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颠倒黑白 白淑华做大厨…
第二十四章
白淑华里有烧火棍,真打起来的话也是有一战之力的,而且白姑总要做饭的,并不会一直盯着她们,这也是为啥她敢带着弟弟回家。
不过有些事还是要交代一下的,“一会姑要是还打人,你就跑去找爹告状,可别傻乎乎站着挨打。”
白弟重重的点头,表示记在心里。
好在一切有惊无险,白姑在屋里乒乒乓乓做饭呢,没看到她俩进院。
白淑华打开锅盖,将茄子、土豆压泥再用大酱拌一下,再放一些葱丝,葱丝就是用随便撕撕,就是这么粗犷豪放。
至于豆角,切断放酱油、盐、醋和蒜末。
“还好,米饭很热乎。”
白淑华为啥要米饭热乎呢,倒不是怕白爹吃凉饭。
而是要给白爹加营养,往米饭里放点猪油,猪油拌饭。
毕竟都是蒸菜,没有油水。
一切弄好,白淑华招呼弟过来,“咱们回来再吃,饿不饿?”
白弟吃着糖块,摇了摇头。
“咱们走吧。”
因为还要带暖壶,虽然东西不多也不算沉,但都怕碎怕磕碰,就走的很慢。
好在白淑华早就想到了这点,所以才提前做饭的,这样送饭慢点也可以。
不过很幸运,她们半路遇到个姐姐,应该属于远亲那种,她们都叫她娟姐的。
有她帮忙拿暖壶,速度快上不少。
快到地头了,娟姐将暖壶递还回来,“你们慢点,我去西边,和你们不去一地儿。”
白淑华真诚感谢,“谢谢娟姐。”
“姐姐,姐姐,娟姐搞对象。”白弟神秘兮兮的道。
白淑华笑问,“你知道啥叫对象。”
“不是我的,是二狗剩的,还嗯钻柴火垛。”白弟记性真不赖。
白淑华也就是俩都拿东西呢,要不然就要去捂他嘴了,有些话真不能瞎。
如今这个年代还是很保守的,一旦这事传出去,不管真假,娟姐都难了。
怎么做事这么不谨慎。
她倾向于真的,这群孩子淘,经常钻柴火垛啥的,没准就给见着了。
要整个生产队消息最灵通的两个群体,一是扯老婆舌那群,二就是这群孩子们了。
“弟,这事不要和别人了。”
白弟人少,却很会察言观色,立马点头应承,“不。”
白淑华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娟姐,看到她停下了在和人话,那人有些眼熟
她给那人塞了东西。
距离稍微有点远,加上她动作快,没看清。
“弟,慢点。”
白淑华想近距离看看这个男人。
她有预感,这就是娟姐的对象。
男人腿长,走的很快,白淑华听到脚步声就装作不经意的往后看了眼。
她看到了男人的脸,差点倒一口凉气。
这是位男知青。
倒不是对知青有偏见,可据他所知,这男人有对象,也是位女知青。
其实前湖生产队的知青和队员们参合的并不多,这是因为大队长眼光长远,将知青点修在了村子外农田边。
除了上工,平时队员们和知青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可能远香近臭的关系,双方关系还可以。
不过知青毕竟是大城市来的,还是挺受关注的。
所以关于他们的“桃色新闻”传的很快。
她是在大柳树下听她娘讲评书的时候听过几嘴。
因为不熟,就没太往心里去,现在一下子都想起来了。
娟姐糊涂啊!
白淑华不得不再警告一次弟,让他别往外。
白弟撅着嘴,可能觉得姐姐不信他,就道,“好多人知道呢。”
白淑华忍不住叹口气,娟姐真是作死啊。
孩子们哪里会考虑那么多,不定啥时候这颗雷就爆了。
忧心忡忡的,白淑华被白爹夸赞也没露出多少笑来。
白弟嘚吧嘚吧的开始告状,“老姑懒,不想干活,就喊我姐,我姐不愿意,她就要打人。”
白爹误会了,以为闺女被她老姑打了,委屈了,才不高兴的,“闺女,等回家爹收拾她。”
白淑华敷衍的点点头,现在她的心思已经不在膈应人的白姑身上了。
“爹,我和弟弟回去了,你慢慢吃吧,暖壶里有野菊花水,喝了对身体好,你下午多喝点,就是要将暖壶放好了,别磕碰了。”
交代完,白淑华就拉着白弟回家了。
半路上就看到了挎着篮子送饭的白姑。
两人赶紧跑远一些,毕竟烧火棍没在,双方武力值差距有点大。
白姑瞪着眼哼了声倒是没追打。
“呼”白弟夸张的松口气,“姐,等我再大点,咱们就不怕老姑了。”
白淑华摸摸他的脑袋,孩子总梦想一瞬间长大。
期待白弟长大还不如盼望白姑早点嫁人,到时候就嚯嚯别人家了。
嗐!有点“嫁祸于人”那味儿了。
姐弟俩回了家赶紧将饭吃了。
“弟,你累不?”白淑华刷完碗筷,简单规整了下灶台。
白弟一直在边上帮忙,没跑走。
“不累,姐我想去找狗剩他们。”白弟想去玩了。
白淑华就道,“姐带你去采蘑菇。咱们去找冰姐好不好?”
白弟想到上次冰姐给他吃的山楂片,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好!”
“那就走。”白淑华也不拖拉,拽着白弟立马出发。
宋冰在家正无聊呢,听到白淑华姐弟喊她采蘑菇,和姥爷告知一声立马颠颠的去了。
“弟,这是啥?”白淑华故意考白弟。
白弟回答的嘎嘣脆,“婆婆丁,一种野菜,也是药材,有清热解毒、消肿散节、利尿通淋的功效。”
白淑华又问,“这个呢?”
白弟,“马齿笕。有杀菌消炎、散血消肿、退黄疸的功效。”
白淑华非常满意弟的表现,决定晚上给他做好吃的。
就蒸碗鸡蛋羹吧。
“军记性真好,咱们就念叨几句就记下了。”宋冰有些惊讶。
白淑华开始王婆卖瓜,“嗯,军记性是不赖,随我了。”
最后还没忍住带上自己。
惹得宋冰大笑,缓了好一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了,淑华,我姥爷了一件事,他准备带几个人学医,不算徒弟,就是跟着学,打打下什么的。”
白淑华差点跳起来,那位老爷子终于松口了。
太好了!
要不是秋收,白爹实在走不开,她都想现在拉着白爹去找老大夫了。
至于弟年纪,不算徒弟什么的,都是可以谈的嘛。
因为得了这个好消息,一下午白淑华都有些兴奋。
和弟采了满满一背篓蘑菇。
将冰送回医务室,白淑华带着弟又在老大夫面前刷了一回存在感。
别觉得没用,同等条件下,眼熟可是很加分的。
“姐姐,回家老姑不会打我们吧。”白弟还记得这事呢。
白淑华看了看太阳,加上没听到下工锣,“她应该还干活呢。别怕,咱家有烧火棍。”
白弟长长的松口气,放心了。
果然他们到家之后,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连二姐也不在。
白淑华搬来板凳和菜盆,“弟,咱们将蘑菇收拾一下。”
一顿肯定吃不了这么多的,稍微收拾收拾就晒了,冬天就有干蘑菇吃了。
“姐,晚上吃蘑菇好不好?”白弟短,收拾的却不慢。
白淑华同意,“好,将这两种肉厚的蘑菇单独挑出来,炒着好吃。”
“林子里蘑菇好多啊,明天咱们还去啊。”白弟这是意犹未尽。
白淑华也想去,“嗯。”
主要是最近秋收了,队员们都在地里奋战呢,去林子的就少了,蘑菇又长得快,要不然也采不了这么多。
他们三个孩,为了安全,就是在山脚活动的。
“剩下这点你摘吧,我去洗蘑菇,再去摘点青菜,该做晚饭了。”白淑华拍拍站了起来。
用蘑菇炒青菜段,稍微加个辣椒。
属于香菇油菜近亲,味道肯定不差。
还有奖励弟弟的鸡蛋羹。
算了,多加一个蛋,这样他们三口子都能吃两口。
再拌个黄瓜丝。
一共三道菜,不算对付了吧。
她是掐着点做的饭,在鸡蛋羹蒸好的时候,白爹他们回来了。
白淑华赶紧让白爹过来,锅里有热水,还能泡泡脚。
其实这个时候不咋适合泡脚,但她怕白爹累了偷懒,反正还有个菜没炒呢,就让他先泡着吧。
白爹倒是听话,都是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就跟茄子被霜打过一样,蔫吧了。
“爹,菜盆和碗太热了,你过来拿啊。”这活她做不来,嫩。
比较而言,自然是白爹皮糙肉厚了。
白爹对于干这个没啥抵触,看到鸡蛋羹就更高兴了。
“闺女,这么丰盛啊,主食吃啥啊?”白爹随口问道。
白淑华回道,“午饭做的多,剩的就够吃了,一会炒菜,肯定会有菜汤,用菜汤将剩饭炒炒。”
“哦,还真能想,用菜汤炒饭。”白爹只知道菜汤泡饭。“我可等着吃了。”
白淑华叉腰,“瞧好吧你!快去泡脚。”
要不然回屋拖鞋一股味儿。
“爹,你坐板凳。”白弟搬着凳子。
对于儿女的伺候,白爹很是受用。
可刚脱了一支鞋,白弟捂着鼻子跑了,“忒臭了,姐,爹脚更臭了!”
白淑华喊他,“谁让你离那么近的,熏着了吧,赶紧过来烧火。”
白爹:“”
白淑华将辣椒和蒜末爆香,先下蘑菇片,翻炒两分钟再下青菜,稍微断生就放酱油、盐,再翻炒几下出锅。
即使动作够快了,还是出汤了,青菜含水量太大了。
故意将菜汤留锅里,用来炒饭。
因为青菜放的多,所以是用盆盛的菜。
“三哥,你家做啥好吃的了,给爹娘盛点。我和你,你家这俩崽子可不是好物,敢骂我!”
白姑虽迟但到,来告状了。
白爹沉下了脸,他还没去找,倒是送上门了,“我闺女在学校哪个老师不夸,她能无缘无故骂你,肯定是你干了挨骂的事。”
白姑一生气,嗓门就大了,“我干啥啦!”
引得大伯娘两口子都往这边看呢。
白爹也不泡脚了,直接站了起来,“你干啥了,你多大了,自己不能做饭啊,还喊俩侄女帮忙,咋有脸呢。”
白姑很是不服气,“我是长辈,支使她们干点活咋了!”
“都分家了,你少摆长辈的谱!告诉你白珍珍,以后少支使我闺女!”白爹用指点点她,算是一次警告。
白姑最是欺软怕硬了,她怕挨揍,扯着嗓子喊外援,“娘,你快来,我三哥打我!”
白淑华闻言翻了个白眼,这人简直是在颠倒黑白,白爹都没碰她一根指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