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雷霆雨露非君恩
想到了此处,平原君也赶忙上前搀扶起面前的赵括,声而婉转地就将赵王命自己与军同行的要求给了出来。声音虽,但赵括身边的廉颇与田单二人显然也都听在了耳中。一时间,气氛又凝重了起来“这算是怎么回事?监军?明明自己占据的上风啊?此时派个文官来监军算是个什么事情?抢功?”“你好歹还是马服君的好友呢,怎么着也算是赵括的长辈呢,怎么拉的下脸来,蹭后辈的功劳的?”一场长辈硬夺后辈功劳与缘的狗血戏码,很快在廉颇与田单的脑海中上演了起来。随之二人连带着不少将领看向平原君的眼神,也越发地犀利而不对劲了起来。见二人颇有不善的目光,平原也是有点儿慌了。不他人,就廉颇将军,不仅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还更是蔺相如的莫逆之交,自己这可才刚刚接蔺相如的政治资源,要是把廉颇给得罪惨了,恐怕就不是失去已有的资源那么简单了,甚至引起反噬也是不准的。当即,平原君就将王宫之中对于赵括私自联络魏国的讨论给简单了一遍。这才将二人的火气给消散了。原来症结在这儿,闻言的三人皆是恍然。而一旁的廉颇也当即就要为赵括辩驳一番,却被赵括给拦住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赵括眼神平静,淡淡地道。赵括的话语一出,廉颇与田单等人皆是心中一紧,随之又是怅然一叹。尤其是田单,太知道什么叫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绝非少数,即便各个国家都努力地将自己打扮成“唯才是用”的模样,可终究不过是“王道煌煌,顺者昌,逆着亡”罢了。即便是秦国,衮衮诸公,老士族与世家子便占了大半,王室中人又占了半,剩下的寥寥几个席位才是那些绝惊艳之辈的位置。饶是如此,若无老士族、世家或是王室中人的举荐,便再有惊天之才,也难于出头。卫鞅若无秦王宠臣景监之数荐,何能三见秦王,分述帝道、王道、霸道之?张仪若无六国之相苏秦之暗助,何以作客秦国,累秦惠文王亲自下榻而迎?范睢若无秦国使者王稽之相助,或许已经死在了魏国的某个荒郊野岭了。故世人皆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吾却道:黄钟大吕之悠扬,与瓦釜之干瘪,高下之间,世人岂有不闻、不知者?不过是那铜铸之风骨,自有其重,非大厦将倾不愿用之罢了。闻听赵括之语,平原君心中也不是个滋味,毕竟有功不赏反而束其脚之事,还是少有而不该的。当然,赵括的坦然接受也令平原君钦佩的同时稍稍放下心来。不过,可惜的是平原君的心,放下得有些早了。已经有了些许想法的赵括定然是要做些什么的,而眼前就是一个绝佳的会。“许历。”赵括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一众将军道。“末将在!”被点将的许历显然也并不清楚上将军有什么指示,但还是立即出班应命。赵括单伸出,将刚刚平原君双捧过的王命竹简递给了许历,道:“将此王命,并王上所赐传示三军,所过之处,大声宣读,以使全军共沐王恩!”“是!”许历当即双接过王命竹简,不顾一旁平原君诧异的眼神,随即绕过诸人,带着麾下亲兵就将赵王所赐的酒肉全数接。显然,这样的举动绝不是为了什么“共沐王恩”,区区数十车的酒肉,更无一丝加官进爵之意,这样的赏赐,实在称不上什么“恩”。这样的道理,便是大头兵也自然看得清。无疑,赵括在军中狠狠地落了赵王乃至赵国朝廷的面子。可偏偏,你还真没法赵括什么?王命是你发出来的,赏赐也是你精挑细选的赐予大军的,如今传示三军,怎么就不该了,这不是按照您的意愿继续着的吗。甚至麾下的将领也在暗暗叫好!“三年苦战,数十万的牺牲,就换来了个这?”“端坐邯郸云端的众位大人们是怎么想的?!”“上将军威武!不狠狠落下他们的面子,还真以为我们这些厮杀汉只知道厮杀呢!”是的,所有人都只以为他们的上将军是想落一落朝廷的面子,让那些朝堂的大人物们知道一下得罪了厮杀汉们的后果。没有人知道,赵括正在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做着前期的准备。就连一旁的廉颇与田单也是如此认为。虽然觉得赵括此举有失妥当,但到底也算是为全军上下出了口气,怎么呢?年轻人嘛,不冲动那还叫年轻人吗?!更何况,也确实是朝廷先对不起大军的,又是薄待又是监军,也难怪赵括不爽。只是赵括想要的显然更多。撤去最后的遮羞布,朝廷上大人物们的冷漠无情,赤裸裸地摆在所有将士的面前,为的可不仅仅是出一口恶气。而是要让所有的赵军士卒看清朝廷的嘴脸,进而产生失望之感。一些事情,放在地下,似乎根本不起眼,但一旦摆上了台面,千斤也打不住。对朝廷、对赵王的失望,一次或许不打紧,可两次呢,三次呢?人嘛,总归是有个极限在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的地步,只需一声平地一声惊雷,便是四方云动之时当然,这些想法都被赵括深深的埋藏在了心中。表面上,赵括只是稍稍的不忿于行,只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罢了。至少在平原君和一众将领的眼中便是如此。一旁的平原君还想些什么,目光随即落在了赵括身后一张张义愤填膺而又暗暗窃喜的面容之上,显然若是平原君再有更多的话语,只会将情况变得更糟糕,随即一肚子的话语都被生生堵在了喉咙之中。“君臣相猜,实非赵国之福啊!”平原君心中长叹道。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