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四十章 。

A+A-

    水镜:

    孢粉数据对应哪个年代发生特大旱灾,九选一,现在大家心里有了一个选择。

    我知道有些观众急着听到答案,可能立刻、马上、一秒不停就反度娘,去查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年份。

    但劝你们不要急,带着你们选的答案看下去,很快就能判断是否选对了。

    水镜前,朱元璋接连三次深呼吸。

    不急,他不急。最坏就是大明的某一年发生特大干旱,难不成还能有更坏的情况出现?

    水镜里画面一变,给出了几张新表格。

    之前,我们了解到通孢粉能判断某个时期的植物分布,从而推测气候情况。

    在考古历史气候变化时,当然不仅用到孢粉测量,还能通过冰川冰芯、树木年轮、洞穴堆积物等提取自然证据。

    另外,从文献记载中寻找人文证据。将自然证据与人文证物相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出历史时期气候。

    需要在此特别明,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在重建地球历史温度变化时,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考古全球气候演变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去支撑,但因可查的自然样本与文献资料分布不均,导致数据不充分。

    因此,现在分析结论存在缺陷,但愿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会被不断完善。

    即便如此,仍能看看已有的考古情况。

    学者们汇总多方面的研究数据,对几千年前的气温变化有了估测。

    我们已经知道了kbp,代表“距今x千年”,今即950年的考古学纪年缩写。

    从史前时期,大约5kbp,中国进入了全新世大暖期。

    这个大暖期持续了五千五百年,约在3kbp前后结束。即公元前050年左右,商末周初结束。

    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是总体趋势,并不意味着气温一直保持稳定,有震荡很正常。

    在5-2kbp时期,升温;2-60kbp,气温最稳定最温暖。随后的60-50kbp时期,气候不断波动,降温又转干。

    接下来的50-30kbp,进入气候波动相对缓和的亚稳定暖湿期。

    必须注意,这段时间有两千年之久。当我们回望时,不要局限于几年的变化,而是要以几百年来观察。

    要记住,两千年的相对暖和之中,过个几百年就会来一波气温振荡很正常。

    现在就来具体看看。

    42kbp4kbp,两百年间出现了显著的全球性降温。

    有的地方干旱,比如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

    此时,古埃及金字塔建造进入衰弱期,代表其政权的衰弱。苏美尔的阿卡德帝国也走向衰亡。

    有的地方暴雨,比如中欧的阿尔卑斯地区山前湖泊水位急剧上升,人们被迫迁徙。

    再看华夏。

    季风减弱,气温下降,黄河改道。

    北边:甘肃民勤盆地的湖泊退变为浅沼泽。

    内蒙古凉城的岱海湖,湖面急剧退缩,而后水位再不复从前。

    东边:古云梦泽、鄱阳湖、洞庭湖等扩大,长江三峡、汉江等的洪水频频发生。

    公元前两千多年与洪水,这两个词是否令你们联系到一位传中的人物?

    对,就是广为人知的“大禹”。

    依照如今的考古发现,大禹大概率不是虚构传人物。

    他极有可能真实存在,确实治理了水患,但具体治理操作过程与传有所出入。

    洪水传,不只存在于中国,吉尔伽美什史诗、圣经等其他地区的书籍中亦有记载。

    对比气候考古所得,42-40kbp的两百年气候异常振荡期,全球多处频频发生水灾。

    竹书纪年提到了尧帝几次命人治水。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六十一年,帝命崇伯鲧治河患”、“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这个时间段,在中国对应到尧舜禹时期。

    持续性的北旱东涝,新石器文化走向衰落。齐家文化、两处文化、龙山文化等等或衰弱或终结。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后来继承了舜的首领位置。此时,经过了两百年的气候降温,时间到了40kbp。

    40kbp,气温回暖。

    广义上的先秦历史故事由此开始。

    大禹不再搞禅让制,让儿子启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由此创立了夏朝。

    此前,北旱东涝造成了多处文化走向终结。

    中原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受灾程度相对较低,这也是它作为夏朝诞生地的原因之一。

    40-35kbp,前两百年气温缓慢上升,后三百年显著转转暖。

    二里头文化呈现出扩趋势。商取代夏后,这种扩张趋势仍未停止。

    35kbp,降温来了!气温开始变得不稳定。

    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侵,商朝内斗不止,开始频繁地迁都。

    降温到了33kbp结束。

    其后两百年,维持了气温平暖的状态。商朝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了武丁盛世。

    3-30kbp,这一百年发生了突然降温。

    约公元前00年,即305kbp,冰岛发生了全新世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

    部分学者认为火山喷发是全球降温主因。

    也有一些持质疑意见,但至少认同火山活动让降温趋势雪上加霜,让降温幅度加剧。

    这次降温,标志着从5-30kbp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结束。

    我们已经看到持续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中有过几次振荡。新石器时代文化、夏朝、商朝在这段时间内兴衰变化。

    当大暖期结束会发生什么?

    30kbp,即公元前050年。

    商朝在这一时间左右灭亡,被周朝取代了。

    30kbp起,气温回暖了。

    虽然从更长的时间段观察,其温暖程度比不过此前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但在30-25kbp的一百五十年呈温暖趋势。

    换句话,西周早期虽不及殷商时温暖,但也在偏暖温度中度过。

    当时,西周官方的铭文先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多记载于竹简上。竹子喜暖,它能在黄河流域的广泛生长,也表明了气候的温暖程度。

    在温暖中,西周从周武王传至周懿王。

    司马迁描述:“懿王之时,王室遂衰”。此后,周孝王夺位,也是周朝史上的第一次夺位之变。

    25kbp,周孝王执政期间,正遇上了气温变化点,降温趋势来了。

    从25-2kbp,一百五十年间的气温干冷。

    是从周孝王在位开始,汉水、长江结冰。此后气候异常频发,多位君王都遇上了大旱。比如周厉王、周幽王、周宣王等等。

    竹书纪年:“泾、渭、洛竭,岐山崩”,诗经:“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能在古籍中找到诸如此类气候异常现象的相关记载。

    西周走过了前一百五十年的兴盛,从25kbp的降温起,后来的一百多年日益衰落。

    这股降温在2kbp得以缓解。

    此时是公元前50年。西周已经在公元前年灭亡,此时进入了东周春秋。

    整个春秋时期气温偏暖,与其后的战国时期气温温凉形成对比。

    两个时期对比来看,春秋相对平和,战国则是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

    到这里,各位观众可能看出了奇妙的现象。

    ——朝代兴亡与气候暖冷变化居然同步了!

    王朝上升的和平时期——气候温暖。

    王朝衰败的战乱不休期——气温下降转冷。

    从夏朝兴起到战国兵乱,莫不如是。

    以往研究历史,对于王朝兴衰的分析多集中在战乱、经济、君王能力等因素上,对于气候因素的关注度不高。

    直至九十年代,科技发展对于古代气候的考古越来越深入,能从更长的时空维度看到气候变化的威力。

    地球上仿佛存在一只看不见,动则以千百年,将文明推向兴盛,又将文明拽入衰亡。冷期暖期的跨度之长,足以将一个王朝摆布于股掌之间。

    这是巧合吗?

    那就继续拉长镜头去看,而首先要得到一份中华五千年的气候数据。

    这里就要提到著名的竺可桢曲线。

    早在92年,竺可桢先生通过历代文献,提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总结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

    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考古物证不断完善气候曲线模型。

    然后,另一些学者再将王朝兴衰的曲线绘制出来,将它与气候曲线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几乎重叠,从而验证了“冷抑暖扬“的大致历史发展规律。

    此处需要着重明:警惕!不要掉入气候决定论的陷阱中。

    气候冷暖脉动,只是王朝兴衰的影响因素之一。

    两条曲线对照时也出现了无法重叠的部分,那就是人为因素占比重,人力对历史发展影响强的体现。

    对于为什么会有此规律,两句朴实的俗语可以解释明,即“民以食为天”与“看天吃饭”。

    中国古代文明主要起源于中东部地域,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

    暖期,季风雨带北进,且维持时间较长。北方降雨增加,而南边降雨减少。

    如此一来,北方湿润天气更利于当地粮食种植,南方的洪涝灾害减少亦是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气温下降进入冷期,情况就反着来了。

    季风雨带南移,且维持时间较短。北干南涝出现,不利于全境的农业生产。

    随之,粮食大面积歉收出现。很多人吃不饱,是一切动乱的根源。

    如果天公不作美的时间较短,还能通过政府调控比如开仓放粮去救灾。

    然而,气候脉动进入冷期后,持续时间以百年为打底计数。

    即便其中有短暂回暖,整体趋势也是呈气温下降。这就导致人们长期在吃不饱的状态,而发生了动乱。

    提及动乱,必要提北方游牧南侵。

    气温偏冷,食物短缺,北方势力南下抢夺资源,这成了历史循环。

    有人就要问了。气候温暖时期,北方游牧与中原王朝获得的食物量都偏高,双方都是呈上升趋势,那个时候也会南侵啊。

    此处,涉及相对发展。

    同在风调雨顺时期,谁兴盛更快。同在粮食减产期,谁的抵抗力更弱。

    先气温降低时。

    北方势力南侵,其根本目标是抢到资源就行。

    中原王朝依托于农耕文明建立,希望粮食增产,无法似北方势力去抢掠资源。在王朝范围内,也没地方去抢。

    显然,北方势力的目标更易完成,中原王朝的目标因气候降温难以达成。

    因此,气候冷期,动乱丛生。

    回过头去看气候暖期,北方游牧与中原王朝孰强孰弱?

    来!

    先看一看哪些朝代上了气候暖期榜。

    不正经地,这些王朝都是幸运儿。开局不错,赶上了大环境向上,老天爷给饭吃。

    嬴政与朱元璋竖起了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水镜。

    画面切换到几张曲线图。

    第一张是总图。

    竖轴表气温,横轴表朝代。一张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的气候变化曲线呈现在眼前。

    后五张是地域分图。

    竖轴表气温,横轴则是某朝代某地区。可以看到同一个朝代不同地区的温度变化差异。

    嬴政迅速浏览几幅图表。

    他先确定了两大暖期是秦汉、隋至唐前期,接下来相对温暖期是宋朝到元中期。1

    朱元璋紧盯着水镜,越看脸色越白。

    秦汉以降,前两次的寒冷时段分别是:东汉末年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十国。

    这两个时期是出了名的混乱,混乱到让人记不清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地势力名称。

    第三次寒潮是什么时候呢?

    朱元璋看着曲线图,脑子嗡嗡作响。

    寒潮已经来了,从元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天意如刀。

    可悲可笑,屠刀挥落时,他竟然毫无察觉。

    是他眼光不够长远,被一时的好天气蒙蔽了。

    大明的早期与中期有五六十多年的温暖,而其余时间气温都偏低,而在明末跌到了谷底。

    此前,他的想法大错特错。

    认为九选一的最差结果是明朝某个年代遇上特大旱灾。岂料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原来大明是常年不得风调雨顺。

    水镜:

    通过这几幅气候冷暖脉动变化图,再去看温暖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势力的强弱对比。

    我们发现了气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同在暖期,秦、汉、唐,中原王朝兴盛一时,能够很好控制住北方势力。

    宋朝则不然,重文轻武的国策让它再未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被北方的辽、金压制。

    不仅是对外,对内也一样,朝局稳定性与人为因素息息相关。

    比如秦朝,它处于气温上升期,秦末更是进入稳定温暖期。

    大秦赶走了匈奴,但还是二世而亡。是天公不作美吗?并不是。

    秦亡有多方面的因素。

    统一时间太短,多数人习惯于分裂的思维没有改变。

    从秦国到秦朝的转变过程,国策调整不及时,再遇上了胡亥与赵高一踩油门,大秦轰然崩塌。

    话到此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气候的影响力。

    回到九选一选择题,特大干旱是发生在明朝末年。

    朱由检在位期间,干旱时间长达七年,而受灾范围由南到北特别广,史称“崇祯大旱”。

    极端气候不是始于崇祯年间。

    如今回头看,气候变冷始于元朝中后期,史称明清冰河时期。

    长期寒冷潮不单单发生在中国,全球都进入冰河时期。

    十七世纪,凛冬已至,全球各地又都发生了什么呢?

    下集,我们在植物考古之让明朝见识冰河时代的威力中再一探究竟。

    就这样,咕咕先吃饭去了。祝大家也吃得愉快。

    水镜前。

    嬴政与朱元璋显然是没法好好吃饭了,都被扎心了。

    尤其是朱元璋,那种想吐血的感觉又来了。

    咋回事?自从看了水镜,这都成习惯性吐血了。总不能吐吐更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