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新式武器,花样频出

A+A-

    有了铁丝相助,楚军的洛阳大营之防务,更是密不透风。



    人类对于铁丝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铁丝是最让士兵们憎恶的怪物——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个让士兵恐惧、给无数人造成永生不可磨灭心理阴影的场面:泥泞的泥巴、铁丝、猛烈的炮火、枪的声音、冲锋的哨声。



    在成熟的堑壕战体系中,铁丝可以分为直拉和蛇腹两种——



    直拉又可细分为高桩、低桩、绊、乱线、三脚架等等;



    蛇腹可以设置为一列、二列、品字等形式。



    铁丝既能挡住人马,又能挡住包括中型登陆工具在内的各种车辆。即便是沉重的坦克,冲击铁丝尤其是蛇腹式铁丝时,如果方法不对或者是马力不足,也会被铁丝缠住坦克负重轮。



    人类在如何屠杀同类这一方面上,一向都是不遗余力地发挥出最大的聪明才智。



    几百万人不得不用性命来填的东西,绝不是影视作品或者电子游戏里,用一根的工兵钳就可以翻越过去的。



    



    此时此刻,洛阳大营以北的大片大片土地上,便摆满了密密麻麻、纠缠在一起的铁丝这种应用在现实战斗之中的铁丝,可不是影视作品里那样薄薄一层、拎着一把钳子就能通过的。



    洛阳大营北部的铁丝大阵,由横拉式铁丝和蛇腹式铁丝相结合。



    密密麻麻的尖刺和突起,构筑了几千平方的、亮闪闪的死亡之地。



    铁丝虽然无敌,但对于楚国来,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造价过于高昂!



    在后世工业革命之后、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大批量生产铁丝用于堑壕战,对于那些欧洲工业国家来无疑是廉价又好用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来看铜铁等金属资源,绝不是能轻易获得的。



    那可都是实打实的钱币啊!



    天知道熊午良在面前这几千平的土地上铺设的这铁丝海,到底用了国库里的多少钱帛



    若不是楚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外获取各种廉价的金属矿石、并且在巴蜀之地也陆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铁矿即便是以楚国的富庶,也负担不起这样的开支。



    话再回来,即便楚国有上述那些便利条件



    这么吧——打造这铁丝海的开支,足足让屈原头晕目眩了好几个月!



    当然,这一仗的胜负到底有多重要,怎么都不过分。



    五十五万楚军vs八十万联军。



    可以——楚国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一统天下的成功率就能飙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进度最少也能被缩短二十年!



    若是打输了



    整整五十五万青壮年楚人,尤其是其中还有十五万武军精锐——即便对于财大气粗的楚国来,这样的损失也是伤筋动骨。



    所以熊午良这个守财奴也就务求稳妥,不再心疼钱了——甭管造价多少,只要能加固防线,那就拼命往上堆!



    对于熊午良投入重金打造的铁丝海防线,众将都半信半疑——这么多实打实的精铁扔在地上,总感觉可惜,不如打造成一套套甲胄更让众将觉得安心。



    对此,熊老板也懒得解释。



    等到北方六国发动进攻的时候,铁丝的战果会明一切。



    



    反正熊午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北方六国会有什么破解铁丝的好办法你赵章不是擅长打进攻战吗?来吧,攻一攻我的铁丝海试试。



    要是赵章能凭借一己之力,破解了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付出几百万性命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那熊午良自觉就算输了也认了。



    言归正传——



    楚军中军幕府,众目睽睽之下,熊午良一锤定音:“北方六国马上就要挺不住了!”



    “心他们狗急跳墙。”



    众将相互对视,哈哈大笑。



    蓬头垢面的熊午良不失霸气地摆摆:“好了,都退下吧。”



    “我判断,敌军很有可能在来年开春发动进攻。”



    这样的判断可谓精准料定了赵章的打算——这倒不是因为熊午良料事如神,主要是黑羽卫的情报络如今已经太强大了,早就把北方六国的经济、民政系统渗透成了筛子。



    黑羽卫传回来的种种情报都表明——



    北方六国如果明年开春再不回去耕作,那么大部分邦国就要破产了!



    所以不是熊午良料事如神,而是客观事实由不得他们再拖下去了。



    众将一同拱称是,然后纷纷退了下去。



    熊午良却又突然招呼一声:“芍虎,留一下。”



    



    众将纷纷散去,独留芍虎留在帐中胸毛怪呆愣愣地挠了挠头:“主君”



    熊午良冲着芍虎招招:“过来。”



    芍虎顺从地来到熊午良身边,眼见熊午良从长案底下抽出一物



    此物长约半米,通体由铜铁打造,看上去沉甸甸的——长长的锤柄,最顶端的则是南瓜大的实心锤头正是一柄打造精良的战锤。



    芍虎伸一接,顿感臂一沉。腕猛然用力,这才拿稳:“主君大王,这是何物?武器?”



    熊午良点点头:“锤也。”



    其实战国之世,已经有了将锤子作为武器的先例——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战国末期,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派大力士拿着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埋伏于路边。



    秦始皇巡游到博浪沙的时候,投掷大铁椎想要偷袭,可惜误中副车而失败——这里的大铁椎,其实就是一种锤子类兵器。



    史记魏公子列传里,也记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其门客朱亥‘椎杀晋鄙’,所用的也是锤类兵器。



    但,这种武器在战国之世还远未大行其道,普及性不强。



    当世的近战武器,主要仍是戈、戟、短剑。



    芍虎接过那铁锤之后,试探着挥舞两下,虎虎生风,颇具威势,于是兴奋道:“此物倒是霸气!”



    “若是抡到人身上,定是骨断筋折着实是霸气、凶狠之短兵!末将觉得——这东西适合力大之人,经过专业训练之后使用。”



    “但若是战阵搏杀,恐怕杀伤效果不如武军现在装备的短戟和佩剑”



    “大王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