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李斯:是我赢了 季驰光:天道好轮回,……
【咳咳,刚刚的话忽略哈,这不是重点。
嬴政翻了个白眼。
“寡人倒要看看,这个韩非是什么人?”
韩非,或者可以称他为韩非子,韩国贵族出身,是李斯的师弟,荀子的弟子,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可以是非常的热血励志了。
鳄鱼你好老婆:既然提到了荀卿,就不得不感慨了,这确实是个很会教书的大佬啊,教出来的弟子青史留名的好几个。孔子的徒弟里面有七十二贤人,但是他们的名气大部分都是孔子带来的。荀子的弟子可不是,人家是自己搏出来的,还顺便把老师的名气又往上吹了一波。
北笙:但是又不得不默哀,因为大佬教出来的最厉害的徒弟全部跑去了别家(哭笑不得)。
南方难依:好在不是跑去了墨家,要不然大佬估计都气死了。
儒家墨家死对头,双方的“感情”比海还深,这谁还不知道?
大秦廷尉李斯看着天幕,愣了一下,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师兄弟们,随后也有一种啼笑皆非之感。
同一时间,还是少年郎的李斯看着天幕,捅了捅身边的韩非:“韩非,看,天幕上的娘子提你呢。”
他的眼中不可避免的带着一丝羡慕。
能被天幕肯定的才华,又是青史留名的人,韩非不管是学成回国,还是去其他国家,一定都会受到重视。
“李斯、师兄,也、也有、大才。”
韩非干巴巴的应了一声。
和善于交际,精明干练的李斯不同,他虽然文采斐然,但确实不善口齿,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李斯和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师兄弟,对他的情况也是知道的,没什么,而是继续仰头看着天幕,正好读到那一句。
“老师最厉害的徒弟?”李斯愣了一下,随后自信道,“肯定有我。”
荀卿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就这么有信心?”
李斯道:“自然,老师门下的众位师兄弟,皆是有才之人,但我李斯自视才不逊色他人。”
最关键的是,即使大家学问差不多,但是整个师门里以他最精通人情世故,这是其他的师兄弟怎么也比不了的。
出仕,可不是只看文章的。
他瞥了一眼埋头看书的韩非,眼里划过一丝可惜。
要不然韩非这样的文采,也不会被韩王埋没。
荀卿门下的弟子,最出色的当属韩非、李斯、张苍。
张苍的才华真正显露出来在汉朝,我们这里就先不提他了,着重来讲讲韩非和李斯这对师兄弟。
“果然,是、师兄呢,”韩非也为李斯感到高兴,笑着道贺,“师兄,必能、心想事成,封侯、拜相。”
李斯没想到,他前脚还在羡慕韩非,后脚也被天幕点名,一时间有些志得意满。
“师弟你也是,有天幕为你背书,将来韩国国君必定能慧眼识珠,你光复韩国的梦想必能成真。”
提到自己的目标,韩非也勾起了笑:“谢师兄、吉言。”
韩非的梦想就是光复韩国,这一天,他终于学成了,带着满腔的抱负回到了故国。
他回首故国的领土,坚定的相信,用自己的理论和智慧,能让这个弱被人欺凌的国家强大起来。
但他太天真了。
没脑子的蠢货,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涨智商。
他离开家太久了,久到让他忘记了当年白起攻韩国的时候,他有多苦口婆心的劝谏韩王,前前后后上了五年的谏言,韩王听了吗?没有。[]
韩非捧着折子结结巴巴的在后面追着,韩王安捂着耳朵在前面拼命的跑。
韩非就像是上天给这个国家的最后一点希望,老天爷追着韩王安喂饭,这个傻子不仅嫌难吃吐掉了,还非得在地上作践的踩两下。
韩非呆住了。
他呆呆的站在原地。
为、为什么呀。
李斯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难过,你才华出众,天幕又为你美言,即便韩王安不识好歹,可是其他的国君却未必不能看出你是颗明珠,你的前途在后面呢。”
他想了想,见师弟还是一脸难过的表情,又补充道:“放心吧,以后我们一起去游国君,一同入仕,师兄弟相互扶持,定能有朝一日名动诸侯。”
这时候的李斯还是个未出茅庐的青年,对韩非的忌惮也仅仅只是“这子文章写得比我好老师更喜欢他怎么办”,没有上升到个人利益的层面,更没有要韩非去死的想法。
相反,虽然有点嫉妒,但是李斯觉得自己做官的能力肯定能强于韩非,到时候两个人以他为主,韩非为辅,韩非负责帮忙出谋划策,他负责去劝谏君王,互相帮扶,一定是个互利共赢的好局面,他日史书之上,他们师兄弟之情深厚,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韩非虽然还是惦记着故国没打算和李斯一起走,但是对李斯的这份情还是很感动的,不禁含泪点头。
荀卿在不远处听着,摸摸胡子,面带微笑,显然对弟子们之间的相互友爱很满意。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
这个时候,李斯带着他的刀子走来了。
季驰光压低的声音落在少年李斯的耳朵里像极了不怀好意。
韩非觉得韩王安不肯接受他的意见,那一定是因为他的表达能力不够好,再加上他被拒绝那么多次怎么都带点情绪,于是就大笔一挥,写下了带着自己悲伤情绪和思想主张的难孤愤五蠹等千古名篇。
但是让韩非没想到的是,他都不话了,转为给韩王安上书,这脑子不好的国君还是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样子,对他的理论精华连看也不想看。
韩非心里委屈啊,可是他能和谁?他一个社恐本来就没什么朋友,更何况他还离家多年。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和自己的师兄李斯喜相逢。
这个时候的李斯呢,已经顺顺利利的在嬴政的底下干活了,并且还颇得重用,要不然也不能在这时候奉嬴政之命出使韩国。韩非一见李斯,那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闷闷不乐的告诉了师兄自己的伤心事,然后把他的大作给李斯看了。
或许是不忍心这样优秀的作品被埋没,或许是因为同门之情想拉师弟一把,总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李斯回到秦国后就把韩非的作品给政哥了。
政哥一读,惊为天人啊,当即表示要是能认识韩非,他死了都值得。[2]
看看,看看看看,要不这么人家能统一六国呢,这么大一颗珍珠在韩王安眼皮子底下追着他跑了那么多年,愣是跟眼瞎似的看不见,他不亡国谁亡国?人家政哥就读了一遍他的作文就怦然心动了。
秦始皇:“”
他记得自己当初对韩非的感情还是很纯洁的,绝对不像这个娘子的这么奇怪
嗯、嗯大概。
少年李斯笑道:“看样子,未来你我怕是要做同僚了。”
韩非有点难过,他一边随口应了师兄一声,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天幕。
他不相信未来的自己会真的放下韩国,可是真的不会吗?
现在的韩非还算年轻,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几分动摇和软弱,他扪心自问,要是他现在回去,辛苦多年却依旧是坐冷板凳,恰巧这时有人能慧眼识珠他真的不会动心吗?
李斯见他神色郁郁,安慰道:“放心吧,师兄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韩非:“嗯嗯。”
结果,李斯和韩非就这么反目成仇了。
少年李斯被噎住了。
原本还想什么的韩非和他的师兄弟们都傻了。
韩非有些难以置信:“师兄”
李斯和韩非不一样,如果韩非是带点天真的理想主义者,那李斯就是标准的现实利己主义者。
他们两个师出同门,有少年相识的情谊,对于李斯来,两个人如果是利益共同体或者利益互不相干的时候,那两人自然是交情甚笃的师兄弟。但是当这份情谊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是了。
嬴政对韩非的文章惊为天人,于是兵临城下,只为索要一个韩非。
韩王安我觉得这位很可能还觉得很高兴。
韩王安:太好了,秦国这次不要地,也不要钱,居然只要一个韩非,而且韩非一走,再也没有人能追在寡人身后逼逼叨叨了。
于是韩王安就这么欢天喜地的把韩非送走了。
嬴政无语。
他虽然还没有拜读过那位韩非先生的大作,但是听天幕的意思就能猜到那一定是一位大才。
韩王安何其愚蠢!
韩非到了秦国,那真是心灰意冷,愣是没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报效的国君居然就这么敲锣打鼓的送他,连讨价还价都不带的。
所以韩非在秦国,那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完全和几百年后的徐庶一样——一言不发。
嬴政的心态和曹老板有点像,曹老板是怎么对司马懿的?曹操第一次征辟司马懿,司马懿装病不出门,曹操放过了他,但实际上双方心里都很有数。第二次征辟的时候,曹老板直接派人告诉他,这次要是再不来,那就进去吧,于是司马懿只能委委屈屈的来了。
嬴政对韩非礼贤下士,那是他作为王的气度,但是你要嬴政和刘备那样顾茅庐那是别想了,白了,韩非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六国之中人才多得是,嬴政又不像刘备那样山穷水尽徐庶还走了,只能跟韩非死磕。
而在嬴政慢慢对韩非感到不满意的时候,李斯也不满意了。
怎么回事儿,老弟?
我把你引荐给了秦王,现在他重视你比重视我更多,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心腹大患啊。
为了夺回在嬴政那里的重视,也为了彻底把韩非干下去,李斯诬陷韩非,又指出韩非一颗红心向韩国,这辈子都不会帮秦国,将来必定成为后患。
于是,韩非入狱,嬴政犹豫之下最后还是赐死了韩非。毕竟这时候的韩非对于嬴政来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只能,这一对师兄弟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让人扼腕。
已经是大秦廷尉的李斯听着天幕的话,感受着身后来自同僚隐晦的目光,面不改色。
天幕的再多又如何?
事实就是韩非已死,而他李斯坐到了大秦廷尉的位置上,未来还可能成为丞相,千秋万世,子孙不绝。
成王败寇,赢了的人才有资格笑到最后。
李斯嘴角带着笑容,然后就听到了
想当初韩非入狱,想要写折子为自己辩护,李斯拦着不让,结果韩非冤死狱中。
多年后,李斯被赵高构陷下狱,求救无门,最后腰斩弃市,含冤而死。
还能什么呢?只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李斯嘴角的笑容彻底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