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神鹿国师
“袁总舵主,我一直听人,狄国的神鹿国师,是三百年一出的天下智士。”想了想,陈景继续开口。
在他的面前,听着的袁四桥,沉默良久之后才点点头。
“确是,他是个很危险的人,这一次亦会随狄国军作战,若你被李侯任作幕僚,极可能会与他对计。”
“他明明是中原人”
袁四桥一声叹息,“陈景,这天下间的很多东西,你看不透的。不管是狄国,还是东面的青州国,局势之下,早已经沆瀣一气。至于这位狄国国师,原先的家世,可是大冉王朝的将门之子。在当初,先帝听信谗言,其族五十三口,除了他逃脱之外,都被满门抄斩了。这十几年来,由于他在狄国,帮着狄北帝改良生产,严正军纪,摒弃游牧的陋习,才能使狄国迅速强盛,三番两次征伐我大冉。”
“复仇么?”
“我也不知。但还是那句话,他是个危险的人。若你有会杀死他,切莫放过。这位狄国的国师,几乎是整个中原的心腹大患了。”
陈景点头抱拳。
袁四桥露出笑容,“原先还想着,和你多谈一些。但最近守旧派那边,约莫是破罐破摔了,派出了很多刺客要杀大先生。我心里一直担心,稍后便会回去了。”
“送总舵主。”
袁四桥面容温和,抬了,握了握陈景的臂。
“莫死,你陈景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死过了,阎王爷不收。当然,这一句话陈景没有出口。离别之时,也认认真真的,和袁四桥道了珍重。
如袁四桥所,他的人生,将迎来第二场的厮杀。
翌日清晨,天色才刚刚破晓,京城外的营地,还带一股子沁人的寒意。但大军开拨的通鼓声,只在一瞬间,便响彻了整片天空。
近二十万的赴北军,循着阵型,以骑营为两翼,步卒居中,列成一条巨大的黑蛇,在百姓的欢送与悲哭中,沿官道往北面行军。
三万的南方军,列于“巨蛇”的中段,而在其中,陈景这一哨的夫壮营,仿佛成了一片蛇鳞,渺如尘。
作为哨将的陈景,难得分到了一匹马。骑在马上,他远眺着前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影攒动,掺杂的各州盔甲,让整个行军的长伍看起来,总有些异样。
()(e) 按着陈景的估计,二十万的赴北军,至少要大半月的时间,才能感到漠北,与狄国一决死战。
京城外的一处草亭,几道人影沉沉立着,目光不时看去北方。
“司马兄,赴北军已经出发了。”话的人,一脸的虓虎之像,正是人称“一人退百甲”的许陵君。
在他的面前,一个南方打扮的白袍公子,沉默了会,半眯起眼睛。在他的身边,另有四五个目光深邃的人,同样不动。
如他们,因为要同做某一件大事,才聚到了一起。
“司马兄,当如何?”见着无人回应,许陵君又吐出一句。
简单易容的司马卓,淡淡笑了起来。
“那些老鬼们,恐怕还在想方设法,要坏掉这场赴北的壮举。赴北之战,不仅是和狄国厮杀,在东面的方向,可还有一个国。”
“青州国么?”
“正是。你瞧着吧,青州国害怕冉王朝征讨,向来和狄国同气连枝。这一轮漠北大战,他肯定要驰援狄国的。”司马卓垂下眉头,语气有些发冷,“虽然同属中原,但青州国的人,在我看来,已然是外族之敌了。大先生那边,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若无猜错,东面方向的驻军,肯定要增加的。”
“司马兄,我等要做什么?”
“赴北,在青州国入漠北的必经之路,埋下一支人马。”司马卓面无表情,“造反归造反,但我先前就,这王朝再怎么样,也是中原人的王朝,中原人的江山,外人伸要抢,我自然不愿意。莫忘了,老子们做的大事,是叛大冉王朝,并非是叛整个中原。”
司马卓的这一句,让草亭里的几人,都脸色动容。他们原先都是世家子,但不同于那些声色犬马的纨绔子。他们也有梦想,不同于父兄祖辈的梦想,国之不国,当取而代之!
“此番过去,需遮掩身份,莫让老鬼们发现。”司马卓冷静吩咐,“这一轮,我等豢养的两万人,便扮作漠北马匪,伺而动。当然,若是大冉与狄国两败俱伤,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你我皆怀换国之志,放在以后,做这等大事,亦需要一番大义。现如今,便是你我取大义的时候。”
()(e) 司马卓抬起的一双眸子,满是期盼的意味。他的人生,根本不满足于做一个什么世家嫡子。
他要做的,是新朝的帝王,万里江山的主人。
“二十万赴北军,在李侯的带领下,半月左右的时间,便能赶到风龙关。”出宫的路上,一身护卫打扮的袁四桥,语气认真。
在他的面前,依然是一脸忧心忡忡的大先生。
这几日,行刺的事情虽然少了。但不管如何,那些守旧派派出的杀,尚有不少在伺而动。
陛下有所听闻,甚至呵斥了几条老狐狸。只可惜,老狐狸并未理会,杀与各种毒招层出不穷。
当然,都被袁四桥这些护卫班子,纷纷化解了。
“大先生在担心什么?”袁四桥觉着有些不对,回过了头。
“赴北军的事情,牵动了整个王朝,在你我的眼皮子底下,守旧派的诡计或许能看破。但到了漠北,若是再有人使坏,只怕这场共赴国难的盛举,会举步维艰,甚至大败而归。”
“李侯是个谨慎的人,而且这一次不仅有太史青,连陈景也在,还有诸多的忠义将领。”
“这些我都知。”大先生仰起头,面朝着昏色的天空,“我现在只希望,这一场赴北作战,能早日取得胜果。如此一来,陛下才会更加支持王朝的变法。”
“会的,我二十万的大冉儿郎,此番众志成城。”约莫是安慰,又似乎是笃定,袁四桥认真吐出一句。
“我实不愿,看到整个中原,又回到千疮百孔的模样,唯有变法自强,我大冉才能重建辉煌。”
听着,袁四桥转过头,看向了北方。
那浩浩的二十万赴北军,不仅是赌上了大先生的变法意志,甚至是,连整个王朝的国运,也一起押上去了。
大胜啊。
袁四桥垂头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