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郢都飞书

A+A-

    秦赵两国会师一处,合兵十八万之众,进攻陇西!



    魏韩燕三国合兵二十四万还有大周天子的六千王师一共二十四万六千人,进攻高前!



    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度,无疑是瞒不住人的。



    黑羽卫斥候们一边大呼震惊,一边把消息用飞鸽传回楚国黑羽卫探子们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消息汇报给黑羽卫统领阴喻,阴喻知道事情重大,不敢怠慢,于是第一时间来见行营中的楚王。



    “哦”熊午良微微颔首,皱起了眉毛:“看来北方六国比我想象得更聪明些。”



    别看六国联军人多。



    但如果是硬碰硬——熊午良还真不怕!



    按照熊午良的料想,六国联军为了解莒阳之围,必定会星夜进兵,直取莒阳方向。



    而楚军则会在卫国故地摆开阵势,结结实实地和六国联军打一场大会战!



    卫国故地,乃是大平原地形。



    正适合武军的重装步兵和重骑兵发挥威力!



    就算把莒阳里的齐军放出来又如何?只要一战打垮北方六国的所有有生力量,再想灭六国,就是探囊取物!



    只要打垮魏韩燕秦赵五国派来的援军,就算把那七万齐军放出来了,也无妨。



    这就叫‘围点打援’!



    对于麾下十五万武军在平原地形的战斗力,熊午良就是有这样十足的自信!



    但如今



    阴喻偷偷瞄了一眼熊午良的脸色,然后谨慎道:“大王西平君和廉将军麾下各自只有十万人恐怕”



    陇西,秦军熟悉地形,堪称主场作战。



    高前,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形,廉颇的十万军队无险可守。



    更何况阴喻私底下也觉得廉颇确实就是个废物。



    



    正当这会儿工夫,一众楚将齐至。乐毅、芍虎、格速宜走进来,一眼便看见熊午良略显阴沉的脸和阴喻心翼翼的样子,不禁都心下一沉。



    熊午良冲着阴喻点了点头,示意后者可以。



    于是阴喻一五一十道:“五国的援军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料想,赶来莒阳与我军会战而是选择效法当年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



    “十八万秦赵联军,攻陇西”



    阴喻的话还没完,众将的脸色便一齐阴沉下来好一个赵章,果然有水平!



    陇西,对如今的楚国来十分重要。



    作为武将,这些将军们不懂陇西的商业价值。



    但仅从军事角度来分析:那里是楚国唯一的牧马之地如果被秦国夺回去,楚国就将失去战马和牲畜。



    楚国将再次被压制回巴蜀之地几年在陇西的苦心经营都将毁于一旦。而且巴蜀之地与陇西之间自有天堑,无论进出都很难——



    一旦楚军退回巴蜀,短时间内再难像洪石头驻兵陇西那样、给予秦国足够的威胁。



    啧!



    陇西,万万不容有失啊!



    偏偏陇西距离莒阳又极其遥远



    阴喻继续道:“另外,二十四万六千周、魏、韩、燕联军,正在进攻高前”



    军帐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高前的重要性,不必多——如果高前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就从上一次秦魏韩三国联军攻楚的战例就能看得出来那一次,司马错在鲁关-高前一带大破楚军,随后,秦魏韩联军便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一路向着郢都进发。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王城郢都城下!



    而今,廉颇麾下只有十万军队,却要面对二十四万联军的进攻(笑死,一众楚将也自发忽略了周天子的六千王师)!



    高前又是一片平原的地形,无险可守



    形势骤然危急起来!



    芍虎立刻起身拱:“大王——陇西那边,末将倒是不担心。”



    “西平君是我曲阳新军老宿将,多年来经验丰富、战功赫赫有洪石头在,就算秦赵联军比楚军人多,但西平君也能保住陇西大体不失!”



    “最多,也就是被秦赵联军夺回去些许关隘、城池罢了并不至于被彼等打回巴蜀,全夺陇西、义渠之地。”



    芍虎话锋一转:“但是,高前那边”



    其余一众楚将也都纷纷点头。



    驻守在高前的楚军统帅,是赵国的降将廉颇。



    此人年岁不大曾经被赵雍看好,委任廉颇率领联军在那场楚国靖难之役中进攻大楚



    后来熊午良单骑穿越防线,平定了昭雎之乱,击退了齐燕联军回过头来,又将廉颇击退,斩获不少。



    回到赵国之后,赵雍却没有怪罪廉颇,而是仍然对此人委以重任。



    再后来,赵章在赵国掀起叛乱赵国新君赵何又充分信任廉颇,命令后者统帅赵军对抗赵章最终败于马服山,导致赵章打入邯郸、一统赵国。



    嘶



    廉颇这厮接连打了两场败仗,分别败于熊午良和赵章。



    赵国的霸权沦丧,这子也算是亲历者了,甚至可以负有不的责任!



    楚军内部,对这个廉颇将军也颇不信任要不是熊午良力排众议对前者委以重任,谁也想不到这厮居然还能再有会统领三军、为一方主帅!



    如今大战在即,众将心中不禁涌上同一个疑问——



    廉颇这子真的靠谱吗?



    立刻便有人建议:“不如让大司马前往高前,代替廉将军统领高前楚军,抗击敌军!”



    一时间附议者甚多。



    



    恰在此时,只听门外又是急匆匆的脚步——



    青羽卫统领黄武告了声罪,大踏步走进来迎面撞见阴喻,不禁脸色一滞,然后望向楚王:“大王,郢都飞信!”



    罢,黄武从怀中摸出一只信鸽,取下纸筒,双呈上。



    写信者正是屈原。



    飞鸽传书这项技术,目前只有楚国掌握,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能力——只不过该项技术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信鸽的培育和训练技术,仅掌握在黑羽卫和青羽卫中。



    按照分工:黑羽卫对外,青羽卫对内——王都写来的信,自然就是青羽卫送来的。



    当前战事紧急,此时屈原却亲自写信给前线用脚指甲也想得明白,自然是要紧之事。



    黄武不敢怠慢,故而亲自送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