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A+A-

    从明觉寺回来几日后, 这日,荣国府一早就得了太后申饬贾母的旨意, 其对上不尊,对下不慈。

    既然分家的时候已经选择和二儿子一处,又让二儿子多的一成的好处, 自应该尽快搬离荣国府。皇上甚至派人将荣国府的牌子摘了去,贾赦机灵的换上一等将军府的牌子。换作贾母在时,这荣国府的牌匾自是可以用的,还有道理可, 既然贾母不住这里了, 自是不用了。

    这可真是让人看了不少笑话,贾母并二房的人要在三天内搬离, 贾元春听闻这个旨意,更是白了一张脸。她也明白,尚书府的公子, 是她攀不上了。这两年在宫里, 她学会的最多的, 便是审时度势。

    可惜,她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按理就算江夫人不同意自己的事情, 但若是能得她一个好,以后有事相求还不是容易。

    可惜啊……

    二房被懵的时候,大房的贾赦也没有高兴多久,毕竟他现在缺钱是事实。可惜贾琏和王熙凤都不在京城, 他更是连个儿子都没有办法靠。他那准姑爷居然犯事了,还被抓了起来。这时候他才庆幸自己没有和对方真正在官媒定下婚事,否则真是人才两空。

    林黛玉如今是很少去荣国府了,老太太就算派人来,她通常也是送礼,但人不去。虽然起来应该是很亲的关系,想淡了也是能淡了的。

    她很明白,实际接触多了,她们才总是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反而不接触了,管你阴谋阳谋,都使不出来。

    京城外不过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镇子,名叫清水镇。这里聚居着很多平民,因为靠近京城,日子还算过的下去,来往的客商也是非常多,一个镇子比有些省份的州也热闹繁华。

    镇上最近新开了一家医馆,本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是新开的,众人生病了找的也是原来相熟的医馆。

    直到某日一个得了急症,昏迷不醒的人被这镇上其他医馆都宣布无法医治的时候,却被这家新开的善安堂救活了。这还不足以引起大家对它的关注,后来,又有几例其他医馆取法医治,善安堂却治好的例子,彻底在清水镇出名了。

    后来才知道,这善安堂平时坐馆的是一位老人家,但几次能出手治好人疑难杂症的却是一年轻人,那年轻人每月只来善安馆九天,分别是每一个七八九日。若是普通病症,这姓林的年轻大夫是不看的。

    这规矩让很多人不服,还真有那种久病不治或者疑难杂症者来试一试,不想,却治好了许多人。

    后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在林大夫在的那几天,医馆从早到晚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姑娘,该回城了。”虽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但毕竟刚入夏,有时候晚上还是气温偏低的。菘蓝将一个薄披风给黛玉系上,然后把帷帽拿过来。

    “也好,这些资料我也整理完了。”黛玉放下记录病人病历的笔,活动了一下身子,坐久了有些难受。

    “摄政王等在外面送姑娘回去。”

    “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早?”林黛玉怪道。

    “摄政王他在院子里转转,不必扰姑娘。”

    黛玉当初一意孤行来这里,林如海自是反对的,还是周季川和林如海谈了许久,她才被允许出来。如今林黛玉不再只是林家女那么简单一重身份,还有就是周季川的未婚妻,林如海担心的是她被拿来作为周季川的软肋。

    “四哥,你来了。”

    每次黛玉过来和回城,都是周季川接送。

    周季川站在那红花树下,让黛玉的记忆似乎回到了许多年前,想起那似曾相识的一幕。

    “九月初六,是个谊嫁娶的日子,不知道你可喜欢?”

    ……

    林黛玉带着菘蓝坐在回城的马车上,身后跟着的是周季川的马车,他每次来便也是这般悄悄护送她回去。

    国孝已过,如今皇帝的身体也越发康健,太皇爷的身体就不知道了,但偶尔还会有他对下臣的赏赐出来,让人知道他还活的挺好。

    太后经常会召黛玉入宫,以示荣宠。不过,最近周季川让她尽量减少了入宫的次数。

    贾府,是贾政的府第,王夫人在匆忙之间哪里能找到好的院子。不过薛家旁边刚好有出售的院子,比薛家的府第还要一些,但贾政一家还是匆忙搬进去了。

    薛宝钗从薛姨妈那里知道的时候,面上虽不显,心里却郁闷极了。自从元春回来后,她便很少去荣国府见三春。

    贾母虽然很后悔跟着二房,搬离荣禧堂。不过到了这新宅子后,她仍住了住院,虽然比以前了些,但想到现在宝玉等人住的离她更近,心里还算有些安慰。最近王氏和贾母商量了几个人家,皆是帮着元春相看的。虽然她们认为元春有大福气,但毕竟如今年纪大了,还是要早作算。

    但都被元春驳了回来,这让贾母也有些不高兴了。

    正在这时,摄政王到林府去下聘的消息正传遍大街巷,究其原因,是摄政王的聘礼是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的,那队伍长长的,聘礼再多也不稀奇,京城的老百姓还是见过世面的。摄政王的聘礼可不能用多、贵来形容,而是要用奇来形容。

    那有些不能装进箱子的,便可管中窥豹。那奇特的会发出很好听声音的盒子,那不断喷出鲜花的大盒子等等等等。

    元春听到时,嫉妒、羡慕、心焦同时聚齐。

    她,一定得想办法,拽住正在消失的富贵权柄。

    林府里,林如海虽然不看重钱财,但他也没有想到周季川除了备齐基本聘礼,还多了许多。林黛玉带着丫鬟们将满院子的聘礼收拾好,她明日还得去清水镇。

    不想,这次却多了两位通行者,刘七娘和丫。

    “弟的婚期也定下了,爷爷奶奶他们也要来京城。对了,大伯一家也会过来。”刘七娘坐进马车就开始道,“你知不知道,二弟那个未婚妻死了,听是得了急症。大伯娘这会儿也不着急二弟的婚事了,是要来参加你们的婚礼,到时候再京城找个名门闺秀。她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也不想想人家凭什么看上她儿子。”

    林黛玉见刘七娘眉宇间有些忧愁,便问道,“大嫂,你可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刘七娘叹口气,摇摇头,“你以前穷的时候吧,真是连饭都吃不上,如今有钱了吧,又担心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缠上你大哥。”

    林黛玉默然,这不三不四可以包括男人和女人,男人可以勾着你去吃喝嫖赌,女的嘛,自古愿意做妾的人可不少。

    “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对,我大哥可好了。”

    刘七娘刮刮丫的鼻子,“你又知道了。”

    “起来,老三的婚事也要黄。”刘七娘叹口气,不要怪她想多了,不信任周伯海,老家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怎么?”

    “听老三要退亲,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三郎历来就比二郎会来事,如今两个人的婚事都有碍,也是人心不足了。好在,四郎早就和族长商量过此事,让族长约束好周姓族人,不能着摄政王的旗号为非作歹。”

    这倒也是,本来都是苦哈哈的人,骤然有了发达的迹象,心是最难稳的。

    林黛玉和刘七娘着话,便到了清水镇。来到这里,丫都明显要高兴许多,让七跟着去保护,两人都去镇上玩了起来。刘七娘如今肚子大了,整日呆在摄政王府也是憋闷,这会儿出来一起散散心。

    其实,比起在摄政王府的日子,周家一家人过了几天新鲜后,便很是想念在周家村的日子。周父周母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那里,而周伯海和刘七娘的事业都在周家村,这次出来,一直也想着繁实园的事情。

    不能每天去看看园子,心里就觉得缺了很多东西。