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中秋灯会有奇人
然而国师走后,宋游却皱了皱眉。天道演变,人死变鬼难度略降、概率略增,北方和边境死人无数,又因为边军多有武艺高强、死不甘心之人,边境多有枉死怨恨之人,所以在北方和边境应当会出现不少鬼魂。被国师麾下的道人僧人和老鬼押往丰州,避免四处作乱,于是便有人见到了百鬼夜行的骇人场面。丰州业山关押了大量阴鬼,于是有了鬼面草。一切好像都合情理。就连陈将军的梦都有了解释——这年头的军队将士品行参差不齐,再好的将军也得取舍,有时为了战力,为了保家卫国,也会选择性的无视。边军将士中有些自恃武力,品行不端,被押到丰州业山后,难免与国师下的道人僧侣与老鬼起了争斗,便被镇压惩治,甚至被镇杀。业山则是原先就定好的阴间与阳间的交接处,是地府鬼城所在之地。宋游既未去过北方,也未去过丰州,对国师的大计也了解不多,实在难以挑出毛病来。只是心中却也有些别扭。“”道人摇了摇头,只愿那位书生鬼回来之时,能带回一些有用的信息。想不出来,便暂时不想。回身叫上三花娘娘,生火做饭。半个多月之后,陈将军又来了一趟。宋游赠予的符箓并未起到作用,他仍旧时不时的做梦,梦见曾并肩作战过的将士被火焚烧,向他呼救。而他哪怕征战沙场所向无敌,对于梦中的虚幻却也无能为力,只得向北边发去密令,令部下严查此事。宋游也只得劝他宽心,顺便与他闲聊,不经意间问起那些将士。答案就不太好了。陈将军治军严明是出了名的,不过他部下的人也都不全是善茬,既有收编的山匪贼人,也有慕名前来投奔的江湖武人,他只能保证这些人在投奔自己之后被严格约束,至于投奔自己之前做了多少烂事,若他操心这些,就没有这支战无不胜的精兵了。此外这些人倒确实好勇斗狠,估计成了鬼也不是善茬。随即又聊了一些北方之事,陈将军才离开。宋游很有耐心,一点不急。再过一些天,便到了中秋。书生鬼没有回来。邻居女侠也没有回来。倒是长京迅速热闹了起来。中秋晚上有灯会。长京本就是一座热闹的不夜之城,今日又变得更热闹了一些——从半个月前开始,有些店家就开始在门口搭架子了,到了今天,似乎大家从睡醒的早晨就在期待着今晚的日落,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子、大家闺秀,听惯了灯会上的故事,怕是过了中午就开始在家中演练了。道人下午得闲,睡了一下午,醒来吃了晚饭,便已是黄昏。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借着月光,能见屋前柳枝儿招招,古建筑连成片,檐牙之上挂着明月,黄黄的一轮,千万年来不曾变过。身后传来一道轻轻细细的读书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花娘娘的声音真是好听极了。宋游听了却不禁晃了一下神。慢慢的好像已经分不清哪个才是故乡了,是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还是那座山上清净的道观。无奈的是,时间它从不留情,离开久了,不仅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了,甚至仔细想都很难想出细节来,就连阴阳山上的草木也开始有些模糊了。“”宋游摇了摇头,转头看向身后那只仰躺在床上盯着瓦顶、尾巴摇晃、口中读诗的三花猫,喊了一句:“三花娘娘。”“!”读书声瞬间停止,尾巴也不动了。三花猫扭头直直把他盯着,却不出声。“今日中秋,东城河边有灯会,现在天也慢慢黑了。”宋游继续道,“不如我们也出去逛逛?”“去哪里?”“去灯会。”“好玩吗?”“很热闹,有很多灯。”“你去我就去。”“那三花娘娘是变成人去,还是变成猫去呢?”宋游又问出了这句话,当年在庙会上也过,“变成人的话,就可以跟在我身边走,变成猫的话可能就会被人踩到。”“就这样子去。”“那走吧。”宋游对她笑了笑,起身下楼。窦大家的画依旧挂在墙上,不过长京的江湖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来打过它的主意了。当初邻居女侠在的时候还好,她消息灵通,晚上歇凉的时候经常过来讲一讲长京江湖的动静,告诉他外边怎么传他,有些什么想法。现在吴女侠去丰州了,宋游也不知晓他们有没有在酝酿别的什么计划。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出门之后,路上人果然好多,似乎都是同一个方向,这般盛景,让他想起了上半年刚解除宵禁的时候。半年时间,长京安定了许多。“三花娘娘心。”“三花娘娘很厉害。”“也许”宋游迈步跟着人流往前走去,三花猫跟在他的后边。满街都是出来赏月赏灯的人,满地都是晃动的腿和脚,三花猫身姿敏捷,心避让着路上行人,行人也避让着她。不时传出一声惊呼,或是有人疑问一句哪家的猫在路上跑,时而还会遇到无礼之人,不过她好像早已习惯了,只当不知道,没听见,继续往前走。三花娘娘果然本事高强。不过能避开这么多腿和脚、在其中穿梭已是不易,还要从这么多腿脚和衣袍里辨认出哪个是自家道士,实在艰难而费心。忽然,道人停下了脚步。三花猫则依然熟练的在众多腿脚中避让穿梭,碎步转眼间就迈出不知多少步,然而走着走着,习惯性抬头一瞄,却找不到那熟悉的腿脚了。“?”猫儿一愣,停住脚步。随即连忙高仰起头,左看右看,试图从众多人中找出自家道士。然后人头攒动,尽皆陌生,哪里有自家道士的身影?“三花娘娘。”身后传来道士的声音。三花猫顿时扭头看去。只见道人不知何时已跑到了自己后边去了,正站着不动,低着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三花娘娘这么走着甚是疲累,不如我抱三花娘娘?”“?”猫儿仰头直直把他盯着,脸上没有表情,不知想些什么。过了会儿,她才慢步走回道人脚边,上身一抬,便直立而起,将两个前爪按在道人腿上。道人则弯下腰,将她抱起来。一人一猫继续往前。猫儿的身体温热而柔软,不过在怀里抱稳之后,倒也不是想象中那般轻若无物、柔弱无骨、一不心就会从怀里滑下去一样,而是实实在在的,能感受到她的重量和骨头。“这样舒服吗?”“喵?”三花猫回头把道人盯着。“我以前看别人学的抱猫的方法,要是抱得三花娘娘不舒服,就调一下。”道人道。“”三花猫收回目光,转而贴在他的胸膛,四处瞄向街上的行人。越近河边,就越热闹。卖吃的,卖饰品的,卖灯笼的,还有耍杂技变戏法的,烟气与光混杂着行人如水、欢呼声混杂着谈笑声,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盛典。这般场景倒是有些像当初的庙会。不过当初的庙会是在白天,以商品采购为主,别的只是热闹的添头。此时的灯会却是在晚上,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此外的商品交易、杂技表演戏曲歌舞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调换了过来。忽然听见远处有呼声。那方围了一群人。宋游低头一看,见怀中三花娘娘伸长了脖子,扭头直盯着那边,眼中充满好奇,便迈步走了过去,同时声:“三花娘娘要是想去哪里,想看什么,跟我就可以了。”“喵”一人一猫走到了人群外边。踮起脚尖,往里一看。是江湖奇人在变戏法。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与身边的诸位看官着便于讨钱的话,提笔在旁边墙上画了一个妇人,随即端起一碗酒,要喂给墙上妇人喝。满满一碗酒,倒入墙中,便真的不见了踪影,既没有流淌下来,也没有渗进墙中。过了一会儿,只见妇人满面通红。看官看得称奇,尽皆鼓掌欢呼。满地都是蹦跶着的铜钱。宋游明显感觉得到怀中猫儿异样,再瞄一眼她,却发现这猫儿低着脑袋,一眨不眨的盯着地上的铜板,以至于宋游有种感觉——若是自己没有抱着她或没有跟着她一起出来,这猫儿可能会钻进去捡。过一会儿,墙上的画便淡了。又过一会儿,已彻底消失。随即一旁的围观者中也有些议论之声。宋游侧耳仔细一听,扭头看去。是几个士人,与两名相熟的僧人一同出来赏灯,听起来那位僧人也是会些法术,平日里也喜好表演给大家看的。刚才不知了什么,于是朋友便起哄请他也出去表演一下。僧人怎好抢人家风头,再三推脱,奈何推脱不过,正好先前表演的中年人也大方的笑着请他,他便只得走了出来。是一个微胖的笑面僧人。走出来后,先与原先表演的中年人行礼,几句客套话免得别人生气,然后自己也有一些本领,想借宝地表演给大家看,添点喜悦,所得钱财都归原先表演的中年人所有,消除了比试的意思,只交流。便只见僧人走到先前江湖把戏人作画的墙上,背靠着墙,对着大家微微一笑,随即身体往后退,整个人贴到墙上。此时是晚上,此地点着火把照亮,亮不亮,暗也不暗。看得清,又看不清。僧人的身影一阵模糊,竟好似缓缓消失在了墙里,等围观者反应过来,墙上已经只剩一道僧人的画,惟妙惟肖,仿佛真人。僧人则已不见了。围观者又是一片惊呼。三花猫也在道人怀里睁大了眼睛,不断左右扭头,试图寻找着那僧人的踪影。过了一会儿,这画也慢慢变淡。“好活!”“当赏!”“人呢?”地上叮叮当当,满是撒钱声。“喵?”“”宋游抱着三花猫转身。果不其然,僧人从身后一家卖布的店铺中走出,而这时墙上的僧人画像也已经淡化消失了。金色茉莉花向您发起了拯救过期月票计划——月票过期只剩最后一天啦,没有地方投的话,可以投给茉莉!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