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公瑾与伯符 三国曹魏 ……

A+A-

    三国曹魏

    “主公,这种人咱们亦不可信。”崔琰道。

    这种两面派的人,有再多的诚意也不行,谁知道会不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呢。

    “我知道。”

    “司马懿的家人可都控制起来了?”眼下,曹丕还是更关心夺了他江山的司马一族。

    崔琰神色一秉,飞快的掩盖下了眼中的情绪:“已经都控制起来了。”

    不管司马懿以前有多大的功绩,这次过后,恐怕司马懿再也得不到主公的信任了,连带着魏国后代的君王,恐怕也会时刻防备着司马一族。

    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司马一族还能成功上位,那他也只能是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改变的。

    “主公可要现在就”虽然觉得司马懿一些可惜,但崔琰可不会想不开给他求情,毕竟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不急。”曹丕嘴上虽然不急,但他比任何人都要想快速的了结司马一族这个麻烦,但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动,真是让人憋屈!

    如今他才刚登基不久,蜀汉呵吴国都是威胁,且司马懿自身的能力很不错,没了他,魏国虽不至于元气大伤,但也会让其他两国有可趁之。

    所以这么想着,果然还是要先拉拢一个盟友才是。

    不拘于世蜀汉还是吴国,只要能成功联合,对于魏国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依照诸葛亮稳妥的性子,再加上天幕透露的历史,他觉得,蜀汉跟他们联合的几率并不大,吴国也同样。

    所以魏国两边都要防,那司马懿更不可能现在就动了。

    西汉

    “卫青,你你如果处在蜀汉刘备的阵营之中,你会如何破局?”汉武帝刘彻听了蜀汉的处境之后,心里就来了兴趣。

    已知如今蜀汉的国力最弱,领土面积最,在得知了后续的发展之后,其他两国怕是都有点想法了。

    毕竟吞并了蜀汉之后,不定吴国和魏国能斗个实力相当。

    卫青听了陛下的话后,仔细的思索了一番,随后才开口道:“如果是我,我会谁都不结盟,然后加紧时间提高国力。”

    “毕竟蜀汉占据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是个非常好的先天条件,不管其他两国谁要攻打蜀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且臣断定,相比较后期面对最为强盛的魏国,也许吴国更喜欢面对远不如他们的蜀汉。”

    “吴国和魏国的结盟必定不会成功,毕竟吴国可没有易守难攻的都城。”

    汉武帝刘彻听了卫青的话后,眼神也亮了起来:“这么看,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臣不清楚三国的具体情况,只是根据天幕所分析罢了,肯定会有所偏差。”卫青倒是没有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打仗嘛,讲究的就是一个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任何一个细的偏差,也许都能导致战况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好比历史上他让李广围困匈奴单于一样,因为没考虑到李广的属性,以至于放跑了匈奴单于。

    所以吧,他的主意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蜀汉的,不过作为参考还是可以的。

    汉武帝刘彻又问道:“那如果你处在吴国的位置呢?”

    “与蜀汉联盟,艰难的打下魏国之后,蜀汉易守难攻,不定蜀汉会以很的代价守住国家,而吴国国力耗损严重,反而会被蜀汉最后摘了桃子。”

    “与魏国联盟,两个国家的位置都差不多,但吴国本就比魏国弱,如果魏国一鼓作气想要吞并吴国,也许吴国不一定防守的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又要怎么样破解当下的困境?”

    卫青无奈的看了陛下一眼:“陛下,您尽会给臣出难题。”

    “咳!”

    “咱们这不是讨论讨论嘛。”汉武帝刘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稍稍透露了一下情绪后,卫青这才思考了起来:“吴国的话,臣还是那句话,不结盟最好。”

    “其实三国如今就这么相互制约是最好的结果,蜀汉最弱,但地理位置最好,吴国虽然处在中间,但它正是因为处在中间,所以蜀汉和魏国反而更加不能轻易放弃它打起来,不然就是注定会被吴国摘了桃子,成为最后的黄雀。”

    “至于魏国,老大位置,其实才是最憋屈的,不能轻易攻打蜀汉,也不能轻易攻打吴国,明明是老大,却活的战战兢兢,一点老大的派头都端不上。”

    “听你这么一,那三国就这么相互制约,那岂不是能长久的传承下去?”三国都不打仗了,其他人想要趁推翻三国的统治,好像是挺困难的。

    当然了,不排除三国后代有不肖子孙出现,以至于败了自己的江山,就如暴君胡亥,或者杨广?

    “也不一定吧。”

    “天幕都过,没有哪个朝代能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毕竟天下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哪怕英勇如始皇嬴政那般,都不能保证后代上位的一定是有能力的君王,所以长久传承,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卫青身为臣子,自然看的更分明,哪怕他希望大汉能长久的传承下去,但也能很理智的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也不至于太过执着。

    但要是换做是一些比较固执的皇帝,恐怕就不好了。

    “陛下可明白?”

    汉武帝刘彻对着舅子翻了个白眼,别以为他没听出来,卫青这厮在让他不要太过纠结后代子孙。

    毕竟不用一两百年,一百年都等不到,他人就没了,人都没了,哪里还能管的了活人的事。

    不过,他虽然管不了往后的大汉,但下一任的皇帝他至少可以亲自调、教,如果活的长,不定下下一任皇帝同样可以操心一下,至少能保证大汉一百年的安稳!

    “朕知道了。”

    哎!

    朕的太子,为什么还要等那么久?

    咱们前面过,吴大帝孙权是有太子的,然太子孙登却在赤乌四年去世,其后孙权便立了三子孙和为太子。

    但当时的四子孙霸不甘心啊,因为在孙和没立为太子的时候,两人的品级都相差不多,同样都是妾室的儿子,但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自己却被朝臣要求出去镇守,这样孙霸觉得是自己地位下降,且全部都是因为太子和其党羽所致,至此,太子孙和和孙霸的矛盾初见端倪。

    后期太子和鲁王的争斗越发厉害,以至于朝中连大臣都分为了两派,是的朝中动荡不安,孙权怕自己的两个儿子如同袁绍的两个儿子一般,在他死后,完全的分裂为两派,使得别国有了可趁之,于是,孙权在赤乌十三年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废黜了当时的太子孙和,并赐死了同太子争斗的鲁王孙霸,其罢免赐死的臣子更是不计其数。

    同年十一月,孙权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也是从这里开始,吴国的国力开始走向了衰落!

    公元25年,孙权在南郊祭祀天地之后,便突然得了风疾,在紧急召见了大将军诸葛恪后,将其升为太子太傅之后,于公元252年五月驾崩于内殿,时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在同一批的皇帝之中,孙权是最为长寿,也是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1

    孙权在位期间,极为节俭,虽然称帝后迁都,但并没有修建新的宫殿,而是选择了沿用旧将军府作为居住,其损坏后,也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及其的爱惜当时的民力。

    且孙权在位期间,曾多次免除税收、减轻徭役、兴修水利等等。

    开辟海上交通,使得江左和东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文化交流,更是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在这条海上交通,也在历史上有这非常重要的地位。2

    同时,孙权在公元230年的时候,吴军的实力到达了夷洲,也就是咱们后来的台湾岛,揭开了大陆同台湾交往的序幕!

    孙权非常的爱社交,以至于他在位的时候,同很多国家都建立着友好的关系,最远的行迹可能远之印度半岛。

    所以当时的曹操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由此可见他对孙权的推崇。

    咱们今天的话题聊完了,大家有需要问的吗?3

    东汉中平六年

    “公瑾,你这子当时是怎么想的?放任两个儿子争斗,但最后谁都没选,反而选了幼子?”孙策实在想不明白。

    大好的前景,就被臭弟弟自己给毁了!

    “伯符,咱们不清楚具体的事情,就不要妄下结论。”周瑜虽也挺可惜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就因为皇位之争,让前人的努力白费,饶是涵养好如周瑜,都有点儿痒了。

    太子就是太子!

    没有可比性!

    从一开始就该区分出来,如果有不服的,那就直接打发出去,非要等到两派闹的不可开交了才出,以至于国力耗损,人才流失严重!

    “不行!”

    “公瑾,从今天开始,咱们要盯着仲谋了,不能在咱们没看到德时候长歪了。”

    “以后都是要做皇帝的人,务必要让他成为全能人才!”孙策盯着还专心看着神迹的弟弟,眼中全是坚定。

    此时还挺快乐的孙权也不会想到,从积木开始,他将承受一个孩子将不能承受的重量。

    “伯符的对。”周瑜和好友相视而笑。

    反正他们交友广泛,有的是人来教导孙权,他们想,也许都不用他们请人过来,光是曝出孙权的名字,想必有的是人才前仆后继的过来,毕竟要做皇帝老师这件事,没有人不会心动!

    “咱们也要准备起来了,这里不安全了,要换地方了。”等了一会儿,见神迹没有再话后,周瑜的神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同样的道理,现在天下势力复杂,有无主的能臣,自然有与他们敌对的势力,如今他们都还没发展起来,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保全自己,活到他们所期待的那一天!

    “嗯,我这就去准备。”孙策听到好友的话没有丝毫犹豫,就准备起身去收拾东西。

    在孙策起身之际,周瑜面带谦意的看向了好友:“这次是我的不是,让你刚来就要收拾东西再次离开。”

    孙策皱起眉头:“公瑾,你的什么话!”

    “你好意邀请我,怎么能怪在你的头上?”

    “谁也不知道会出现神迹,导致现在的结果,再了,咱们可是至交好友,怎么能论彼此呢。”孙策着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能与公瑾相识,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事!

    “你的对!”听完伯符的话,周瑜也跟着笑了起来。

    是他狭隘了。

    “那我也去收拾东西,咱们一块儿走。”历史上伯符年纪轻轻就没了,这次他什么也要把人给看好了。

    “嗯!”两人完,一个向左一个月向右的分开了,孙策走的时候,还把正在发呆的弟弟给提了起来。

    “还看什么看!”

    “回去收拾东西了。”

    “大哥,你慢点,我跟不上了!”被提着衣领的孙权,想要跟上大哥的脚步,但奈何人腿短的,实在有些吃力。

    “让你多吃饭锻炼你不信,现在成了矮子了吧!”孙策放开弟弟,毫不留情的嘲笑着。

    “可恶!”

    “我还是孩子!”

    “以后定会长的比大哥你还高的!”孙权看着眼前面容俊郎,身材高大的大哥,不服气的喊了声。

    “是吗?”

    “我不信!”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比你高!”

    “在咱们家,你就是最矮的!”孙策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后,笑着摇头道。

    “不可能!”

    “我会长高的!!”

    “矮子,那你先长到我肩膀再?”

    “啊!!”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大哥了!”

    另一边的周瑜听着身后伯符和他弟弟的话,脸上自然而然的露出了一个温和的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