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古董王,你的本事是真的!(第3节)
文武星道:“士大夫刘敞、欧阳修等都是金石的搜集、鉴赏的专家。刘敞在永兴守任上,利用职务之便,广罗古器物件,并撰写了先秦古器图一书,这是宋代学者私家收藏、研究金石的先驱。”
文古氏道:“欧阳修更是以公职便利,不择段地搜罗金石刻文积至千卷,写成集古录一书,共十卷。欧阳棐(欧阳修之子)撰集古录二十卷。”
文古氏捡了个糖糕放在嘴里道:“这糕点很可口呢,入口即化,很适合老年人食用。”
她接着又道:“北宋宫廷专职文物保管员吕大临也利用职务的便利写成考古图一书(共十卷)。王黼受朝廷委派,编辑成宣和博古图。赵明诚撰写成金石录。”
文武星道:“明代受到商业利润的刺激,伪造古董文物风气泛滥。促使很多人去考订,鉴定文物。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熟谙古物,写成了骨董十三一书。洪武年间曹昭写成格古要论一书。高濂作遵生八笺,其中燕闲清赏篇是古玩鉴定的专论。”
()(e) 文古氏道:“清代是文物自由买卖的高峰,文物商店蜂涌蝶起,文物价格高涨,作伪成风。有些既精通文献,又长于鉴赏的官僚如陈介祺等人,便自雇工匠,指导作伪,以牟取暴利。乾隆时期,梁时正奉命将宫廷所藏古铜器,编为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嘉庆时期,朝廷太傅阮元作积古斋鼎彝器款识,专录铜器铭文。
文古氏喝一口清茶道:“清末至民国甲骨卜辞学兴起,专著铁云藏龟、假墟忆契、尊古斋所见古金图、古玉器图、古玺集林、古玩指南等纷纷出笼。”
文武星道:“古玩与博弈投骰、登高远游、泛舟湖上、吹萧抚琴、吟诗作画、饮酒狂舞等娱乐活动相比,也是一种充满静谧雅趣的消遣。”
文古氏道:“世上古玩文物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开明的帝王,还是古董文物的爱好者呢。宫里收藏王羲之的墨迹很多,但就是没有王氏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保存在王羲之后代辨才和尚里。”
()(e) 文武星道:“唐太宗多次逼他交出真迹,但他矢口否认。于是大臣萧翼给唐太宗出了个馊主意。假扮商人,与辨才和尚交友。”
文武星笑着道:“萧翼诡称自藏王羲之真迹很多,并拿出一幅真迹让辨才和尚看,辨才和尚一看,果然不差。但他:‘你收藏的确实精品,但我有兰亭集序真本,更是精彩,那真是天下无双的神品。’便拿出来让萧翼看,萧翼接过来仔细瞧过,真是天下精品。萧翼笑脸马上阴沉下来,道:“你隐瞒真情,欺骗皇上,罪该万死。”着,从怀里捧出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