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浅评三国演义143
第十二篇-三国乱世出英雄
魏蜀吴国皆精英4)
荀彧恰似汉子房
忠君报国美名扬
、报父仇曹操兴师一节。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曹操。乃颖川人,姓荀,名彧,字文若。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其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回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操以为行军教授。
2、曹孟德移驾幸许都一节。却曹操在山东,闻知车驾已还洛阳,聚谋士商议。
荀彧进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大喜。
3、袁曹各起马步三军一节。孔融闻袁绍起兵,来见曹操曰:“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
荀彧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
融曰:“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e) 彧笑曰:“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之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
操大笑曰:“皆不出荀文若之料。”
4、战官渡本初败绩一节。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夏侯惇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
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冬,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书略曰: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事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
5、孙权遗书退老瞒一节。却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
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雄,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e) 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
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
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荀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后人有诗叹曰:
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
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荀彧足智多谋,高瞻远瞩,曹操视其为:吾之子房。曹孟德移驾幸许都,荀彧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立下汗马功劳。官渡之战,出谋划策,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信心。曹操为魏公,加九锡,荀彧心念汉室,服毒而亡。荀彧恰似汉子房,忠君报国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