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观星楼饮茶闲谈
两个道人走过繁华街巷。猫儿迈着欢快的碎步走在前头,看起来已经记住了回去的路,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宋游,又看一眼国师,看一眼宋游身上的衣裳又看一眼国师身上的衣裳,看一眼宋游的脚,又看一眼国师的脚,不知在想些什么,等他们走近了,她才继续往前。身后是两名道人话的声音。“不知多行道爷可好?”“下山时还算健旺。”“年少时跟随家师,呵,也是家父,有幸见过多行道爷一面。”国师露出怀念之色,“至今依然记得多行道爷的风采。”“她现在年纪也大了,一般都在观中,既不下山,也不见客。”宋游声回答着,“等我走了,恐怕连道观的门都很少再开了吧。”“是吗?”国师似乎有些惊讶,“听当年多行道爷可是很爱交友的。”“可能是年轻时都把朋友交完了。”“有理”“年纪大了,总会变的。”“这世间又有何人不老呢?”“是啊”宋游顿了一下,又看向他:“不知国师是怎么认出在下的?”“贫道才能虽然不高,不过承蒙陛下看重,被奉为国师,在其位谋其政,自然也要对这世间事多些关注。”国师笑着,“贫道自打听云顶山崔南溪遇仙一事之后,心中好奇,便找了最近几年天下间的神仙传闻来看,发现有些有明显联系。明德一年在逸州,明德二年在栩州,平州南画县的传闻是在明德二年初夏,云顶山则在明德三年夏末秋初,最后竞州昂州也各有传闻,直到今年长京城隍与城外的妖鬼,想一想,差不多也该是又一代伏龙观传人下山的时候了。”“原来如此。”“山上一夜,山下一年,道友真乃仙人也。”国师瞄了他一眼,“那崔南溪得遇道友同行,也算三生有幸了。”“不过是缘巧合。”宋游摇了摇头,“国师此番才是妙算。”“贫道所会不过是道,大道在伏龙观,当年的天算道人便是我鹿鸣山奉天观仰慕的真仙。”国师与他互相恭维,“不过话又回来,在伏龙观的传承面前天下间又有哪个传承不是道呢?”“国师此言差矣,天下万法,到了极致皆可通神,又哪来大道道之分。”宋游顿了一下,“倒是在下早听过国师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学识渊博又能掐会算,辅佐得大晏民富国强,这才值得敬佩。”“不敢当不敢当,世人不骂贫道,千百年后,没有人贫道妖法乱国,贫道就烧高香了。”国师一脸惭愧,“要是贫道真有本事,就不会任城外那几个妖鬼作乱多年而拿它们没有办法了,还得等到道友到了长京,才能将它们平息。”“各有所长而已。”“此时天色尚早,贫道的观星楼离此不远,家中还有几两陛下赐的茶叶,如若道友赏脸,便去坐坐,好与道友长谈。”“”宋游思索了下,这才点头:“那便打扰了。”这位国师在文人士子、平民百姓之间的评价确实褒多于贬,只是终究与权力牵扯太深,宋游这种懒人,本不该与他深交。不过相遇即是缘,人家既同为道人又与师父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盛情相邀,只是道人之间的闲谈相会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这边请”国师指向了前方巷口的右边。本身三花猫已走向了左边,听见声音回头来看他们一眼,又跑了回来,只是这次就要走在后头了。大约一刻钟之后。宋游与猫停在观星楼下,都抬头望去。这是当朝天子特地为国师夜观星象修的楼阁,处在僻静之处,本身地势就高,楼阁修得也高,姿态雄伟,高近二十丈,底层边宽都有十多丈,飞檐五层,琉璃瓦顶,也许千百年后,这座楼阁不毁于天灾人祸的话,也会是一座天下名楼,后人来长京都会去打卡的一个地方。也许诗词文赋中也会写到它。此时它却只专属于一个人。据平常国师便住在观星楼里,此外他在长京没有府邸。“请”国师当先进去。这般名楼自然不是宋游那种街边楼可比,一走进去,一楼便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用来会客,二楼房间不少,用来给国师底下的道童住,三楼摆满了书架,满是书籍竹卷,四楼则是国师住的地方,五楼中间也有一个房间,里边有桌椅茶几,想来国师偶尔也会请人上来饮茶谈心,四周则是有环绕楼层一圈的走廊,可以用来观星。国师便把他请到了顶楼,亲自找了炭炉来生火,煮水点茶。“还未与国师介绍过,这位是三花娘娘,在下下山之后与她相识,结伴同游天下。”宋游顿了一下,又看向三花猫,“这位是国师大人。”“原来是三花娘娘,失敬失敬。”“原来是国师大人,失敬失敬”三花猫学着人的语气,却学得不像,国师不禁笑了笑,低头槌打茶叶,于炉中添炭。“长京城隍大人近两月来越发勤勉,连带着长京也安宁了不少,都是道友功劳。”“在下只是推他一把,谈不上功劳。”“那位城隍大人贫道也有些了解,当时裴皇后知书达理,母仪天下,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能教出这样的女儿,想来也不是平庸之人,只是一来没有德行威望不敢轻行神权,二来胆缺乏魄力,一直畏畏缩缩,怕惹怒权贵被罢黜,三来不知民心香火为何物,只觉得当城隍是陛下恩赐,自己这样浑浑噩噩也能长存下去,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神灵之身岌岌可危时,再想下定决心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了。”将茶叶槌碎,又放入茶撵中研磨,那一来一回的声音很是闲静,伴随着他话的声音。“贫道也曾想过助他下定决心,奈何贫道只会卜卦推算,既没有让他害怕的本领,也没有帮他除妖的法力,还好道友来了,如今看来,那位城隍大人感受过真正的民心与香火之后,恐怕再有人逼他回去躺着,他也躺不下去了。”“在下所做之事,其实微不已。”“可有时正是这样,本就在一念之间,往左一步,往右一步,都是巨大差别,可不是所有人都如道友这般,有让他往左一步的本事。”“各有所长。”不多时,三杯茶摆在面前。“请!”“”宋游端起一杯来,饮了一口。上好的茶叶上好的水,又是上好的茶艺,出来的茶也自是好茶。三花猫也低头舔了一口,露出思索之色。“如何?”“好茶。”“喵”“那就好。”国师露出笑意,随即看向宋游,笑吟吟:“修道之人生性随意,伏龙观更是如此,贫道就不绕弯子了,不知道友可有听过地府轮回一?”“听过不少。”“道友既是伏龙观的传人,自然知晓天宫从何而来,这满天神佛又从何而来。”国师也举起杯子饮茶,“如今世人逐渐深信地下有地府,就如当初他们深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一样,也逐渐深信死后会入轮回,不知道友对此又如何看?”原来他请自己来,是想交谈这个。宋游举杯再次抿茶。不知北山道人所的“轮回地府有国师在背后推波助澜”一是真是假,也不知国师此问是因为不确定这些信念能否凝聚地府打造轮回,想听听伏龙观的传人对此如何看待,又或者他对此有所想法,想听听伏龙观的看法,再或者是他需要自己的帮助。“顺其自然。”宋游放下茶杯道。国师听了也是不慌不忙,又为他斟上半杯:“来这地府和轮回的学,也与佛教有些关系,贫道今日去天海寺拜访正慧方丈,也是与他讨论了一番地府轮回之,正慧方丈很有修为,也很有见解,贫道受益匪浅。”“国师又怎么看呢?”“贫道以为,世间多有没有消散的孤魂野鬼,无处安身,世间也多有作恶之人因为种种原因逃脱了阳间律法,或是阳间律法无法制裁。”“是。”“若有一界阴间地府,既可收容天下孤魂野鬼,给他们安身之处,也避免他们在阳间为乱,还可组建阴司执法,专管那些作乱阳间的阴鬼,也有助于人间的太平法治。此外若人死之后灵魂不再自然散去,阴间地府便是所有人死后的归宿,阳间犯过法而未被惩处之人,无论是瞒天过海,还是因为身份尊贵没有得到阳间律法惩处的,到了这里,全都再审一遍,阳间脱罪,阴间受罚,不也能震慑恶人?”“”宋游想了一会儿,有些话想,但不确定自己是否想清楚了,也不确定国师是否想听,于是又放弃了,只笑着对他:“国师此言,若是让朝廷中的王宫贵胄们听到了,不知有多少人睡不着了。”“贫道自然不敢讲给他们听,也不敢在外头,不过伏龙观乃世外之地,历代观主都是人仙,纵观天下,贫道也只敢讲与道友听了。”国师到这里又眯了眯眼睛,“不过话又回来,他们睡不着又如何,睡不着正好,若有此地府,能让他们睡不着,才该是个好地府。”“民间早有这类传闻吧。”“道友是指”“地府地狱一。”“所以啊,他们就算怕,也不该是怕贫道,有没有贫道,百姓都是这么想的,他们能让贫道不敢乱,难道还能让天下百姓不敢乱想不成?”“听来不是易事。”“道友所言甚是,不过以现在看来,民心所向之下,万众信念汇集,地府的凝聚几乎已是必然,区别只在于何时凝聚,又凝聚成什么样子,这凝聚而成的地府又如何运转。”国师摇了摇头,“若放任不管,地府刚成之时,怕是乱糟糟一团。”“就像刚开始的天宫。”“正是!神灵争位,人也争位,反倒弄得天下妖魔尽起,民不聊生!”“国师如何想呢?”“早做准备,上联天宫,下表朝廷,筹建阴司。”国师道,“地府初成简陋,便行简陋之事,随后逐渐完善,便行完善之事,贫道看来,最初的地府只需有阴司缉拿天下妖鬼即可,等到地府逐渐完善,生灵信念香火又造就更多阴神,给阴神带来更多神通,地府便有了更多职责,自然而然便可以做更多事情,最主要的是,自然而然,一步步来,莫生乱子”国师与宋游一番长谈。大抵是这些话除了伏龙观的传人没别的人可了,一起来,便停不下来,可又因为两人初识不久,不甚了解,有所克制。只讲大事大势,必成之事。的细节则不提。宋游也没有问他如果地府建成,他在里面是什么位置,现在支持他的当朝皇帝又是什么位置,那不合适。同时宋游也不甚在意,人生短短,地府建成对他来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自己亲眼见证了这件了不起的事情发生,此外别无想法,别无谋求。“不知道友觉得能成吗?”“如国师所,既然天下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已有人供奉阴神之像,地府的诞生只是时间问题。”宋游想着道,“诞生地府简单,不过要想衍化出轮回,恐怕并不容易。”“道友所见与贫道略同。”国师道,“只是贫道想着,既然凝聚地府只是时间早晚,不如就让它在这一代凝聚成功,如今大晏强盛,陛下也是个英明的帝王,储君虽然未定,争权夺利,可也都不是无能之辈,天下虽不太平,也算稳定,正是好时。”“国师操心之广,在下敬佩。”“道友以为如何?”“在下并不了解,不敢多言。”宋游看了眼外头的天,拱了拱,“天色不早了,在下还得回去做饭,差不多也该告辞了。”“何必急着走?不如就在贫道这里用个晚饭,夜晚一同观星。”“下次一定。”宋游已经站了起来。这几天吃的都是邻居女侠从外头薅回来的榆钱,女侠出食材,他负责烹饪,互相搭伙,品味时鲜,要是自己不回去,恐怕她要饿肚皮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