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南方霸主(四)

A+A-

    交州,交趾郡,交趾城。



    这里是交州的治所,也是如今侯安都的大本营,自然也成了我军务必要夺取的目标。



    整个交州有五个郡,分别是:郁林、交趾、琼崖、九真、日南。



    事实上,琼崖郡孤悬在大陆之外,九真、日南二郡则在林邑国的中。



    也就是,侯安都仅仅握两个郡而已,何况半个郁林郡也已经落入了我军中。



    对于侯安都来,如今的局势真可谓是危如累卵,面对我军真可谓是泰山压顶一般!



    九年前,陈烈起兵于苍梧,侯安都随从征讨四方。



    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陈烈便全据交州,从而有了与我方争夺南方的实力。



    彼时,交州陈烈东有孙策,南临大海,西接林邑国,北有刘裕,可谓是强敌环绕。



    在这种局面下,陈烈派遣侯安都镇守交州西部,并与刘裕结盟。



    如此一来,三路强敌便去了两路,只余孙策一路成了交州军攻略的目标。



    此后数年,侯安都坐镇交西,盘据在交趾城作为大本营。



    起初,侯安都里只有两万大军,可在当地人—冼夫人的帮助下逐渐将军队扩充到了五万人!



    冼夫人(约53年,一52年、522年-602年),一名冼英,一般以其封号称谯国夫人,又称高凉郡主,高凉郡人,越西地区俚人首领。



    南北朝至隋朝初年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早年嫁于高凉太守—冯宝,二十三岁被推举为俚族首领。



    她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功使周边各族归服,所管辖的地域东至阳江阳春,西至郁林郡部分,南至雷州半岛和琼崖郡。



    陈永定二年(55年),冼夫人派儿子冯仆朝觐陈武帝,冯仆被授为阳春郡守。



    后来,冼夫人亲自率军,与陈军共同平定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被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



    陈朝灭亡后,冼夫人被岭南各郡尊奉为“圣母”,保境安民。



    后率领族人归附隋朝,相继加封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



    在当地抑制民族首领和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大力推广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



    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去世,隋文帝追谥其为“诚敬夫人”。



    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归附梁、陈、隋三代,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她本人及子孙统领越西和琼崖长达一百多年,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隋书、北史均为她立传,其保境安民的事迹在高凉长期流传。



    



    由于得到了冼夫人的支持,冼夫人又是交州当地氏族的领袖,因此侯安都牢牢把持住了交州的军政大权。



    此举使侯安都快速颠覆了原先士家在交州的统治,并大力扩充军队,从而有了对外扩张的实力。



    彼时,交州东部还没有被我军山越军团入侵,因此侯安都只有来自西边林邑国的威胁。



    在经过两年的准备之后,侯安都出兵三万,攻打林邑国。



    面对强敌—林邑国,侯安都丝毫不惧,三万大军众志成城。



    双方于九真郡与交趾郡的边境遭遇,一方是侯安都的三万交州军,一方是林邑国的五万军队!



    照理来,交州军强龙压不过林邑国这个地头蛇,可交州军却在侯安都、冼夫人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



    



    最终,林邑国的大军战败,林邑国被迫向侯安都投降!



    是的,林邑国已经成了侯安都的附庸,早已经不是独立的王国了!



    也就是,其实我方的情报有误,而且林邑国也并非想像中的那么强。



    毕竟林邑国五万大军尚且打不赢侯安都的三万大军,除非举国之力才能对付侯安都,可林邑国内部却又是一盘散沙的。



    别看林邑国有人口三百万,军队二十万,实际上这些军队分别掌握在七八路军阀的里。



    当初,林邑国最大的军阀握五万大军,结果却被侯安都所灭。



    此举大大地震慑了林邑国上下,因此举国都向侯安都投降,侯安都也就此成了林邑国内最大的军阀。



    只不过彼时陈霸先尚在,林邑国此举仅仅只是激发了侯安都的野心,否则侯安都在当时怎么不北上支援陈霸先呢?



    总之,现在的交州和林邑国实际可以看作是一股势力,但侯安都反而是不敢大意了。



    只因为现在的林邑国虽然投降了侯安都,但侯安都面对的却是泰山压顶般的我军,这让侯安都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刚开始,伪楚、蜀汉才刚刚战败,我方才刚刚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彼时,侯安都占据交州西部,我军山越军团还在横扫交州东部。



    后来,山越军团一路打到了合浦郡、郁林郡、交趾郡的交界处,侯安都还派军和山越军团打了一场。



    那一战虽然双方拼了个不分胜负,但并非是交州军的战斗力不逊色于山越军团,而是山越军团后来因为粮草不足才无奈退兵了。



    再后来,我方将荆南军团与山越军团合并为了南越军团,交州东部连带着原先扬州的庐陵、建安二郡合并为了越州。



    我方将越州划分给了山越人和越州当地人自治,此举使得山越人士气爆表,粮草也能通过自给自足获得。



    一年后,南越军团卷土重来,结果却是一路打到了郁林郡境内。



    另一边,吴国又有三路大军南下,从而快速平定了南中。



    吴国在南中设定了宁州,与越州一东一西,几乎将交州和林邑国给夹在了中间。



    若是吴军从两边出兵,进行前后夹击的话,那么交州就完了。



    关键时刻,冼夫人献策,赶紧和林邑国撇清关系!



    如此一来,宁州方面的吴军就能交给林邑国来对付,侯安都只需要对付南越军团即可。



    此计甚妙,侯安都用之,很快就采取了外交段。



    面对林邑国的“强大”兵力,宁州的诸葛亮也果然不敢轻举妄动了,只能暂时屯兵于宁州境内。



    事实上,倒并非是诸葛亮畏惧林邑国,而是宁州新附罢了。



    然而侯安都还是不敢大意,毕竟吴国实在太强了,现在来的还只是他的两个军团呢!



    侯安都听——吴国有着三千万人口,军队四十万!



    反观交州林邑国,只有四百万人口,军队二十余万!



    别看军队数量差距不大,可侯安都三万大军就能吊打林邑国最强的五万大军,侯安都又打不赢南越军团。



    这就意味着侯安都和林邑国的军队加起来,能否对付南中军团和南越军团都是问题,更别提吴国还有其他三十万大军存在了!



    这就意味着,要是吴军再派来一个军团,侯安都和林邑国就全都得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