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即将出海
傍晚时分,李寻、瘦猴、大康从鲁尼的院落中走出,经过大家的商议,决定在三天后正式开启寻找郑和沉船宝藏的行动,中间这两天刚好用来准备需要的物品。
其实时间暂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筹钱,因为出海寻宝要雇一艘多功能的大船,而这笔费用不可觑,依照安琪报出的价格,一艘大船的日租费抵得上琉璃厂三间房一个多月的租金,而此次远航不知何时回归,预估至少也得一两个月。
因此,单凭租船费一项,差不多就要花掉一座金山了,再算上其他一些装备,使得寻宝的启动费用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李寻深知鲁尼只是表面上笑呵呵,其内心却十足的精明,他是典型的资本家思想一点都不过为。
以前李寻只考虑怎样才能找到郑和沉船宝藏,不过现在看来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那便是找到宝藏后如何分配宝藏。
李寻在想这次出海寻宝的经费要不要出一部分,就当是入了一份原始股。可问题是入多少呢?太少的话未免不疼不痒,太多的话又一时间拿不出。
回到家中,李寻仨人坐在院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大康幽幽地“毒蝎一定在憋坏招,越是没动静咱们就越要心。”
瘦猴长吁一口气“是啊,老话不叫的狗咬人最狠。铁拐强的死就是对咱们的提醒,趁警察还没来,咱们还是尽快出海,免得夜场梦多。”
李寻点燃一支烟,猛抽了一口,让烟雾在肺部停留许久,直到感觉到胸闷才缓缓吐出。
李寻继续抽着烟“咱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就算不想出海寻宝,估计也不成了,只是要不要跟安琪再约定一下细节?”
瘦猴听出了话中的深意,压低声音“你的有道理,只是这事明倒不如不!”
李寻身子一颤,将瘦猴的话反复咀嚼,最后点头微微笑着。
大康猜不透二人话中的深意,挠头问“你俩打什么谜语呢!有什么话直接跟安琪呗,绕什么弯子啊。”
李寻拍了拍大康的肩膀“这事还真不好,对亏了猴叔提醒。”
“那是为啥?”
瘦猴对大康解释“康子你仔细想想看,如果我们现在对安琪明找到宝藏后如何划分,她只会对我们更加防备,搞不好会引火烧身。”
“呵呵,就算你们不,她也防着咱们呢!那洋妞长得漂亮,心未必也漂亮。”
李寻接过话茬,继续“那是当然,尤其那个叫鲁尼的老头,心眼至少比莲蓬眼多几万个。但是只要咱们不挑破这层关系,双方的力道还是往一处使的。所以,咱们双方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大康苦笑着“没想到你们都挺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李寻和瘦猴异口同声“江湖险恶,不得不防。”
片刻后,李寻从胡同馆子里叫了几道家常菜肴,仨人边吃边聊,气氛愈加轻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仨人已有半分醉意。
瘦猴嘟嘟噜噜着和李爷之间的陈年往事,那些事李寻不知已听了多少遍,甚至于瘦猴了上半句,李寻都能把下半句出来。
而大康也念念叨叨地些部队里的事,比如哪个兄弟跟自己并肩作战,哪个兄弟还欠着自己的钱。
但的最多的还是文工团的女团长,从大康的神色来推断,女团长应该有些婀娜多姿的身段,楚楚动人的脸蛋,搞得李寻都想见识一下芳容了。
李寻端着酒杯在庭院内来回踱步,顺便思考关于郑和宝藏的事。
吱~
院门被人推开,探进来一颗黑黝黝地脑袋。
李寻浑身打了个激灵,顿时醉意全无,拿起墙角的木棒上前走去。
“是我!”
李寻定睛一看,原来是孙宝,提起的心方才落下。
孙宝盯着李寻中的木棒,客客气气地“你这是干嘛?我没带警察来,你该不是真杀人了吧?街上人都这么的。”
“哼,你是洋墨水喝多了,不知道老北京古玩行里的段啦,进来吧。”
李寻引着孙宝往院内走,并把中的木棒丢到墙角,发出咔嚓的声响。
大康闻声而动,几个箭步窜到李寻身旁,拉来架势要收拾孙宝,显然大康把他当成了不速之客。
孙宝双臂捂住胸口,解释道“兄弟误会啊,我是来卖东西的!如果今天不方便,那我回去就是了。”
李寻盯着孙宝的怀里,心中已经将里面的物件猜出大概,于是笑着“有什么不方便的,都是自己人。”
罢,李寻朝大康使个眼色,大康醉醺醺地让开了路。
两人绕过歪在酒桌上昏睡的瘦猴,进入堂屋,大康则知趣的守在门口。
孙宝笑嘻嘻地从怀中掏出由报纸包裹的物件,从形状上推断,必定是盘碟之类的物品。
李寻的心跳不禁加速,心想难不成这孙宝又拿来俩汝窑洗子?大宋朝宫廷御用瓷器,怎么都扎堆出现在他家了?
孙宝伸野蛮地撕开报纸,李寻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的双。
李寻提醒道“慢点,不着急,别弄坏了东西。”
“没事儿,弄坏了还有,不就是几个盘子嘛。”
“嚯,你这口气够大的啊,古玩这东西可不是家里吃饭的锅碗瓢盆,坏一件少一件。”
“道理我都知道,要不是等钱创业,我也不卖这玩意了,没准以后真能值大钱呢。”
话间,报纸已经撕开,露出两个火光气十足的粉青盘子。
李寻指着两个盘子,使劲绷住笑容,以免让自己失态。
此时,孙宝感到有些不适,他不禁回忆起上次拿出盘子时李寻的反应,他虽然不懂古玩,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有几分,此刻他开始怀疑桌上俩盘子出了问题。
孙宝低声问:“怎么啦?哪里不对?”
“哦,没啥不对,是好东西,就是年份不够老。”李寻轻描淡写地。
孙宝拿起一只盘子递给李寻,劝道:“别介啊,还没仔细看呢,你再看看,我还准备卖个好钱呢。”
李寻并不伸接盘子,笑了笑:“古玩这东西看一眼就够了,我它不够老是有依据的,不信你看看盘子底部是不是写着江西瓷业公司几个字?”
孙宝迫不及待的将盘子反过来,刚瞅了一眼,拍着桌子惊叹喊道:“没错,是有这么几个字,公司不是现代化名词吗?”
“所以年份不够老啊,顶多到民国,值点钱,但大钱就免了。”
“等会啊,我上次给你的盘子不也一样吗?颜色大都差不多,上次卖了好几万呢。”
“我这么跟你吧,古玩很多时候光看着像不行,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仿品,关键是年份要到代才行,当然了,这细微的差异只有圈内人才能看出来。”
孙宝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微微沉默后,咬牙问道:“你就这东西值多少吧?”
这一问真把李寻难住了,民国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人要,尤其是这种烂大街的民窑盘子,除非是当年袁世凯烧制的洪宪年制精品瓷器,其余的根本没有存货的价值。
可俗话讲不看僧面看佛面,孙宝是自己的发,他爹又是琉璃厂的大咖,于情于理这东西不光得收下,还得给个得过去的价钱才行,不然以后见面多不自在,退一万步讲以后他再有好东西,也就不来找自己了。
李寻:“这样吧,宝哥,这东西呢我要了,给你一万。”
孙宝咧嘴大笑,显然他对这个价格很满意。
李寻继续:“但话我得明白,按理这东西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可谁让咱们是发呢,这一次情分比物件值钱。”
孙宝有些激动:“好嘞,我谢谢你,你真是帮我大忙了,我创业的事有门了。”
李寻将一沓钞票递给孙宝,孙宝点点都没点直接揣进了怀里。
“你一直叨咕着要创业,到底是啥赚钱的项目啊,发财的事可不能忘了哥们呀。”李寻一边收起桌上的盘子,一边跟孙宝闲谈。
谁料孙宝顿时变得异常兴奋,足舞蹈地:“这项目太好啦,千年难遇的好项目,互联?听过没有?”
李寻不以为然,摇了摇头:“给渔民卖的项目能有多大利润啊。”
孙宝眼中闪烁着光芒:“不是捕鱼的,是电子信息络,也叫因特,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限大,已经有人开始找我谈投资了,所以我才急着筹钱入股啊。”
李寻提醒一句:“创业是好事,但要警惕些,这年头人心不古啊。”
孙宝拍赞同:“谁不是呢,前不久有个姓马的人找我搞卖东西的站,我嫌弃他学历太低,只有大专而已,还是个师范毕业生,所以拒绝了他。”
李寻打着哈欠:“心为宜啊,你的这些我听不懂,但还是祝你成功。”
孙宝却兴致依旧,高声:“昨天我又和一个美国留学生聊了聊,他要做中文搜索站,还起了一个叫什么度的名字,跟我吹牛要做成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站,我当时就笑了。”
李寻实在对孙宝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于是敷衍了几句,最后将孙宝送出了院门,李寻回到房间后自言自语地嘀咕道:“一张能赚多少钱啊,还是倒腾古玩吧,真是洋墨水越喝目光越短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