。

    老朱家居然能出这种良心!

    多数大臣感动得不行,心里更加坚定:不在这种皇帝下做事,而是在于谦都能杀的皇帝下做事,他们脑子没疾!太上皇绝不能复辟!

    却也有一些大臣心中遗憾,懊恼于天幕将此事揭露,自己无法拥有从龙之功。

    亦有臣子确实忠于朱祁镇,但这些细声音完全无法在大势下挣扎。议太上皇,此事于多数大臣而言,必定要执行!

    朱见深登基后,所平反冤案第一件,就是于谦之冤。

    于谦此人,挽社稷有功。自古功高遭忌,于谦并非不知,他亦做好准备,在景泰元年起便多次上疏请辞总督军务之职。更是闲暇时作诗一首,明明白白地自己:新年祝愿无他事,惟乞皇恩早赐归。

    后于景泰三年,再次作诗,言自己:只有归心不自由。

    于谦之友也劝过他要安逸,只怕也是忧他被飞鸟尽良弓藏,他便回答,自己经常上疏请骸骨,却总是不被允许,只能用一腔血报效国家。

    几乎是明示朱祁钰,自己并不想功高盖主,搅动社稷,而朱祁钰每次都当做不知道,同时给予于谦他能给出的最大信任。

    景泰六年,于谦告病,朝廷以工部尚书石璞调任兵部尚书,却没有让于谦将尚书印交出,于谦上疏欲还,请求朱祁钰让石璞掌印,而他得以告病还乡,被朱祁钰拒绝。

    于谦在兵部当尚书期间,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双目大睁,整个人坐直了。他旁边的马皇后仿佛能从朱元璋眼睛里看到亮光。

    马皇后:“”

    朱元璋奋力起身,椅子“砰”一声被带倒,他大步往外走:“妹子,我去临时开个朝会!”

    马皇后:“”

    很快,大臣们就急赶忙赶来殿门下候立,朱元璋一来,都赶不及让自己坐下,就立刻:“看看!看看!这才是贤臣典范!”

    你们学着点!

    大臣们:“!!!”

    上位,人家那是为爱干活,甚至恐怕国家需要,他可以倒贴钱建设大明,我们不行,这个我们真的做不到!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凌晨,朱祁镇上演夺门之变,石亨调兵协助。因着明朝中前期,调兵可以通过圣旨,由兵部传达、五府传达、内官传达、亲军卫传达等多种途径,而不是必须通过兵部,于谦便不曾收到消息——石亨直接绕过兵部,以孙太后敕书调兵,待于谦得知消息时,因着朱祁钰病重,他中无有调兵圣旨,不能调兵向大内进发,只好无奈看着尘埃落定。

    此事恰似秦国时,荆轲刺秦王,一众士卒惶恐心焦,却因为秦法规定执兵器者无有诏书不许上殿,只能在殿下干看着。

    一众掌权者自觉地点头。

    法就是法,是为了维护稳定而存在。许多掌权者可能一生都碰不到一次刺杀,但如果开了先河,允许士卒为救君王而私自持兵器上殿,那以后就会有可能出现士卒以救君王为名执刃上殿,将君王一刀砍死的情况。

    兵部尚书私自调兵,亦是如此。

    于谦实是无可奈何。

    朱祁镇命徐有贞在朝廷上审讯于谦、王文二人,严加拷打,逼他们承认诬陷给他们的罪名。二人拒绝认罪,于谦不加争辩,只道:“尔等意欲为何心中清楚,吾纵是辩驳,朝廷知我无罪,尔等也不肯我无罪。”,而王文此人十分较真,头脑清晰地把罪名一条一条分析辩驳过去,那些给他编织罪名的大臣,被他辨得哑口无言。

    无法让于谦和王文承认罪名,徐珵——就是之前建议迁都的那位,提出一个罪名:“意欲”谋立外藩。

    言二人——

    事虽传闻,情实显著。

    岳飞莫须有之事,再次重现。

    梅开二度。

    没想到吧,上一次盘点的莫须有,在这次盘点里换一种形式出现啦!

    当然,上一次盘点观众必备的吐血,在这一次盘点观众里同样出现了。

    ——从宋君宋臣换成了明君明臣。

    于谦的同窗们更是哗然——

    “奸臣!”

    “奸贼!”

    “此人便是明之秦桧!该杀!”

    “那叫门天子当真以此为由诛杀廷益(于谦之字)?”

    “遗臭万年!虫豸必会遗臭万年!”

    他们齐齐看向少年于谦:“廷益,你莫要难过”

    话未完,便见少年于谦微微抬首望着天幕,他的目光是那么平静、专注,那里面好似蕴含着耀眼的光。

    令人心惊。

    他在轻轻念着什么,同窗凑过去听,原来是一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窗们听到此诗,愣神不言。

    原来,他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

    不后悔当庭打脸徐珵南迁之意,令他难堪从而记恨上自己。

    不后悔和朱祁钰直言:“你的皇位很稳定,谁敢对此有异议?不用一定奉迎北面那位回来,但也先这边你需要回应一下,尽一尽礼仪,好缓边疆之急。”导致朱祁镇回来之后,对他怀恨在心,

    不后悔与朱祁钰君臣相得,遭到朱祁镇清算。

    不后悔哪怕被打到皮开肉绽,也绝不认罪。

    其罪本该凌迟,有大臣薛瑄据理力争,方从凌迟减刑成斩首。便斩于谦、王文于东市,抄家,妻子儿女皆戍边。其中,于谦妻子因早逝,女儿因出嫁,逃过此劫,唯有儿子于冕,被发配龙门,

    朱祁镇下令抄于谦的家,众人皆以为于谦乃兵部尚书,定然家资颇多,兴冲冲去抄家,等着在其中大捞一笔。然而到于谦家中后,他们才傻眼发现,这里面几乎算是家徒四壁,一点值钱玩意都没有。

    这群人又发现于谦唯独锁上了正室,锁得十分牢固。兴奋地将其打开,里面唯有一蟒衣,一剑器而已,皆是朱祁钰所赐。

    于谦死后,下一任兵部尚书是陈汝言,为石亨党人,在任不及一年便赃累巨万。

    景泰年间。

    朱祁钰看到于谦被斩首时已是眼泪汪汪,再看到那蟒衣、剑器,当场哽咽出声:“于卿,是朕没能保护好你!若朕再心狠一些就好了!”

    于谦心底一暖,正要些什么回应朱祁钰,却看到朱祁钰从龙椅上站起,快步向他走来,一边走一边从龙袍下面掏出一串流光灿烂的玉石璎珞?

    随后那串璎珞就被硬塞进他里。

    于谦:“?”

    你上朝带这个干什么?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朱祁钰正想着于谦的事情感动到流泪,听到问话,下意识就回答了:“想贿赂大臣废皇太子见深,立我儿为太子。”

    于谦:“???”

    于谦艰难地开口:“贿赂?”

    虽然还是那副温文儒雅的样子,但眼中已经夹杂上了不可思议。

    朱祁钰:“”

    我现在口误还来得及吗?

    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朱祁钰的语气难得心虚了起来:“嗯这不是怕你们不答应吗”

    “我们?”于谦十分敏锐,眼神也锐利起来:“陛下还打算贿赂谁?”

    朱祁钰眼神飘忽:“嗯”

    于谦:盯——

    朱祁钰破罐破摔:“朕打算贿赂内阁诸学士,每人金五十两,银倍之,让他们同意朕易太子!”

    他继续破罐破摔:“璎珞是留给我儿的生辰礼,听闻宋时璎珞是长命锁。我看于卿家贫,怜之,爱之,惜之,身周又无其他物件,就把它拿了出来!”

    朱祁钰突然十分不高兴,把脸一拉:“你不喜欢可以还回来!”

    于谦捧着那沉甸甸,明显质感很好的璎珞,忽然笑得十分开怀:“这可不行,陛下,送出去的物件怎可收回。”

    朱祁钰依旧拉着脸,努力把想微笑的唇角按下去。

    “至于贿赂”于谦开玩笑:“诸君都是忠诚正直的人,怎可拿金银去考验他们,还是来考验臣吧。”

    朱祁钰没忍住笑了出来。

    满朝文武也哄堂大笑。

    此前紧绷的气氛一扫而空。

    而且,朱祁钰知道,自己不用再去贿赂这些朝臣换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