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5五十章 【爸爸去哪儿】

A+A-

    赵佶沉着脸,带着凉意的目光落在蔡京身上。

    他近来本就对蔡京愈发不满意,李纲一事更是让赵佶彻底厌弃蔡京。

    蔡京赶在赵佶开口前站出来请罪:“陛下,请恕臣失职之罪!”

    狡辩的话还未完,赵佶便道:“蔡相公如今七十又三,老眼昏花做下错事在所难免,只是国家大事不容有失你为大宋尽忠多年,如今也该清闲清闲,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才是。”

    他倒是想直接把蔡京打成奸臣下大狱,可天下皆知蔡京是他赵佶宠了近二十年的大臣。把他下了狱,那赵佶成什么了?

    不辨忠奸的昏君吗?

    还是要他承认堂堂天子被蔡京当猴耍了二十年?

    如今只让蔡京辞官,是给蔡京留面子,也是给赵佶自己一块遮羞布。

    事实上,在没有视频平台出现的历史里,被赵佶厌弃的蔡京本该在几月后才被赵佶要求辞官,视频的出现只不过是让这件事提前了而已。[]

    只是不知他这次是否还能像历史中那样,靠着朱勔的势力,得到东山再起的会?

    “体贴”蔡京年老让他早点退休的赵佶转头又命人速去南剑州召李纲回京。

    远在沙县、还没在此地呆够一年的的李纲猜测赵佶极有可能召他回京,加快了处理公务的速度,他要把该做的都做了再离开。

    -

    金军破不了城,便派人与宋人议和。比起打仗,赵桓当然更想议和,因此金人一提议和,他立马就派使臣前往。

    前脚使臣出使归来,后脚赵桓的一篇自称为侄,称大金皇帝为伯的誓书就送了过去,金人提出的要钱要城还要大宋亲王和宰相当人质的要求,赵桓全都答应了。[2]

    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大宋这么多亲王,谁去当人质?谁敢去当人质?

    一个年轻男子出现在画面上。

    宋史有载:“(康王)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3]

    在赵桓选择前去金军做人质的亲王时,赵佶第九子,赵桓之弟——年轻的康王“慷慨请行”。

    赵光义因赵桓称金国皇帝为伯的怒气被自请为质的康王浇灭。

    他看着光屏中的康王气定神闲地带着少宰张邦昌入金军,脸上没有半点恐惧,不由大赞一声:“好!”

    讲夏果然是在胡言乱语,他分明有着这般优秀、半点不怂的后代!

    这段严格按照宋史拍摄的影视片段显然把赵光义哄得很开心,以至于他没有注意到江夏略显奇怪的语气。

    心情极好的赵光义突然想到:视频之前拿宋哲宗举过例子,他没遗传到怂包基因却英年早逝,眼前的康王也是他老赵家有胆识的好儿郎——康王不会也早早去世了吧?!

    假如江夏能听见赵光义的心声,只怕会想:还有这等好事?

    赵光义在担心他的好子孙康王,另一时空中的赵桓却是脸色怪异,他九弟名构——

    完颜构的构。

    赵桓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想:如果康王就是完颜构,视频还会如此称赞康王吗?

    他的疑惑没能被立刻解开,视频一帧一帧地播放。

    -

    尽管宋朝满足了金人的要求,天天给金人送钱,但金人依旧不满足。他们虽破不了东京城,却也日日在其他地方烧杀抢掠。

    终于,各地勤王的军队陆续抵达京城,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老种”种师道。

    种师道是北宋名将种世衡之孙,爷孙俩都是抗击西夏的大功臣。同时,种师道还是横渠先生张载的弟子。

    对,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

    横渠四句的威力有多大,听过的人都知道。

    即使是早已看过它无数遍的江夏在念出横渠四句时都头皮发麻,更别提很多第一次听见这句话的人。

    在江夏念出此句时,无数时空中的人只觉一股电流自头顶蔓延到全身,心脏也为之一颤。

    他们无法形容出自己的感受,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

    范仲淹朗笑三声,对殿中同僚道:“为生民立命,正是我等所求啊!”

    孔颖达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失态,这位重礼仪的孔夫子三十二代孙激动起身,脸上因激动而泛红:为往圣继绝学就是他孔颖达活在世上的意义!

    横渠先生!懂我!

    殿中失态的不止是他,还有高居殿首的大唐圣上李世民。

    严格来,李世民并不算失态,比起以往在群臣面前大哭大笑,这次李世民只是腾地站起往光屏的方向走了几步而已。

    他盯着光屏的眼中似有流光:“好一个横渠先生,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能出这般振聋发聩之语,横渠先生必是惊世奇才!

    张载:四句话,让历朝历代为我着迷。

    -

    身为种世衡之孙,张载之徒,种师道为人刚正,曾因得罪蔡京,十年不得朝廷任用。

    十年后,种师道抗西夏伐辽国,辽国派使臣前来求和,劝宋朝不要联金灭辽,这样只会引狼入室,种师道上谏退兵,却被童贯弹劾,被迫致仕。

    而后宋军战败,种师道再度受任又再度致仕。

    金人入侵,宋徽宗就立刻召种师道进京,允许他自行征兵。七十多岁的种师道当时正隐居在豹林谷,得了消息便率兵驰援京城。[4]

    赵匡胤:

    老天都把饭喂到赵佶嘴边了,他愣是不吃还把碗给掀了啊!

    前有李纲被贬沙县,后有种师道赋闲十年,要用人家的时候就把人家找来,不用的时候让人哪边凉快哪呆着去。

    送到眼前的名臣卡牌他愣是翻都不翻啊!

    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

    如果种师道那十年都在打仗,那

    算了,就算种师道没有被罢官十年,在朝中恐怕也很难冒头。

    李纲就是一个例子。

    刚罢了蔡京官的赵佶:又是蔡京!

    赵佶突然觉得只是罢官,太便宜蔡京了。

    -

    种师道的到来,像是给全东京城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再加上不断赶来的援军,百姓的心安了,赵桓的心也安了。

    他终于不再一心求和,决定按李纲的部署与金兵开战,收复三镇。

    奈何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意外,宋军夜袭金军军营失败,金人前来问责,你猜大宋这边什么?

    大宋朝廷的回应是——打金军是李纲的私人行为,和朝廷没有关系。为了平息金人的怒火,赵桓罢了李纲的官。

    朱祁钰光是想想要是他和赵桓一样在瓦剌还没退兵的时候把于谦的官给罢了,就忍不住想给自己一耳光——

    我可真该死啊!

    不,朕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就赵桓这种操作,也就他们赵家人干得出来。

    就算换作是他那杀千刀的哥哥朱祁镇,也干不出来这种事。

    -

    赵光义一口老血喷出来,溅了一地的血。

    他被人扶着半躺在地上,在周围人的惊叫中,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指着光屏中的赵桓:“蠢物!”

    这玩意究竟是怎么当上太子、当上皇帝的?

    赵佶是眼睛瞎了吗?

    康王比赵桓好出一百倍,为什么不选康王!?

    -

    李纲被罢官的消息一出,全城震动。[5]

    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朝廷,他们掀开了朝廷的遮羞布,他们愤怒地告诉朝廷:百姓不是瞎子,他们都知道李纲无罪。

    在光屏外的观众惊骇的目光下,几十万的军民从东京城的各处赶来。

    他们围在大宋宫城外,愤怒地高喊着——

    “李相公无罪!”

    “你们对李相公做了什么?”

    “没有李相公,我们还有命活吗?”

    他们的呼声震天,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像是恨不得烧光整座宫城,把宫中藏着的昏君奸臣全都逼出来。

    他们要当面问问,李纲何罪之有?

    赵佶看着光屏中仿佛下一刻就要闯入宫门的百姓,目露惊恐。

    这还是往日温驯的东京城百姓吗?

    这根本就是一群暴民!

    李世民的视线在这些军民身上扫过一遍又一遍。

    这些人,有的衣着华贵,有的衣衫褴褛,有人已是耄耋之年,有人正当年少。

    他们为着同一个人围在象征皇权的宫城外据理力争、高声抗议。

    李世民莫名想到了上个视频末尾曾有位受访者提到过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视频将其转化成了李世民能看懂的意思,他听到的是——

    百姓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在这一刻,他好像领悟到了这句话的意思。

    -

    百姓的呼声没能让朝廷有所回应,直到暴怒的百姓杀伤了内侍,赵桓知道害怕,下令恢复李纲的职务。

    在看到李纲和种师道入宫后,百姓们才离去。只是在第二天,朝廷便下令诛杀昨日带头杀内侍的百姓。

    李纲复职后继续带领军民抵抗金军,金人眼看着宋朝的援军越来越多,又觉得大宋皇帝都答应他们的议和条件,没必要再和宋军僵持。

    权衡之下,金人撤军,离开东京城。

    尽管金人是在赵桓答应议和后才撤退的,但若不是大宋军民死守东京,赵桓根本连议和的会都不会有。

    东京城,是大宋的臣子、士兵、百姓共同守住的。

    言下之意便是,东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和赵桓屁点关系都没有。

    就算有关系,也是赵桓死命拖宋朝军民后腿,给东京保卫战增加难度的关系。

    赵匡胤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胜了就好。

    一切应该都尘埃落定了吧?

    赵匡胤不确定地想着,单是如此,赵佶和赵桓真的算是华夏史上最垃圾的皇帝吗?

    他看着光屏中一脸轻松的赵桓,恨不得冲进去踹死他,踹死了刚好换康王上位!

    是的,入金军为质的康王同时俘获了赵大和赵二的芳心。

    对了,康王呢?

    好不容易有个看得过眼的侄孙,赵匡胤可不希望他出什么事。

    像是听到他心中所想,光屏中出现了康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