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A+A-

    重生至今四年有余, 占凉不知道2006年的购房政策是什么,但有一天她很清楚,现在买房子肯定要比十几年之后轻松。

    其实在千禧年之后的十年内, 国内很多中产阶级家庭都遇到过类似的困惑, 那就是攒钱给孩子买房子还是想办法送出国。

    在坎坎村和八零团的时候, 受限于经济水平的制约,没有多少家长会想着送孩子出国读书, 但是在占凉重生之前, 很多学初中的孩子都会一句, 以后他/她要出国读书。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中国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真正拿上逆天改命的剧本,一跃成为世界都不可忽视的经济体。

    占凉重生之前印象最深的一次阅兵,就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 治好强迫症的步伐之外, 还有着一种华夏儿女独有的感动。

    她家里的条件就很好, 父母虽然常年不在家, 但是绝对有余钱送她去英美读书, 可没有,就单因为这件事情,家长还专门回来过一次, 和占凉仔细聊了一下这个问题。

    比起绿卡或移民,占凉的父母显然对自己的国家更有信心, 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背景,出去并不一定比留下来好。

    “这不是八十年代,也不是九十年代, 而是属于年轻人和属于中国的二十一世纪。”

    行叭,虽然自家的家长做父母是有点不负责任, 但看问题还是很精准的,占凉可以出国玩,但是,读书还是留在国内的,哪怕身边很多同学都出去了,她还是觉得国内也不错。

    事实证明,占凉的父母也是对的,君不见2013年、2014年之后海归含金量的逐年跳水,所谓的出国镀金其实已经慢慢的没有可信度了。

    但是,那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很多家长还是比较倾向于出去的,手里有点余钱就攒着当学费,有的时候如果需要,还会卖一套房子来凑学费。

    占凉记得自己身边那些出去读书的同学,有的是学有所成,相当不错,但有的出去一趟是真的对不起家里的资助,钱财花出去之后反倒耽误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国内的良好机会。

    古丽哈之前肯定也听别的家长过这个问题,也曾试探的问过占凉有没有出国读书的想法,如果占凉的成绩只是普通好的话,她可能还没有这个想法,毕竟出国读书的费用绝对不低,古丽哈一个人支撑也是吃力的。

    但是,占凉成绩太好了,国人的家长总是有点砸锅卖铁都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地方读书的信念感,古丽哈觉得占凉这么聪明的孩子不能被学费委屈,要是占凉真的有这个念头,她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的,连找谁借钱都已经想好的那种。

    好在占凉忙摆手拒绝,告诉古丽哈她不是她没有,她就现在国内读书,有这个功夫不如再读个研究生什么的。

    于是,这笔出国读书的钱也就这么变相的省了下来。

    占凉觉得,可能古丽哈想买房子也和这个有关,既然孩子不准备往外走,那在国内古丽哈力所能及的地方,肯定要提前铺铺路。

    之前去拍摄广告的时候,古丽哈也多少留了一些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平时也有走动和联系,这次电话问一问购房的事情,也不至于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要知道,购房政策是有适用范围的,不再限售条件内的房子是可以买到的,更别北京目前的开发还在蓄力之中,尤其是南边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好买的。

    古丽哈执行力极强,两个月内就去北京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这次没有拒绝占凉的金库,还以自己的名义帮占凉贷了一定的钱之后,在北五环边买了一个平房,在南三环附近也买了一个三楼。

    这两个地方是占凉建议的,不为别的,就为占凉能清楚背下来的地铁线,也知道这两个地方绝对值。

    在占凉感慨古丽哈的雷厉风行时,她根本不知道古丽哈去北京的时候,还遇到了几个炒房团的温州太太,凑巧一起聊了两天,让古丽哈回来的时候有很多想法。

    以房养房,风险高,操作之中意外也多,可是,收益绝对不容觑,这让古丽哈装了一脑袋想法回来,默默的盘算着什么。

    对比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不同购房条件之后,古丽哈发现国内各个城市之间的房价差异,银行利率以及一些优惠条件,要是全部串联起来,还真的有赚头。

    发展不均衡,人口流动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这本身就代表着住房的需求。

    只不过古丽哈现在没有炒房团那么高的抗风险能力,她如果要做,肯定要找一条更稳妥的路,起码先把家里的兰拓和哈尔乌兰塞到住宿学校里面,有一定的独立能力才行。

    到时候她真正忙起来各处跑,总不能把兰拓他们扔在家里不管,否则得不偿失。

    占凉刚重生那段时间,记忆比较清晰,有的时候和家里朋友们大城市是什么样子,国外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聊到了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城市。

    尤其是券商这个行业,又紧跟着经济最活力的部分,经常出差的城市也多是一些发展很不错的地方,古丽哈记得占凉过杭州、讲过深圳还有一些其他一点的地方。

    占凉并不知道买房这件事情也在促进着古丽哈想改行的念头,在古丽哈真正确定要做之前,这些想法并不会拿出来和别人,所以占凉在房贷震惊之中醒来,回神投入学习的时候,她的考试热情也空前高涨。

    重生之前想往北京考,纯粹是南方人对北方的好奇,占凉喜欢这种比较厚重的城市氛围,但现在想往北京考,除了占凉对北京的熟悉之外,就是等着她的那套房子了,简直是鸡血一样的动力。

    连宿舍里其他的舍友都感觉到了,占凉突然刻苦了许多,不是她之前学习不努力,而是觉得占凉一下子有学习的热情感了。

    仿佛看个书背个单词,身后都有宇宙爆发那种。

    莫非,突然发现了王后雄的魅力?彭湘她们不懂,只能默默关注自家,也努力点亮自己的宇宙,爆种似的学习。

    和预计的一样,高一结束升高二的暑假就短了不少,占凉也就回去吃了点西瓜,在夜市之中美滋滋的买了几次砂锅和馕坑肉之后,就又背着包回学校了。

    本来就挺密集的学习任务,在高二之后更多了,班主任甚至拿出了高考倒计时来鼓励他们,让占凉一头雾水的,等等,这才高二,现在就盯着高考了是不是战线拉得太长?

    但是,没有老师和同学会觉得高二还早,不数学、物理这种课程还没有学完的学科,就单语文、英语这种不细想也能跟着高三一起做卷子的学科,就足够给学生们紧迫感了。

    天知道,高二天天盯着高三生一举一动,时不时借卷子过来复印做一下的感觉有多么难以言喻,占凉只能庆幸还好分科结束,否则每一门都这么来真的要抓狂。

    学校老师的改卷子速度极快,每个月两天的月考,基本上在最后一门考完的时候,第一天的成绩就已经出来,然后再加班加点一赶,总分排名可能都能当晚算出来。

    就算是把卷子发下去,有一些卷面有疑问可能涉及到改分的同学,也不太会影响整个大名次,占凉每次路过楼梯口那么两块宣传板的时候,看着上面的名次都觉得有点慌。

    在分科之后,占凉的月考也拿过两次第一,但是高手如云,谁都盯着第一,一旦占凉有个什么失误,就会被别人反超。

    年级里面没有那种多年难遇的学神人物,就是那种七百五十分的卷子能考七百四十九的家伙,占凉能考个七百二三已经对得起江苏考生名号了,她每次晚自习写错题本的时候,都忍不住内心默默流泪反问自己为什么重生,或者,重生就重生,为什么还要再来一次高考?

    高中果然是不管来几遍,都格外的折磨人。

    就在这么考来考去之中,很快又到了元旦,占凉习惯周日的时候睡到自然醒,好不容易能放空一下脑袋,她真的不想那么早爬起来。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的嘈杂声格外的大,往常宿舍里还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大家都会很默契放轻声音的。

    结果占凉从上铺探出头来,看到了舍友们都趴在窗户上,从窗户缝里面看下面宿管老师正在拿铲子推雪。

    行叭,这嘈杂声找到来源了。

    “醒了啊?我热了牛奶喝不喝?”暖气片就是冬天所有学生的命,彭湘买了一箱袋装纯牛奶,看占凉迷迷糊糊从床上爬下来,大方的分了一包放在暖气片上的奶。

    接过之后道谢,占凉拿着牙刷和毛巾去洗漱,被冷到炸毛的水洗的格外清醒之后,也趴在窗户上看鹅毛般的大学。

    新疆的雪很厚,基本上从十月底第一场雪之后,整个天地就是白的了,只不过今天这种连下一天一夜的大学还是比较少的,宿管老师为了不让雪堆的太多,隔上两个时就出来拿铲子推一下雪。

    “明天估计要早点去班里,肯定要铲雪。”

    “上次不是还给每个班发了推雪铲吗?我们卫生区比较偏,估计雪特别厚。”

    这就属于新疆学生特有的默契了,一旦周末下了大学,大家周一的时候都会自觉去早一点,因为这肯定是要出去扫雪的。

    每个班在大大的校园里面划拨的都有卫生区,大家把积雪清扫成堆,铲子和铁锹的声音能咣咣响一整个早读,有的还会占用第一节 课。

    总之,学生们都格外热爱扫雪这件事情,百扫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