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案中案(38)
张秀文和王元鹅既然是叔嫂关系,在知道张培购买三唑仑居然是给王元鹅服用时,她自然会感到意外。同时,这两人关系紧张,所以张秀文在张培面前压根儿就不想提到关于王元鹅的只言片语。
马弘文很快就理清了张培口中这两人“肯定不认识”的缘由。
同时,办案人员还提供了另外的重要线索。
在对王元鹅居住的室内环境经过技术鉴定,发现并无外人出入的痕迹后,马弘文曾指示部分办案人员继续排查室外线索,也就是在王元鹅居住的区内继续排查,试图确认案发当天,有无可疑人员进出过王元鹅家里。
在马弘文看来,现场痕迹始终都具备“人为制造”的可能性,但室外线索要被人为改变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尸检鉴定,王元鹅的死亡时间在凌晨3点半左右。由于案发时间太晚,在入户走访排查中,区居民都当时睡着了,没看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进出过王元鹅家里。
王元鹅居住的区档次不低,安装了监控设备。但在200年,监控络并不完善,仅能从监控中看到出入区大门的人,并不能细致具体地观察到每一栋单元楼。
但通过监控视频,只要发现案发前后一段时间内有人出现,即便只出现在区大门口,这人也具备作案嫌疑。深更半夜,案发当时,别人都在家睡觉,你却出现在距离案发现场不远的区大门,你不可疑谁可疑?
很快,办案人员在监控视频中,于当天当时的画面里,发现了一名从区里走出来的男子。更让办案人员惊喜的是,虽然当时的画面乌漆墨黑,看不清男子的脸,但在区门口大灯的照耀下,监控视频清晰拍摄到该名男子所上车辆的车牌号。
根据车牌号,办案人员很快追踪到了该名男子。
经查,男子并非区居民,那他从区内出来之前在干什么?其作案嫌疑进一步加大。
审讯中,面对警方的这一质疑时,男子以沉默应对。其作案嫌疑明显加大。
最后,在审讯人员随口提出的“你和王元鹅到底有什么怨什么仇,为什么非得杀了他”这一试探性的疑问时,男子大惊失色,才道明真相。
据该名男子所,他当时是从女朋友家里出门,回自己家。因为老婆出差,临时改变行程突然回到家里,却没看到他人,打电话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在打牌,还马上就回去。
同时,由于女朋友的老公也在公安系统内工作,女朋友曾向他提过,她老公好像怀疑她在外面有人。
因此,在面对气势汹汹的警务人员时,该名男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可能是女朋友的老公使出的“诈术”,只要自己不开口承认,这种事又不是捉奸在床,谁都拿他们没办法。
当天夜里,该名男子女朋友的老公去了异地出警。
经查,该名男子所属实。
一场闹剧结束后,马弘文又提出过新的侦查方向。
()(e) 由于现场并无搏斗痕迹,在假定王元鹅为“他杀”的前提下,凶为熟人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凶”并未在区大门的监控视频里出现过。两者结合来看,如果存在“凶”,那么在案发前,“凶”极可能利用熟人身份,曾在王元鹅所在的区出现过。也只有在充分熟悉了解区环境,知道区大门监控盲区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原有的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在向区居民了解情况时,当然不只问他们“案发当天当时有没有看到可疑人员出入过王元鹅家里”,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问过“王元鹅家里,平时有没有什么人来串过门”这样的问题。
但这一方面的收获不大。仅从区居民们的嘴里了解到,王元鹅在“成名”之前,似乎是有几个男人偶尔在他家里出现过。至于这几个男人长什么样,鬼还记得,叫什么名字,鬼才知道。
在这一基础上,马弘文着安排梳理王元鹅的社会关系,着重调查与他关系较为亲密的熟人,试图从中确认曾在王元鹅家里串过门的人。
熟人,并且曾在王元鹅家里串过门。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才具备作案嫌疑。这就是马弘文的另一侦查思路。
王元鹅没有固定工作,以出租父母留下的门面、房产为生,也算是个不大不的“包租公”。
因此,警方只能根据王元鹅的成长经历,通过走访其老家、就读过的学校,了解、联系、找到和王元鹅关系比较亲密的人,这其中就包括文韬。经谈话、调查核实后,这些人没有作案动和作案时间,都被一一排除作案嫌疑。
同时,经确认,区居民们嘴里的“几个男人”,都属于被排除作案嫌疑的亲朋好友之列。
因此,在区居民当中走访排查的线索,也就此中断。马弘文的另一侦查方向,似乎也要宣告夭折。
在众多办案人员中,有个叫段明的人,在马弘文给定的侦查思路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看法。
段明认为,根据现场外人出入痕迹被清除得干干净净,以及在案发前后成功避开监控设备这两点来看,“凶”应当具备相当高的反侦察水平,充分体现了其具备掩盖“谋杀”的专业化能力。
毫无疑问,普通人不具备这种能力。
所以,“凶”极可能不止只有王元鹅的“熟人”,应当还有“熟人”请来,或雇佣的“专业人士”,要么作为王元鹅的熟人,其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成熟经验”,可以独立完成这一切。
已对王元鹅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的排查情况来看,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案底,并且都有充分的不在场的人证物证。
如果为熟人单独作案,那么这人应当不在警方已排查的目标人群当中。
无论如何,王元鹅的熟人雇了“专业人士”,或者也叫“职业杀”帮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在其他办案人员继续追踪了解、调查王元鹅的亲朋好友时,段明决定从王元鹅的熟人请了“专业人士”帮的这一思路上,着尝试验证。
()(e) 作为熟人,才能于半夜敲开王元鹅的家门,然后寻找会,在王元鹅的水杯或饮料中放入过量的三唑仑,在他饮用并昏迷后,再将一直跟在他身后,就站在王元鹅家门外的“专业人士”叫进来,由他负责将王元鹅挂在绳子上,完成伪造“自杀”的过程,并负责清除现场相关痕迹。
甚至,这人还能以“朋友的朋友”这一身份,光明正大地进门和王元鹅打招呼,然后在王元鹅的眼皮子底下,和雇主通力合作,将“谋杀”伪装成“自杀”。
越是“职业杀”这样的“高精尖”人士,越会在作案前于现场附近“踩点”,熟悉环境,这是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这人在作案前后的短时间内未在监控视频中出现过,是因为他这时已经充分熟悉了区环境,知道了监控盲区。
但在此之前,“凶”在并未完全掌握区监控所在位置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在视频内出现过?谁都不确定。
就算出现了,但在人来人往的视频中想要筛选出谁才是犯罪嫌疑人,这一难度系数实在太大。33
段明却认为有必要试一试。在他看来,办案就和参加考试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想要考出好成绩,清醒的思路和不错的气缺一不可。
段明调取了王元鹅所在区的监控视频,然后一个人窝在办公室,不眠不休地看了一天一夜后,终于注意到了一个骑着电瓶车,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这个女人明明穿着连衣裙,却又戴着套和帽子。这样的打扮着实有些奇怪。
更奇怪的是,这个女人只在案发前第三天出现过两次,分别是中午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在此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这人极有可能不是区业主,但要确定,还需进一步入户走访核实。
虽然,区物业管理人员和居民看着警方拿着的这个女人的视频截图,都在此之前,没见过区里哪个女人有过这样的穿着打扮。但这个女人到底是不是区居民,谁都不能确定。毕竟,这女人的脸没有露出来。光凭着一套红色连衣裙和套、帽子,谁都不敢打包票。
这时,有其他办案人员提出质疑,,也许这女人是谁家亲朋好友,中午和下午都过来串门,然后被串门的业主在我们走访排查时,又恰好不在家。
也有人提出,也许这名红衣女人就是区居民,但她才搬过来没多久,所以大家都不认识她,而在我们走访排查的时候,她恰好也出远门了。
这些假设都解释了这个古怪女人的奇怪行为,并且这样的可能性也确实存在。
最终,段明凭着一捆黄瓜消灭了所有的质疑声。
这名女子在骑着的电瓶车前端车筐里,始终放着一捆黄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