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见面
大年初一,大人孩子们都出去拜年。
跟往年不同,从前孩子们跑出去拜年,都是要磕头才能讨得红包,今年磕头已经不新鲜了,大人们会:“来,背一段千字文听听。”
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会背,没入学的孩子们,从入学的孩子们那里学会几段,也能背。
到处都是朗朗背诵声,以及大人们的欢笑声,还有孩童们放炮仗的声音。
陈宝音穿着厚厚的棉袄,套着筒,跟着娘和嫂子们去拜年。给爷爷奶奶拜年,给大伯、大伯母拜年,然后是村里近支的长辈们。
陈宝音挨了许多夸,都她好,模样好,心眼好,性子好,学问好。两个嫂子也挨了许多夸,她们今年长进了,出力气了,没白出力,越过越好了,好样儿的。
杜金花是没人夸的,都为她高兴:“你把一家子拉扯起来了,以后有你的好日子呢。”
陈有福和两个儿子也去拜年,男人们在一块儿就吹牛皮,陈有福平时木讷,这时也吹得没高没低的:“那是,我两个儿子能干,你知道我们家一天进项多少不?有——”
话没完,被陈二郎呼了一巴掌,高声道:“我们一天能赚十两银子!”
这下没人看陈有福了,都笑着道:“你这也吹太过了。”
“就是,做啥买卖,能一天挣十两?”
“那一个月岂不是三百两?”
“一年能三千两嘞!”
“赵财主家都没你家富裕。”
“这么赚钱,你们咋还住着土胚房?”
陈二郎似是急了,道:“明年!明年我们一定住上青砖房!”
大家就笑:“行,咱们等着。”
顾亭远和顾舒容也在拜年。
他们跟村里人大部分都熟悉了,先去拜访了村正,然后是比较照顾自家的几户人家。比如担心他们没菜吃,给他们送菜的。有事没事,帮着挑水的。
村里的孩子们也来拜年,顾亭远都好好招待了,给他们发压岁钱,拿瓜子糖果吃。
他给得不多,只有两文,但很讲究,都是用红纸包着,讨个喜庆。孩子们很喜欢他,还有人来了一趟又一趟。
“不许去!”杜金花要求家里的孩子们,“听到了不?”
孩子们只好点头:“听到了。”
但他们不去,也能得到压岁钱,因为顾亭远和顾舒容来家里拜年了。
“给大伯大娘拜年了。”两人都没空,拎着肉,拎着鱼,还有鸡蛋、糕点等,恭恭敬敬地进了门。
“先生!过年好!”兰兰和金来大声道。
顾亭远回礼,温和一笑:“过年好。”
从袖子里拿出红包,递给两人。
两个孩子看了大人一眼,没见阻止,立刻喜笑颜开地接了:“多谢先生。”
然后看向顾舒容,大声道:“顾姨,过年好!”
顾舒容温柔一笑,并不在意孩子们的心,也拿出红包:“过年好。”
兰兰和金来领了两份红包,高兴极了,撒腿就跑,藏红包去了。
顾亭远和顾舒容在屋里话,顾亭远视线转动,发现宝音也在,顿时激动的,眼神都不知道往哪放。
陈宝音瞥他一眼,甩出去了。
顾舒容笑了笑,跟了出去。
“顾姐姐。”陈宝音来到自己屋里,在床边坐下,招呼顾舒容。
今儿就不怕什么了,顾舒容打趣道:“阿远瞧见你,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了。”
陈宝音一板脸:“顾姐姐,你再这个,我就不理你了。”
顾舒容掩口直笑,道:“好,好,不了。
”反正过了,适度才好,“村子里可真热闹呀,我听着一直有人放炮仗。”
她昨晚跟弟弟守岁,没睡多久,印象中总有人放炮仗,一会儿放两个,一会儿放两个。
“你们以前在镇上不热闹吗?”陈宝音就问。
顾舒容答道:“也热闹的。”起这个,她叹了口气,“明儿我跟阿远要进城,去城里拜年。”
之前的老邻居们要走动,王员外家要走动,她干爹干娘那边也得走动。只不知,那人今年捎信回来没有?还是,真的像王老太太猜测的,他其实早没了?
她心里思忖着,陈宝音也在着:“我们明儿去外公外婆家,也不在家呢。”
顾舒容便问:“杜家在哪儿?咱们周围似乎没有姓杜的村落。”
陈宝音答道:“有些远,隔着七八个村子呢。”
“那是有些远。”顾舒容道,“不过你们有骡车,也还好。”
陈宝音道:“嗯,我们女眷坐车,我爹我哥他们走着。”
了会儿话,外头响起顾亭远告辞的声音,顾舒容便起身出去了:“改日到我那坐坐,我们姐妹会儿话。”
陈宝音应道:“好。”
顾舒容却不放开她,反拉起她的,往门外走。陈宝音轻轻挣了一下,没挣开,就跟着出去了。
站在门口,就见顾亭远站在院子里,朝她看过来,满眼的喜色。她心里一羞,抿紧嘴唇,狠狠瞪过去。谁知,顾亭远眼中亮色更甚,看着还想走过来似的。
顾亭远到底没敢走过来,只是眼含笑意,对她轻轻点头。然后,跟着顾舒容一起告辞离开。
这人。陈宝音抿着唇,心里有点羞,又有点高兴。
慢慢的,她对他也有些喜欢起来。他就像山野里的一株兰花,清雅幽丽,与别个不同。她想,假如他中了举人后,仍来提亲,并且之前允诺的收三个陈氏子弟进门仍然作数,她就应了他!
“宝丫儿?宝丫儿?”孙五娘走过来,扯扯她,“叫你几声了,想啥呢?”
杜金花也走过来,一巴掌拍她肩膀上,压低声音道:“人都走没影儿了,还看!脸皮还要不要了?”
陈宝音被拆穿,面上挂不住,又不肯服输,嘴硬道:“我就看!咋了?看他还要钱啊?”
“什么混账话!”气得杜金花打她。
啪啪啪,全是巴掌拍在棉袄上的声音,陈宝音不痛不痒地道:“娘,我穿的新衣,上面没灰,不用拍了。”
好么,这一下点着火了,眼看婆婆神色不妙,钱碧荷立马拉过她:“娘,外面冷,咱进屋话。”
硬是把人拉进屋了,末了嗔陈宝音一眼,叫她别这么嚣张。
“二郎不气我了,又来了这个!”杜金花气得不行,“老娘上辈子做了啥好事,摊上这么个讨债的!”
大过年的,她就算生气,连“作孽”的话都不敢。
钱碧荷便道:“咱宝丫儿可孝顺呢,满村的老太太,谁有您的红包厚?”
这倒是。杜金花想到闺女给她封的六百六十六枚铜钱,忍不住绽开笑颜:“她是怕我打她呢!”
“哪儿呀,宝丫儿那是孝顺。”钱碧荷道。
可不?包多了,杜金花不收还要生气。六百六十六文钱,对现在的陈家来,不算特别大的数额,又吉利讨喜,杜金花满意到心窝窝里。
她不再提刚才的事,啥气都消了,道:“去把她喊进来,外面冷。”
“哎!”钱碧荷道。
大年初二,杜金花带着一家子回杜家拜年。
往年都是琳琅,如今换了宝音,少不得解释一下。但杜金花不想多提,大过年的,她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也不想给宝丫儿找不痛快
,于是简单了一句“跟人抱错了”,就没再了。
大年初三,钱碧荷和孙五娘回娘家。这一下,家里的人就少了,只有陈有福、杜金花和陈宝音三个人。
饭菜都是现成的,年前蒸的馒头,包的包子,炸的丸子,能吃到初六呢。陈宝音下厨,过了猪油,用白菜粉条和丸子做了一锅汤。
“宝丫儿,你还有这艺?”杜金花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这是闺女做的!
她一直以为,宝丫儿啥都不会!毕竟,她连洗衣裳都不会!若非亲眼看着,她都不能相信!
陈宝音狡黠一笑:“我会的啊。”
女红,她不大会。厨艺,她可是会一,毕竟她馋啊!从就好吃,也很好奇这么好吃的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更想亲做了孝敬侯夫人,于是练出一厨艺。
“之前没有我显摆的地方。”陈宝音道,“不是我不想孝敬你啊,杜老太太,大过年的,咱不兴误会的。”
杜金花没好气地看她一眼:“谁误会你。”
高高兴兴的,把饭吃了。
闺女会做饭,她喜出望外,吃完一抹嘴道:“以后不许做了。”
“咋?”陈宝音看向她。
杜金花恨铁不成钢地道:“你会做,都要你做!懂不懂?看你二嫂,天生的有福人,跟着学着点儿!”
作为婆婆,杜金花很看不惯老二媳妇。但作为亲娘,杜金花得,她也想让闺女这样。以后嫁给顾亭远,啥也不干,就让顾亭远干。他不是能耐吗?会做饭,会缝补的,让他干!
若他忙,那就请仆人,反正别让宝丫儿沾。不用洗衣做饭,啥都不操心,才是有福的人呢!
陈宝音笑笑,没跟亲娘争论,爽快点头:“我都听娘的!”
不干活的人就得操心,要么既干活又操心,不然大权在何处呢?什么都不做,那是废物,是没权力的。
“别让人知道宝丫儿会做饭,听到了不?”杜金花扭头吩咐老头子。
陈有福其实很不赞同,女人家,不就要相夫教子?宝丫儿会做,那就让她做呗!但老妻如此,他怕被打,于是耷拉下眼皮,应道:“听到了。”
但杜金花去洗碗的时候,他还是悄悄对闺女:“别听你娘的,你啥都不做,会被夫家嫌弃的。”
陈宝音跟陈有福其实不太熟,这个爹很闷,不爱话,也不爱开玩笑,家里人多事也多,她就没跟他熟起来。但毕竟是亲爹,她刚来的时候,床上铺的草垫子还是他亲割又亲编的。
“咋?”她笑道,“爹怕我被休回来?”
陈有福一瞪眼:“谁敢休你?老子跟他没完!”
被休的女儿家,那名声还能听吗?
紧接着他道:“所以你勤快些,别让人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