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啊……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

A+A-

    人家是阵前换将,李隆基是阵前斩将

    其他朝代的人大为震撼,心里感慨:真不愧是第三名,赵构都没干过这事。

    二位忠臣之死,致使天下人多哀之。而李隆基不顾后果杀掉前线领兵将领后,发现朝中一时半会竟找不出人来领兵,最后只能启用正在京城养病的哥舒翰。

    隋朝大业年间门。

    杨广坐着观赏天幕,一动不动,看到这里颇为惊讶地问皇后:“我记得,他好像之前就患了风疾?那李隆基令患风疾之人上战场领兵?”

    这能领吗?

    ——风疾就是中风。

    皇后侧过身,思索之后,对着杨广:“或许李隆基认为,统帅不必上战场拼命,有嘴就行。”

    哥舒翰本已在家养病,听得君令,不顾病体毅然接任,前往潼关。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人虽中风,雄姿依旧,其防守潼关半年,固若金汤,且牵制着叛军主力在陕郡一带,为朔方军进入河北战场提供便利,使之能够重创叛军史思明部,斩馘四万级生擒五千人,获马五千匹。

    更加重要的是,在此之后,河北十余郡皆斩安禄山任命的郡守,以迎王师。安禄山治下河北地区动荡不安。

    而安禄山本人也十分不安,焦躁到对着谋臣发脾气:“当年是你们我可以反我才造反,现在潼关半年都没攻下来,向北的路径也被断绝,唐军四面围拢,我只有汴、郑数州,这可怎么办!今天开始,你们别来见我!”

    甚至,安禄山已经动摇到想要舍弃洛阳,回归范阳了。

    而河北战场内,将领郭子仪、李光弼向李隆基上奏,请求朝廷率领军队进攻范阳,并且叮嘱李隆基,潼关险峻,在里面守关就行,绝对不能轻易出战。

    “一些不妙的预感”

    众人想起赵构,想起朱祁镇,前面两个都有过明明大臣谋略谋得好好的,他们要么不听,要么非要反其道而行的例子,所以

    东汉末年。

    刘备开始找药。

    嗯,他性子刚烈,不提前把药塞嘴里,只怕等会要昏厥过去。

    贼将崔乾祐守陕郡,为诱哥舒翰出潼关,示唐以弱,哥舒翰不信,坚守不出,但耐不住李隆基急于求胜,信了。

    李隆基下令,让哥舒翰速速出关讨贼,哥舒翰上奏,言不能出潼关,此为安禄山军的计谋,他们即将有内变,唐军只需静候,便可不战而胜。

    然而杨国忠不停地在李隆基耳边:“再不出去就晚了,会错失良,等敌人下一次没有防备,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李隆基命哥舒翰即刻出关,与贼交战。哥舒翰无法抗旨,只能恸哭,引兵出关。

    六月初四出关,初七被打败。

    暴躁昭烈帝抓着自己的头发,满脸抓狂:“为甚!这是为甚!一个两个都这样!不会打仗就闭嘴,别瞎指挥行吗!怎么都喜欢在将军打仗时,非要让将军听从你的指令,你上战场了吗!”

    没上过战场就——

    闭!嘴!啊!

    武德年间门。

    天策上将李世民几乎心痛到无法呼吸。

    那么大好的局面,就被一个不懂兵事的王八蛋破坏了。

    尤其是天幕还详细放出唐军被迫出关后,如何被残杀的画面。

    叛军是诱敌,早就占据了地势高平的南边“山原”,而唐军后至,只能于北原、河之间门的东西狭长地带对敌。

    那地方有多狭窄呢?

    士兵无法过多并行,队列如绳束,枪槊亦施展不开。根本无法战斗。而敌人则借地势,将木石滚下,击杀唐军士卒。

    又以火焚之,弓弩射之,唐军毫无还之力,惨叫奔逃,瞬息溃败。

    镜头转到关外三道壕沟。

    本该是抵御外敌的壕沟,在唐军溃逃入关时拦住唐军去路,唐军相挤,跌入壕沟者不计其数,须臾,那广二丈,深一丈的沟,就填满了人。

    李渊牙齿啮合,不忍心去看这一幕。

    然而那些声音不停入耳,是士兵哭喊救命的嚎响,是肉身摔进堑中的“砰”一声响,是沟壑填满人身之后,后面士兵推搡挤动,踩踏在血肉上的声音。

    是非常细微,几乎听不见,却又努力想要活命发出的呻吟声。

    “别踩”

    同袍慌乱而过,一脚踏在那摔在壕沟中的唐人士兵背上,将那鼓囊起伏的背践踏成陷坑。

    “救”那士兵话语未竟,便已永远无法发声。死去之时,双眼发怔,好似在透过天幕,与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对视。

    李隆基突然哈哈大笑:“死了!都死了!是朕之罪!是朕之罪啊!!!”

    本就苍白的脸色在如此激情之下,显得愈发惨败。

    安史之乱!这就是安史之乱——不,这仅仅是安史之乱的一角,是乱局的开始!

    这个想法如同火中浇油,那一瞬间门,悲愤直接将他吞没——

    “门下省上可封驳天子制敕,下可于章奏上落墨涂讫。今有诏,门下省除‘封还’‘驳正’天子诏书外,还可‘涂归’。”

    生怕大臣们没理解,李隆基强调:“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意思就是,皇帝所书圣旨,如果中书省觉得不合适,可以把它涂改,而后归还给皇帝。

    *

    在汉时,就有大臣封还皇帝诏书的例子,譬如汉哀帝假称太后遗诏,要封自己爱人董贤二千户,被宰相王嘉封还诏书。

    不过,汉时封驳只是偶然几例,且依照大臣意志行事,并未成为正式制度,直到大唐贞观年间门,封驳制度才得到确立与发展。

    唐皇李世民因担心有封驳权力的门下省官员奉承诏令,不敢封驳,曾多次告诫他们要严守职权,若觉得皇帝诏敕有不当之处,都应该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或者封还诏书,避免皇帝乱来。

    ——譬如贞观时期,军中人员短缺,李世民想要征用未满十八的男子中身形硕大者,被给事中魏征启用封驳权限拒绝签署下发,李世民又发诏,魏征又拒绝,足足发了四次,魏征也拒绝了四次。如此,李世民才作罢。

    正因李世民以宽广胸襟主动维护封驳制度,而非直接皇权压人,掀桌子反悔,这才改变了华夏史上臣子大多顺旨而行的情况,风气为之一清。

    整个大唐乃至后世,都沿用了这个制度,为皇权上了枷锁,制止大部分皇帝的胡作非为。

    ——当然,其他皇帝也不会任由自己被限制,比如明朝,就搞出了内阁票拟,内阁负责提供政策,皇帝同意就会批朱,不同意就让内阁重新拟定,而如果六科使用封驳权,那矛盾就会转移到六科和内阁之间门,皇帝美美隐身,皇权也就不受限制了。

    而涂归下行文书的权力亦是唐时中后期出现,玄宗朝尚未出现。

    李隆基生出此念,至少在此时此刻,他是悔恨的。

    他泣如雨下:“朕要学太宗之行,好好约束自己,绝不再做如此狂妄之举。”

    群臣感觉自己好像活在梦里。

    那个泰山封禅前,虚心纳谏、克己复礼,不追求享乐,不傲慢自大的圣天子,要回来了吗!

    他们愣了很长时间门,欢呼声冲破云霄——

    “圣人贤明!!!”

    李隆基却是苦笑,不敢再应承这种话:“朕不贤明。”

    若是贤明,怎么会出现此等情形——

    潼关天险被破。

    唐军二十万众仓促出战,几近一夕覆灭,唯余八千人惨活,哥舒翰被俘,长安失守。

    贞观年间门。

    李世民似乎无比平静:“无妨,胜败乃兵家常事,朕亦败过。只要冷静下来,定然还会有反败为胜的余地。攻到国都又怎样,来人,取舆图来,朕要看看如何应敌。”

    四下无人应答。

    李世民异常排斥这种安静,提高声音:“来人!取舆图来!”

    同时,侧首一看,正对上那些静止不动诸人的视线。

    “陛下。”他们哭着:“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你。”

    你不在那里。

    ——是以,开启了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之始。

    李世民呼吸一滞,他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随后,缓缓坐到了台阶上,垂着头。

    “是啊”他怔怔地:“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

    秦王破阵——

    但安史之乱时,再没有秦王挺身而出,大破敌军,守护大唐,守护大唐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