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第44章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福清城南面城墙外的旷野上,郑军的鼓号声接连响起,亲军营和虎卫营两个严阵以待的千总部迅速冲出,负责夺取城墙的是亲军营的一个司。他们顺利夺取城墙之后,另外的三个司便会通过架起的云梯,迅速进入城中,控制主要的街道。
与此同时,亲军营和虎卫营在城外的另外两个千总部也将紧随其后,迅速入城,然后分别沿着城墙和街道肃清城中的清军。通过城门投送兵力确实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几个城门都已经被清军堵住,郑军只能是借着云梯进城,这也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携带任何重型武器。
两声剧烈的轰天巨响不仅仅是炸塌了水洞之上的城墙,便是架在龙江和护城河之上的壕桥都有不少被震掉了,一些停在龙江南岸的盾车,原本就被城头上清军的火炮打得偏离了位置,再被那么一震,直接就歪歪扭扭地掉进了河中。
当然,这一切早就在参谋部的反复推演之中被预料到了,停留在龙江北岸和护城河以南地区的郑军士兵根据一早便做好的预案,在各级军官带领下,迅速展开行动,将倒下的壕桥重新架起,特别是受到影响最大的水洞方向,那里的大半壕桥都已经被震倒。
亲军营第二千总部第一司很快接近龙江南岸,这里的壕桥在他们抵达的时候,都已经被重新调整。不过,因为城墙垮塌处烟尘的扩散,前方的视线并不好,十几丈,甚至二十几丈的距离更是让过桥的郑军不时有人摔进江中,后面的人不得不心翼翼,推进也因此变得颇为缓慢。
大约一刻钟之后,第一支郑军兵马顺利通过护城河上的壕桥,出现在了城墙下。这里的视野更是一言难尽,整个城墙垮塌处完全被笼罩在了烟尘之中,郑军一时之间不要展开攀爬行动了,就是眼睛都难以睁开。
不过,郑军如此,城墙上的清军更是如此。原本驻守在这段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并不多,在爆炸发生的时候,不是被震死,就是被震死之后,全部在城墙垮塌的时候被碎石砖土掩埋了。而其他地方的清军此时也还来不及支援,双方都在等着这些烟尘散开,视野变好之后再行动。
城墙下的郑军越聚越多,负责夺取城墙的把总大喊着招呼下,火枪兵开始在城墙下列队,他们把枪口对准了左右两边的城墙段,而每一伍剩下的战兵则是排成了一个个纵队,最前面的几个士兵已经站在了垮塌的石块土堆边上,随时可以向上攀爬。
一阵山风吹过之后,垮塌处原本迟迟还未散去的烟尘很快就消散了大半,郑清双方的视野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墙上甚至还射出了几支带着破甲锥的重箭,不过全都插在地上。
然后,城墙上盲射的清军立马就遭到了墙下郑军火枪兵的猛烈反击。上百名火枪兵接连齐射了三轮之后,城头上除了接连传出的十几声惨叫哀嚎,便再无任何反应,原本零星射出的箭矢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指挥前线攻城的亲军营把总见状,当即下令,严阵以待的亲军营战兵随即沿着垮塌的城墙向上攀爬,最前面的士兵举着盾牌,他们的身后是持长矛,攻击力极强的长枪兵。
不过,等到他们爬上城头的时候,清军的反击也随之到来,这些清军刚刚意识到了郑军的火力十分迅猛之后,便主动选择了“被动挨打”,为的就是现在的突然袭击。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郑军士兵猝不及防,惨叫着从墙头滚了下来,但他们后面紧随而至的战兵却毫无畏惧,继续上冲,中的武器也同时攻击。局势到了如今的地步,那些清廷守军的负隅顽抗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城头上的清军抵抗得颇为激烈,他们没有任何退路,一旦城墙被郑军攻破,他们便只有死路一条。而郑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昂,此时也越战越勇,双方都不断有人倒下,然后滚落到垮塌的城墙碎石堆边上,尸体慢慢堆积,如同不断长高的山包。
王大雄此时已经带着下的旗队来到了城下列队,他们是负责巷战的兵马,并不参与这场夺取城墙的战斗。孙兴听着城墙处传来的喊杀惨叫声,面色平静,似乎是早已经习惯了战场的残酷。
清军做了充足的准备,城头上到处堆积着守城用的武器和材料。阻击冲锋郑军的不仅仅是刀枪,还有滚落的檑木,泼洒的金汁,亲军营负责进攻的第一个局很快因为巨大的损失退了下来。
那个指挥的把总见状,当即下令原本对着墙头射击的火枪朝着城墙垮塌的地方齐射,而随军运来的两门四磅炮此时也已经架好,在火枪齐射之后,又正对着城头同时轰了三轮。
城头上还有些朦胧的烟尘中随即发出了一阵惨叫,几具面目全非的清军尸体在枪炮声翻滚而下。还有一些檑木和倒金汁的木桶也噼里啪啦从上面掉了下来。
()(e) 在这个时期,除非是城中的守军极少,又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守城经验,甚至于是攻城的一方有什么秘密通道,或者是内应,否则攻打戒备森严的坚城完全就是困难重重,想要迅速破城,只能用人命堆出来的,也只能用人命来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郑军当前的这种伤亡在这个时代正经的攻城战中根本还不算什么。毕竟,守城的千余清军在郑军的火力压制下,伤亡不,反击能力已经被大大削弱。
军号声再次“呜呜”响起,第二个局的郑军战兵前赴后继,大喊着往城墙上冲去,墙头上清军的反击也随之迎面而来,双方依旧在这块狭窄的垮塌城墙上交换着死亡。
不过,王大雄和孙兴两人下带着的新兵,看着激烈的战斗场面,脸上大部分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他们没打过几场恶战,从欧汀寨到泉州城内的突袭和追击,体会到的都是郑军的强大和敌人的不堪一击,七十四人到目前为止战死的也只有四个,战斗对他们来似乎只是在迎接一场场胜利。
随着福清城南面,东西两侧的清军被城墙下开始了佯攻的郑军其他兵马死死牵制,能派来阻击亲军营第二千总部登城战兵的清军并不多。在这场生死交换中,阻击清军因为缺少支援,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逐渐在白刃战中落入了下风,很快就有郑军战兵冲上了城墙。
不仅如此,随着弥漫的烟尘逐渐消散,视野变得清晰,清军的虚实也彻底暴露无疑,而失去了城头居高临下的地利之后,损失惨重的清军绿营军和八旗兵都再也抵挡不住郑军源源不断地进攻,开始朝着两边溃退。
郑军的兵力十分充足,仅仅是负责夺取这段城墙的兵马就超过了南面城墙上清廷守军总兵力的一半。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兵力优势,一场恶战之后,郑军依旧能朝着城墙的两边迅速推进,将这一段城墙给牢牢控制住。
东西两边各一个局的战兵很快到达了指定的战斗位置,他们以纵队的形式,六人一排,将盾牌居前作为掩护,在城墙上不断往前推进——以进攻为防御。如此有利的局势,对于郑军而言,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御。
而城墙垮塌处残余的清军此时还在溃败,队形大乱,根本无法组织起反击。东西两面其他的清军也在拼命守着自己的防区,他们这个时候同样正在遭受城下郑军的攻击,只是这些地方的郑军都是在佯攻牵制,根本不急着登城。
郑军登上城墙之后,清军再无地利优势,在巨大的兵力劣势之下开始节节败退,两个局的郑军很快往两边推进了几十步,然后才遭到了城墙上清军的有效阻击。双方在城墙上随即展开了激战,半空中弹矢横飞,惨叫声不断传出。
与此同时,城墙垮塌处和周边的城墙全都已经架起了云梯,亲军营和虎卫营的战兵一个接着一个跳上城墙,然后又迅速从另一边的云梯冲下,准备在城墙内侧重新整队,列阵防御。这些都是郑军中身经百战的老兵,战斗技巧十分熟练,各级军官的临阵反应更是迅速准确。
福清城城内的一些清军士兵原本还想趁阻击截杀那些从云梯跳下的郑军战兵,但城头上的郑军火枪兵早已经准备就绪,在连绵不绝的爆响声中,这些清军士兵根本不能靠近,甚至为了躲避郑军的火力打击,只能躲进附近的街巷之中。
城头上的郑军士兵源源不断地跳到地面,然后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贴着城墙迅速完成了整队列阵。带头的一个把总领着他的几个亲卫和一个局的战兵一起跳下了城墙,简单列完军阵之后,他也不等后面的兵马,就下令旗挥舞着自己的认旗,带着这个局的百余士兵朝着产塘街的方向冲去。
原本躲进了街头巷口的清军看到大队人马袭来,也不敢阻挡,纷纷转身往后撤去,这支明军的勇猛善战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从城墙垮塌处进入城内,完成整队列阵的郑军士兵越来越多,一个局接着一个局的郑军方阵奔跑着冲向了那条贯穿福清城南北的主街,红黄相间的队列中,密集的脚步声和甲叶碰撞声混杂在了一起,沿着街道撞向了那些正在街口负隅顽抗的清军。
王大雄领着下的旗队一路跑,他后面跟着的依旧是孙兴的那个旗队。这一次,在泉州已经证明过自己实力的他们不再是预备队。当然,无论是从战力,还是论资排辈,这个时候也都还轮不到他们来做前锋。
城内第一场激烈的战斗在产塘街和场前街相交的那个街口爆发,枪声响成一片,一阵阵硝烟被风吹来。王大雄等人也暂时停在了原地,受到街口宽度的空间限制,郑军的优势兵力在这里得不到施展,被兵力远逊于他们的清军成功阻击。
城内驻守的清军应该是早就做好了城破的准备,产塘街和场前街的街口交汇处早就搭建好了防御的工事,那些退下来的绿营军和八旗兵躲在砖石堆砌的胸墙之后不断射枪放箭,还有两门虎蹲炮架在中间的缺口,郑军根本不敢硬冲。
()(e) “奶奶滴,前面到底是有几个旗的鞑子,打那么久打不下来?”听着前方激烈的战斗声,王大雄不耐烦地哼哼道。
孙兴此时脸上也有些着急,拖得时间越长,城墙上的清军就会有越多人撤下来,散到民宅里面去,那后面的仗就越难打,这是百总在简报里面特别强调过的。
不过,此时正在前方巷口指挥战斗的把总很快就让亲卫传来了命令,战斗进展不顺,他作为前线指挥,比王大雄和孙兴还要着急。
得到了上级命令的百总随即连声吼叫,招呼着自己下的三个旗队转身往西面跑去。王大雄和孙兴听到了命令之后,也立即提醒下的几个队长转向。而那些并不知道具体战局,也做不出判断的普通士兵,在战场上则是要始终紧紧跟随自己的长官,就是那个头盔上插着三角形旗的队长,以及那杆代表着旗总所在方位的旗枪。
王大雄听到转向的命令并不奇怪,他虽然看不清楚前方的战况,但听到一阵阵猛烈的枪炮声,特别是炮声之后,就猜到了要往这边攻,只是上司没有命令,他不敢擅自行动罢了。
毕竟,他的右边不到二十步的地方,是一条近三丈宽的河流,因为水洞被炸塌的碎石砖土堵塞,河道的水位已经上涨了不少,附近也没有桥梁可以通过,所幸的是河水因为可以从另外一个水洞流出,没有进一步上涨,否则就要淹上岸了。
而他的左边则是稀疏的房屋,到处都是通向更深处的巷子,王大雄虽然没有进去过,但他看过简报上的福清城地图,大概知道这一片都是民宅,以及从哪个方向可以绕到产塘街上。
三个旗队的士兵按照命令依次转入了左边的一条巷子,百总和三个旗队长都大概看过地图,但简报上的地图很简单,他们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底,只能根据枪炮声传来的方向寻找通往产塘街的道路。
街巷两边的房屋皆是门窗紧闭,郑军从突袭泉州开始,一系列的行动都非常突然,而福清城的驻守清军为了防止城中混进郑军的内应,一早便封锁了全城,等城内的百姓知道郑军即将打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会出逃了。
王大雄和孙兴领着下士兵朝着西面穿过一条巷子,然后又转向了西北方向,走了几十步之后,紧接着又在一条三岔路朝着东北方向的那一边拐去。
但又是一阵疾跑之后,包括百总在内的几个领头军官都已经分不清楚自己是在哪里了。几人看着面前的两个朝向北面,同样偏东的路口,一时都有些犯难,王大雄听着周围传来的枪炮声音,也分不清楚哪里是产塘街和场前街交汇的巷口。
百总和王大雄还在分析,孙兴不善言辞,并没有加入,他焦急之中抬眼看了看,发现了不对的地方,然后赶紧叫过百总和王大雄看半空中飘着的烟,几人很快根据烟雾的位置和浓淡多寡找到了方向。
街巷中再次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战兵们身上背着的几十斤甲胄在奔跑中叮当作响。即使是经过了严苛训练的战兵,背负着这一身装备跑了几百步,也不免开始喘着粗气。
又转进了一个巷子后,王大雄眼前一亮,他终于看到了一条宽敞的大街,出街的巷口距离他只有十几步的距离,他心中大抵确定那就是产塘街了。
不过,就在领头的百总喜出望外,马上要带着下的三个旗队往前冲去,从背后包抄那些阻击清军的时候,王大雄忽然发现了不对的地方,他直接粗暴地推开面前的战兵,追上去叫停了奔跑的部队,并做出了准备战斗的势。
而等他们的脚步声一停,领头的百总也立即察觉到了问题,赶紧挥让最前面的几个刀盾和长枪兵上前,这个巷子不大不,只能同时并排站三个人,若是让火枪兵居前,一轮齐射之后,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冲出去,成为清军刀下的冤死鬼。
孙兴见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他们巷战演练中提到了典型场景。他随即摇了摇旗枪,带着自己的那个旗队往后退去,打算从另外一边找出口,直接包抄到那股突然冒出的清军的屁股后面。
前面街道传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王大雄和百总心中估摸着距离,他们现在距离巷口只有七八步,起跑加速,直接拦腰截断那股清军,力量是应该是够的。如果,这股清军只有几十人,甚至更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