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祈雨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篇洋洋洒洒,文字精炼的祭文就被周柏写成。
纪鸿哲为官多年,还是同进士出身,却也从未见过这种事,简直惊为天人。
“一定是以前就有研究,可他才十五啊,那就是祭文内容有疏漏。”纪鸿哲在心里一边寻找合理的解释,一边拿起周柏刚写好的文稿看了起来。
“贤侄,神灵祭文可没那么好写,没有足够底蕴肯定不伦不类,当初我也尝试过”
看着看着,纪鸿哲嘴里的训诫劝导之语却停住了,他仿佛陷入到祭文描述的情感当中,脸色不时变动,也有些不稳。
最后周柏的这篇祭告城隍神祈雨文,成功压下那些名宿的祭文被纪鸿哲选用。
这可不是徇私,而是祭文内容实实在在打动了他,完全可以用于明天的求雨祭典。
第二天,平苍县城一大早就热闹了起来,就算是贪睡的孩童也被自家爹娘唤醒,一个个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汇入街道上的人流中。
人流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涌动,那里是城隍庙,位于城中央,离官衙不远。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虔诚肃穆,上拿着的线香,或是身上换好的新衣,都是这些朴素百姓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因为平苍县已经整整一个多月没下雨,大地干裂,水田枯竭。
即使从立足这里开始,全县就建成了完善的储水设施,各乡、里挖有众多陂塘,打的水井也是随处可见,但没有雨水,数十万百姓寄望的粮食还是难以长成收获。
所以今天城隍神是否能听到他们祈祷,能否降下甘露,对所有人都至关重要。
平苍县城隍,和此地牵连紧密,甚至平苍的来由都与其有很大关系。
因为他是开疆大将,生前主要功绩所在便是北安郡的开边。
为表彰功绩,在其死后,大旭高宗以王朝气运敕封他为平苍县城隍,护一县生灵,卫国家边境。
这种城隍的地位在平苍县当然极高,官府给他修的城隍庙也在城池正中,占地颇广,日常民众上香完全不会拥挤。
()(e) 当然今天不同,能够进到神庙广场前排的都是名宿、才子、豪商,总之都是身具气运之辈。
除此之外,就只有少部分来得早的百姓,能够在广场中占据后排位置,大部分人都得在城隍庙外的街道巷弄站着。
广场上,神庙正殿前摆开数十张祭席。
城隍庙庙祝站在最上面的台阶充作司仪,县令纪鸿泽、史郁二老等三人作为主祭者站在祭席下方。
台阶两侧直直站着原本城隍庙中的仆役执事若干,他们将引导祭礼的进行。
县衙的县丞、主簿、教谕,还有几家县豪、诸多乡族的代表作为陪祭者站在广场前列,在最靠近香炉神案的地方。
至于周柏则是位居三位主祭旁边,他不用干别的,只用念诵自己写出来的祭文。
原来纪鸿泽担心自己念不出祭文中的真情实感,使祭祀效果无法发挥最大,干脆让周柏自己来念。
祭席上摆放嘴衔红花的全猪,全羊,迭成塔状的扇糕,五牲酒礼、水果蔬菜、熟食米饭以及元宝、财帛等,祭品极为丰盛,可以为了这场雨,衙门是花了心思和精力的。
一切准备就绪,司仪看了一眼满是肃穆的人群,开始唱礼,鼓号掌乐声同时响起。
“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跪!”主祭领头跪叩,从广场,再到外面候着的百姓,乌泱泱虔诚跪倒一片。
接着执事者传香、初上香、再上香,三上香。
献帛、进爵、祭酒酌酒献五牲、献肴馔。
方圆香炉燃起氤氲香气,忽然一阵清风徐来,浓白色的香气将所有祭席覆盖。
“读祝者就位,宣读祭文!”终于,在司仪的激昂声中,周柏明白到自己了。
“惟祥兴四十六年四月二十日,县人周柏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斋戒沐浴,而致祭于县城隍之神曰:乌乎!神人者,各有应治之事,应尽之义者也
神如有知,上吁于天,为民请命,感天地之仁,通山泽之气,沛然澍泽,盈沟盈浍,慰民之望,亦昭神之灵。灵欤!三日不雨必五日,五日不雨必七日。若其否也,望绝于三日,又绝于五日,又绝于七日,灾将洊酷
()(e) 顾盼城隍哀悯平苍百姓,尚飨!”
周柏的声音清脆洪亮,随着风越飘越远,他将祭文中蕴含的情感全数倾泻。
神人共存的道理,我们凡人缺乏雨水的难处,您是深孚众望所在,善恶之举全在您城隍神的一念之间。
当然最关键还是所有人诚心诚意的祈雨,一叩二跪,没有人在这时心是不诚的。
包括周柏自己,他也想下雨,没有雨水,他周家开荒干什么,苞米、番薯等再不缺水也得有啊。
同时他还想起了平苍县发展的难处,动不动就缺水干旱,没有一条真正大河可以作为依靠。
那天他答应亭山山神,引宁江之水激活沧澜水脉,不仅仅是为沧澜水神,更是为了自己的家乡。
祝文念完,又是一系列流程。
开牲醴,再献酒再献馔三叩首,兴,侑食,化财宝,焚祭文。
这时其实很多人都觉得不对了,特别是县丞董议,马上就附在纪鸿哲耳边低语。
他在平苍县为官二十年,见过多次祭神求雨,然而从来没有到现在天象还没变化的。
坏了,不会失败了吧,官吏们、豪强代表们,包括一些有数的百姓心里都是咯噔一声。
无数人双目含泪凝望天空,怎么还是万里无云啊!
很多经历过灾年的老人开始痛苦磕头,哀求着城隍看看他们。
下方混在人群中的于月筠,也是捏紧拳头,不知道是不是在心底骂城隍不干事。
她盯着周柏,有些惋惜和愤懑,明明他做得这么好了,为什么还是不够!
“你会有办法的对不对。”不知为何,于月筠突然冒起这样一個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