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A+A-

    下雪一时爽, 化雪泥泞场。

    冬天比较冷地区的本地人都知道,飘着雪花的时候温度还不算太低,等真正开始开春化雪的时候, 才真的叫做春风似后妈, 咣咣的大耳刮子往每个人的脸上招呼。

    不仅路面上都是雪水和踩来踩去的泥浆, 太阳出来融化,太阳落山结冰, 这个时候反而比冬天更容易摔倒。

    路面上的冰溜子不仅容易走不稳就滑倒, 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所以很少有人喜欢化雪这个时间段。

    占凉觉得,从严格意义上来,新疆应该是没有春天的。

    一是很少有所谓的春雨,二是四五月份的天气极其反常, 最夸张的是有一次五一放假的时候, 等班里的同学大扫除结束快快乐乐准备享受长假的时候, 发现天空外面飘起了雪花。

    一群脱掉羽绒服, 换上单衣的少男少女傻眼, 各个宛如屁股着火一样嗷嗷的冲回家,赶在天气更冷之前先扎回屋子里面,这种气候不配□□天。

    至于树木什么的, 也都会挑在四月或五月的某一天突然变绿,五月底的时候天气就会变得很热, 然后咻的可以迎接夏天。

    当然,在五月份来临之前,又一个新学期开始的同学们宛如“萌萌你快站起来”一般的殷切, 经常摸两把暖气片,妄图暖气再坚持几天, 别再这种温度下抛弃大家。

    每次班主任看窗户下面的暖气片贴了一群人,就气的开始赶人,“叫你们多穿几件不听,各个都一件毛T加校服的,有本事课间别黏在暖气片上啊!”

    温度和风度无法并存,等天气稍微暖和一点之后,高中这群半大年轻人就换衣服换的比谁都快,看的很多中老年的教师都觉得关节缝凉,班主任每次让大家春捂秋冻别穿的太薄,大家都嘻嘻哈哈以年轻火力足蒙混过去。

    反正课间贴暖气片贴的是很诚实,暖气不仅能长猫,还可以长很多学生。

    占凉从不美化学习的辛苦,尤其是高中这种特别强调成绩,仿佛所有的压力都把人逼到高考这么一条路,不出来就会被碾死的这种特殊氛围之中,所谓轻轻松松上清华北大的只是极少数人,可能一个省份也就那么一两个罢了。

    哪怕是学霸,也不能天天手一揣在旁边玩手机游戏,然后考个七百二。

    面对高考的学生里,真正的模样都是疲惫的、迷茫的甚至很容易受挫哭泣的,觉得看不到一个头,无比期望高考快点来,又无比惧怕高考的倒计时,真正让每个学生觉得快乐和放松的,是穿插在这种生活里,一些有趣的事和好玩的同伴。

    冬天的教室窗户是紧闭的,等到天气稍微暖和了一点,就有一波嚷嚷着要开窗透透气的,坐在窗户旁边的学生坚决反对,谁开谁傻,这冷风吹得脑壳都疼。

    但是坐在墙边的就,再不透气就难以呼吸了,两方嘴仗掰头一下,然后开一会儿关一会儿吵吵架也挺精神的。

    除了开窗这件事情,占凉发现三月底的时候,班主任来班里视察的频率猛增,经常把手摸到暖气片去找里面的东西,有一次甚至摸到了一个的雪人,融化的一手水,气的老师头晕。

    “你们把雪球放在暖气上烤什么啊?谁烤的,过来拖地,一地的水!”

    刚还在争论开不开窗的同学们,这个时候倒相当的团结,也不揭穿彼此,乐呵呵的拿着拖把过来把雪花擦掉,一脸做错了但下次还敢的愉快。

    七八岁的熊孩子让人头疼,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也不逞多让。

    占凉其实挺喜欢这种大环境推着人往前走的感觉,仿佛坐飞机起飞的时候那种很特别的推背感,在整个宛如工厂螺丝一般运转的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像是流水线上的工艺品,哪怕不想努力不想往前走,也会被裹挟着浩荡奔去前方。

    重生之前,占凉的高中属于学业压倒一切的那种,尤其是学校领导和衡水中学的领导沟通取经,给每个班级安的摄像头全程在盯着每个人,不准有娱乐活动,不准随便交头接耳,不准有任何暗生情愫,总之每个人都只能圈在自己的空间里面,不准发芽也不准开花,好好的学才行。

    外面多的是学生想进这里,可是里面的学生,却很多都想逃出去,占凉第一次体验《围城》里面的原句,就和压抑的高中生活有关。

    甚至,她时候在少年宫里学出来那些让她很快乐的才艺或爱好,也是在初中的时候受损,高中的时候彻底埋葬。

    高压的环境下人的情绪就特别脆弱和容易崩溃,占凉那一届总共跳了两个学生,换来的是所有的教学楼和住宿楼门窗变成安全锁,每个人来不及物伤其类就被赶着往前走。

    成果是有的,但是要是再来一遍,占凉死都不愿意再去了。

    太累了,也太熬人了。

    重生之后,不知道是提前几年高考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还是新疆的地广人稀一定程度上偷偷给准考生们松口气,占凉也觉得备考很累,但是却少了几分压抑。

    她甚至在高三楼层挂着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横幅落款,看到了有学生偷偷拿记号笔在上面画笑脸的图案。

    在强硬的校方和高压的家长面前,学生们像是毛绒绒的过冬动物,很知道该怎么凑在一起取暖,分担风险多点快乐。

    高二的假期,是古丽哈带着兰拓他们来乌鲁木齐,陪着占凉一起度过的。

    等正式升入高三之后,就是古丽哈带着其他朋友过来,可能也没有办法陪占凉几天了,因为学校基本上没有给假期,仅有一周的时间还要写三天的作业,睡两天,四舍五入比不放假还累。

    “给你买的维生素要按时吃,别上火也别长溃疡,凉,我上次看到周昊的家长,给他买了点参片,要不然我们也买点?”在占凉升入高三这件大事的背后,兰拓和霍达他们也都升入了初中,哈尔乌兰也都长高了不少,也就是古丽哈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毕竟时间在成年人和孩子们身上,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占凉之前给霍达他们电话的时候,还被里面粗嘎的声音吓了一跳,一问是霍达正在变声,忙和兰拓了几句话。

    兰拓还好一点,变声期没有变成公鸭嗓,不像霍达简直是变身一样的声音差异,让占凉还有点可惜,感觉自己错过了这两个男孩子最有趣的时间。

    古丽哈则是在着急占凉的高三,在买房子之后她也主动去了好几个地方,接触的人多了,很多想法自然也活了,当然,她没有忘记家里还有个高三生,经常问其他高三家长取经,一听孩子脑力消耗过度还可能晕倒,立刻就惦记着给占凉补充一下营养。

    哭笑不得的拒绝,占凉和古丽哈解释,维生素或钙片什么的她吃吃就行了,不至于用参片了,不定吃着反倒容易流鼻血之类的。

    北疆产正宗的枸杞和天山雪菊,其中还有一种很少见的黑枸杞,古丽哈把一些土蜂蜜连带着黑枸杞定期寄给占凉,已经吃的她觉得很补了,不再需要别的补品了,否则写卷子的时候都容易流鼻血。

    鲜枸杞甜甜的一颗,有些孩子嘴馋多吃几颗就容易流鼻血,就是补的太过,霍达的时候就这么流过鼻血,所以古丽哈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暂时放下参片,改其他方式来关心一下占凉的状态。

    实话,家长再怎么贴近于孩子,都很难切身感受到高三的压力,尤其是有些成年人总觉得‘这点苦难有什么’、‘别人都行你怎么就不行’,莫名多几分过来人的傲慢,反而更给高三生压力了。

    古丽哈也听过很多高三生重压之下轻生的消息,她没法想象这些还没有绽放的孩子到底是受了多少累,才会放弃花一样的生命,但是她知道,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和占凉沟通,她不能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言行,把敏感时期的孩子推入了火坑。

    所以,古丽哈也常和占凉班主任着电话,有的时候听占凉的成绩很拔尖,一直能稳定在前五的时候,心里都发虚。

    越掐尖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定就越差,古丽哈这个时候觉得学习好就和个催命符一样,生怕给占凉造成什么不必要的负担,有的时候电话都不忘旁敲侧击两下,成绩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标准,有些成绩不太好但依旧很优秀的人才,也不少呢!

    也不知道古丽哈是从哪里搜来的这些事迹,有一次甚至还给占凉讲了一个爱因斯坦的时候不聪明,成绩不好的故事,听得占凉反应了半天才听明白古丽哈的潜台词。

    然后带着点笑意,接受了这个明显是瞎编的故事。

    这种划时代的天才是不存在什么极为愚笨时期的,故事的主旨只是在鼓励孩子们不要气馁罢了,但占凉很受用这种关心方式,这让她能清楚的感觉到家人给她的支撑感。

    帮你放大喜悦,帮你承担风险,这是重生之后占凉体会到的家是什么感觉。

    作者有话要:

    上周去境外出差,时间预估的有点问题,导致我两个坑都咕咕了

    这周痛改前非,努力日更,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