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 43 章 买院子
张惠已经习惯怀孕的生活了,有六嫂照顾着,前几个月都过得很顺畅,直到六个月后,肚子大的有点不寻常,张惠才慌了起来。
夫妻俩去医院检查,医生可能是双胎,张惠愣了一下,想想也有可能,她和她二哥就是双胞胎。
她妈生双胞胎,她继承了生双胞胎的本事也正常。
张惠很快能接受,江明彦却慌了,双胞胎怀孕辛苦,生产也比怀一个难。
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医院诊室外面大雪纷飞,屋里江明彦担心得背脊冒汗。
“家属不用那么担心,孕妇身体不错,好好养着,有啥不明白的到时候来医院找医生。”
“谢谢大夫。”张惠赶紧道谢,拉着他出门。
“你别紧张,我舅妈,我妈,都生过双胞胎,这不是都好好的么。”
张惠劝他:“咱们先回家,给家里打个电话,我问问我妈。”
江明彦扶着媳妇儿:“对,问问咱妈,再回去问问大嫂。”
已经十二月份了,大嫂这个月就该生了,大哥不放心,从上周开始,大嫂就没上班,在家养着身体。
两人回去后,一个笑眯眯的,一个满脸愁容。
“明彦这是怎么了?”潘乐晴表情凝重:“医生怎么?”
“妈,医生惠惠怀的是双胎。”
双胎,那不是好事吗?愁什么愁?人家求都求不来。
张惠笑道:“他担心我怀双胞胎出事。”
“明彦这我就要你,现在不比旧社会,医院里外科医生还是很靠谱的,你别一天到晚瞎担心,还给惠惠心理压力。”
“大嫂,我也是这么,他听不进去。”张惠也很无奈。
“男人嘛,没见过什么世面。”苏棠不屑地撇嘴。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是江明彦,也是江明升。
本来嘛,苏棠觉得在医院上班到生产也没什么,到时候羊水破了,出门就是妇产科,偏偏江明升不乐意,一定要她回来消息着。
张惠捂嘴笑。
江明彦嘴唇勾了下:“大嫂,我们又不是医生,和您似的,整天在医院里见多识广。”
张惠要给她爸妈打电话,潘乐晴:“赶紧打,你妈生过双胞胎,肯定比咱们清楚一些,多学点经验也好。”
电话打到械厂里,张建林接的电话,听妹妹怀的双胞胎,他惊得差点没被自己口水呛着,立马下班就跟妈,明天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
一家人话,江明彦也没那么担心了,在老宅这边吃了午饭就回花枝巷那边。
虽然确诊怀的是双胞胎,张惠还是不愿意住在老宅这边。没几天大嫂就要生产,家里肯定忙得很,她就不留下添乱了。
夫妻俩回家,六嫂照顾着涵涵已经吃完饭了,就是不肯睡午觉,要等着爸爸妈妈回来。
“爸爸妈妈。”
“哎,涵涵上午在家乖不乖。”
“涵涵乖呢。”
江明彦上前一步,赶在女儿还没扑到媳妇儿之前,一把抱起女儿。
“跟你了,妈妈现在身体不好,不能抱。”
涵涵委屈:“我没想妈妈抱,我就是想想”
“想亲亲妈妈是不是?”见女儿不出来,张惠笑着捏捏女儿的肥下巴。
涵涵嘿嘿一笑,就是嘛。
一家三口进屋,江明彦放下女儿,提起热水壶给媳妇儿倒杯水。
“你现在怀孕已经很累人了,还要照顾涵涵,肯定忙不过来,等你生了孩子之后,还要照顾的,更是忙不过来,不如咱们再请一个人?”
江明彦的意思,请个人专门帮忙照看孩子,六嫂要做饭要收拾家里,再让她帮忙照顾孩子肯定不行。
张惠喝了口水:“涵涵也大了,能自己吃饭睡觉,也就是两个的麻烦一些,确实需要人帮忙照顾。”
夫妻俩都同意请人,最好是找个有带孩子经验的人。
没多久就是元旦了,张惠的意思,也不着急,等到年后家里再来人也行。
毕竟,年节的时候人家家里也要过年。
要请人照顾孩子,江明彦不想找太远的人,最好就是附近的人,就托人打听信得过的人。
左维听后,上门来给他们夫妻介绍一个人,不对,是两个人。
“那家是夫妻俩和我们也算是远亲,按我的辈分要叫一声凯叔、万婶,都是东北人,两人唯一的女儿嫁给我表叔家的堂侄,上个月来的,一直住在他们女儿家。”
“老两口不想回去,想就在城里找个活儿,不管工钱多少,只要包吃包住都好谈。”左维笑道:“我表叔知道我认识的人多,就托到我这儿了。”
“多大年纪?人怎么样?会些什么?”
“两口子四十多岁吧,凯叔是退伍军人,会开货车,人过来给你看门干点杂活都可以。万婶帮你媳妇儿带孩子肯定没问题。”
左维想了想:“你要是只想要个带孩子的,只要万婶也行。”
他也不想江明彦为难,凯叔的工作可以另外想办法。
“你叫他们俩来家里看看,合适的话我们再。”
“你千万别勉强,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老,还要给三个人发工钱,属实压力不。”
江明彦笑了笑,没跟左维,他去年回来之后的工作,养活一家老绰绰有余,而且,还有惠惠卖人参的收益,家里不缺这点钱。
见江明彦没露出勉强的神色,左维拍拍他肩膀:“你子,现在身家挺厚哈。”
江明彦玩笑道:“你从我这儿买去的两根人参的价钱,就够给三个人开好多年的工资了。”
左维顿时心里就不高兴了,他才吃得饱饭的人,替人家腰缠万贯的操什么心呢。
凯叔和万婶就住在城里,第二天左维就把人带到花枝巷来。
初次见面,张惠觉得这夫妻俩挺面善,跟江明彦商量后,决定先让他们留下试试。
“你们现在过来,还是等年后再过来?”
“现在就可以过来。”万婶连忙。
他们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实在话,到底是不方便,也怕女婿那边有意见,所以他们俩才想赶紧找个活儿搬出来。
工钱过得去就行,甚至少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提供住宿,他们偶尔休息的时候能去看看女儿就挺好。
江明彦点点头,和他们商量好工资后,把他们安排到倒座房,就住在六嫂隔壁。
“六嫂主要负责厨房和买菜这些事儿,家里面她操心得比较多,家里买东西走账也从六嫂那边走,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问六嫂就行。”
六嫂连忙答应下来,客气地目送江明彦进主院。
听家里要进人,还是照顾孩子的活儿,这个活儿和主人家亲近,六嫂还在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被排挤。
没想到啊,家里进了两个比她年纪大的人,她自己居然成了家里的大总管了。
凯叔和万婶安顿下来后,张惠且观察了几天,六嫂和他们处得挺好。
有凯叔负责看门、扫雪、清理家里的杂物,六嫂腾出来,还有万婶帮把,家里的饭菜一下上了个档次。
万婶夫妻俩是东北人,张惠还吃到了正宗的东北菜,不错不错!
凯叔和万婶夫妻俩心里也高兴,他们现在有单独的房子住,还那么宽敞,主人家也不对他们指画脚。
虽是来主人家干活,这和住在自己家也差不了什么。
凯叔和万婶的女儿女婿来花枝巷这边看他们俩,看到他们的住宿条件,他们女儿都羡慕了,比他们家住的还宽敞。
女婿见岳父岳母在这边过得挺好,也松了口气。他生怕岳父岳母过的不好,媳妇儿心里难受愧疚,到时候他家里也过不顺心。
不用,回头就准备了份谢礼送到左维家里,了一筐感谢的话才走。
家里进了两个人,潘乐专程过来看了一眼,见人还行,就没多嘴,走的时候留下一千块钱,是给他们夫妻俩的补贴。
江明彦下班回家后,张惠笑道:“咱妈是不是觉得没空照顾我,所以才塞钱给我们?”
“妈给咱们就收下,爸妈他们的钱包鼓得很。”
涵涵睁大眼:“爸爸,你红包吗?”
“你个丫头,从哪里知道的红包?”
涵涵哈哈笑:“大伯的。”
想起大嫂:“这都快元旦了,大嫂还没动静。”
江明彦:“大嫂是医生,她肯定心里有数。”
苏棠心里有数个屁,算算日子该十二月生,十二月都快过完了,还没动静,她心里也打鼓,赶紧收拾东西去医院看看情况。
给她看诊的医生和她关系好,笑着:“人家都瓜熟蒂落,孩子没动静,就明还没到时候嘛,你当了这么久的医生,这个都不懂?”
苏棠横了她一眼:“你是医生还是搞算命的?快点给我检查,好让我放心。”
“得嘞!”
医生仔细检查后,肚子里的孩子好得很,刚才还踢了一脚,有劲儿的很。
医生,要是实在不放心,就在医院里住到生产吧,反正有空的病床。
苏棠和家里人商量后,第二天就搬到医院住下了,一直等啊等,等到元旦节都过了,一月三号的傍晚,才生下一个大胖子,江明升赶在他爸过来之前给取了名字叫江昱。
家里的长孙名字不是自己取的,江松过来骂了儿子一顿,江明升只好把取名的权利让给他爸爸。
江松想了想:“叫鱼儿吧。”
也行吧,比那些石头泥鳅啥的好听多了。
没想到公公对给孩子取名这么在意,张惠摸了摸肚子,江明彦声:“咱们有两个,让一个给他取名,另外一个让你取。”
“让我?”
“涵涵是我取的名,老二让给你,公平。”
张惠忍不住笑,这事儿还能公平?幼稚不幼稚?
大嫂被抬回家坐月子,张惠每天有万婶照顾着,天天在家里溜达。
上次打电话,她妈了,要经常动一动,怀孕后期控制一下嘴巴,少吃点,别让孩子长太大,不好生。
今年二月四号过年,这会儿一月初了,六嫂得了张惠的吩咐,和凯叔跑了好几趟市场,又出城去乡下买鸡,一月中旬,家里外院的杆子上就晾满了腊肉、香肠、腊鸡、腊鱼这些。
万婶惊讶:“这也太多了吧。”
六嫂笑着:“不多,去年没来得及做香肠,今年加了香肠,看着就格外多一点。”
去年家里的腊肉,吃到入秋才吃完。
“做这么多是不是要送人?”
“怎么不送?江家老宅那边没有做腊肉的习惯,到时候肯定要送一些过去。”
万婶打量杆子上的腊肉:“这要送个一半去,也剩不了多少。”
“放心,肯定够吃,去年也送了,惠惠娘家那边没过几天就寄了好多腊肉香肠过来。”
“啧,主人家身家真厚实。”
“那可不,要不然也没有咱们吃饭的地方不是。”
六嫂和万婶相视一笑。
大嫂家的鱼儿是个夜哭郎,扰得一家人没个好睡眠。家里腊肉做好了,江明彦和张惠带着女儿去老宅送腊肉,见一家人都顶着个黑眼圈。
“唉,你,鱼儿这么的一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嗓门。”
“幸好咱们家院子还算宽敞,要不然隔壁邻居半夜都要过来敲门。”
“太闹腾了。”
苏棠最惨,本来就睡不好,半夜还要喂奶,坐月子半月,天天鸡汤鱼汤地喝着,人居然一点没胖。
苏棠困得很:“鱼儿再这么闹,我感觉我的奶都快叫他闹回去了。”
苏棠唉声叹气,还是上班好,她喜欢上班,她爱上班。
张惠只能表示同情,爱莫能助。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涵涵乖乖地坐那儿干饭,大口大口地吃,苏棠羡慕得不出话来,还是女儿好,女儿乖,女儿是妈妈的棉袄。
江明彦和张惠没有耽误大嫂休息,吃了午饭就带着女儿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路过照相馆,两人停下脚步:“咱们去照个相?”
想到一块儿去了。
放着一张椅子,张惠捧着肚子坐下,江明彦站在椅子背后,右搭在媳妇儿肩膀,涵涵趴在妈妈膝盖上,笑嘻嘻地对着照相师傅。
张惠站起来,一家三口站着照了一张。
“弟弟妹妹啥时候出来呀,鱼儿弟弟都出来了。”
回到家,涵涵摸了摸妈妈的肚子。
“还早呢,等到过完年,他们才会出来。”
张惠也好奇,究竟是弟弟还是妹妹,还是弟弟妹妹一样一个。
涵涵语气坚定:“弟弟妹妹都要。”
张惠笑道:“那咱们到时候看涵涵猜得对不对。”
预产期估摸着在四月初,医生双胞胎会提前生产,时间往前推一推,估计三月中下旬就会生产。
张惠在算时间的时候,陈丽芳在老家也在算时间,她决定过完年就去首都。
至于家里的两个孙子,刘莉妈愿意过来帮忙照看两三个月。
刘莉也知道公婆心里惦记姑子,她其实也担心,毕竟是双胎,婆婆早点过去也好。
张惠今年过年没收到爸妈寄的腊肉香肠,以为是爸妈没做,过完年,还没过正月十五,她爸妈就带着腊肉香肠来了。
看到女儿脚都瘦瘦的,却挺着那么大的一个肚子,陈丽芳一下就红了眼睛。
“妈你别哭嘛,不就是怀个双胞胎,您又不是没有怀过。”张惠笑着道。
“能一样吗?”陈丽芳凶了女儿一句,又舍不得。
“别站着了,坐下歇一会儿吧。”张高义连忙去扶女儿。
张惠缓缓坐下:“我就是肚子大看着吓人,其实我自己感觉还好。”
张惠给爸妈介绍,凯叔和万婶。
“江明彦怕没人照顾我,又请了凯叔和万婶,凯叔帮忙看大门做点杂活,万婶到时候帮我带孩子。”
张惠声告诉爸妈婆婆给了一千块钱补贴。
“你婆婆是个厚道人!”
听女儿欢快地话,眉眼带笑,没什么不好,张高义和陈丽芳也稍微放下心来。
还没过正月,江明彦已经上班好多天了,回到家知道岳父岳母来了,高兴道:“我和惠惠盼着您老过来好久了。”
“难为你,惠惠怀孕这么长的日子,全靠你照顾。”陈丽芳看女婿的眼神,很满意。
涵涵扑在外婆怀里撒娇:“涵涵也乖呢,鱼儿不乖。”
“那可不,希望弟弟妹妹出生后也像涵涵这么乖。”
陈丽芳听女儿过,苏棠家的儿子鱼儿是个爱闹腾的孩子,跟壮壮差不多了。
亲家来了,第二天潘乐晴亲自来花枝巷请人:“中午去家里吃午饭,我公婆好久没见你们了,听你们来,一直盼望着你们去呢。”
“哪里的话,该我们去见叔和婶儿。”
张惠那么大的肚子,出门都得心着些,陈丽芳扶着女儿慢慢走,没多远的路,愣是走到中午吃饭了才到。
文艳秋惊道:“才半个月没见,肚子又大了这么多。”
“肚子里两个嘛,肯定比一个孩子大一些。”
吃午饭的时候,陈丽芳看女儿看得紧,一大桌好吃的,张惠只能眼睁睁看着,混了个半饱。
“半饱可以了,等到半下午肚子饿了我再给你倒杯水喝。”
张惠:“”
陈丽芳是亲妈,又是为了女儿好,潘乐晴想劝都不好劝。
张惠扫了屋里一圈人,好么,没一个替她话的,就饿着吧。
早知道就不过来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还要饿着肚子。
过了元宵节,很快就要开学了,张高义不能等到女儿生产,陪女儿住了两天后就回去了。
陈丽芳一心放在女儿身上,张惠被她妈细心照顾着,直到一个月后生产那天,肚子居然没有长大多少。
张惠身体好,加上肚子里孩子不大,又够幸运,两个孩子都是顺产生下来的。
孩子生下来后,张惠就睡过去了,等她在病房里醒过来,只觉得肚子饿得发慌。
“早给你准备好了,吃吧。”
没盐没味的鱼汤面条,张惠也不嫌弃,吃了两碗才觉得肚子里有东西。
她一吃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怼上来,张惠疼的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时候看到两个皱巴巴的孩子她才想起来问:“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两个男娃,你公公把名字都取了,老二叫江森,老三叫江枫。”
“对了,江枫是江取的,是你定的名字。”
张惠点点头:“我给取了好多名字,他选的。”
陈丽芳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挺好,双胞胎生了两个男娃,两儿一女,以后不用再生了。”
“嗯。”
张惠也觉得三个孩子够了。
张惠是下午生的孩子,等她这会儿醒了,已经半夜了。
吃了饭,喂了孩子,陈丽芳交代了几句就提着饭盒走了,留下万婶照顾孩子,张惠迷迷糊糊地睡了。
过了会儿,江明彦轻轻推门进来,万婶守着两个孩子还没睡。
江明彦和万婶声了两句,万婶出门去隔壁空屋子睡,江明彦看着两个孩子,等孩子睡着了,他就着月光在儿子和媳妇儿的旁边睡下。
快天亮的时候,孩子哭闹,张惠被闹醒,睁开眼看到江明彦熟练地抱着孩子哄,张惠招招,江明彦把孩子送过去。
换着把两个喂饱,她脑袋一歪,又睡过去了。
江明彦睡不着,坐那儿守着媳妇儿和两个孩子。
陈丽芳八点钟来送早饭,把女儿叫醒:“快吃,吃了早饭咱们就回去,在医院里住着太不方便了。家里涵涵也闹呢,我没带她来,跟她你今天回去。”
张惠也想回去,医院的床睡不惯。
江明升借了车过来接,张惠被她妈包的严严实实地扶上车,江明彦一抱着一个孩子,都不用万婶帮忙。
江明升笑道:“挺熟练的哈。”
“大哥要不要抱?”
江明升连忙摆:“我可不敢抱。”
苏棠也过来送人,把行李塞后面后备箱里:“快回吧。”
苏棠出了月子这个月回医院上班了,鱼儿婆婆在家带。
江明升脑袋伸出车窗:“今天你加班不?”
“不加班,我下班就回家。”有了孩子之后,苏棠惦记得很,只要不是特别忙,她都不会留在医院加班。
“那行。”
车子停到花枝巷家门口,涵涵、凯叔、六嫂都过来接,张惠进屋,躺在暖和的炕上,顿觉浑身舒坦。
“妈妈,弟弟好丑呀。”涵涵看过弟弟后跑进屋里跟妈妈。
张惠懒洋洋地笑:“等过段时间,他们就好看了。”
涵涵不相信:“弟弟丑,妹妹好看。”
“妹妹再好看也没有。”
涵涵做了个鬼脸跑了。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如春,张惠被照顾得好好的,这个月子坐得很舒心,所以即使是坐双月子,她也没反对。
双月子太漫长了,等到她出月子,外面大地回春,已经入夏了。
这时候,陈丽芳也要回去。
张惠和孩子们都舍不得,陈丽芳也很心酸。女儿远嫁,没办法的事情。
“今年春天你生孩子没去蒙顶山,明年春天去不去?”
“要去。”
明年春天两个的也一岁了,有凯叔、万婶和六嫂,还有她自己,带三个孩子出门肯定没问题。
“那我在家等着你,明年春天早点回去。”
“好。”
陈丽芳走的时候被涵涵知道了,哭闹了好久,惹得陈丽芳也哭了一场。
张惠无声地叹息。
“惠惠,等孩子大了,到时候我们回云顶县吧。”
这件事江明彦想了很久,上次惠惠还是老家的气候宜人,不太喜欢首都这边气候的时候,江明彦就默默记在心里。
“你确定?”张惠很惊讶。
虽这个年代首都和县城差距没有那么大,等到改革开放后,县城没什么变化,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日新月异,到时候他还舍得走吗?
江明彦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很确定。
张惠没把话死:“咱们还年轻,我爸妈也还年轻,咱们再看看,过些年再好吗?”
江明彦笑了笑,没有解释,到时候她就知道他是真的这么想。
张惠心里却在想,七四年了啊!
带着孩子的日子过得很快,每天操心三个孩子吃饭穿衣,她感觉每天什么都没干,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也就是每年春天带孩子回老家采茶,张惠才清晰地知道,一年又过去了,一年的春天又来了。
七七年,采完春茶,张惠拖家带口地带着三个吵吵嚷嚷的孩子回首都。
这一年,涵涵即将六岁了,江森和江枫兄弟俩刚满三岁。
我的老天爷,都是能跑能跳的年纪,在火车上还好,跑来跑去就那么宽的地方,下火车后,一出站,一个往这边跑,一个往那边跑,张惠简直顾不过来。
“妈妈,汽车在那边,你快点。”涵涵着急,怕公交车走了。
“妈妈,冰糖葫芦。”
“烤红薯。”
这兄弟俩瞅到那边有两个孩子在吃东西,都想要,还要跑过去看,张惠拉着他们哄:“乖,咱们回去再,回去妈妈给你们做。”
凯叔、万婶和六嫂背着行李过来:“咱们走吧?”
“走。”
张惠也没耐心了,一抱起一个儿子,走了两步又放下,江森和江枫没明白,怎么不抱了?
六嫂最明白张惠,笑着抱起江森给张惠减轻负担。
上公交车后,涵涵等在公交车门口,非要看司开车,张惠没办法,只能把两个儿子让六嫂和万婶看着,她去前面看着女儿。
司一个急刹车,张惠一把拎住女儿的衣领,好险没摔一跤。
丫头还不觉得怕,扭头对妈妈笑。
张惠这一路真是累了,把孩子带回家,吃了午饭,洗漱完后就回屋睡觉去了。孩子交给万婶去忙,管他们睡不睡午觉。
张惠一觉睡到傍晚,江明彦下班,她睁开眼睛,先看到江明彦。
这个男人,孩子都三个了,他怎么还那么好看,笑起来的时候,好像比当年他们结婚的时候还温柔。
她想翻个身,动不了,涵涵抱着她的右胳膊,二儿子抱着她的左胳膊,儿子在她脚那边,抱着她的腿不松。
张惠笑了,每次觉得累得不行的时候,孩子又会温暖到你受不了。
养育三个孩子都这么辛苦,不知道那些生五六七八个的妈妈每天有多操心。
六月二十七号,涵涵过完六岁生日,张惠正式给女儿启蒙,该学认字了,等到秋天送到学校去。
“我不想去学校,我就想在家和弟弟玩。”
涵涵一搂着一个弟弟,左边亲一口,右边亲一口,冲着妈妈傲娇地抬高下巴:“我要去读书了,生生和枫枫会想我的,他们会哭的。”
“不行,你已经是六岁的大孩子,必须要去读书。你胖胖哥哥也是六岁读的书,你看他现在都读五年级了,你不想和你胖胖哥哥一样厉害吗?”
“可是。”涵涵低下头:“我不会读书呀,读书也不好玩。”
“读书好玩着呢,你不会我教你,我和你一起读书。”
“真的吗?”
“真的。”
已经入夏了,也不怕地板冷,张惠在书房的空地方铺上凉席,把三个儿女都叫过去,张惠在书架上拿了一本人书给他们讲故事。
人书上有图书还有字,涵涵不认字,但是她会看图,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她趴在妈妈腿上一个劲儿地问:“写的和图上的人儿一样吗?”
“都是一样的,但是你看图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什么呀。”
张惠一本正经地指着书上扛着锄头的人儿:“她她要去挖宝藏,你知道她要挖的宝藏藏在哪儿吗?”
“藏在哪儿?书上也没画出来呀?”涵涵挠头。
“你看,书上都写了,就是因为你不会认字,你就不知道宝藏藏在哪儿,我认字我就知道。”
涵涵捏着拳头:“那我要学认字,等我知道了,我带着弟弟去挖宝藏。”
“涵涵真棒。”
张惠一点都没有骗孩儿的罪恶感。
晚上江明彦下班回来,听女儿念叨着要挖宝藏,他私下跟媳妇儿:“她到时候真要去找宝藏怎么办?”
张惠洗了脸,用指尖挑了一点擦脸油在心化开:“简单,你去咱们家菜地呀,或者哪个墙角埋个木箱子,里面装一把大白兔啥的。”
江明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媳妇儿真要对女儿下了,看来等到秋天,女儿就是哭也必须送到学校去了。
张惠到做到,教女儿写字的时候,她也会写。
涵涵开始坐不住,写几个字就扭来扭去,想跑出去玩儿。她跑去看妈妈,本子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多字,她看了会儿,就坐回去继续写。
张惠想的是,七七年了,这都七月份了,想参加高考的人不赶紧准备起来,还要干嘛呢?
恢复高考的话已经有人提出来了,还在讨论,也没个定论,有人信,有人不信,张惠就是其中信的那个人。
她不仅自己信,春天回家的时候还带了很多学习资料回去,叫哥嫂都准备起来。
大哥大嫂听张惠完恢复高考的事,夫妻俩商量过后决定不去考,一是他们学习差,二是他们年纪大了,且有正经工作,考不考大学都无所谓。
再胖胖都要读初中了,他们当爸妈的还挣扎个什么。
只有张惠二哥张建林,混到现在都还没结婚,不满足于现状,他对考大学很有冲劲。
至于舅舅家两个表弟,他们这几年结了婚,都还没生孩子,从张惠这儿听到消息后,觉得可以试试,有个好文凭,以后不定会有更好地发展。
他们现在在械厂混的不错,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他们还是吃公家饭的工人。
张建林不一样,他想的是,如果恢复高考,他一定要考上。
八月,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开完后,恢复高考的事情几乎板上钉钉,已经复习了几个月的人张建林更加有信心。
张惠从去年就在看书学习,今年从蒙顶山回来后更是全心全意投入学习。
“你准备考哪所大学?”
“北大?肯定是首都的大学,离咱们家近。”她觉得自己可以冲一冲。
江明彦笑道:“那挺好,涵涵去读书,到时候你带着江森和江枫去学校上课,顺便让孩子看看大学是什么样的。”
张惠轻哼一声:“别以为只有你是大学生,你等着,我也能考上。”
“瞧瞧你,我又没你考不上。”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全国震动。还有那些被下放到全国各地的人回到城市,张惠偶尔出门,发现城里街上的人都变多了。
他们花枝巷,原来没几户人家,有的那几户人家也没多少人,大家日子都过的安静,最近倒是热闹起来。
回城的人多了,他们的财产被还回去,江明彦文媳妇儿;“咱们家还要不要院子?”
“要,怎么不要,咱们家三个孩子呢。”
“一个孩子一套?”
张惠算一算家里的钱:“如果不是特别贵的话,应该能买。”
“那就买吧,不够咱们问爸妈借点。”
江明彦会这样问,是因为花枝巷搬走了几家人,他们的房子要退还给原主,房子原来的主人不想要了,就想把院子卖了。
张惠知道后:“赶紧去买,一个巷子里的房子,以后三个儿女就算结婚了也住的近。”
春天回去一趟,张惠里人参的存货又增加了,这些吃了好多年苦回城的人大多身体不好,江明彦拿着人参去谈,倒是很快就成交了。
被他们夫妻影响,江明升和苏棠夫妻俩也买了两套院子放着。
苏棠又怀孕了,苏棠生了这个就不生了,以后家里两个孩子,一人一套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