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小东西,大道理
时代在进步,经济跟上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品位和生活情趣。
茶宠就势发展起来,很多人多是跟风,而不会多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但就作者所言,不是为了跟风而来,而是为了喜爱以及真的静心扬志。
养一茶宠,如同孕育一个生命,是爱茶的人的情趣,也是对热爱茶生活的写照。
每每以茶养宠,便是抛俗静心之选,又得浮生半日闲,便陪着可爱玩意茶宠倒是有趣。
既然有人玩,还流传的越来越广,那么这种东西就肯定有着庞大的市场。
所谓茶宠,茶人之宠物也。
其顾名思义就是,茶水滋养的宠物,或是饮茶品茗时把玩之物。
茶宠,在很多茶艺摆件或在茶台上,都能看到它。
它为品茶氛围,增添了雅性和生趣,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而且茶宠还能反映出玩茶人的修养与内涵,品味和性格。
比如眼前的精品,就全是紫砂茶宠。
它们或有吉利寄意,或有文化气味,或是搞笑逗乐,或是趣味童真,或是招财招福,全看主人喜好。
茶宠按照造型,大致可分为几类。
最大的一批,就是之前提到的风水寓意。
譬如貔貅、龙龟等龙之九子、金蟾、祥狮、螈蜥、寿星、麒麟、奔马、动物、人物等。
每个寓意不同,有化解五黄三煞的作用、有镇宅辟邪、增人缘避人、招贵人、招偏财、长寿、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各种寓意。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金蟾,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旺财瑞兽。
金蟾所到之处,金钱集聚之地。
陈文哲眼前的一只金蟾茶宠,看着就比较神奇。
这只金蟾身上背着的是钱串子,就是金钱一串一串地进家门的意思。
金蟾嘴巴上的铜钱是可以转动的,你用去转钱,谐音就是赚钱。
霸气又带有开光灵性的金蟾,代表着辟邪,好运幸福。
变色的金蟾茶宠,淋上热茶后,金色绿色红色,三种色彩显现,无一不是如意吉祥的征兆。
旺财的茶宠,除了金蟾就应该是貔貅了。
由于我国特殊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有几种茶宠是最普遍的。
就像是貔貅,传中龙的第九子。
俗称只进不出,于是人们认为它有趋财旺财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镇宅的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
于是,成为人们的最爱。
相传貔貅为一种凶勐瑞兽,雄为貔,雌为貅。
雄兽代表财运,雌兽代表财库。
但是流传到今天,人们已经不分雌雄了。
古时貔貅分为一角或两角,一角为天禄,两角为辟邪,后来则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称之为貔貅,而在北方则称辟邪。
貔貅流行的造型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有双翼,尾毛卷须。
代表招财藏宝、镇宅守护的意思。
这些就是旺财茶宠,其他还有一些代表勤奋的动物茶宠,比如其中的忠厚老实代表,牛!
我国的牛,象征着勤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强壮和强大等优良品性。
所以,喜欢牛的很多,像是陈文哲。
要不是他喜欢,李金鲤他们也不会弄五牛图的拓片,还有特意凋刻那么多历史名牛。
不管怎么样的吧,反正茶宠,大多数都是寓意吉祥的产
物。
除了动物,还有一些特别的植物,比如葫芦。
葫芦与福禄谐音,民间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
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多籽的葫芦表示子孙万代,繁茂吉祥;
葫芦可渡水、入药,也为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长寿、平安。
因有许多民族认为葫芦是人类的始祖,同时在很多神话和故事里,葫芦常与神仙和英雄相伴。
所以葫芦被认为是可以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和保宅护家的吉器。
除了这些,再就是人物了。
人物之中最多的是各路神佛,其中最多的一个系列就是佛陀。
陈文哲现在能看到的,就有各种颜色的佛陀。
可以各种砂质都有,一般为弥勒佛的居多。
可只是一个弥勒佛就有很多种类,像是卧姿、坐姿的比较多,很少有立姿的,怪的造型也有。
这些弥勒佛大多都表示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的意思。
这里还有一点茶禅的意思,就是将禅修融于茶道之中,形成茶禅一味的理念。
这样发展下来,就发展成为了独具我国特色的茶道文化生活习惯。
在禅意茶宠的造型中,以佛、达摩、僧侣形象居多。
有卧姿的、坐姿的,也有立姿的。
在茶禅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无限。
当然,这种的摆放也不能随意。
神像中,建议选择体形较的弥勒佛做茶宠,且弥勒佛的面孔,要背对着我们,而面向客人。
既然有神话传,自然也就不能少了寓言故事。
比如三个和尚,这个可就太出名了。
三个和尚,是一个我国民间谚语。
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给人们以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
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是无法达成目标的。
再就是三不猴,这个知道的比较少。
这个茶宠一共有三只猴子组成,一个捂眼,一个捂嘴,一个堵耳。
论语中: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就是附有东方哲学含意的三不猴,寓意为不听不应该听、不看不应该看、不不应该的处事哲理。
当然,这样的茶宠,肯定是一些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喜欢。
至于一些附庸风雅的,还是喜欢风水、旺财的茶宠。
只不过,做什么产业,都是得年轻人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