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诸位看我如何?……
所有人都怔住了。
石潭边陷入了怪异的安静,诸位公卿面面相觑,彼此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惊愕。
先是仙人现迹、预知未来;再是父子相残,天家内讧;最后又是太宗现身,欲行废立今天发生的意外实在太多了,跌宕起伏得就像一场梦。以至于当众人听到那句惊世骇俗的“朕欲另择明君”,一时间竟有些神志恍惚。
“好好好好!”
李亨倒是欣喜若狂、反应快得像一直在等这句话。
他自然而然地把李世民的“明君”理解成了自己,听到太宗如此高赞,李亨兴奋得无与伦比。
他的脸上骤然腾起赤色的红晕,眼里弥散着醉酒后的潋滟水光。李亨舔了舔嘴唇,假装推拒:“儿臣的意思是,太宗盛誉,儿臣愧不敢当父皇一代明君,儿臣怎好逾位呢?”
李亨恭敬跪在李隆基身前,意有所指:“父皇英明神武,多谋善断,想必心中自有计较。安史之乱兹事体大,儿臣愿为父皇鞍前马后,让您和贵妃娘娘能够安乐无虞!”
见李隆基冷笑不言,李亨越发殷勤。他膝行几步与李隆基面对面,脸上挂着笑,眼神却似猎食的野狼:“父皇,您觉得如何?”
众人缓过了神,他们眼神复杂地看着李亨,逐渐品出了味。
李亨此举,得难听些就是逼宫。众人本该上前阻止太子,但想到太宗刚才的话,大家又有所顾虑。
或许是李亨担心自己得位不正、不能服人,又或是他想效仿太宗之事,试图用相似的境地唤起李世民的怜悯。总之,李亨姿态谦卑地跪在地上,苦口婆心地劝李隆基主动禅位。
李隆基豁然起身,脸上怒气勃发。他自知年老体衰,无法与儿子角力,只好将希冀的目光投向臣子,希望他们能上前帮助自己制服这个不孝子。
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忠心耿耿的臣子们此刻竟都低眉敛目,视若无睹地站在原地。
“封常清!邓景山!韦述”李隆基一个个点名,可被他点到名字的人不是面露为难就是充耳不闻,以至于李隆基的声音开始不自觉地颤抖,如同即将崩断的丝弦。
他将目光投向最后的郭子仪,李隆基踉跄一步,凄怆道:“郭子仪郭子仪!”
郭子仪抬眼,细细端详着面容扭曲的李隆基。半晌,他叹了口气,半是安慰半是劝诫地轻声道:“圣人,您累了。”
李隆基不敢置信地倒退一步。
几秒后,他毫无征兆放声大笑:“朕累了?朕累了?”
笑罢,李隆基猛然回身望向石潭,声音愤恨:“太宗,您当真觉得此子堪登大宝?”
李亨一怔,立刻也转向石潭,急切道:“太宗,您刚才也听到了,安史之乱是儿臣在位时平定的!儿臣既能平定战乱,自然也能提前阻止!更何况儿臣年富力强,而父皇只剩十载寿数,若是国祚频变,容易民心不稳啊!”
听到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冷不丁地开口:“仙人有,安史之乱是你平定的吗?”
太宗一言,众人顿惊。
水幕只言肃宗56年于灵武即位,却还没安史之乱何时平定。
“必是儿臣!”李亨不以为然,信誓旦旦:“除非这战乱持续数十载,不然定是在儿臣在位期间平定。自古战乱,逾时十载屈指可数,太宗不必担忧。”
“是吗?”李世民似笑非笑。
与此同时,水幕画面再次变动,月兮占据了主屏幕:
揭晓答案的时刻到了!刚才我们到6年大唐天灾,与此同时,各地反叛不断、将士掳掠百姓,民生艰难。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一个问题:皇帝在干嘛?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此时在位的皇帝是肃宗李亨。
肃宗一生颇有波折,他尚在杨氏腹中时,李隆基就曾想用堕胎药杀死他,只是最终没有下。他青年时代,目睹了唐隆政变、日杀子等残忍事件,见证了宫廷倾轧的黑暗血腥。就算当上太子后,他也一直生活在父皇猜忌、权臣威胁的恐怖阴影中。迈入中年后,安史之乱虽给大唐带来了不幸,却也给李亨带来了会,他以性命为赌注,终于坐上了皇位。
听到这里,李亨响亮地啜泣了一声,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他故作坚强地仰起头,却恰到好处地将委屈隐忍的面庞展现在众人面前。
有臣子心软,听到这里轻声叹气,望着李亨的目光也不由多了几分怜悯。但石潭角落屏中的李世民却面无表情,甚至觉得李亨有点上不得台面。
真的,李亨这套都是他玩剩下的,而且谁比谁惨都还不一定。弱势的开端应当是奋进的动力,而不是拿来博得同情的玩具。
千辛万苦,终于登基,可肃宗并没能在皇位上大展拳脚。在他短短的七年皇帝生涯中,给后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那一场灵武登基。不可否认,肃宗在位时也曾试图平定战乱、复兴经济,但或许是能力所限,他最终没能成功。
此外,或许是被叛乱牵扯了大部分精力,肃宗没有及时察觉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在其放任之下,宦官李辅国开始操纵军政大权,而他的皇后同样也开始干预政事,由此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后世评价他即位后,“宦妾交煽,甘蹈前车,既不能保其子,且不能安其父”,认为他过多于功。
最为不幸的是,肃宗并没有遗传到玄宗的长寿基因。公元6年,当杜甫写下那句半讽半怨的“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时,肃宗正卧病在床,根本无力掌管朝政,只能命太子监国。
当时间来到62年,中原大地上的悲惨事件愈演愈烈。一方面,山贼塞路,强盗横行:段子璋反开州,徐知道反荆州。另一方面,饥荒愈演愈烈:从江淮再到吴,原本的鱼米之乡也沦为人间炼狱。杜甫心系家国安危,同情民生艰难,于是作绝句以记之。
这首诗,首章记蜀中之乱,次章写难民罹祸,末章叹禁军暴横。62年,百姓死伤不计其数,杜甫诗中的“一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洛谷”堪称这一年的悲惨缩影。
江湖之远,民生凋敝;庙堂之上,亦是刀光剑影。62年四月甲寅,太上皇李隆基在神龙殿与世长辞。得知玄宗去世的消息,肃宗病情陡然加重。与此同时,他的皇后为一己私欲,正在私谋实行宫变。她先是想借太子之除去权宦李辅国,遭到拒绝之后,她又反过来准备谋杀太子。事情败露后,李辅国率兵直入皇宫,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
张皇后企图借肃宗庇护躲过此劫,但李辅国显然不准备善罢甘休。他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凄厉哀求肃宗救命,可李亨因病中受惊,竟然一时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辅国将张皇后拖出了宫。
受此惊吓后,肃宗病情再次加重。加上无人过问,没人在意,他竟然当夜就断了气。而他薨逝时,距离玄宗过世也不过才3天。
62年,安史之乱未平,而大唐接连失去了两位皇帝。
“国祚频变,容易民心不稳。”
李世民重复着李亨刚才的话,像是没见到他那骤然惨白的脸色。
李亨失魂落魄地软倒在地,指扣着泥地上的积雪,自虐般地将掌在碎石上来回碾压。石子嵌进血肉,指遍布伤口,可他仿若未觉,任由鲜血沁润污泥。
“怎么会这样。”他呆滞地盯着石潭水幕上的国丧场景,仿佛自己已经躺进了那副棺椁,浑身冷冰冰的。大脑根本无法思考,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质问:“怎么会这样?”
“宦妾交煽,甘蹈前车,既不能保其子,且不能安其父。”李世民重复着刚才水幕给出的评语,看着失魂落魄的李亨,失望地摇了摇头,果断决定放弃。
“朕问你们,宫中可还有别的皇子?”
“回禀太宗,皇子还挺多。”回话的是邓景山。他仿着李隆基之前的语气,报菜名般地念道:“寿王瑁、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圣人最不缺的就是儿子。”
李隆基狠狠瞪了他一眼。
天幕对李隆基的皇子们的情况得不多,李世民一时半会也拿不准谁更合适。时间紧迫,李世民担心仙人和水幕会像来时那般突然消失,所以他只能凭借众臣的印象来作决断:“你们可有心仪的皇子?”
众人对视一眼,惊恐地齐声回复:“臣不敢。”
默认换圣人是一回事,但指定换哪个,这又是另一回事。自古以来,参与夺嫡站位的臣子就没几个有好下场,天家之事自有天家决定,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擅自插——这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朕不是那个意思。”李世民无奈道:“朕的意思是”
“太宗!”
李世民的话还未完,就被凄厉的哭嚎声打断。李亨不知何时清醒了过来,如今满脸是泪地冲着石潭磕头:“太宗!您答应过我的啊!刚才好友申请上,您答应我的!”
“朕不会食言。”
李世民颇为不耐,暗自忖度:
首先,他绝不会同意让李亨掌权。李亨一没福气,一没能力,没寿数,让他上位是嫌安史之乱还不够刺激,非得加上宦官专政、后妃干政,急着断送大唐国祚吗?
再者,李亨与李隆基两人如今已经撕破脸面,若是李亨上位,李隆基能不能活足十余年可就不好了。李世民并不想看到父子相残的事情在李家出现。
最后,李世民只允诺让李亨当皇帝,可没能让他这皇帝当多久。更没,到底以怎样的形式让他当皇帝
办法总比困难多,李世民想到了个打发李亨的好办法:“这样吧,朕会让新帝尊你为‘让皇帝’,他登基前让玉玺在你里转一圈,且算你也做过皇帝了罢。”
李隆基不禁闷笑起来,这一招他熟啊:上一个“让皇帝”就是他哥李宪。
李世民完就不再理会呆若木鸡的李亨,仍试图在李隆基的皇子中挑挑拣拣。不定歹竹出好笋,上天保佑大唐,能有一两个不错的呢:“众爱卿,朕命你们上前评定诸位皇子。”
众人对视一眼,面露为难,最后竟是李隆基接过了话:“荣王风格秀整,但要他带兵打仗,恐有欠缺。颍王性格爽直,可惜不懂权变,刚过易折”
他心灰意懒,知道自己躲不过当太上皇的命运,居然开始苦中作乐地挑拣起儿子:“要我,寿王瑁进退有礼,文武皆佳,最为合适。”
“寿王瑁?进退有礼?”李世民一拍龙椅,勃然大怒:“朕看你是觉得他好拿捏。父夺子妻、两帝一妃,你不要脸,你老祖宗还要脸!”
被李世民道破心思,李隆基面色讪讪。
他的确觉得寿王最为听话、最好拿捏。若是选他为圣人,待这水幕消散、太宗离去,自己也不是没有会再夺回皇位。
看着天宝的众人,李世民顿觉头疼。
自己不了解那边的情况,天宝的众臣又不敢直言。一时间,就连足智多谋的李世民也颇觉为难,究竟要怎样才能选出一个靠谱皇帝?
思索间,潭中异变突生,水幕突然化作块:
上为天幕月兮,左为贞观太宗,右边则出现了一张新面孔。
见众人望向自己,水幕中的男人坦然自若,微微一笑:
“诸位看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