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海上航行

A+A-

    牛爷和大康一前一后往快艇走去,当大家看到牛爷时,脸上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瘦猴率先开口问“牛爷你不是不参加寻宝了吗?今天怎么赏光了?”

    李寻和安琪盯着牛爷,因为瘦猴的话也是他们的疑问。

    李寻在来的路上,还在嘀咕牛爷身在何地?会不会突然出现在大家眼前?没想到这会儿居然成真了。

    牛爷点燃一袋烟,吧嗒着“听话音好像不欢迎我啊,真不行我现在掉头回去吧,你们别后悔就行。”

    罢,牛爷用拍了拍自己的腰间,一个圆形东西的轮廓显现出来。

    李寻心头一热,恭维道“牛爷误会了,我们盼着你来呢,没有你跟着,我们寻宝都没底气,对不对啊。”

    安琪目光盯着牛爷腰间的圆盘,惊喜道“可不是嘛,现在人齐了,开船吧。”

    安琪对刀锋递去一个眼色,随即刀锋往驾驶舱走去。

    李寻点燃一支烟,看着快艇屁股后翻起的滚滚水花,心想一定是牛爷的儿子病情有所好转,否则依照他的脾气还真不好。

    其实,李寻更好奇牛爷腰间的圆盘,那会是个什么东西呢?

    牛爷见大家都盯着自个腰间看,索性直接用上衣把圆形东西遮掩住了。

    大康笑嘻嘻地对牛爷喊道“牛爷,我请你吃海鲜,给你压压惊,刚才差点要了你的命。”

    牛爷淡然一笑“嚯嚯,差点要我的命,口气够大的,海鲜在哪呢?有没有老北京的豆汁油条啊。”

    大康瞥了安琪一眼,意思是赶紧把海鲜端上来。

    安琪从船舱内拿出两包苏打饼干递给大康,“到了大船才有海鲜吃,现在将就一下吧。”

    大康有些不爽,牛爷反倒不在意,接过饼干津津有味吃起来,同时掌在腰间摩挲。

    数十分钟后,众人换乘了一艘三层的豪华大游艇。

    李寻仰望着游艇中的水晶灯,喃喃自语地“有钱真好啊,等找到郑和沉船宝藏,我也得弄艘大游艇玩玩!”

    大康似乎对游艇的装饰毫无兴趣,“咱们还是先吃海鲜吧,我是真饿坏了。安姐,你让人准备了吗?”

    安琪莞尔一笑,拍了拍,随后两位带着白帽子的星级厨师推着餐车走来。

    餐车上摆放着一瓶冰镇香槟,旁边是一只加工好的龙虾,个头足足有半尺多长。

    龙虾周围还有几碟菜,包括现烤的羊角面包,如此规格的早餐,实在丰盛至极。

    大家随着安琪的招呼相继入座,大康早已饥饿难当,左面包,右龙虾吃了起来。

    牛爷和瘦猴望着满桌的海鲜,神情却有冷淡,显然他们对西餐没有好感。

    安琪转身对另一名厨师挥挥,随即几碟榨菜、八宝粥、包子、油条摆到了桌上。牛爷和瘦猴淡然一笑。

    安琪举起中的香槟,浅尝一口,咂巴着嘴:“各位就不问问咱们这是去哪?很沉得住气啊。”

    牛爷不动声色地:“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岸边必然直,我认为郑和沉船会在大西洋沿岸的某个岛屿。”

    安琪问“判断依据呢?”

    牛爷回:“直觉,你信吗?”

    安琪笑而不语,将目光转向正在吃包子的瘦猴。

    瘦猴边吃边:“虽然梅瓶里的文字密码解开了,可毕竟不完整,我的办法比较笨,但也最稳妥。”

    安琪猜测道:“难不成把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都去一遍?”

    瘦猴迥然一笑,摆摆:“当我没啊,还是寻子来分析一下吧。”

    于是,大家的目光齐刷刷转移到了李寻身上。

    李寻略微沉思,:“如果没猜错的话,咱们这趟应该是去东南亚。”

    安琪眼睛发亮,反问道“何以见得?”

    李寻喝一口香槟,盯着安琪“很简单,当年郑和下西洋最先去的是东南亚半岛。当然了,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

    瘦猴吃饱后,靠在椅子上回味,挑着眉毛问“藏宝图上标出来了?”

    李寻回道“我在船舱里看到了几件东南亚风格的服饰和物品,所以就往那边猜了。”

    安琪点头微笑,以一种极为欣赏的眼神看着李寻,她本打算在目的地上卖个关子,却没想到被李寻一言猜中。

    游艇渐渐使入更广阔的海域,酒足饭饱后的大康跑到三层观光台活动着筋骨,口中不忘吆喝,瘦猴在一旁附和叫好。

    安琪和李寻围绕着东南亚的风俗闲聊,以便到达当地后能迅速展开寻宝之旅。

    话间,李寻看到牛爷独自坐在游艇头部晒太阳,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安琪低声对李寻“你牛爷腰间的东西会是什么?”

    李寻回道“可能是星位罗盘?也可能是其他玩意,他不想让我们看,也许有其他原因吧。”

    安琪不再话,起身往驾驶舱走去,随后传来催促船员加速的声音。

    黄昏时分,游艇宛如一叶扁舟在金光闪闪地海面上行进。

    按照计划和速度,后天才能到东南亚半岛,所以目前这段时间显得枯燥而漫长。

    大康本想撮合牛爷和瘦猴玩扑克,但俩人先后拒绝。百无聊赖的他便站在船头大声放歌,一首刘德华的忘情水差点把大家的胆黄水给勾出来。

    李寻不忍打断大康忘我的演唱,于是躲到客舱里揣摩生肖梅瓶中的文字: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和谨奉圣命,率宝船百艘,携妇孺长幼,文武舌人,数万之众,明则宣扬国威,以令远邦各域四方蛮夷臣服;实则暗觅惠帝所踪,以解圣忧。

    和历经数载,七次忘死,仍未得惠帝所踪,朝野云云,帝甚不悦,遂和立死契明志再寻惠帝,悲哉,未果,和自知复命必死,时左右谏言,何不以海为国,自立为王,遂携明珠鸦鹘,沉南速龙,麟狮孔翠,珊瑚瑶琨等世间奇珍,赴墨人之邦,久居并造生肖梅瓶以望世人悉知。

    李寻将文字读了几遍后,不禁对文字内容产生了怀疑,众所周知,郑和原本姓马,是朱棣府上的包衣奴才,后来燕王朱棣赐他姓郑,才有了郑和名字的由来。

    郑和与朱棣的关系虽为臣子,但亲如兄弟,不然朱棣也不会让他率领几万人下西洋了,郑和对朱棣的忠心可谓人人皆知。

    但梅瓶文字却记载郑和在海上自立为王,这与史实相差甚远,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